第六章 芳香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 覃兆海
化学芳香烃讲解课程设计

化学芳香烃讲解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芳香烃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和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征;(2)掌握芳香烃的命名规则;(3)了解芳香烃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掌握芳香烃的合成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芳香烃的分子式和结构式;(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进行简单的芳香烃合成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征;2.芳香烃的命名规则;3.芳香烃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芳香烃的合成方法。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导入:介绍芳香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芳香烃的特殊之处;2.基本概念: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征,通过示例进行分析;3.命名规则:讲解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引导学生进行练习;4.性质:讲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5.合成方法:讲解芳香烃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用于讲解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和合成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芳香烃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3.实验法:用于观察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芳香烃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通过PPT等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脂环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覃兆海

脂环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覃兆海第一章:脂环烃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了解脂环烃的定义及特点掌握脂环烃的分类方法熟悉脂环烃的结构与命名规则1.2 教学内容脂环烃的定义及特点脂环烃的分类方法脂环烃的结构与命名规则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通过介绍脂环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脂环烃的兴趣。
1.3.2 课堂讲解讲解脂环烃的定义及特点,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介绍脂环烃的分类方法,讲解各类型的特点及区别。
讲解脂环烃的结构与命名规则,结合具体化合物进行讲解。
1.3.3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脂环烃的概念与分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脂环烃的结构与命名规则的应用。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脂环烃的概念与分类的理解。
第二章:脂环烃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1 教学目标了解脂环烃的物理性质掌握脂环烃的化学性质2.2 教学内容脂环烃的物理性质脂环烃的化学性质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脂环烃的性质进行思考。
2.3.2 课堂讲解讲解脂环烃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等,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讲解脂环烃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氧化、加成等反应,结合具体化合物进行讲解。
2.3.3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脂环烃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和记录脂环烃的性质表现。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脂环烃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理解。
第三章:脂环烃的制备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脂环烃的制备方法掌握脂环烃的合成反应3.2 教学内容脂环烃的制备方法脂环烃的合成反应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通过介绍脂环烃的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脂环烃制备方法的兴趣。
3.3.2 课堂讲解讲解脂环烃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反应和天然提取等,重点讲解合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3.3.3 互动环节提问学生关于脂环烃制备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芳香烃的教案

芳香烃的教案教案:芳香烃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芳香烃的命名方法。
3. 了解芳香烃的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1. 芳香烃的命名方法。
2. 芳香烃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准备:芳香烃实验示范、芳香烃的模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通过回顾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碳原子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并鼓励他们思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2. 引入本课的主题——芳香烃,让学生了解芳香烃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
步骤二:探究芳香烃的命名方法(15分钟)1. 介绍芳香烃的命名方法,包括IUPAC命名法和通用命名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逐步掌握芳香烃的命名方法。
3. 给学生模型,让他们亲自进行芳香烃的命名练习。
步骤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芳香烃的实验演示,展示芳香烃的制备和性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芳香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引导学生分析芳香烃的性质和用途。
步骤四: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芳香烃。
2. 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他们所讨论的芳香烃的命名、性质和用途。
3. 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调研结果,并让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步骤五:总结归纳(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芳香烃的命名方法,以及芳香烃的性质和用途。
2. 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特点。
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加深对芳香烃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记忆芳香烃的命名方法。
2. 作业:设计一个实验,制备某种芳香烃,并记录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芳香烃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并能够掌握芳香烃的命名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对芳香烃的性质和用途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_芳香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3 .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2.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二、【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1.实验法:苯的燃烧反应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芳香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内容,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课后检测。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课前抽查各层次的导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问】根据有机物的分类,我们知道有机物中有一类物质称为芳香烃,芳香烃是一类怎样的物质呢?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简称芳香烃或芳烃。
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是苯。
展示苯分子模型及样品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与苯有关,请阅读学习目标【问】: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高度的不饱和,性质又和烯烃炔烃不完全相同?(三)实验验证、深度思考、精讲点拨。
帮助学生感受体会苯的特殊性,阅读教材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出苯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能通过阅读资料解决问题,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
【练一练】1、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能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C、邻二溴苯只有一种结构D、苯为正六边形结构,6个C-C键的键长、键能都相同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问】由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苯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燃烧与液溴与浓硝酸与氢气【过渡】苯环上氢原子被烷基代替而得到的芳香烃就是苯的同系物【板书】二、苯的同系物1.概念举例并得到 2.通式【过渡】3.化学性质(1)苯的同系物和苯都含有苯环,性质相似,可能发生的反应有那些?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又会有什么特殊性质呢?【实验探究】2mL 苯加3滴高锰酸钾,振荡2mL 甲苯加3滴高锰酸钾,振荡实验结论:苯不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甲苯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板书】⑵苯环影响侧链,使侧链能被强氧化剂氧化(3)侧链影响苯环,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易取代举例:TNT【过渡】苯和甲苯都是中要的芳香烃,阅读教材,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和应用【板书】 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芳香烃主要来源:(1)煤的干馏(2)石油的催化重整2.应用:【你的收获】知识小结【当堂检测】课后题【实践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使用苯时如何防止苯中毒的注意事项。
脂环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覃兆海

脂环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覃兆海第一章:脂环烃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掌握脂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 理解脂环烃在有机化学中的地位和应用。
1.2 教学内容1. 脂环烃的定义和分类2. 脂环烃的命名原则3. 脂环烃的结构特点4. 脂环烃的性质5. 脂环烃的应用1.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模型展示脂环烃的结构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脂环烃的命名原则。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脂环烃的性质与应用。
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脂环烃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脂环烃结构特点、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第二章:脂肪环烃2.1 教学目标1. 掌握脂肪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 了解脂肪环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学会脂肪环烃的制备方法。
2.2 教学内容1. 脂肪环烃的结构特点2. 脂肪环烃的性质3. 脂肪环烃的应用4. 脂肪环烃的制备方法2.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模型展示脂肪环烃的结构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脂肪环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实验室演示:演示脂肪环烃的制备方法。
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脂肪环烃结构特点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脂肪环烃应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第三章:芳香脂环烃3.1 教学目标1. 掌握芳香脂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 了解芳香脂环烃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3. 学会芳香脂环烃的制备方法。
3.2 教学内容1. 芳香脂环烃的结构特点2. 芳香脂环烃的性质3. 芳香脂环烃的应用4. 芳香脂环烃的制备方法3.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模型展示芳香脂环烃的结构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芳香脂环烃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3. 实验室演示:演示芳香脂环烃的制备方法。
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芳香脂环烃结构特点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芳香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

第六章芳香烃(教案)(学时数:8)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芳香烃的结构和系统命名法;熟练掌握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及其原理;掌握芳香性的概念及其含义;熟练掌握休克尔规则的应用;了解共振论的基本要点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基本概念:芳香性、共振极限式、亲电取代2. 亲电取代反应的原理及应用3. 取代基定位规律及其应用4.苯的结构三、教学难点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及灵活运用;休克尔规则的理论解释四、教学内容1. 苯的结构2. 芳香烃的命名3. 芳香烃的性质4.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5. 多苯芳烃6. 非苯芳烃7. 芳香烃的来源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
六、课堂讨论题1. 芳香烃的“芳香”二字代表什么含义?“芳香性”指的又是什么?2. 什么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定位效应?3. 什么样的基团是苯环的活化基团?什么样的基团又是钝化基团?“活化”和“钝化”的含义是什么?卤素原子是钝化基团,但为什么又是邻对位定位基?七、课后练习1. 判别下列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
O_2. 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产物)(1) (大大过量)+ClCH 2CH 2Cl 无水AlCl3+H NO 3H 2SO 40oC +Cl C C C ClO O CH 3CH 3无水AlCl 3MeO SO 3H 32Fe 2O,H 2SO 4(2) (3) (4)3. 以甲苯为原料设计合成COOHO2NICl。
有机化学课件第六章芳香烃

芳香烃可用于制造染料、农药、医药 等精细化学品,以及各种功能性材料, 如导电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等。
芳香烃可用于生产溶剂和化学助剂, 如稀释剂、催化剂、稳定剂等。
芳香烃在医药生产中的应用
01
芳香烃可用于合成各种 药物,如抗生素、镇痛 药、抗癌药等。
02
芳香烃可用于制备药物 的中间体,提高药物的 合成效率和纯度。
硝化反应
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 酸中,苯可被硝化生成硝 基苯。
磺化反应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苯可 被磺化生成苯磺酸。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亲电取代反应
苯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通常需要借助亲电试剂(如卤素正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的作用,使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
电环化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苯环上的碳碳键会发生电子转移,导致苯环发生电环化反应,生 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烯单元。
蒽型芳香烃
蒽是由三个环己二烯稠 合而成的芳香烃,具有
一个大的共轭体系。
菲型芳香烃
菲是由四个环己二烯稠 合而成的芳香烃,具有 一个庞大的共轭体系。
芳香烃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
根据芳香烃的结构特点,采用“ 邻”、“间”、“对”等字眼来 命名,例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等。
系统命名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IUPAC命名规则 ,根据芳香烃的结构特征和取代 基的位置、数目、名称等信息来 确定化合物的名称。
苯的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等饱和烃。
聚合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苯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03
苯环上的取结词
取代基对苯环的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种方式。
脂环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覃兆海

脂环烃(教案)-中农有机化学教案覃兆海第一章:脂环烃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 掌握脂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 理解脂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脂环烃的定义和分类。
2. 脂环烃的命名规则。
3. 脂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4. 脂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模型展示,增强学生对脂环烃结构的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脂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3.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脂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脂环烃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2. 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脂环烃命名规则和性质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脂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应用的理解。
第二章:脂肪环烃教学目标:1. 了解脂肪环烃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 掌握脂肪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 理解脂肪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脂肪环烃的定义和分类。
2. 脂肪环烃的命名规则。
3. 脂肪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4. 脂肪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模型展示,增强学生对脂肪环烃结构的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脂肪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3.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脂肪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脂肪环烃定义和分类的理解。
2. 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脂肪环烃命名规则和性质的掌握。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脂肪环烃在自然界和化学工业中应用的理解。
第三章:脂环烃的合成教学目标:1. 了解脂环烃的合成方法。
2. 掌握脂环烃的合成反应原理和条件。
3. 理解脂环烃合成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1. 脂环烃的合成方法。
2. 脂环烃的合成反应原理和条件。
3. 脂环烃合成的重要性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芳香烃(教案)(学时数:8)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芳香烃的结构和系统命名法;熟练掌握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及其原理;掌握芳香性的概念及其含义;熟练掌握休克尔规则的应用;了解共振论的基本要点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基本概念:芳香性、共振极限式、亲电取代
2. 亲电取代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3. 取代基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4.苯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及灵活运用;休克尔规则的理论解释
四、教学内容
1. 苯的结构
2. 芳香烃的命名
3. 芳香烃的性质
4.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5. 多苯芳烃
6. 非苯芳烃
7. 芳香烃的来源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
六、课堂讨论题
1. 芳香烃的“芳香”二字代表什么含义?“芳香性”指的又是什么?
2. 什么是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定位效应?
3. 什么样的基团是苯环的活化基团?什么样的基团又是钝化基团?“活化”和“钝化”的含义是什么?卤素原子是钝化基团,但为什么又是邻对位定位基?
七、课后练习
1. 判别下列化合物是否具有芳香性。
O
_
2. 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产物)
(1) (大大过量)+ClCH 2
CH 2Cl 无水AlCl
3+H NO 3H 2SO 4
o
+Cl C C C Cl
O O CH CH 3
无水AlCl 3MeO SO 3H Fe 2O,
H 2SO 4(2) (3) (4)
3. 以甲苯为原料设计合成
COOH
O2N
I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