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有机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新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新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新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年级:高中
时间:3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

3. 熟练进行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教学内容:
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介绍
2. 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
3. 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介绍
1. 介绍有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讲解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3. 分类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其代表性分子结构。

第二课时: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
1. 讲解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系统。

2. 演示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及其应用。

3. 练习有机物的命名,帮助学生掌握命名规则。

第三课时: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1. 演示有机分子结构推导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有机分子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预测规律。

3. 利用案例分析和实例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案例进行知识传授。

2. 示范演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知识。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
1. 完成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命名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预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互动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其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o掌握碳的价键特性和同分异构现象。

o了解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如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2.过程与方法o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其性质。

o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有机实验加深对有机反应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o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o碳的价键特性和同分异构现象。

2.教学难点o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

o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书写。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o讲授法:系统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反应类型。

o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o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有机反应,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教学手段o多媒体课件: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等。

o有机化学模型:辅助学生理解有机分子的三维结构。

o实验器材和试剂:供学生进行有机实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通过生活中的有机物(如塑料、药物、香料等)引出有机化学的概念。

2.新课讲解o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o讲解碳的价键特性,包括共价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o探讨同分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o介绍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及其机理。

3.实验操作o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机实验,如烯烃的溴化反应。

o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4.课堂讨论o分组讨论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o讨论同分异构体的识别方法和书写规则。

o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5.课堂小结o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o强调碳的价键特性和同分异构现象的重要性。

o回顾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及其机理。

6.布置作业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o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扩展有机化学的知识面。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高中化学课教案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课教案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优质课教案——有机化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3)熟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2)利用模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4)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类型。

2. 教学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甲烷、乙炔、苯等有机物;3. 教学模型:有机分子模型;4. 教学图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图示;5. 教学课件:有机化学基础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机化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析其特点,如易燃、有毒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讲解系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举例说明命名方法。

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甲烷、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结构,讲解其性质及关系。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有机化学公开课教案实例

有机化学公开课教案实例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章节)__第一章第三节教具:_多媒体、电脑____
基本教材:__《有机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_________教学目的:_知识目标:掌握烯烃的概念、结构和基本理化性质。
能力目标:掌握烯烃的结构,能够对烯烃进行命名。
情感目标:了解烯烃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烯烃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掌握马氏规则。
烃份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者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叫做不饱和烃。
1.从结构上看,饱和烃份子中所有的碳碳键都是碳碳单键,而不饱和烃份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或者碳碳三键(二者必具其一,可具其二;
个数不限),可能含有碳碳单键。如下列烃都是不饱和烃:
教学方
法与
手段
全部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2)烯烃份子中含有双键。
①这双键只能是碳碳双键,不能是其他双键。若某份子中含有C O双键,则该份子已不属于烃,更不是烯烃。
②份子内碳碳双键只能有1个。若某份子内有2个 C双键,则该烃应叫二烯烃。
(3)烯烃同系物的通式为CH(n为正整数,n≥2;下同),但具有这
n2n
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烯烃。事实上,环烷烃的通式也是CH。
2.烯烃的通式和命名。
教学难点: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学时
课程作业或者思量题:1.烯烃的定义。
2.常见烯烃的命名。
教案续页
时间
分配
10分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第一部份:第一章开启有机化合物之窗第三节烯烃
知识点引入
生活中常见的烯烃—乙烯
一、不饱和烃
2.从元素组成上看,饱和烃(烷烃)和不饱和烃都是烃,组成元素相同。

高中必修化学有机部分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有机部分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有机部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3. 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机理和常见反应类型;4. 能够预测和解释有机反应的产物。

教学内容:第一课: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1.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区别;2. 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3. 有机分子的功能团及其化学性质。

第二课: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 碳原子的数目和排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的影响;2. 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和功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的影响;3.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命名法和IUPAC命名法。

第三课: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的分类和结构特点;2. 醇、醛、酮、酸、酯等有机官能团的分类和特点。

第四课:有机反应机理1. 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等;2. 有机反应的机理:亲核反应、电子亲合反应等;3. 有机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

第五课:有机反应的应用1. 酸碱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2. 有机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有机反应在药物合成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析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命名规则;2. 实验操作:观察有机反应的产物;3. 学生实践答题:预测有机反应的产物;4. 课堂讲解:介绍有机反应的应用。

评价方式:1. 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的表现;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3.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

教学参考资料:1.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2. 《有机化学导论》教辅书籍;3. 有机化学相关实验教材和资料。

有机化学高中教案

有机化学高中教案

有机化学高中教案课程名称:有机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2.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合作探讨;3. 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导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兴趣;2. 讲解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讲解: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2. 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讨论解答问题。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学生提出疑问并互相解答;3. 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五、作业: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2. 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按时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丰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较为基础,学生易于理解。

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规则等内容稍有难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

同时,在实践操作环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教案「详解版」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教案「详解版」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教案「详解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及性质;(3)学会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珍惜化学知识,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章:烷烃1. 烷烃的结构2. 烷烃的命名3. 烷烃的性质第三章:烯烃1. 烯烃的结构2. 烯烃的命名3. 烯烃的性质第四章:炔烃1. 炔烃的结构2. 炔烃的命名3. 炔烃的性质第五章:芳香烃1. 芳香烃的结构2. 芳香烃的命名3. 芳香烃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3)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现象;3. 讨论法: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掌握;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章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安排:(1)第1-2课时: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2)第3-5课时:学习烷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3)第6-8课时:学习烯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4)第9-10课时:学习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有机化学的教学资料和实验仪器材料;2.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有机化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介绍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多样化和复杂性。

三、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20分钟)1.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2.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作用。

四、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0分钟)1.介绍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反应类型,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2.讲解有机化合物反应的机理,如自由基机理、亲核机理等。

五、进行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六、总结与检查(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掌握情况,并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反应和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 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 学时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 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及其分类。 3.有机化合物在医药领域有何具体应用? 教学后记:_ 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讲课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
的功能,但它们的性能也在不断完善,并日益向植入器官的目
标接近。其中,人工心脏、人工肾、人工肺的出现最为振奋人
心,这三大人工器官的产生直接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修复性医用高分子材料
在修复性医用高分子材料中,以人工角膜和接触眼镜、人
工骨和齿科材料的出现最具代表性,因为它们的出现是很多疾
病的患者直接受益,它们以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使
欢迎阅读
第1页
教案续页
欢迎阅读
时间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分配 25 分钟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烷烃
手段 讲授法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幻灯片 4-16) 1 有机物结构的研究烃 烯烃
在有机物分子中,原炔子烃主要通过卤共代价烃建结合在一起。分 子中的原子之间可能存在多种结合方式或连接顺序,原子之间
很多患者摆脱了各种疾病的困扰,生活重新充满了阳光。
·高分子医疗器材
以医用导管、高分子绷带材料及很多一次性高分子医疗用
品为代表的高分子医疗器材的出现,使得医生在治病救人时更
加得心应手,做手术更加轻松,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
·高分子药物
随着有机化学和医学的高速发展,高分子药物出现了,并
以其优越的性能很快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这类药物对于减小
药物的毒性,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实现药物的定向
给药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效果、高分子在药物中的应用主要有三
个方面:一是将高分子做成载体药物;二是使小分子药物高分
子化;三是做成聚合物药物。同低分子药物相比,高分子药物
具有高效、低毒、靶向、缓释等特点,具有迷人的发展前景。
可写成 CH3CH2OH 或 C2H5OH 而不能写成 OHCH2CH3 3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碳链异构——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同分异构 现象
(A) 首先写出无支链的烷烃碳链,即得到一种异构体的碳 架结构。
(B )在主链上减一个碳作为一个支链(甲基),连在此碳 链上得出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
NH4CNO CO(NH2)2 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的生成不必借助于所谓生命力的作用。 3 现代有机化学: 【资料】21 世纪的今天,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渗透到各个领
域;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物超过 4000 万种。 有机化学已经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型学科,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二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1 有机物——含碳化合物,除 CO、CO2 和碳酸盐外。 2 有机物的分类
(C)在主链上减两个碳作为一个乙基支链或两个甲基的各类
通分异构体。
欢迎阅读
第3页
教案续页
欢迎阅读
时间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分配 15 分钟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四)有机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幻灯片 4-16)
1 对新型医用材料的需求与要求 医学是人类健康生存的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 医学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 重要标志是新型医疗器械和新型医用材料在疾病诊断和治疗
高。学生普遍反映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
欢迎阅读
欢迎阅读
教案续页
时间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分配 5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第一部分:第一章 开启有机化合物之窗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 概述 (一)知识教 学 讲授法 讲授法
(二)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幻灯片 4-16) 一 有机化学的发展 1 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 【资料】我们的祖先在 3000 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000 多年前
掌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从植物中提取染料和香料 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 有机化学的形成: 【资料】19 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 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828 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在 实验室中加热无机物氰酸铵时无意中得到了尿素。
类用于制作人工脏器;第二类用于修复人体的缺陷;第三类用
作医疗器械。此外,高分子药物由于毒性小,在体内停留和作
用的时间长,应用也很广泛。
2 新型医用材料的应用举例
·人工脏器
人体的各个器官向来是协调工作,缺一不可的。一旦这些
器官部分或全部丧失功能,人体的健康和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很
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人工器官就是用来暂
教案首页
欢迎阅读
授课题目(章节)__ 第一章 第一节
教 具:_ 多媒体、电脑 ____
基本教材:__ 《有机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_________
教学目的:_ 知识目标: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会书写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能指出有机物中含有
的常见官能团的名称及所属有机物的类别。
血液和体液等长时间接触,因此除了要满足上述的所有条件
外,还需具备组织相容性、耐生物降解性和血液适应性等三个
条件。由于合成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
构,加上高分子材料的毒性小、性能优异、不易腐蚀、而且可
以加工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因此,它们在医用材料中占据了十
分重要的地位。
医用高分子材料根据实际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
第 5页
欢迎阅读
时或永久代替人体某个器官功能的人工装置。对恢复已经丧失
的功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有重要作用。通过科研工作者几十年
辛勤的努
欢迎阅读
第 4页
欢迎阅读
教案续页
时间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分配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手段
力,已经研制出大量的人工脏器,有些已经能够永久性的植入 讲授法
人体中。有些虽然还只能在急救或治疗中,暂时替代人体器官
手段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 析来说明有 机化学在医 药领域的应 用
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人工脏器的出现,使过去濒临于绝境的
病人又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
体外使用的医用材料一般只同皮肤接触,对这类医用材料
一般要求它们无毒、无刺激,不引起皮肤过敏等反应、也不引
起癌变即可。但体内使用的医用材料会与体内的组织、细胞、
结合方式或连接顺序的不芳同香导烃致了所形醇成物质在性质上的差 异,因此,分子式相同的物质,其结构可能不同,性质也可能
不同。 酚
有机物的 一般分类
烃的衍生物


羧酸
糖类、油脂

氨基酸、蛋白质、核 酸
欢迎阅读
第2页
教案续页
欢迎阅读
时间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分配
有机化合物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开链化合物(脂肪族化合
物)
碳环化合

闭链化合 物
脂环族 芳香族
手段
讲授法 示例法 讲授法 举例讲授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杂环化合
C ——形成四根共价建

H ——形成一根共价建
O ——形成两根共价建
N ——形成三根共价建
2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结构式——完整的表示出有机物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成键情况。
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缩减形式
书写规则:
(1)结构式中表示单键的“——”可以省略, 例如乙烷
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2)“C=C”和“C≡C”中的“=”和“≡”不能省略。
例如乙烯的结构简式不能写为:CH2CH2,但是醛基、羧基则可
简写为—CHO 和—COOH
(3)准确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成键情况。如乙醇的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