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形态的理解与创造
立体构成与立体形态设计——花艺设计的根本依据

立体构成与立体形态设计——花艺设计的根本依据深圳织梦花店立体构成与立体形态设计是花艺设计的根本依据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对形态关系的理论研究,是西方设计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花艺设计的基础理论。
立体构成对学员学习造型原理,把握造型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物体(鲜花)的基础构成的形态的分析、结构、重组等操作,了解创意与表达形式的关系,提高感性能力,丰富造型手段,为花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是空间。
正空间和副空间,实体和虚体。
正空间:就是有真实的花材和叶材占据的空间。
副空间: 就是在整个作品的所占有空间里,花与花、花与叶之间的空间。
实体:是指我们能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物体,比如花、叶。
虚体:与副空间有相似的意思,就是在实体周围的空间。
在最近出版的各种立体构成书籍中,都引用了日本设计师的空间概念,他把空间分成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我理解的,积极空间就是实体空间,消极空间就是实体以外的空间。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立体购成的基本形体----球体.正方体.圆锥体.摘录一些立体构成的有关论述:1、立体构成观-世界上的各种空间设计作品无不是由点、线、面、体构成。
2、心理量感-是从心理上对大小、容积的测量和把握,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材料在心理上形成了不同于物理量感的心理量感。
3、空间感-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扩展。
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的切割和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
4、心理空间的营造-使用渐变、放射、错位等方法,让视线移动产生延伸的空间,形成立体形态的联想。
5、材料-是设计师用来直接表现艺术与设计的媒介,通过材质、肌理给人们带来心理感受。
包括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形态,它与平面图形有所不同,拥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我们可以在建筑物、家具、车辆等各个领域中看到立体图形的存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并探讨它们的各个方面。
一、正方体正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一个正方形。
正方体的六个面相互平行,并且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边长相等。
正方体具有六个顶点和12条边。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正方体的各个面和边来感受它的立体感。
正方体在建筑、设计、游戏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长方体长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每个面都是一个长方形。
长方体的六个面相互平行,并且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边长相等。
长方体具有八个顶点和12条边。
它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于建筑物、电视机、书桌等物体的形状。
三、球体球体是一种具有无限个面的立体图形,它的每个面都称为球面。
球体具有无数个顶点和边。
球体是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因为它的表面在任何点上都是相等的。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旋转球体来感受它的特殊性。
四、圆柱体圆柱体是一种具有三个面的立体图形,它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矩形,其长和高分别等于两个圆的周长和两个平行圆的距离。
圆柱体具有两个顶点和三个边。
圆柱体在容器、管道、柱子等物体的形状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圆锥体圆锥体是一种具有二个面的立体图形,它由一个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圆锥体的侧面是一个三角形,其底边是一个圆,顶点位于圆的中心。
圆锥体具有一个顶点和两个边。
圆锥体在一些建筑物、灯罩、冰淇淋锥等形状中常见。
六、棱柱棱柱是一种具有多个面的立体图形,它的底面和顶面是相似且平行的多边形。
棱柱的侧面是由底面和顶面的对应边连接而成的一系列矩形或平行四边形。
棱柱具有多个顶点和边,其个数取决于底面的边数。
棱柱在柱子、柜子、建筑物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通过了解和认识这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
立体图形让我们的环境更加多样化和有趣,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创造和发现的机会。
生活中的立体构成剖析

生活中的立体构成剖析立体构成是设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探讨的是形态、空间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立体构成的应用无处不在,从建筑、雕塑、家具到产品、包装、展示等。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几个生活中的立体构成实例。
1.建筑立体构成:建筑设计中的立体构成理念尤其重要,因为建筑物的三维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其功能和视觉效果。
以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的代表作——圣家堂为例,这座教堂以其独特的曲线形态和繁复的细节装饰而闻名。
高迪运用有机形态和自然元素,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生动性和流动性的空间。
2.雕塑立体构成:雕塑是三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来表现空间形态。
现代雕塑如亨利·摩尔的《内部和外部的形状》就以其独特的空间构造和形式感而闻名。
摩尔运用了抽象的形式语言,探索了人体内部和外部的空间关系,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框架。
3.家具立体构成:家具的设计也需要运用到立体构成的知识。
以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的“蛋椅”为例,其流畅的曲线和简洁的线条营造出舒适而优雅的坐卧体验。
蛋椅的形态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营造了富有艺术感的室内空间。
4.产品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领域,立体构成同样重要。
以苹果公司的iPhone为例,其精简的线条、光滑的曲面以及精准的尺寸都让人印象深刻。
iPhone的每一个面和角都精心设计,不仅使手机看起来优雅,同时也保证了功能的便利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5.包装立体构成:包装设计是产品营销的关键环节,其中也大量运用了立体构成的理念。
例如,有些食品包装会采用抽屉式的结构,让消费者在打开包装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同时,包装的形状和图案也会影响产品的形象,比如有些酒瓶的设计会模仿葡萄或者酒庄的形状,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6.展示立体构成:在博物馆或画廊中,展示设计中的立体构成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博物馆为例,其展示设计运用了大量的空间和光线,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观展体验。
立体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立体构成的概念和意义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它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基础课程,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商业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雕塑设计等行业。
立体构成的概念主要涉及三维空间中的形态、材料、工艺、力学和美学等方面的探索。
它是一种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共同构成三大构成。
立体构成强调空间形态的构成,其结构上需符合力学要求,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影响着形式语言的表达。
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间关系,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 提高造型能力:立体构成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造型,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
3. 培养抽象构成能力:立体构成强调抽象形态的组合,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创新设计提供源泉。
4. 提升审美观念: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美、理解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
5. 锻炼纪律性和创新精神:立体构成学习过程中要求严谨、自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
同时,立体构成的探索过程也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立体构成作为设计领域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在立体空间中,通过组合和排列不同的几何形状和体块,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形态。
它涉及到空间的分割、比例的协调、线条的流动以及体块的平衡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 平衡:体块的分布要均衡,不要让某一方过于重或过于轻。
2. 对称:通过将镜像相互对称的体块放置在空间中,创造出稳定和谐的形态。
3. 不对称: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体块的组合,创造出有趣、富有变化和动感的形态。
4. 接近黄金分割:通常将立体空间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分割,能够营造出美感和和谐感。
5. 流线型: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曲线,创造出优雅、动态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6. 空虚和实体: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体块间的空隙和间隔,创造出层次感和深度感。
7. 对比:通过将不同形状、尺寸、材质或颜色的体块相互组合,创造出对比和冲突,增强立体空间的吸引力。
8. 节奏:利用重复、循环、间隔等手法,创造出有序、连贯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设计目的进行灵活的运用和组合,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设计理念说明

立体构成设计理念说明立体构成是设计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与平面构成相对应,指的是在三维空间中通过有机结合、组合、布局等手段,创造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设计作品。
立体构成设计具有三维空间的特性,可以触及人们的视觉、触觉、倾听和心理等多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立体构成设计的理念和重要性。
其次,立体构成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给人以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强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立体构成设计使得设计作品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而是能够呈现出多维的、丰富的效果,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设计作品的深度和立体感。
立体构成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创造美感和审美体验,更是通过设计作品来传达信息、触发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具体来说,立体构成设计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体构成设计能够引导人们的目光和视线。
立体构成设计通过布局、造型、形态等手法,能够引导人们的眼球移动和视线流动,从而增加设计作品的动感和生命力。
合理的立体构成设计能够使人们在浏览设计作品时感到自然、舒适,同时也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设计作品更具吸引力。
其次,立体构成设计能够创造空间感和景深感。
立体构成设计通过层次、透视、立体比例等手法,能够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和空间的存在感。
设计作品看起来不再是平面的,而是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它们的三维特性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设计能够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逼真、真实,提高人们对设计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再次,立体构成设计能够表现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立体构成设计通过形式、形态、材质等手法,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情感。
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是一种表达、传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作品。
立体构成设计能够通过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和组合,使设计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立体构成设计能够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品质。
立体构成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艺术和创造性的探索。
设计师通过运用立体构成设计的理念和手法,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品质。
立体构成讲义

(三)面限空间(面体构成)
用面体限定空间的形式。它可分为平面空间和曲面空间两类。 由于面体的形态可以是无数种的,所以面限空间可以构成各种各样 的空间形态。用它可以创造出表达各种意境、形式、功能的空间。
面体给人一种向周围扩散的力感,或称张力感。这也是由于它 所具有的薄与幅面的特征所决定的。如厚度过大,就会使其丧失自 身的特征而失去张力,显得笨重。
立体构成
1
一、概论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 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
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 境、新的视觉产物。也称为"空间艺术"。
2
(一)、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 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 同的性质。
运动的感觉特征。 粒体,具有点的造型形式特点,在立体构成中是形体的最小单位。
只要是相对小的形体,粒体的形象可以是任意的。就如同衣服上的扣 子,虽然起着点缀的作用,但其造型可以是形形色色的。
8
(二)、线限空间(线体构成)
通过线体的排列、组合所限定的空间形式。它具有轻盈、剔透的轻 巧感。可以创造出朦胧的、透明的空间效果,其风格比较抒情,故常直 接用于装饰环境的空间雕塑。如将线的形态(粗、细、截面、方、圆、 多角、异形的线等),构成方法和色彩诸因素充分调动,将会创造出各 种不同意趣的空间形象。 在立体构成中,线体比粒体的表现力更强、更丰富。比如直线体具刚直、 坚定、明快的感觉,曲线体具有温柔、活跃、轻巧的感觉。当然,这是 总的表情特征,因为 线体的粗细不同,还相应有各具特色的表情,如 略粗的直线体构成会显得沉着有力;细的直线体构成会显得脆弱、敏捷、 秀丽等。 在线体的构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是:长短、粗细、方向
立体形态的创作原理

①量感
②运动感 ③错觉感
④质感
⑤色彩感
4 情感
有机形体造型的训练——纸的练习 要求: 1、从生活中提炼元素,表现具有动力、自由韵律的形态 2、发挥构成要素形态的作用、表现空间、形态的关系 3、说明设计理念 4、规格:50cm以内
★ 作业
结束
感谢您的聆听!
①重复与变异 ②变形与扭曲
③分割与重构
3 空间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认为: “形体是受空间包围的,在这个空间紧密地接触形体、挤压 形体,或者联合各种空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给视觉 上造成某种艺术效果。”——空间和形态是相互依存的。
形态的空间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正形:形态本身占据的实际空间 二是负形:依据“空间力”表现的空间形态。
立体形态的创造原理
主讲:*** 课程:立体构成
如何创造立体形态?
构造
Hale Waihona Puke 组合空间情感
1 构造
结构
狭义:支撑建筑物或任何构造整体的主要构架或主要部件; 广义:物质系统内部各形态要素(形、色、质)之间相互结合相 互作用的方式。
2 组合
形态的组合方式都是按照“聚合”与“分割”两 种规律进行的,并且在形与形的组合中形成了很 多方式,如对称、位移、渐变、重复、连接、分 离、聚散、正负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形态的理解与创造
理性地分析形态构成要素的特征和它们运动组合的方式,是初学者学习立体构成比较好切入的方法,而要想创造出优美、具有独创性的立体形态,仅仅掌握这些构成知识是不够的,应将丰富的人文知识、诗人般的情怀与艺术家锐利的美学眼光完美融合,也就是要培养自己感性的性格特征。
诗人李白在看到瀑布后掩盖不住激动的心情,颂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调;曹操在作战期间观临碣石岛,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迈情怀;李清照在闺中思念丈夫,吟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婉约情思。
这些文学家创造的辉煌成就都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学底蕴基础上的。
艺术形态的创造与文学作品的创作如出一辙,对作者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有较高要求。
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立体造型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带来不竭的灵感源泉,对不同的自然物以及人工物品付诸一定的情感,并进行认识和再创造有助于我们挖掘出与众不同的设计创作的参照点。
要想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有所新的突破,需要对已有的艺术和设计史进行了解和学习,也需要我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培养感性的性格和敏锐的艺术眼光,在普通的形态中去发现美。
⑴从自然物、人工形态和概念符号中汲取灵感
我们把大自然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立体造型分为自然物、人工物和概念符号。
前面已经讲过,自然物是指自然界本来就有、自生自灭、非人为创造的有机形态和无机形态;人工物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利用材料和技术改变已有形态或创造的新形态;概念符号是人们根据某种需要,利用经验意识,对现实形态进行抽象提炼,打散重组、变形或再创造,以非具象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立体形态。
包括几何形态、意象形态和符号等。
自然当中有很多形态都会带给人一些心理感受,比如太阳带给我们温暖感觉,雨后彩虹给我们丰富的思绪空间,同样是观看月亮,则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同的思绪环境。
所以在感触自然物的时候要能够“触景生情”,寓情于物、移情于物,这样有助于培养感性的性格特征。
同时,还要学会分析形态的构成形式。
形态的结构的构成都有自身的规律性,结构实际上就是立体形态的构成方式,比如说仙人掌、向日葵、刺猬,其结构的形成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集中发散性的特点,把这个构成特点提炼应用,可以举一反三地创造出类似的形态。
现实世界中很多的事物尤其是人工产品往往带有时代特征,它们的形态、颜色、肌理等都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在这些元素中融入个人见解和时代的印记,模仿改变它们的构成方式,能创造出新的形态来。
一些概念符号的形态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韵律感,对它们进行分析学习,模仿改变,也有利于我们造型。
在创造立体形态时需要注意其各个角度的变化,反复去体会、推敲,立体形态与空间又是不可分割的,在考虑立体形态的同时,还要兼顾其空隙(空间)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材料,其视觉效果则有很大区别,合理选材才能更好地表现立体形态。
⑵运用肌理造型
肌理即物体的表面纹理,是形态的“肌肤”和“衣服”。
人们在观察形态时,首先观察到的是形状、颜色和肌理,肌理的形态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形态释放信号的主要途径。
①肌理在造型中的作用
a.增强立体感
增加物体表面的肌理,可以增加物体表面的层次,增大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增强物体视觉上的纵深感,从而增加立体感觉。
b.丰富形态的表情
增加或改变物体的肌理,会给物体穿上特别的“衣服”,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不同材质的肌理表情不一样,较粗的肌理给人豪放粗犷的感觉,较细的肌理给人细腻婉约的印象。
改变物体原有的肌理还会改变物体释放出来的情感语义和人文信号,从而给人错视或新鲜的视觉感受。
②肌理的创造
a.创造偶然性的肌理
偶然肌理是指创造的肌理的形状和形态并不是经过详细设计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材质、面积和间距没有准确性,而是通过随意的加工和制作产生的非规律的、自由的肌理效果。
b.创造规律性的肌理
通过有秩序的排列重复,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走势进行加工和制作而形成的肌理称作为规律性的肌理。
自然界有些生物的肌理是其自身按照生长规律形成的秩序性的肌理也是规律的肌理,非人为创造的。
规律性的肌理给人秩序、节奏、韵律、整齐、容易分辨和理解的感觉。
c.肌理的置换
经过设计,将物体表面的肌理进行改变和置换,达到“偷梁换柱”的效果,使新的肌理与原来肌理产生较强烈的对比,甚至形成相对或相反的视觉信号,这种方法叫做置换肌理。
将差别较大的肌理进行置换,会改变物体本身的情感信号,引起观者的警觉和重视,有时会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在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中经常使用到。
⑶“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出自南朝谢赫所著《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原意是在绘画过程中
尊重对象原本的形象,保持一定客观性,同时又要注重主观感受,因势利导,顺着形象本身的形态规律进行主观发挥,要“以形写神”。
将“应物象形”引入立体构成,意思是说,我们在造型时可以基于材料本身的材质、形状、颜色、肌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顺势对材料进行改变,既保留材料本身的优势,又创造性的制造出新的造型,达到巧妙的利用。
①基于材料特点的创造性发挥
从事绘画和设计的工作者常会有这样的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偶然的图形或某种肌理形状与经验中的形象很相似或神似,会引起我们的回忆和想象。
而在立体造型时,有些生活中的材料也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想象,有些材料经过组合或打散重组会偶然地形成新的常见的形象,这种构成方法要求我们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②废物利用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经常使用的、廉价的日用品来进行造型,有时会得到很好的立体形态,甚至是很好的艺术品、实用物品或装饰品,这需要我们学会分析这些材料的肌理、形态等,要对日常用品有很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