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角膜接触镜验配不适案例分析
散光眼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时泪液透镜的效果分析

前 表 面 中 央 曲率 相 匹配 ,汨液 透镜 为平 光镜 。
泪 蕊透镜
良 好 。结 论 : 光 眼 验 配 软 性 角 膜 接 触 镜 时 必 须 充 分 散 考虑 泪液 透镜对 验 配效 果 的影 响 。 性 角膜 接 触镜 镜 软 片 后 表 面 与 角膜 前 表 面 之 间 的 泪 液 构 成 的 汨 液 透 镜 , 对 软性 角膜接 触镜 验 配效 果 起 着重要 的 作 用 ( 别是 特
片下 的汨 液和 角膜 组 成 了新 的光 学 系统 。 光 学 系统 该 具 有 5个 光 学 界 面 和 4种 不 同 折 射 率 的 屈 光 介 质 。 光 学 界 面 包 括 : 片 前 后 曲 面 、泪 液 前 后 表 面 和 镜
角膜 前表 面 。
屈 光 介 质 : 气 ( 射 率 为 10 ) 隐 形 眼 镜 ( 空 折 .0 、 折
则 汨液 透 镜 为 凹透 镜 。
泪 透镜
Hale Waihona Puke 本 文 结 合 实 践 工 作 中 散 光 眼 的 验 配 情 况 , 对 汨
液 透镜 影 响验 配的 效果 进 行一 些 定量 分 析 。 中可 以 从
得 出结 论 , 配 人 员 在 验 配 软 性 角 膜 接 触 镜 时 , 充 验 应
分 考 虑 泪液透 镜 的影 响程 度 , 而确 定 合理 的 配镜 处 从
射 率 为 13 . 7~ 1 4 、泪 液 ( 射 率 为 1 3 6 、角 膜 . 5) 折 .3 ) ( 射 率 为 13 6 。 折 . 7 ) 我f 门把 隐 形 眼 镜 的 后 表 面 与 角 膜 的 前 表 面
之 间 的 泪 液
图4
14 球 面 隐 形 眼 镜 的 内 曲 面光 学 区 为球 面 形 , .
ok镜验配案例分享

【病历分享】角膜曲率较为陡峭的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患者小段,8岁半男孩,家住唐山。
半年前自觉视力下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双眼近视:屈光度:OD:-1.75D=1.0,OS:-1.25D=1.0。
眼轴长度:OD:22.34mm,OS:22.23mm。
于是配戴了框架眼镜。
戴镜半年后,于当地复查发现近视屈光度增长-0.75D。
现OD:-2.50D=0.8-,OS: -2.00D=0.8-,双眼眼轴增长约0.4mm。
验光结果让小段家长很是担心,一方面是近视度数半年就增长了-0.75D;另一方面是最佳矫正视力也比以前差了,从1.0降到了不足0.8。
家长心急之下慕名来到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需求帮助。
在我院就诊时,检查外眼、眼前节及眼底均未见明显异常。
散瞳验光结果:OD:-2.50-1.00*180=1.0,OS:-2.00-1.25*170=1.0。
(因为当地医院未充分矫正散光,所以矫正视力不良。
)角膜曲率:OD:46.50@10/48.00@100OS:46.25@165/47.75@75眼轴:OD:22.77mm OS:22.62mm角膜地形图如下:切线图OU:高度图OD:高度图OS:角膜地形图特点:该患者右眼角膜曲率陡(>46.00D),中度的角膜顺规散光(1.74D),距角膜中央7mm,垂直和水平方向角膜高度平均值的差值为28?m;左眼角膜曲率陡(>46.00D),中度的角膜顺规散光(1.53D),距角膜中央7mm,垂直和水平方向角膜高度平均值的差值为23?m。
根据孩子情况和家长想要控制近视的迫切要求,我们为小段选择了角膜塑形镜来控制近视发展,进一步详查视光相关检查。
角膜直径(WTW):OD:11.6mm OS:11.7mm眼压:OD:12.5mm/Hg OS:16 mm/Hg内皮细胞检查:OD:角膜厚度:0.516mm;细胞密度=3266/mm2,变异系数=26%,六边形比例=62%OS:角膜厚度:0.519mm;细胞密度=3315/mm2,变异系数=24%,六边形比例=65%病历特点:患者曲率性近视合并中度角膜散光,角膜曲率大于46.00D。
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原理及方法(一)

1病例一
丁X X,男 ,学生 ,1 2 岁 ,主诉 :视近不清 1 周,
OS 2 4 . 6 3 mm;角膜 曲率 :OD 4 2 . 1 9 / 4 3 . 6 6,OS
41 . 5 6 / 43 . 27。
不能看近学 习 。数 月前 曾因肚痛有过输液史 ,具体 用药
OS 一 0. 7 5 DS/ 一 1 . 0 0 DC X 1 6 5 =1 . 0。
眼 位及 调 节 功 能检 查 ( 棱镜 分 离加 遮 盖 ):5m
1 B I ,4 0 c m 角膜映光正位 ;BC C十 2 . 0 0 ,NR A / P RA
+ 3 . 0 0 /- 3 . 0 0( 0 . 1 近视 力检 测 ,4 0 c m处 ),AMP ( 推近法 ):OD 1 0 D,OS 1 0 D,OU 1 0 D,加ADD
会问题 。如此大 的青少年 近视群体给了 中国眼镜 行业巨 大的市场空 间 ,但 是 ,青少年验配也存在 着诸 多的不规 范 ,导致 一些 患 者 出现用 视疲 劳和 近 视度 数增 长过 快 等 。青少年验配需要科 学的验光步骤 、完整 的双 眼视功 能检查及个性化的处理方 案 。临床验配 中经 常遇 到近 视 力低下的患者 ,现 将我中心近期诊治的近视 力异常的病 例分析总结如下 ,供大家参考 。 关键词:青少年 ;近视力 ;调节不足 ;调节麻痹
一
光暴露 出来 ,让本来没散光 的顾客戴上接 触镜后 反而表 现 出散光的症状 。 通 过上面的分析 得知 ,同样的镜片针对不同的顾客
散光矫正的效果也不 同 ,这也就需要各位验 光师合理利 用检 查数据 ,为顾客选择更加合适的产品 。
( 未 完待 续 )
作者单位 :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验配(盲配法)rgpcl案例分析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验配(盲配法)RGPCL案例分析金月英1 案例患者,男,7月龄,因做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左眼晶状体不透明,于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
患者以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无早产史,无吸氧史。
其母否认妊娠期间口服药物或接触放射性物质。
眼科检查结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右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晶状体皮质和核呈白色混浊,角膜、虹膜、房角未见异常,右眼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眼底窥不见。
辅助检查结果:B超显示双眼玻璃体暗区内中后份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笔式眼压:右眼12m m H g(1m m H g=0.133k P a),左眼13m m H g (1mmHg=0.133kPa)。
诊断:左眼先天性白内障,左眼剥夺性弱视(存疑)。
随后入院,并进行相关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眼晶状体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5天出院,带药:百力特眼液、托百士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出院后7d、14d复诊时患者双眼均无明显异常。
2018年7月来门诊复诊,眼科检查结果:左眼球结膜无充血,无分泌物,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清亮,虹膜纹理清,瞳孔呈药物性放大,约6mm~7mm,类圆形,居中,瞳孔区屈光介质未见异常。
笔式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5mmHg。
诊断:1.左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
2.左眼为无晶状体眼。
拟为其验配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为此同患儿家属进行配前沟通,在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相关事项后,对患者进行了基础视光数据采集(如表1所示)。
表1 基础视光资料经认真检查后确定患儿具备验配基础条件,可以进行验配。
但与验配相关的重要参数(角膜曲率)未得到,此时只能根据经验运用盲配法进行验配。
何为盲配法?即在不完全清楚患儿角膜曲率的情况下,根据经验找到患儿的角膜曲率参数,并选择镜片进行试戴验配。
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角膜曲率的变化与正常婴幼儿无明显差异[1]。
而7月龄婴幼儿的角膜曲率平均约为46.30D(7.29m m)[2],故直接选取M e n i c o n Z/7.30mm/+10.00DS/9.0mm试戴片。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验指导书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验指导书实训1 国内现有隐形眼镜的市场调查1、实训目标通过对国内现有的隐形眼镜的市场调查,认识国内各种隐形眼镜,了解隐形眼镜的特点,提高学生对隐形眼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该门课程的自觉性。
同时,掌握隐形眼镜的调查及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方法2.实训材料各种隐形眼镜、参数表、图片及影视材料、数码相机、记录本、铅笔3.实训内容(1)调查隐形眼镜的各种品牌、种类(2)调查各种隐形眼镜的优点及缺点(3)了解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隐形眼镜的制造工艺和特点5.实训要求(1)要求学生在听取介绍时要多思考、多提问、多记录(2)根据厂商提供的设计参数能判断隐形眼镜各项指标(3)要求学生通过《眼屈光学》、《隐形眼镜基础》的学习对隐形眼镜能准确认识6.实训考核1>考核内容(1)是否了解隐形眼镜的品牌、种类(2)是否了解隐形眼镜的适应症、禁忌症和验配方法(3)是否了解不同品牌隐形眼镜的适应人群(4)是否掌握了隐形眼镜配戴的方法及护理方法(5)是否掌握了调查报告撰写的一般方法2>问题思考(1)隐形眼镜配戴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配戴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会导致哪些问题7.实训报告(1)就所的观察的国内各种隐形眼镜写一篇调查报告具体要求如下:①题目:国内现有隐形眼镜调查;②第1 段阐述国内现有隐形眼镜的品牌种类及调查目的、时间地点、调查方法、调查主要内容等;③正文部分可分若干段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阐明调查结果④结尾段阐明结论,收获体会,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该门课程和如何学习该门课程的打算⑤字数要求800-1000字实训2 心目中理想隐形眼镜的设计1.实训目标通过实训设计出心目中理想的隐形眼镜,突出产品的特点和特性,使学生们在设计隐形眼镜的过程中掌握各种产品参数,能够用专业术语介绍自己所设计的隐形眼镜。
2.实训材料彩色水笔、大画笔、大张白纸画纸、画报、杂志、剪刀、固体胶水、设计指导、参数表3.实训内容(1)写出所设计隐形眼镜的特点以及设计理念(2)写出具体设计思路以及各项参数(3)设想自己所做产品的广告语及市场定位(4)学生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推广介绍4.实训步骤及方法设计总思路突出产品特点聚焦推广理念(1)具体思路通过具体设计达到产品特性,综合考虑各参数的平衡(2)产品定位(3)市场推广广告语5.实训要求(1)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2)要求学生要有用专业术语评价隐形眼镜的能力(3)所设计镜片要安全,舒适,增视(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与客户沟通交流能力6.实训考核1〉考核内容(1)专业术语是否掌握熟练(2)评定学生所设计的眼镜是否达到安全、舒适、及增视的目的(3)所做的产品是否能符合市场需求2〉实训思考(1)目前市场上的隐形眼镜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所设计的隐形眼镜是否合理、还有哪些不足7.实训报告(1)就所设计的隐形眼镜写一篇设计报告具体要求如下:题目:心目中理想隐形眼镜设计正文部分可分若干段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阐明设计结果结尾段阐明结论和收获体会,以及如何才能设计出更理想的隐形眼镜(2)为自己所设计的隐形眼镜写一条广告宣传实训3 问诊一、实训目的:通过病人口述了解患者视力障碍,眼疲劳等症状的性质和原因,找出视力障碍所产生的原因二、实训要求:使学生通过问诊,采集与验配隐形眼镜有关的情况,并能根据采集到的病史初步判断是否为配戴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三、实训步骤:1. 分组:两个学生一组,分饰医生与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并且做好记录2. 问诊内容:(1)为什么配戴隐形眼镜?是工作需要,还是应付体检或只是运动时临时配戴?对镜片功能有什么特殊要求(2)以前是否配戴过,停戴原因(3)了解曾戴用过的品牌的镜片,与药水的规格性能,以及相关的资料(4)平时有无眼病,眼睛是否发干,全身健康情况如何?是否为过敏体质(5)工作环境有无灰尘,由无含酸碱物质的化学蒸气等等实训4 眼部健康状态的检查一、实训目的1、验配前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患者的眼部健康状态情况,判断其是否适合配戴隐形眼镜;2、利用裂隙灯评估患者的配适状态;3、利用裂隙灯对镜片表面质量进行检查。
徐菁菁医师:从5个始于视力问题的案例,谈谈我的临床心得

徐菁菁医师:从5个始于视力问题的案例,谈谈我的临床心得徐菁菁副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学专科副主任医师,美国、新加坡访问学者,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会员。
从事眼视光学临床和教学十余年,擅长疑难医学验光,老视渐变镜验配,软、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诊断和处理前不久,“视光菌”邀请我分享一些临床视光诊疗过程中的典型疑难病例。
着手开写的时候却发现,10多年从事视光门诊的经验,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病例最终多以器质性眼病而告终,可惜的是一些复杂的检查结果并没有保存完整。
视光学领域中两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角膜接触镜”和“双眼视”方面的典型病例,相信很多同仁在不少会议或微信平台上都进行过分享。
我在这里选了5个因视力问题而就诊的病例分享一下诊疗心得,毕竟视光门诊碰到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从视力问题开始首诊的。
思考一:针孔视力明显提高就一定能排除器质性病变吗?例1: 这是一个多年前的病例,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名40多岁的妇女因高血压在某附属医院就诊,由于血压控制后仍主诉视物模糊,请求眼科会诊。
验光时发现患者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都只有0.1,但针孔视力却可以达到0.8。
接诊的那位医生是我的同学,就和我探讨这个问题:这个患者眼前、后节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针孔视力有明显提高,是不是屈光检查不准确?我一听,很有把握地说那应该还是屈光的问题,我可以再帮她仔细查一下。
病人检查结果如下:VAsc OU 0.1, OU +0.50DS = 0.1,PH = 0.8+!正常范围眼压,眼前节(-),视盘无水肿,C/D = 0.2,盘沿无切迹,中心凹反光(+)。
经沟通后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当时预想矫正视力应该会有所提高。
但结果却令我诧异,睫状肌麻痹后:OU +2.25DS = 0.1,PH = 0.8+。
这样的结果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理论上不是说针孔视力提高提示存在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吗?那这种情况如何解释呢?我求助眼底内科医生,OCT检查结果正常。
散光和远视的配镜原则

分析处理
学龄前儿童,眼球正视化影响会逐渐减弱,所以其散光量也逐渐稳定, 而且此时的散光多是顺规散光为主,配镜处方的原则是尽量全矫正,如 果全矫不能接受则适当欠矫正,以减少弱视发生的可能。儿童的适应能 力非常强,一般也不必担心其戴眼镜舒适度的问题。比如双眼都是高度 散光的儿童,尽管这样的儿童双眼间视觉信号间不存在竞争现象,但双 眼均有可能造成屈光不正性弱视,所以要尽量全矫正。
16
分析
从上述检查数据看,本例是一个低度的复性近视散光,有 视疲劳症状。检查无远视、调节问题、集合问题,眼位也 正位。视光医生毛剑波考虑,本例散光虽然低,但是是逆 规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较大。原来配镜时可能是验光 师图省事就用等效球镜度代替散光了。但戴这样的眼镜视 近时散光始终存在而无法清晰地聚焦而引起视疲劳症状。
10
案例三、婴幼儿低度散光是否要配镜?
女,3岁,父母带儿童体检,没有发现异常症状和眼科器质性病变, 在外院做屈光检查时发现有散光。家长带着病例来询问是否应该给小 孩配镜。
病例如下: 检查: 裸眼远视力: 右眼 不配合 左眼 不配合 裸眼近视力: 右眼 不配合 左眼 不配合 1%阿托品散瞳验光检影: 右眼: +0.75DS/+0.75DC*180——不配合 左眼: +0.50DS/+0.50DC*180——不配合 诊断:复性远视散光
2
二、但是如果新的配镜处方中散光(柱镜)成分 也发生变化,或第一次配镜中、高度的散光镜, 则适应起来就相对困难。柱镜成分的改变会在短 时间内引起患者对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等感 觉产生较多的改变,甚至会出现视物扭曲、走路 时物体倾斜等视觉空间的变形,严重的甚至头痛、 恶心等不适。如果给予一段时间的适应,多数人 都会适应新的处方并克服刚刚配戴时的不适,值 得验光师注意的是这种短时间适应是正常的生理 反应,关键问题是配戴者能否在排斥眼镜前适应, 而不至于不愿配戴新眼镜。
31例角膜接触镜配戴不当引起眼部病变的原因分析

31例角膜接触镜配戴不当引起眼部病变的原因分析作者:杨真龙 ,小达娃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32期[摘要] 目的:通过对配戴角膜接触镜31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角膜接触镜配戴不当对人眼角膜的影响。
方法:对门诊所发现的31例因配戴角膜接触镜而引起的角膜病变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配戴前后,接触镜材质、价格进行了对照。
结果:31例患者中细菌性9例,占29.03%;8例表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SPK),占25.8%;角膜缘血管增生7例,占22.58%;角膜划伤3例,占9.68%。
结论:配戴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病变的原因主要是戴镜过夜和接触镜材质低劣,而且在配戴角膜接触镜前做眼科常规检查很有必要。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配戴不当;眼部病变;分析[中图分类号] R771.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165-02本院收取31例因角膜接触镜戴不当而引起眼病的患者,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0年8月本院眼科门诊31例患者均因配戴角膜接触镜发生眼部不适而就诊。
年龄最小16岁,最大40岁。
男性14例,占45.16%;女性17例,占54.84%。
所有患者都用2%荧光素钠液染色,用裂隙灯显微镜常规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1.2 检查仪器及药品所用裂隙灯显微镜是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YZ5E-Ⅱ型,2%荧光素钠溶液是四川省生物药品场所生产。
1.3 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及有关标准[1]。
1.4 方法对31例患者用2%荧光素钠液进行染色,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并对患者的接触镜配戴情况、价格等进行简单的询问记录。
2 结果在31例眼病患者中,有7例角膜缘血管增生,形成假性胬肉,占22.58%;9例细菌性角结膜炎,占29.03%;3例角膜划伤,占9.68%;8例表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SPK),占25.8%;4例角膜水肿,占12.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光师建议散光软镜,处方:R:-3.00DS/-3.00DC*5 0.8 L:-3.00DS/-3.25DC*175 0.8(度数未换算)基弧:OU:8.3直径:OU;14.4mm
片到光度:
R:-3.00DS/-2.50DC*5 L:-3.00DS/-2.75DC*175基弧:OU:8.3直径:OU14.4mm
戴镜评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矫正视力:R:0.8- L:0.6。感觉视物模糊,有重影,但使用框架度数视力很好,戴镜评估可。重订一副散光软镜:R:-3.00DS/-2.75DC*5 L:-3.00DS/-3.00DC*175
顾客来取镜,仍感觉视物模糊,眼前如有雾一样,影响日常生活而不能使用。最终放弃。
分析:
对于球面设计的接触镜来说,配戴时随着眼睑的作用会发生移位、旋转。而散光软性接触镜为了使镜片的散光轴向稳定在角膜表面,需要做镜片的稳定系统。但这种稳定系统常常是有局限性的,再好的稳定系统也不能保证镜片配戴时完全不受眼睑的影响不旋转移位。
散光角膜接触镜验配不适案例分析
有同行向我咨询了一个案例:女,27岁。诉视力模糊10年,一直戴框架,想配接触镜。在室外活动多。
原框架镜光度:
R:-2.50DS/-3.00DC*175——0.6
L:-3.00DS/-3.25DC*175——0.6
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前节都正常,无异常情况。泪膜破裂时间双眼8S。
眼位正位
屈光检查:
主视眼:右眼
验光
R:-3.00DS/-3.00DC*5 —— 0.8+
L:-3.00DS/-3.25DC*175 ——0.8+
角膜曲率:
R:42.75/7.91*6 45.50/7.40*96角膜散光-2.75D*6
L:42.25/7.97*2 46.25/7.31*92角膜散光:-4.00D*2
软性散光接触镜是不适合于高度角膜散光的。本例可以使用稳定性非常高的散光RGP处理,相信一定能获得很好的矫正视力。(我们处理过角膜散光在5D以上的至少80例的高角膜散光RGP验配,均获得良好的视力矫正结果)RGP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是最好,所以对于散光眼,尤其大散光时,首先RGP。建议150以下的散光,而且球镜/柱镜大于2:1时才使用软性散光接触镜,
本例患者为高度散光,而且散光主要由角膜散光构成。原来一直戴散光矫正较足的框架眼镜,也适应了高散光的框架眼镜。换戴散光软镜后,镜片的活动会造成这种大散光的移位。而这种大散光轴向的移位会大幅度影响配戴者的视力。原来戴框架眼镜时散光的轴向是非常精确的,使用散光软性接触镜后,这个眼镜的散光轴向随时在变化,而且散光越大,镜片轴向的移位或变化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