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范本5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最新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前言实习时间:某某年年7月7日——7月18日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实习人员: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学生实习目的:1、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地质现象,2、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3、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4、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5、了解实习区地层发育情况及接触关系6、了解实习区总的构造构架和特点7、初步分析实习区矿产、地貌、水文地质等的一般轮廓实习概况:实习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地质地貌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杨东林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100多名同学到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地质地貌实习。

尽管只有11天,但是在老师们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配合一些背景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知识,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目录1实习区概况2实习主要内容3结束语:实习的心得体会及总结一、实习区概况实习地点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周围及海滨地带,距太原市900多公里。

其中北区实习区是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所在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南距秦皇岛市约23公里。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北依燕山,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大石河河谷内的南部落,海拔70米。

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有秦青铁路、地方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便利。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

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二、实习主要内容地层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它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之间的一个隆起构造上,地层序列与华北地台标准剖面大同小异,见下表1、元古界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

地质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地质实习报告,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的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思想。

二、实习内容远在xx亿年前的太古代,xx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泥砂物质、火山喷出物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些物质变成了石英砂岩和火山岩。

在距今xx到xx亿年前,xx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xx山运动,使海底沉积的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石变质,形成了石英岩。

xx山主要由一些坚硬的、不易风华的石英岩组成。

石英岩是由砂岩经变质而成的。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所以岩石既坚硬,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

强烈的地壳上升运动,把它抬升起来高出中原数百米,形成群山耸立,层峦迭嶂的山势。

《诗经》上称“嵩高为岳,峻极于天”,古有“峻极峰高四望雄,中原颖气弱天下,西连华岳三峰渺,下瞻黄河一线通”的说法,都是对xx山高大雄伟的形容。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xx山地质博物馆。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们去了xx庙和xx水库。

了解了元古界的岩石——砂岩、河流阶地和洪积扇、河漫滩三种流水地貌单面山。

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河床加深,河漫滩相对抬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岸,这种地形就叫做河流阶地。

其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

在实习中我们发现,由于人们长期的开矿、挖山铺路,致使当地的许多地质地貌遗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研究地史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10篇

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10篇

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10篇地质地貌的实习报告篇1一. 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及水文观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形态、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

2、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

3、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习地区地貌概况简介地点:____地区时间:20__年8月27日—20__年9月2日杭州处于浙西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衔接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游客费为三个地形单元:外围峰丝,主要由泥盆系砂岩组成,高度300-400米;内圈山体,如玉皇山,由石炭-二叠系石灰岩组成,高度200米左右,岩溶地貌发育;北部孤山、葛蛉、宝石山由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间。

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滨湖面呈椭圆形,南北伸长3.3公里,东西2.8公里,周长为15公里,水面面积月5.6平方公里。

钱塘江呈“之”字形流经杭州市城区的东南侧。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杭州西湖地区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复向斜内中生代断块隆起区,包括市区在内的杭州市东北地区的平原是中生代断陷盆地。

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构成了杭州地区独特的地域综合体。

三.实习内容20__年8月30日九溪十八涧途中九溪十八涧源头在龙井村一带,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漏斗状盆地。

该盆地的四周山岭基本上由砂岩组成,只在东北角靠近龙井泉处出露了石灰岩,岩层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趋近一致。

岩层层面裂隙及节理发育,一条北东方向延伸的断层正好穿过龙井寺,这些都成为龙井泉的导水通道。

地理实习报告(4篇)

地理实习报告(4篇)

地理实习报告(4篇)第1篇:地理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本次野外实习目的地为西藏林芝,并实地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土壤分布,水文景观,植被变化,以及气候对植被类型的影响.实习目的和要求:1巩固已学课程,掌握主要自然地理要素.2学会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其他地质工具的使用.3重点学会野外工作资料的收集,记录,样品采集.4掌握已学过的野外地理素描和剖面的绘制首发.(一)实习时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日多温泉(三)实习目的:观察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植被组成.(四)实习内容: 海拔:经度:纬度:1 向南倾复的逆冲断裂组合.2 拉萨河古地貌构造, 植被地带性变化.(五)实习总结:从拉萨的高山草甸到日多的灌木丛,及低矮乔木.原因: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空气饱和水汽压下降,空气中湿度增加.(一)实习时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米拉山口(三)实习目的:观察地貌特征,植被组成.(四)实习内容: 海拔:5023经度:29°49ˊ6〞纬度:96°20ˊ6〞1观察到有大漂砾和冰川活动痕迹,冰川作用明显.2 山顶荒漠化现象,随海拔升高,雪线随之上升.3 植被为矮生灌木,高山草甸.土壤为高山草甸土,毛毡土.(五)实习总结:米拉山口作为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岭,由于人类活动,其荒漠化现象日渐严重,由于海拔升高,地貌风景特殊,旅游业得以发展,也是环境变化的一个因素.(一)实习时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巴松错(三)实习目的:观察地貌特征,植被组成.(四)实习内容: 海拔:5023经度:29°49ˊ6〞纬度:96°20ˊ6〞1巴松错性质:地质灾害,为堰塞湖.2.3 植被为矮生灌木,高山草甸.土壤为高山草甸土,毛毡土.(五)实习总结:米拉山口作为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岭,由于人类活动,其荒漠化现象日渐严重,由于海拔升高,地貌风景特殊,旅游业得以发展,也是环境变化的一个因素.第2篇:地理实习报告地理实习报告范文3篇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四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野外实习报告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第一章:绪言(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1篇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1篇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精选11篇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

实习能够加深同学对自己专业的理解,每一份工作的结束都离不开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是对我们实习过程工作的完美收尾。

实习报告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包括哪些?你不妨看看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峨眉山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即是一次认识性的实习,又带有生产实习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习目的: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实习任务:对实习区内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析,对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进行初步训练。

3、实习要求: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绘制黄湾——龙门洞一线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及详细工程地质纵坡面图,编写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和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说明书。

二、实习内容:1、地貌部分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1)堆积地貌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

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

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

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

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

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

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3.5%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0.5~~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

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地貌实习报告四篇

地貌实习报告地貌实习报告四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貌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主要任务有: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2、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3、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二、时间与地点为期九天,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地貌实习基地。

三、实习区地理概况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

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在大学的两年里,我们学习了《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但如果要说非常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知识,都只存在于书本中,书本多半是简单化了的,因此要谈某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只以书本只是来评判,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了,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所以学校组织了这次野外实习,这是我们专业必修课,是为了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运用上述课程。

实习时间地点:4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4月25日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5月4日彭州市湔江关口5月5日彭州市小鱼洞5月6日彭州市白鹿镇5月7日彭州市五龙溶洞实习器材:罗盘、卷尺、皮尺、地质锤、放大镜、手持GPS、区域地形图、地质构造图、遥感影像图。

指导老师:白忠,宁龙梅,姜世忠实习人员: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级2、3班全体同学。

实习要求:1.观察并叙述成都粘土的特征等,龙泉山和龙门山的地形地貌、岩层特点等以及分析小鱼洞的河谷地貌。

2.记录沿途所测量的有效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利用数据画出一些突出的地貌。

3.简述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实习内容:一.2015年4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路线:成龙校区南云门小山坡——地理园区、游泳池附近——东门车城大道1. 地质罗盘的使用仰角的测定:(1)使用瞄准器瞄准所测目标顶端。

(2)转动悬锥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3)读出竖直刻度盘读数,即仰角。

(1)岩层走向: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转动罗盘,是盘底水准器的气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走向。

(2)岩层倾向:将硬皮笔记本紧贴岩层表面,把罗盘放于笔记本上指向倾斜方向,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居中,读出指北针刻度即为倾向。

(3)岩层倾角:将罗盘直立,以长边靠于岩层真斜线,转动底部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出悬锥中间所指读数即倾角。

示意图如下:2. 地点:点(1)成龙校区南云门小山坡。

地理经纬度:( 30.56°N,104.19°E)海拔:505米;岩层时代:白垩纪苍溪组。

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长达80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

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而得名。

白垩是石灰岩的一种类型,主要由方解石组成,颗粒均匀细小。

白垩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白垩系”,用手可以搓碎,缩写记为K,是德文的白垩纪缩写。

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岩性特征及产状:颜色以砖红色为主,表层风化碎屑。

由砂泥岩和页岩组成,形成了砂岩和页岩的互层,呈平行不整合;岩层呈水平产状;岩层出露厚度约7.5cm。

分析:水平产状表明该岩层是由于沉积形成,岩石的颗粒较细表明为河流相沉积。

砂岩和页岩的互层表明该地在该地质时期受干湿交替气候影响。

3.点(2)地理园区、游泳池附近。

地理经纬度:( 30.56°N,104.19°E)海拔:505米成都粘土是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二级以上阶地,覆盖于白垩纪紫色泥沙岩之上,厚度差异较大,一般厚度为2至7米。

成都粘土形成于更新世晚期,与马兰黄土形成时期相同。

成都粘土的特征:为灰黄、棕色粉砂粘土。

由于植被覆盖较好,所以富含腐殖质,较暗黑。

普遍含钙质结核,其原因在于四川盆地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土壤淋溶作用较强,土壤中钙元素经淋溶作用后形成结核。

粘土所含矿物:伊利石,蒙脱石成都粘土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风成说,二是水成说。

风成说:其成因与华北地区的黄土成因相似,成都粘土是由于西北风将若尔盖、柴达木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的沙尘吹入四川盆地形成。

在成都平原湿润、植被丰茂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黄土。

水成说:来源于周围山地,撞击印痕有水搬运而成,并受水膜保护而未磨损。

成都粘土与北方黄土的区别:成都粘土粘性大于北方黄土、植被覆盖率高、人类利用密集(多种植果树等)、腐殖质含量高、含结核。

4.点(3)东门车城大道地理经纬度:( 30.56°N,104.19°E)海拔:514米岩层时代:第四纪上更新统地层。

该处为雅安砾石层,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以砂、砾岩为主,不具层理,砾石成分有石英岩、花岗岩、玄武岩和辉长岩等,砾石大小不一,一般砾径2~8厘米,大者可达20~40厘米,胶结物为橙黄、黄色之粘土;上部以黄色粘土为主,略具层理。

总厚数米至40米,含有哺乳类化石和少量松、栎及蒿属孢粉。

组成四川西部Ⅳ或Ⅴ级高阶地,一般高出河面:平原山前地带为90~100米,丘陵区为70~120米,南部边缘为125~130米。

根据哺乳动物化石和本组出露的地貌位置,定为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系统。

该层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周边一带,形成起伏不大的低缓丘陵;其为成都平原堆积物,因此此处砾石磨圆度较高,分选性差,多为次圆状,次棱状;雅安砾石土砾石成分多为板岩、花岗岩、火成岩及砂岩。

5.总结:通过此次的实习,学到了该怎么使用罗盘,以及该怎样实习,为以后的野外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还了解到了成都粘土特征、形成原因等。

二.2015年4月26日,龙泉山;路线:创鼎机械厂——桃花故里WN8°1.龙泉山背景介绍:龙泉山脉位于103°40′E-104°40E′、29°40′N—30°30′N之间,呈南(偏西)向北(偏东)走向。

在四川盆地内部,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

龙泉山脉是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成都平原与盆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

2.点①创鼎机械厂,地质点;地理经纬度:( 30.54°N,104.29°E)海拔:611米岩层时代:上侏罗纪遂宁组;岩性特征及产状:以暗紫红色、紫红色、灰绿为主,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页岩、泥板岩组成,岩性较为稳定。

广布于四川盆地。

53°∠75°节理构造,剪切节理,延伸较长。

节理面光滑,发育良好,节理缝隙闭合好。

解理密度为4组每米。

3.点②桃花故里WN8°地理经纬度:( 30.32°N,104.19°E)海拔:823米岩层时代:以侏罗纪蓬莱镇组地层为主;岩性特征及产状:以泥质页岩,中厚层砂岩,泥质互沉,滨湖沉积相,由粗到细,由下向上,中段是泥岩,夹有粉砂岩,下段是灰绿色砂岩。

239°∠3°。

4.马刀树:地理经纬度:( 30.54°N,104.39°E)海拔:828米主要特征:由于砂岩、页岩、泥岩易被风化,下雨易移动而造成的重力地貌反应,与土层蠕动有关。

5.总结:龙泉山基本地貌类型:地貌形态以低山、丘陵为主。

是构造作用与沉积、风化侵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龙泉山地层时代多为侏罗纪,而中国侏罗纪地层多为陆相沉积。

具有典型的低山地貌和鞍部地貌,地形绵延起伏坡度较大。

该地区存在大量马刀树和醉汉林现象,其原因在于该地坡度大,降水丰富,因此蠕动和滑坡现象较多,产生了马刀树和醉汉林。

5.通过成龙校区和龙泉上的地质观察可以绘制出成都平原---龙泉山地质剖面图,如下图:三.2015年5月4日——5月7日,彭州市;路线:涧江堰——小鱼洞涧江河谷——龙槽沟——安澜庄园——团山村5组——亚东水泥厂——最牛学校——白鹿镇——塘坝子——五龙溶洞<一>.彭州市背景: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过渡地带,山、丘、坝俱全,形成了“五山、一水、四分坝”的自然格局。

彭州市纯平原423平方公里,平原丘陵混合334平方公里,丘陵山地混合664平方公里。

市境内矿藏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蛇纹石、花岗石、沙石和铜、铁、金等。

在众多的矿产资源中,尤以煤的储量丰富,且煤质好,多数为气煤、气肥煤,主要分布在新兴、磁峰、通济、白鹿、小鱼洞和龙门山等镇。

石灰石含钙量高,品质优良,主要分布在小鱼洞、磁峰、白鹿、通济等镇。

在金属矿中,铜的储量高,主要分布在龙门山镇的马松岭、铜厂坡、花梯子和核桃坪等处。

<二>5月4日上午1.地质地貌点:丹景山地貌观测及岩性特征、产状:丹景山是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扬子地台和龙门山断裂带的分界线。

丹景山地区在单斜地貌的山体上有明显的单面山,形成于侏罗纪晚期,背部为叠瓦式构造。

其沿着岩层走向,两面不对称。

同岩层倾向一致的缓而长,而相背的山坡陡而短。

主要由于其处于扬子地台和龙门山断裂带的分界线上,山体的一个方向断裂所致。

视倾角28°左右。

岩性为紫色砂岩,砾岩和砂岩夹泥岩。

简笔图如下:2.地质水文点:涧江堰;地理经纬度:( 31.08°N,103.83°E)海拔:747米;岩层时代:侏罗纪莲花口组岩层;岩性特征及产状:岩性为紫色砂岩,砾岩和砂岩夹泥岩,130°∠45°。

<三>5月4日下午1.地质构造点:地理经纬度:( 31.19°N,103.75°E)海拔:985米;断层走向:140°。

2.地貌点:地理经纬度:( 31.19°N,103.76°E)海拔:954米;此处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有滑坡群,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坡地地貌明显。

3.河流地貌:小鱼洞涧江河谷;河流地貌是河流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表现为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等堆积地貌和沟谷地貌地理经纬度:( 31.18°N,103.76°E)海拔:985米;河谷地貌:阶地——谷坡——河床——漫滩——阶地;该河段为U型河谷;河谷形态及河谷内各种地貌类型的总称。

河谷是河水所流经的线状延伸的凹地,由河水侵蚀冲刷而成。

形态组成河谷主要包括谷坡和谷底两部分。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斜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

谷底比较平坦,由河床(见河床地貌)和河漫滩组成。

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为坡麓,谷坡上缘与高地面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

形成和发展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 3个途径。

①下蚀作用加深河谷。

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

②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

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

③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