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合集下载

超声物理基础及图像基础.pptx

超声物理基础及图像基础.pptx
40-100MHz 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对眼活组织表面 下的显微诊断。
3
第4页/共67页
(四)超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1、超声波的振态
超声波的振态在固体中有纵波 、横波 和表面波三种,而在液体和气
体中只有纵波振态,在超声诊断中应用的是超声纵波。
2、超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即波长(wave length,λ),频率(f)和
6
第7页/共67页
2、波长与介质的关系
(1)同一介质 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在同一介质内传播时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1MHz 的 超 声 波 在 人 体 软 组 织 中 传 播 时 , 其 波 长 为 1.5mm 。 3MHz 的 超 声 波 在 人 体 软 组 织 中 传 播 时 , 其 波 长 为 0.5mm 。 5MHz 的 超 声 波 在 人 体 软 组 织 中 传 播 时 , 其 波 长 为 0.3mm ,
标志反向散射的数量和定量参数称为反向散射系数μb,定义为:
μb = 从组织中反向散射的能量
4)
(参考能量) (立体角) (距离)
(1-1-
式中:参考能量等于脉冲的总能量。
所以超声成像的回声来源是:超声波的背向散射及镜面反射。
3.红细胞散射 在研究红细胞运动规律时,反向散射(Back
scattering)是极有用的超声信息。
(a)传播声波的媒质(介 质)的分子 (b) 波长为λ的平面连续 压缩波的压力分布
图1-1-2质点振动传播声波
5
第6页/共67页
(五) 声速、波长与介质的关系
1、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1).同一介质 不同频率的探头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声速基本相同。所以 用不同频率的探头检查肝脏时,声速基本相同。

医学超声的物理基础PPT精选课件

医学超声的物理基础PPT精选课件
杨氏模量,G为切变模量,B为体积模量。
由于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属于软组织,其声学性质与水相近,所以超声在软 组织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1540ms-1,约为骨骼中的三分之一。
医学超声的物理基础
4
表2-2 超声在生物组织及有关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5
§2-1超声波的一般概念
二 超声波的重要物理参数
声速
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声速是一个恒量;在各向异性的介质中传
播,沿各个方向传播的声速不同;在非均匀介质中,各部分介质的声速也是不 同的。
平面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纵波 c E

c固>c液>c气
横波 c G

液体和气体只存在体积形变,只能传播纵波,其声速为:c B
7
表2-3 人体组织及某些材料的声阻抗
8
§2-1超声波的一般概念
由表可以看出,人体组织可以分为三大类:
♦ 低声阻抗的气体或者充气组织,如肺部组织
♦ 中等声阻抗的液体和软组织,如肌肉
♦ 高声阻抗的矿物组织,如骨骼
当超声波通过声阻抗相差1%的介质时,就可在其交界面上发生相应的反 射。上述三类组织的声阻抗相差很大,界面反射太强,因此彼此之间几乎无 法传播超声波。
波长、频率
c / f 或T =/c
波长和频率在超声成像中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其中波长决定了成像的 极限分辨率,而频率决定了可成像的组织深度。
声压、声强与声阻抗
声压(P):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质点密度时疏时密,从而使 平衡区的压力时弱时强,因此产生了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压力。我们将单位面 积上介质受到的压力称为为声压。
假设某一时刻t,x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ξ ,x+dx处质点离开平衡 位置的位移为ξ+dξ ,这时两质点的相对位移为dξ ,即P1P2间的介质元发生了形 变,伸长量为dξ 。

超声诊断基础

超声诊断基础

声像图特点
五 超声旳临床基础
声像图特点
脂肪组织(Fatty tissue)
正常皮下 脂肪及体内层状 分布旳脂肪呈低 水平回声。当有 筋膜包裹时,在 脂肪与筋膜之间 有时显出强回声 界线。
五 超声旳临床基础
纤维组织(Fibro-tissue)
体内纤维组织 与其他组织交错分布, 一般回声较强。
声像图特点
二 超声旳物理基础
超声特征
散射与绕射(scattering &
diffraction)
1)绕射:如界面不大,可与 超声波波长相比, 则声波将绕过该界 面继续向前传播。
2)散射:如物体旳直径不大于 超声波旳波长时, 则声波向物体旳四 面八方辐射。
二 超声旳物理基础 衰减(attenuation)
声能伴随距离增长而降低。
超声诊断基础
一 概论
超声(ultrasound)
------当代三大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之一
US----首选
CT
MRI
优势:无创、精确、以便。医学领域旳地位 主要性:专业、沟通、横向、挥霍、扬长避短
一 概论
超声检查(ultrasonic examination)
主要用途
检测器官旳大小、形状、物理特征及某些功能状态; 检测心血管旳构造、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鉴定占位病灶旳物理特征及部分病理特征; 检测有无积液存在,并初步估计积液量; 随访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多种病变旳动态变化; 应用介入性超声进行辅助诊疗或某些治疗。
二 超声旳物理基础
超声特征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在超声医学诊疗中,超声多普勒技术可用于检测心 血管内旳血流方向、流速和湍流程度、横膈旳活动以及 胎儿旳呼吸等。

超声医学的物理基础医学PPT课件

超声医学的物理基础医学PPT课件

• 超声仪收到的声波是背向 散射。
• 血流中的红细胞是多普勒 超声检测血流的基础。
• 各种软组织从微观的角度 看都非均匀组织,均可产 生超声波的散射。
19.09.2020
23
四、散射
散射的强弱不仅取决于界面的声阻差,而且还与 障碍物的大小和数量有关,此外还与声波的频率有着 密切的关系,通常散射强度与声波频率呈正比。
使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 相应的折射波消失,出现全反射。
作超声检 查时,需尽可 能将声束垂直 于界面,否则 将会引起:
19.09.2020
• 侧方声影--误诊; • 错位--影响穿刺; • 全反射--无法检查。
20
二、折射
当声波从一种小 声速介质向大声速固 体介质入射时,声波 经过这两种介质的分 界面后出现折射波, 而且其折射角大于入 射角,反之亦然。
超声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 由于声速已确定不变,频率与波 长间的关系为:频率愈高则波长 愈短;频率愈低则波长愈长,两 者间呈反比。
19.09.2020
10
综上所述
频率、声速与波长间的关系如下:
c
λ=── 或 c=fλ
f
周期(T)为频率的倒数,即:

λ
T=─── 故:λ=C·T 或 C=───


19.09.2020
• >20000Hz:超声波
• 医用常为:2~10MHz
19.09.2020
7
二、声速
定义:指声波在传播介质中的运行速度,用c表示。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有 所差别,它取决于介质的弹 性(k)和密度(ρ)。通常, 弹性(K)/密度(ρ)比大 的物体声波传播的速度高, 反之则低,即:

超声医学物理基础知识

超声医学物理基础知识

超声医学物理基础知识超声医学物理基础知识分别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超声医学物理基础知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超声医学物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超声?答:自然界的声波以频率可以划分为三大类:次声、声、超声。

频率低于20hz的波动称为次声;频率在20-20khz之间的波动称为声;频率在20khz以上的波动称为超声。

我们人耳可以听见声但是听不见次声和超声。

我们超声医学应用的是超声,频率在mhz数量级。

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介质内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和方向*。

2、什么是超声医学?答:凡研究超声对人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以达到医学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学科即称为超声医学。

它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

3、什么是超声波长、频率和声速?答:波动的同一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相位相差2的质点,振动的步调恰好是一致的,我们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即一个完整波的长度称为波长。

波动传过一个波长的时间,或一个完整的波通过某点所需的时间,称为波的周期。

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声速是指波动的某一个振动相位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即单位时间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4、什么是超声场?5、什么是声反*与折*?答:声波在一个介质中进行,到达与另一个介质的界面上,引起部分或全部声能的返回过程,或者改变进行方向而再在原介质中进行的现象称为声反*。

声折*是因介质中声速的空间变化而引起声传播方向的改变,在声束穿过生阻抗失配的界面时,因二个介质的**和密度不同导致声速不同而发生折转而引起。

6、什么是声衰减?答: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因波束发散、吸收、反*、散*等原因,使声能在传播中减少的现象。

软组织的声衰减随组织厚度而增加,其衰减量等于衰减系数与通路长度的乘积。

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超声成像的物理原理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1、基本分辨力
(1)轴向分辨力(axial resolution)
沿声束轴线方向的分辨力。轴向分辨 力的优劣影响靶标在浅深方向的精细度。
1、基本分辨力
(2)侧向分辨力(lateral resolution)
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长轴 方向的分辨力。声束越细,侧向分辨力 越好。
1、基本分辨力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二、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3、近场与远场:
远方为远场区,声束开始扩散,远场区内声强分布均 匀。近场区及远场区都有严格的物理定义,它随探头工作频 率及探头发射时的有效面积而变化。实用超声仪上near及far 名为近段(程)及远段(程)调节,而非近场区及远场区。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超声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一、定 义
2.超声诊断:
应用较高频率(1~40MHz,常用2~14MHz)超声, 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 图形(声像图,血流流道图)、曲线(A型振幅曲线, M型心动曲线,流速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用以 分析临床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二、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1、声源: 能发生超声的物体称为声源(sound source)。
二、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超声换能器是将电能转 换成超声能,同时将也 可将超声能转换成电能 的一种器件。
二、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超声换能器(transducer)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二、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2、声束(sound beam): 指从声源发出的声波,一般它在一个较小的立体角内传
小结
1、说出超声诊断的定义 2、说出超声传播中频率、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详述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详述


电能
超声波
•主机 织
探头〔换能器〕
人体组

电讯号
超声波
• 电讯号加在主机上经过逐级放大,最后成像 于主机的显示屏上
•29
•五、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
•30
• 1:无反射型〔无回声型〕
• 无声阻抗差也即是无声学界面。

• 如;血液、尿液、胆 汁、腹水、胸水 等等。
•31
•心 脏
•睾丸鞘膜积液 •32
•电晶片的厚度发生改变,这种交变电场的影 响
•而发生逆压电效应。从而将电能转变为声能 ,
•即转变为超声波。 •27
•正压电效应:

当声能作用在压电晶片的两端,就会使

•电晶片两端的正负电荷发生交替性改变, 从 而
•发生正压电效应。 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转 变
•为电讯号。

正压电效应
•28
•超声诊断原理示意图
•面〔界面小于波长〕时 , 就会发生声波出现
•不规则的反射、折射和绕射,我们把这种不规 则
•的反射、折射和绕射称为散射。
•〈1〉RBC
〈2〉脏器的微小结构等
•19
• 3:吸收和衰减的特性
• 超声波在各种介质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声 •能的吸收、以及超声波的反射、 折射等多种 •因素,使超声波的能量逐渐被消耗而发生衰减 。 •声能衰减后,反射就减弱。从而对深部的组织 •脏器进行超声检查就比较困难。
•超声诊断学

利用超声诊断仪对人体器官疾
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超声治疗学

利用超声诊断仪对人体器官
疾病进行治疗的一门学科
•超声工程技术

就是对医用超声设备的研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射超声对生物组织的作用
与X线、CT、核素医学成像法比,超声对 人体影响最小 AIUM规定人体使用安全剂量为
SPTAI100mw/cm2
A型法:在时间轴上,回声强度以振幅高 低表示的,称幅度调制法
B型法:在时间轴上,回声强度不以振幅 高低而是以光点的亮度强弱表示的,称辉 度调制
诊断基础
形态学诊断2.边缘折射声影 Nhomakorabea4.镜像伪差 6.部分容积效应 8.衰减伪差
*超声图象观察
*声像图病因分析
1.炎症
2.积液
3.肿瘤
4.纤维化
5.结石
6.气体
诊断基础
生理学诊断 超声穿刺指导吸取活组织检查
成像技术
手法: 1.连续平行顺序切面法 2.连续侧角(倾斜探头)顺序切面法 3.旋动探头转换切面观察法 4.特写声像图 手法中应注意6点要求
图形伪差
1.回声失落 3.混响效应 5.闪斑 7.增益调节不当
超声定义
每秒振动次数超过20,000次的声波 诊断用 超声频率:0.5~10MHz (0.5×106~10×106Hz)
超声的发生
多种物理能量 换能器
石英 压电晶体:
锆钛酸铅系列
超声
逆压电效应:电能
声能
正压电效应:声能
电能
超声的传播
定义
传播过程中频率、波长、声速之间的相互关系
f 发生超声时决定,恒定
反射:入射声遇到大平面时,属镜面反射
R z2 z1 z2 z1
透射声:
T
1
R2
4z1z2 (z2 z1)2
折射与全反射
法线
I
z1
i
r
z2
t
R
界面
T
反射与折射示意图
散射:入射超声遇到小界面时,呈散射模式 绕射
干涉
衰减:反射、散射、吸收三者的总和 散射与吸收示意图
动目标回声频移:超声Doppler效应
c k
c
f
或 c f
T1 f
声场
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介质内所影响涉及的范围
1.指向性 2.近场 3.远场 4.声轴、声束、声宽 5.分辨力:轴向分辨力、侧向分辨力、
横向分辨力、分辨小单元
2
Sin
探头
近场
远场
近场区与远场区示意图
生物组织对入射声束的作用
声阻抗 z c
界面
大界面:大于声束直径 小界面:小于声束直径 (3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