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合集下载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积极鼓励出口的政策,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经济增长:出口导向战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

通过鼓励出口,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产业结构升级:出口导向战略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逐渐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3.技术进步: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国际竞争力提升:出口导向战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鼓励出口,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扩大,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

5.资源环境压力:出口导向战略也给中国带来了资源环境压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出口导向战略引起的。

综上所述,出口导向战略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采取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经济增长理论
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被认为可以通过促进出口来增加国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加速技术进步等途径 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些效应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符合,为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02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背景
01
02
03
经济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出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 重要动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口导 向型贸易政策成为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重要选择。
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通过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来促进经 济增长。
量和竞争力。
扩大内需与外需并举
在保持出口增长的同时,扩大 内需,促进内外需平衡发展。
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
简化进出口环节的监管程序, 降低企业贸易成本。
推动贸易与产业融合
促进贸易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 ,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
政策措施与创新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提高出口退税效率,减 轻企业负担。
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新兴市场 的崛起,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面 临新的发展机遇,如扩大内需市场、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
挑战
同时,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也面 临诸多挑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 抬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 本上升等,需要积极应对。
政策调整与完善
政策调整
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中国政府需要适时调整出口导向 型贸易政策,优化贸易结构,促 进贸易平衡。
特点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信用风险保障
政府出资设立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出口企业提供收汇风险保障, 降低企业因进口商违约、政治风险等导致的损失。
外汇管理便利化
简化外汇管理手续,放宽企业购汇限制,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 便利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出口促进与贸易便利化
贸易展会与推介活动
政府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展会、洽谈 会等活动,助力企业拓展商机、结识合作
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 量,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
强化品牌建设
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 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支持行业协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发挥桥 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行 业合力。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关税 壁垒使得中国商品进入国 际市场面临更高的成本。
非关税壁垒
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非 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 提出更高要求。
贸易摩擦增多
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中国与 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增多 ,影响出口稳定。
政策调整与转型升级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
政策调整应注重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增加附加值,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 提升的转变。
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促进产业升级
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通过提供优惠政 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 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从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
政策还注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通过 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认证体系等 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 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03
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出口规模的增长
促进出口增长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通过提供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政策措施,降低了企业出口成本,提高了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出口规模的 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些重点内容:
1. 开放政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推动建立自由、开放、公平、有序的国际经贸规则。

2.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拿马自由贸易协定等。

3. 外贸政策的稳定性:中国致力于维护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外商提供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

4. 出口导向型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重点支持出口,通过积极推动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调整。

5. 外商投资政策: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提供投资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6. 贸易促进政策:中国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览会、派遣商务团访问外国市场、组织境外参观团来华考察,推动贸易往来。

7. 多边贸易体制: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多边
贸易谈判和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体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开放为基调,鼓励外贸和外资,促进贸易平衡,加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参与和声誉,并推动贸易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增长。

这种政策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增加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市场,吸引外国投资等方式,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虽然这种政策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在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时,国家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

过度依赖出口市场可能会导致国内市场供给不足,居民购买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在制定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时,国家应该建立和完善国内市场,以确保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

只有国内外需求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其次,在发展出口市场的过程中,国家需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会引导国内企业加大对外贸易,提高产品的出口比例。

然而,如果国内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只有具备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份额。

同时,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国家在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时也应谨慎处理。

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出口市场产生影响,例如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经济衰退等。

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出口规模的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会增加。

因此,在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时,国家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例如,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政策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出口收入。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政策能够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产业竞争力。

因此,国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政策因素,制定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配套措施,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其中,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种模式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外贸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决定推进出口,以引进外汇和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这一决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通过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外国公司的代工订单。

中国的出口产品遍布全球,从电子产品到机械设备,从服装鞋帽到家电用品。

中国的出口市场也成为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就业机会。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了广泛的就业需求,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

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了制造业的主力军。

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提升了亿万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通过劳动力的流动,中国的农村地区逐渐实现了贫困地区的脱贫,增加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此种模式导致中国的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市场。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

其次,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往往会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在出口产业,而忽视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这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

最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面临着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大量的工业生产和高能耗的制造业,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加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在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时,中国也在逐渐转变其经济发展的模式。

中国政府提出了“内需拉动”的新战略,以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减轻对外需求的依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消费,促进内需,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等。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讲解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讲解

(二)日本、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示 范作用
二战后,日本抓住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直接在原来进口 替代模式的基础上转向实施出口导向模式,以增加出口来 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20世纪50年代至 80年代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国际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随后,亚洲的“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和 香港,也于上世纪60年代效法日本,由进口替代转向实施 出口导向战略,实行鼓励和刺激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和 措施,同样开始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至上世纪80年代时, 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 国实行的是极端的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在这一 时期,我国大力进行进口替代工业的建设,一些 基础原材料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当时,我国出 口及贸易收汇主要依赖农副产品及矿产品。出口 的目的是为了支付基本的进口所需的外汇,而进 口则主要是为了建立自主的工业基础。这为我国 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年份 年份
出口增长率
进出口增长率
1979-2012年中国贸易增长率
出口额
进出口总额
45000 40000 金 35000 额 30000 ( 25000 亿 20000 美 15000 元 10000 ) 5000
0
60
增 40 长 率 20 ( % )0
-20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战略性贸易政策名词解释

战略性贸易政策名词解释

战略性贸易政策名词解释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是指一国的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实行的、在特定时期内扶持和鼓励出口的一种特殊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制约下,通过对进出口贸易的控制和调整来确定本国的贸易结构,使之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相适应,同时也为了扩大出口创汇,促进本国产业结构调整。

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安全职能、增加财政收入职能和产业结构调整职能等。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作用机制包括外部效应机制、企业绩效机制、出口绩效机制、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和综合效应机制。

外部效应机制是指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企业绩效机制是指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绩效机制,如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等;出口绩效机制是指企业出口成功后产生的绩效机制,它与其他出口政策相比,更直接地影响企业利润和就业机会;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是指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所引致的产业结构变化;综合效应机制是指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所产生的一揽子综合效应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尤为突出。

与传统贸易政策的区别在于:贸易政策旨在解决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战略性贸易政策则侧重于产业之间的互补性问题;传统贸易政策以追求绝对数量目标为导向,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出取决于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和成员国对外贸易协议的签订;传统贸易政策以推动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战略性贸易政策则将追求国际贸易成员国的国际竞争力最大化作为目标。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有助于维护国内产业的垄断地位,并由此使该国得到贸易差额带来的好处。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将改善进口替代工业的技术水平,抑制贸易条件恶化,因而有助于国内产业保持相对的竞争优势。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国际经济政策的关系。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宏观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置于国家安全考虑的首位,从而实现宏观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