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合集下载

足迹的近义词是什么

足迹的近义词是什么

足迹的近义词是什么
足迹的意思是指脚走路留下的痕迹。

其后引申到文化等诸多领域。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足迹的近义词,一起来看看吧!
足迹的近义词
行踪影踪踪迹影迹踪影脚迹脚印萍踪
足迹的反义词

足迹的造句
科学家在山脚下意外地发现了华南虎的足迹。

他的足迹踏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如今,人类已经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

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留下了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的足迹。

从草原到大漠,到处都有石油工人的足迹。

勘探队员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即便是地处北极的寒冷苔原,依然有可爱的动物们的足迹。

烈日炎炎,我们在沙滩上玩耍,留下一串一串的足迹。

足迹的解释
亦作“ 足蹟”。

脚印;行踪。

《庄子·胠篋》:“足跡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

” 汉桓宽《盐铁论·诛秦》:“舟车所通,足迹所及,靡不毕至。

” 唐韩愈《送李翱》诗:“虽云有追送,足跡絶自兹。

” 明吴宽《汤媪传》:“性更恬淡,贵富家未尝有足蹟。

” 夏之栩《片断的回忆》:“他们的足迹踏遍了沙滩周围的大街小巷。


足可追踪。

清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下:“ 汉武帝《秋风辞》,足跡骚人。


见“ 足跡”。

形容足迹的成语

形容足迹的成语

形容足迹的成语足迹是指人或动物在行走过程中留下的脚印,是一种物质与空间的结合,也是时间与空间的交汇。

足迹成语集中体现了人类对足迹的观察和理解,其中有的描述了足迹的形状特征,有的含有情感色彩,有的则表达了历史的传承和人生的轨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形容足迹的成语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留下青史:形容某人或某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重大的印记或记载。

参考:这位科学家凭借自己的杰出贡献,留下了青史,被后人广为传颂。

2. 刻骨铭心:形容某种经历或感受非常深刻,不会轻易忘记。

参考:那次山间徒步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

3. 深入人心:形容某种事物或观点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难以忘怀。

参考:这部纪录片深入人心,揭示了社会中一些隐藏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4. 历历在目:形容某种事物或情景非常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参考:那场火灾的惨状历历在目,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种恐怖的感觉。

5. 不见天日:形容某处被大量脚步踩踏或过度消耗,变得坚硬而不透气。

参考:这条小径经过多年的步行,已经不见天日,被磨得非常光滑。

6. 历尘如杯:形容旅程或岁月的漫长,留下了痕迹。

参考:他经历了无数次冒险和旅行,历尘如杯,让他变得成熟而有智慧。

7. 鸿篇巨制:形容某人或某个作品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参考:他的这部长篇小说是一部鸿篇巨制,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8. 长驱直入:形容迅速前进,直达目的地或目标。

参考:这支队伍经过艰苦的训练后,终于长驱直入,成功夺取了敌人的阵地。

9. 历历在目:形容某种事物或情景非常清晰,仿佛就在眼前。

参考:黑石山上闻名遐迩的功夫展示团的精湛演出,让人久久无法忘怀,历历在目。

10. 历史长河:形容历史的时间跨度广阔,如同一条长长的河流。

参考:站在长城上,俯瞰山川河流,我感叹不已,被这历史长河深深吸引着。

足迹是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中留下的痕迹,一步步把生活的脚印串联起来,有时候留下的足迹让人难以忘怀,有时候足迹也可以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文化遗产。

足 迹

足 迹
(2)沾附物;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二、鞋底痕迹的特

1、鞋底痕迹的大 小与形状 (1)鞋底痕迹的部 位 鞋底痕迹划分为: 鞋尖、鞋掌、鞋弓、鞋 跟四个区域二十七个部 位。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2)鞋底痕迹的大小 ①鞋底痕迹的长度 A、鞋底痕迹的全长 a、作足迹中心线:过鞋印前 掌和后跟各自最宽处的中心点, 作一直线为鞋底痕迹的中心线; b、作切线:分别于掌前沿和 跟后沿,各作一条与足迹中心线 垂直的切线; c、测量:两切线之间的距离 就是鞋底痕迹的全长。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赤脚痕迹脚弓宽分类表
单位mm 高弓型 窄弓型 中等型 扁平型 膨胀型 平面 脚弓痕迹中断 19以下 20-39 40-59 60以上 立体 25以下 26-29 30-49 50-69 70以上 百分比 5% 25% 66% 3.8% 0.2%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4)脚跟痕迹的宽度 ①脚跟痕迹宽度的测量 A、做足迹中心线:通过第二趾球的中心点和脚跟最 宽处的中心点,划一直线作为足迹中心线;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外 横 箕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外 横 箕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第二节 足迹的形象特征
第 一 跖 区 的 斗 型 纹

足迹一年级造句

足迹一年级造句

足迹一年级造句
1. 我们在学校的足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 小明的足迹走到了学校门口,他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

3. 妈妈带着我在公园里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足迹。

4. 爸爸带着我去了很多地方,我们的足迹遍布了整个城市。

5. 我们在海边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足迹,感受到了大海的美妙。

6. 我们在山上留下了许多勇敢的足迹,攀登了高峰。

7. 我们在农村留下了许多朴实的足迹,体验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8. 我们在博物馆里留下了许多文化的足迹,了解了历史的变迁。

9. 我们在动物园里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足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10. 我们在图书馆里留下了许多知识的足迹,读了许多好书。

记录一下美好足迹的句子

记录一下美好足迹的句子

记录一下美好足迹的句子
1. 那次去海边,走在沙滩上,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那就是我美好足迹的记录呀。

2. 还记得爬那座山的时候,一步一步,每一步都像是在书写着美好足迹的故事。

3. 校园的小路上,和朋友们嘻嘻哈哈走过,那路上的脚印就是我们美好足迹的见证。

4. 毕业旅行时,走过陌生城市的街道,看着身后自己的脚印,感觉记录下了一段美好时光。

5. 去森林探险,小心翼翼地踩在落叶上,留下的脚印仿佛也在说着美好足迹的经历。

6. 下雪天,在雪地里欢快地奔跑,那歪歪扭扭的脚印把美好的足迹都留存了下来。

7. 走在乡间的小道,看着两边的田野,自己的脚印就像一个个美好足迹的标记。

8. 参加马拉松的时候,跑过的每一步都算数,那一路上的脚印都是在记录着属于我的美好足迹。

足迹造句怎么造

足迹造句怎么造

足迹造句怎么造
以下是几个含有“足迹”的造句:
1. 我们在沙滩上留下了脏印,但我们的足迹也慢慢被海浪冲刷掉了。

2. 探险家们穿越荒野,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

3. 警察在调查案件时,仔细搜寻了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寻找罪犯的足迹。

4. 足迹可以证明某人曾经到过某个地方,是调查案件的重要线索之一。

5. 我们在登山时,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在悬崖峭壁上留下危险的足迹。

6. 足迹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比如考古学家通过足迹来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

7. 足迹可以记录我们的旅程,让我们在以后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

8. 在雪地上行走时,我们的足迹清晰可见,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一样。

时光留下的足迹短句

时光留下的足迹短句

时光留下的足迹短句一、时光留下的足迹1. 时光留下的足迹是岁月的见证,记录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2.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足迹,是时光的印记。

3. 时光的足迹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与变化。

4. 时光留下的足迹是无声的,但却能让我们回忆起那些珍贵的瞬间。

5. 时光的足迹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是我们的人生之旅的痕迹。

6. 时光留下的足迹是一种珍贵的回忆,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7. 时光的足迹是一种美丽的景色,它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所在。

8. 时光留下的足迹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能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9. 时光的足迹是一种宝藏,它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经验。

10. 时光留下的足迹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二、时光的见证1.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成长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点滴进步。

2.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奋斗的见证,它见证着我们为梦想付出的努力。

3.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爱情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甜蜜和坚持。

4.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友情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相互扶持和支持。

5.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家庭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亲情和温暖。

6.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事业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成就和努力。

7.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旅行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探索和感悟。

8.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生活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欢笑和泪水。

9.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心灵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和坚韧。

10. 时光的见证是我们回忆的见证,它记录着我们的美好和遗憾。

三、时光流转1. 时光流转如水,不停地向前,不停地带走过去的痕迹。

2. 时光流转如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带走了我们的青春。

3. 时光流转如云,悄悄地飘过,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4. 时光流转如潮,起伏不定,时而翻滚,时而平静。

5. 时光流转如火,燃烧着我们的激情和渴望,点燃了我们的希望。

6. 时光流转如星,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途。

7. 时光流转如山,高低起伏,曲折蜿蜒,让我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足迹(共10篇)

足迹(共10篇)

足迹足迹(一)足迹瑞金市怡安希望小学陈园平春日复苏迎来了新的气息青春的枷锁束缚着原本野性的自我往返于年岁的门槛留下欢歌笑语略下串串脚印当夏日的骄阳正当午我们捧着滚烫的派遣证赶往祖国需要我们的的地方东西南北中扎根于乡村城市在充满春的气息里我们欢聚一堂尽情渲泄多年来的情感尽情抒发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生活工作学习无处不在的身影延续着中华民族文明又古老的传承文化青春无悔无悔青春点燃青春激情升华智慧的结晶足迹(二)在这灯光下哭泣放手这距离遥不可及双手紧抱着身体而你的背影越来越远你的承诺还在耳边回应可残酷的现实却逼着我醒来才明白你已丢下我走远而我却还不能将你忘记转过身去, 看你我的脚印在风中消逝这黑白相间的间隙留不下你的足迹那冰雪融化的瞬间换不来你的温暖将你话语慢慢忘记可你的足迹仍深埋心中明知道你不会回来却依旧等待山东威海荣成市荣成市第三中学高二:姜雯议足迹(三)我的家乡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小城, 这儿的人是那样的朴素, 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和蔼,他们对待生活是那样的乐观, 他们办事那样的脚踏实地, 所以在那改革开放的60年中, 他们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充满好奇心的我听爷爷和奶奶诉说着他们以前的故事的……“在以前, 我们非常的穷, 都只能靠打工来维持生活, 连吃饭也只能吃个半饱, 被逼无奈下, 我只好和你奶奶熬猪油来改变一下生活了。

”我好奇的问道: “熬猪油?熬猪油是什么样子的呀?”奶奶告诉我: “就是把猪生上的肥膘放在锅里熬, 然后取出锅里的油, 为了不浪费, 所以就把油渣取出来, 放在铁桶里有用铁板和大螺丝把它双面夹住, 让油从渣中过滤干净, 最后, 把猪油给卖了换钱。

”接着, 爷爷激动地对我说:“我们的本钱也只不过是300元, 谁都没有想到一年能赚上万元, 在当时, 一万元已经是很多了。

而且, 我们根本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 应该说是想都不敢想。

后来, 我跟你奶奶就一直干起了这一行, 紧接着, 我们家的条件富裕了起来, 从泥房搬到了砖房, 又从砖房搬到了街上的商品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身高= 赤足平面足迹长× 7
= 足长× 6.875
2、外底长=内外差+楦底全长(足长+放余量)-后容差
足长(鞋号)=外底长-内外差-放余量+后容差
身高=足长×6.875
3、身高=单步长(即1个左步长+ 1个右步长)
1/2足迹长(中等个)
+1/3足迹长(大个)
2/3足迹长(小个)
4、可利用穿鞋足迹中的趾压痕的前边缘到跟压痕的后边缘
的距离替代赤足平面足迹长来分析身高。

分析的常用方法年龄
1、蹬痕位置分析法
当蹬痕位于拇趾时,年龄为20岁左右;当蹬痕位于二趾时,年龄为30岁左右;当蹬痕位于三趾时,年龄为40岁左右;当蹬痕位于四趾时,年龄为50岁左右;当蹬痕位于两趾之间时,年龄为25、35、45岁等。

2、利用踏痕分析法
年龄=踏痕半径(cm)×10
当穿鞋足迹鞋根较大时(如宽度在8cm以上)则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3、利用压痕分析法
(1)、年龄=跟压痕纵向直径(cm )×5法。

(2)、跖区内、外侧压痕纵向直径(cm) ×10法。

(3)、足迹掌外侧压痕所形成实边长(cm)×5法。

(4)、做跖区内、外侧压痕后缘公切线交足迹外缘于B,过跖内缘突出点作足迹中心线的垂线交足迹外缘于A,年龄=AB(cm) ×7。

(5)、过拇趾压痕前缘和第一跖压后缘作足迹中心线的垂线,设两垂线间的距离为L(cm),年龄=L×3。

此法适用于年青人(30岁以下)但误差较大。

(6)、综合法:作跖内、外侧压痕后缘的公切线,交足迹
外边缘于A点,作跟压痕顶点(前缘突点)和内缘突点的连线,再从跟压内侧边缘作该连线的平行切线L,交足迹外缘于B点,若上下两切线交汇于足迹外缘外侧,则年龄小于40岁,年龄=40-5AB(cm);若正好交于足迹外边缘,则年龄=40岁;交于足迹外边缘内侧,则年龄大于40岁,年龄=40+2AB(cm)。

(7)、30岁基线法
首先正确划定跖区蹬痕波及范围的前后缘,与足迹中心线相交于A、B两点,再从跖内缘突点向足迹中心线做一垂线为横基线,横基线与足迹中心线交于O点,分别测AO和BO的距离(以MM为单位),若AO=BO,年龄为30岁左右若AO>BO 年龄=30 -1.5(AO-BO)若AO<BO 年龄=30 +1.5(BO-AO)如果AO与BO的差大于11,则系数由1.5改为2。

该方法对于20——50岁的人比较准确。

(8)、过跖内缘突点作足迹中心线的垂线,再作跖内、外侧压痕后缘的公切线,切线与垂线的夹角的度数近似年龄。

对于正常男鞋鞋跟的高度,此方法对40岁以下的人相对较准,穿平底鞋时年龄的适用范围还可再大一些,高跟鞋不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