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末总复习下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复习题

《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复习题

物理化学(二)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零A.QB.WC.Q+WD.Q-W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能量代谢与微量量热技术简介。

2.系统经一等压过程从环境吸热,则A.Q>0B.△H>0C.△U>0D.a,b都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3.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A.μ<0J-T>0B.μJ-T=0C.μJ-T值D.不必考虑μJ-T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热化学。

4.已知某反应的标准反应熵大于零,则该反应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焓将随温度的升高A.增大B.不变C.减小D.不确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

5.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后加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6.Mg0(s)+CI(g)=MgCl2(s)+O2(g)达平衡后,增加总压(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的偶合。

7.反应2C(s)+O2(g)2CO(g),单位为:J·mol-1,若温度增加,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标准反应吉布斯能变化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

8.在100K时,反应Fe(s)+CO2的Kp=1.84,若气相中CO2含量大于65%,则A.Fe将不被氧化B.Fe将被氧化C.反应是可逆平衡D.无关判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平衡常数表示法、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反应限度的计算。

9.某化学反应的<0,则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A.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Kθ>1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利用反应A B 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 )A 、E a ,1> E a ,2B 、 E a ,1< E a ,2C 、E a ,1= E a ,2D 、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对大小2.四种浓度都是0.01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HClB 、CuCl 2C 、AlCl 3D 、MgSO 43.某反应速率常数k =mol -1·dm 3·s -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4.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C 、析出电势最小的反应D 、析出电势最大的反应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连通管,在两端各吹一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两端连通,最后的状态为( )A 、泡1变大,泡2消失B 、泡1、泡2都消失C 、泡1消失,泡2变大D 、泡1、泡2大小相等6.当电流通过化学电源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如下图。

则( )表示化学电源的阳极,( )表示电解池的阳极。

127.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 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面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9.在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有着大小不等的两个小水滴,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的现象是()A、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C、大小水珠的大小都不变D、不能确定10.已知298K时,NH4C1、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2. 487×10-2,1.265×10-2S·m2·mol-1,则NH4OH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A、0.277×10-2S·m2·mol-1B、2.931×10-2S·m2·mol-1C、2.253×10-2S·m2·mol-1D、2.721×10-2S·m2·mol-111.已知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2.往AgI负溶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NaCl、CaCl2、AlCl3电解质溶液,其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AlCl3>CaCl2> NaClB、CaCl2 >AlCl3>NaClC、NaCl >CaCl2> AlCl3D、NaCl>AlCl3> CaCl213.关于过渡态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渡态理论又叫活化络合物理论B、总反应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C、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D、活化络合物能量较反应物能量高,较产物能量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反应的反应级数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

物理化学期末总复习下剖析

物理化学期末总复习下剖析

E1
E
RT ln 2F
a(H )2 a(Cl )2 p(H2 ) / p p(Cl2 ) / p
E2
E
RT F
ln
a(H )a(Cl ) p(H2 ) / p 1/ 2 p(Cl2 ) / p 1/ 2
1/ 2
E
) /
)2 a(Cl )2 p p(Cl2 ) / p
无论对阴极上的反应:氧化态 + z e - = 还原态 还是对阳极上的反应:还原态 = 氧化态 + z e -
均有下式 : Q zFξ
其中:Q --通过电极的电量;z -- 电极反应的电荷数
(即转移电子数),取正值;ξ--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
F -- 法拉第常数; F = Le = 96500 C/mol
G 1 R
电导 G 与导体的截面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G A l
(2) 电导率
因为 G A G A
l
l
比例系数 称为电导率。
电导率相当于单位长度、 单位截面积导体的电导, 单位是 S m1 或 1 m。1
电导率也就是电阻率的倒数:
R l
A
1
(3)摩尔电导率
在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电导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
(1)阳极在左边;阴极在右边; (2)有界面的用“|”表示,液相接界时用“¦”表示,
加盐桥的用 “||”表示。 (3)同一相中的物质用逗号隔开
原电池电动势:
E E右 E左
(I0)
§7.6 原电池热力学
电化学与热力学的联系
用电化学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测量热力学函数 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电动势E,以及浓度、温度对E的影响
p
r Sm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和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和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三[一]单选择题(1) 在实验中,测定溶液的电导实际上是测量溶液的:(a)电流强度(b)电阻(c)电动势(d)电感(2) 满足电池能量可逆条件的要求是:(a)池内通过较大电流(b)有电流通过电池(c)有限电流通过电(d)有一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3)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4) 因正、负离子迁移数不同引起的两溶液界面处的电势差称为:(a)电极电势(b)接触电势(c)表面电势(d)液接电势(5) 盐桥的作用是:(a)降低电池的内阻(b)减小液体接界电势(c)完全消除液体接界电势(d)提高电池电动势(6) 分别将CuSO 4、H2SO4、HCl、NaCl 从0.1 mol dm-3降低到0.01 mol dm-3,则mΛ变化最大的是:(a)CuSO4(b)Na2SO4(c)NaCl (d)HCl(7) 在Z n SO4水溶液中,Z n SO4的活度a与离子平均活度α±的关系为:(a)a=a±(b)a=(a±)2(c)a=(a±)4(d)a=4(a±)2(8) 下列电池中肯定为不可逆电池的是:(a)Pt|H2(P2)|HCl(a)|Cl2(P2)|Pt(b)Ag,AgCl(s)|KCl(a)|Hg2Cl2(s)|Hg(l)(c)Zn|H2SO4(a)|Cu(d)Pb|PbO(s)|NaOH(a)|HgO(s)|Hg(l)(9) 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Q R等于:(a)Q R=∆H(b)Q R=zFT(∂E/∂T)p(c)Q R=zFE(∂E/∂T)p(d)Q R=zEF(10) 291K时,电池Pt | H2(p )|H2SO4(m)|O2(p ) | Pt 的E =1.23V, 则反应2 H2 (g)+O2(g)→2H2O(l)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1.68⨯1085(b)4.03⨯1042(c)3.87⨯1043(d)1.50⨯1083(11) 电极Pb2+(a) | Pb-Hg(a') 和电极Pb2+(a) | Pb(s) 的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间的关系为:(a)标准电极电势相同电极电势不同(b)电极电势相同标准电极电势不同(c )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均相同 (d )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均不同(1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t +)如 A 、B 、C 、D 所列。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总复习汇总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总复习汇总

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 ,迁移数越大。
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与外 电场强度。
6. 电动势测定可用于求算某些物理化学 数据,但下述说法不妥的是 ( )
A 测定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B 测定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C 测溶液pH值; D 测任意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拟定反应机理
基本概念
基速反反 元率应应 反方速级 应程率数
常 数
浓度
非总复 基包杂 元反反 反应应 应
简单级 数反应

反应级 数确定
积分公式 线性关系 半衰期
影响因素
复杂 反应
对峙反应 连串反应 平行反应 链反应
温度
阿仑尼乌斯公式

表观活化能 表观速率常数
频率因子
本章小结Biblioteka ※※※扩散控 制反应
光化反应速 率方程推导
16.
A 是二分子反应 B是二级反应,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D 是对A、B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17.
A B C
D
18. 关于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阈能的概念只实用于基元反应 B 阈能值与温度有关 C 阈能是宏观量,实验值 D 阈能是活化分子相对平动能的平均值
19. 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 ( )
, 学函数 pH
Ksp
的变化 值

Kw
本章小结
极化作用原因
电解与极化作用
超电势
析出电势
浓差 电化学 超电势 超电势 氢超电势 阴极金属 阳极金属
极化
极化
类型 测定 Tafel公式
析出
氧化
浓差 电化学 电阻 超电势 超电势 超电势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07电化学一、单选择题(1)电解质溶液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0.1mkcl水溶液b.0.001mhcl水溶液c.0.001mkoh水溶液d.0.001mkcl水溶液2.1摩尔电子的电量与以下哪一个相同a.安培秒b.库仑c.法拉第d.单位电荷3.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减少至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小的就是:a.cuso4b.h2so4c.nacld.hcl4.下面那种阳离子的离子迁移率最大a.be2+b..mg2+c.na+d.h+5.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a.离子迁移数b.难溶盐溶解度c.弱电解质电离度d.电解质溶液浓6.用0.5法拉第的电量可以从cuso4溶液中结晶出来铜大约(原子量cu为64,s为32,o为16)a.16克b..32克c.48克d.64克7.在界面移动法则的定离子的搬迁数的实验中,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a.界面移动准确程度b.另加电压大小c.正负离子的价数值相等d.正负离子运动数相同否8.298k时,0.1moldm-3nacl溶液的电阻率为93.6??m它的电导率为a.6.4??1?m?1b.0.936??1?m?1??1?m?1c.9.36??1?m?1d.0.0119.摩尔电导率的定义中紧固的因素存有a.两个电级间的距离b.两个电极间的面积.c.电解质的数量固定d.固定一个立方体溶液的体积10.0.4000ml水溶存有2克浓硫酸bacl2,溶液的电导率为0.00585sm-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a.1?10?7s?m2?mol?1b.2.41?10?6s?m2?mol?1(bacl2式量为208)c.2.41?10?4s?m2?mol?1d.2.41?10?3s?m2?mol?111.科尔劳乌斯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关系的公式:?mm(1??c)仅适用于a.强电解质叶唇柱溶液b.强电解质c.无限稀的溶液d.摩尔浓度为一的溶液12.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ch3co-b.oh-c.cl-d.br-13.在无穷吸收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浓度u?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和法拉第常数的关系是a.u?/??m??fb.um??fc.um??f?1d.?m?/u??f14.无限稀释溶液中,kcl的摩尔电导率为130sm2mol-1,同样温度下的kcl溶液中,cl-的迁移数为0.505,则溶液中k+离子的迁移率(m2?s?1?v?1)为a.0.495b.130c.64.3d.65.715.未知:??m(nh4cl)?150,?m(naoh)?248,?m(nacl)?127,的?m单位就是:1?10?4s?m2?mol?1。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题(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是非题1.体系从状态I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当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温度确定后,体系的所有状态函数也随之确定。

3.组成不变的封闭体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变化总是朝着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方向进行。

4.若体系经历一无限小的变化过程,则此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5.偏摩尔量是强度性质,它不仅与体系的温度、压力有关,还与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有关。

6.一切熵增加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而熵减少的过程不可能发生。

7.理想气体在焦耳实验中的Q=0,由于d S=δQ/T,所以dS=0。

8.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9.溶液的化学势是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10.由拉乌尔定律可知,稀溶液中溶剂蒸气压的下降值与溶质的摩尔分数呈正比。

11.有固定沸点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12.凡是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一定不能发生,而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13.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虽然符号相同,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14.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方向总是指向曲面的切线方向。

15.一切可逆过程,体系总是对环境做最大功,而环境总是对体系做最小功。

16.热力学能的绝对值无法测定,只能测定其变化值,其变化值仅与始态和终态有关。

17.在一切等容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能的变化值都等于等容热。

18.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是热力学不可逆性,它的逆过程不可能自动发生。

19.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将导致稀溶液的沸点降低、凝固点升高和产生渗透压等一系列依数性质。

20.水在正常相变点下的相变过程是可逆过程,所以熵变为0。

21.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22.一切可逆过程中,体系总是对环境做功最大,而环境总是对体系做功最小(同A卷疑问)。

物理化学下册知识点及公式复习集(精选课件)

物理化学下册知识点及公式复习集(精选课件)

物理化学下册知识点及公式复习集第七章 电化学1.正负、阴阳极规定及离子迁移方向正负极:电势高的为正极,电势低的为负极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阴极 离子迁移方向:阴离子迁向阳极,阳离子迁向阴极 原电池:正极-阴极 负极-阳极电解池:正极—阳极 负极—阴极2.ξzF Q =F -- 法拉第常数; F = Le = 96485.309 C/mo l,计算取 96500 C/mol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zF Q n B B =∆=νξ 3. 1G R =单位:Ω—1或 S1 l R A ρκρ== 单位: S ∙m —1 cm /κΛ= A l K cell =4. 科尔劳施(Kohlr ausch)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关系,即c ΛΛA m m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 5.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在无限稀释溶液中,每种离子独立移动,不受其它离子影响,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可认为是两种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和。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⑴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的 ∧m∞ 是阳、阴离子对 ∧m∞ 的贡献之和,即为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的加和值。

若电解质为 Cv+Av —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全部电离:...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z z v v C v C v A C v+,v-分别表示阳、阴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Λ+Λ=Λ,,m m m v v (2)稀释溶液中,具有相同离子的不同电解质,该相同离子的 ∧m ∞ 都相同。

(3)在无限对于强电解质,比如 NaClc A m m -Λ=Λ∞①由∧m ~ c ½ 的直线外推② 若已知∧m ∞(Na+)、∧m ∞ (Cl-),则∧m ∞(NaC l)=∧m ∞ (Na +)+ ∧m∞ (Cl —)...文档交流 仅供参考...对于弱电解质,)()(-∞+∞∞Λ+Λ=ΛAc H m m m ①)]()()()()()([)()()(-∞+∞-∞+∞-∞+∞∞∞∞∞Λ-Λ-Λ+Λ+Λ+Λ=Λ-Λ+Λ=ΛCl Na Ac Na Cl H NaCl NaAc HCl m m mm m m m m m m ②6. 电导测定的应用(1)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及解离常数(2)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a.难溶盐饱和溶液的浓度极稀,可认为 m mΛΛ∞≈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3
ΔrGm zFE
注意: (1)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计量式写法无关,因 为电动势是强度性质,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无关。 (2)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计量式的 写法有关。
例题:
(1) (2)

H 2 ( p ) Cl2 ( p ) 2 H (a ) 2Cl (a ) 1 / 2 H 2 ( p ) 1 / 2Cl2 ( p ) H (a ) Cl (a )
δW ( zF d ) E
' r
7.6.1
7.6.2
因为,恒温恒压下,电池反应的 rG Wr' 所以有: drG δWr' zFE d
此式两边除以反应进度的微变 d ,即得电池反应的摩尔反 应吉布斯函数变:
r G Δ r Gm zFE T , p
RT νB 电 极 E电 极 E 电 极 l n aB 电 极 zF B 电 极
7.7.1
§10.1
表面张力 的由来:
界面张力
1. 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表面分子受力不对称 所以液体表面有自 动收缩的倾向,力图 缩小表面积。 扩展表面要作功。 为什么小液滴总是呈球形,肥皂泡要用力吹才能变大?
原电池:
阳极:
阴极:
H2 2H+ + 2e-
阳极
阴极
1 电池反应: H 2 O2 H 2O 2
1 O2 +2H + +2e- H 2O 2
原电池:
阳极:负极 阴极:正极 阳极 - 正极 电解池 阴极 - 负极 原电池 阳离子向阴极运动; 阴离子向阳极运动。 阳极 -负极 阴极 - 正极
E1 E2
2. 由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rSm
dG SdT Vdp
T
G S T p
rGm 所以 r Sm ,代入: p
r G Δ r Gm zFE T , p

7.6.8
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rGm = 0, E = 0 :
E RT l nK zF
7.6.10
若能求得原电池标准电动势,即可求得该电池反应的标准 平衡常数。
例题 例7.6.1 在25 °C时,电池
Ag | AgCl(s) | HCl( b) | Cl2 (g,100kPa) | Pt
E Δr H m ΔrGm TΔr Sm zFE zFT T p
(7.6.5)
4. 计算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 Qr
原电池可逆放电时,反应热为可逆热。在恒温下:
S Qr T
3.3.8a
E =0,Q =0,电池不吸热也不放热 r T p E >0,Qr>0,电池从环境吸热 T p E <0,Qr<0,电池向环境放热 T p



§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丹尼尔电池: 即铜-锌电池。 结构: 锌片插入ZnSO4 水溶液为阳极; 铜片插入CuSO4 水溶液为阴极。 电极反应:
阳极:
Zn Zn2+ + 2e-
阴极: Cu2+ + 2e- Cu 电池反应:Zn+ Cu2+ Zn2++ Cu 这种把阳极与阴极分别放在不同 溶液中的电池,称为双液电池。
原因:因为球形表面积最小,扩大表面积需要对系统作功。
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
(1)与物质的本性有关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越大。 例:气-液界面: (金属键) > (离子键) > (极性键) > (非极性键) 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液体的,所以固体物质 要比液体物质具有更高的表面张力。 (2)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T↑ 液相中分子距离↑ 气相中分子密度↓ γ↓
§7.2 离子迁移数
把离子B所运载的电流与总电流之比称为离子B 的迁移数用符号 t B 表示。 def I B 其定义式为: tB I
由于正、负离子移动的速率不同,所带的电荷不等,因 此它们在迁移电量时所分担的分数也不同。
阳离子迁出阳极区物质 的量 I Q v t 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 量 I I Q Q v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6.3
E 得到:Δr Sm z F T p
7.6.4
E 称为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其值可由测定 T p 不同温度下电动势得到。
3. 由电动势及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rHm
由 rGm和rSm 两个量,就可以容易地求得:
在相距为单位距离的两个平行电导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 mol电解质的溶液,这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 m, 2 1 S m mol 单位为 。
m
def

c
Vm
c 是电解质 的体积,单位为 m3 mol1 , 溶液的浓度,单位为 mol m 3。
Vm 是含有1 mol电解质的溶液
因为恒温下 r Hm rGm Tr Sm
r H m 109.6 kJ mol1 298.15 K ( 57.4 103 kJ mol1 K 1 ) -126.7kJ mol1
而: Qr,m T r Sm 298.15 K ( 57.4 103 k J m ol1 K 1 )
电导 G 与导体的截面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A G l
(2) 电导率
因为
A G l
A G l
比例系数 称为电导率。
电导率相当于单位长度、 单位截面积导体的电导, 1 单位是 S m1 或 1 m 。 电导率也就是电阻率的倒数:
l R A

1

(3)摩尔电导率
I Q v 阴离子迁出阳极区物质 的量 t I I Q Q v v 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 量
如果溶液中只有一种电解质,则: t
t 1
§7.3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1) 电导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单位为 1或 S 。
1 G R
的电动势
E 4 1 E = 1.136 V ,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5.95 10 V K T p
电池反应为:
1 Ag Cl 2 (g,100kPa) AgCl(s) 2
计算该反应的G、S、H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过程的 可逆热 Qr 。
1 Ag Cl 2 (g,100kPa) AgCl(s) 解:实现电池反应 2
加盐桥的用 “||”表示。 (3)同一相中的物质用逗号隔开 原电池电动势:
E E右 E左
(I0)
§7.6
电化学与热力学的联系
原电池热力学
用电化学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测量热力学函数 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电动势E,以及浓度、温度对E的影响
1.由可逆电动势计算电池反应的rGm
若电池可逆放电,可逆电功等于电池电动势E乘以电量Q。 而由法拉第定律,电量 dQ zF d ,所以可逆电功为:
-17.1k J m ol-1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E(电极)是利用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定义的: Pt | H2(g,100kPa) | H+{ a(H+)=1 } ¦ ¦ 给定电极 阳极:标准氢电极(H2的压力为 100kPa ,溶液中H+ 活度为1) 阴极:给定电极 电极的电极电势:以上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 规定: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零。 给定电极总是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 由此定义的电极电势为还原电极电势,其Nernst方程为:



1/ 2 1/ 2
r Gm (2) FE
r Gm (1) 2r Gm (2)
2 2 RT a ( H ) a (Cl ) E ln F p / p p / p ( Cl 2 ) (H2 ) RT a ( H ) 2 a (Cl ) 2 E ln 2 F p( H 2 ) / p p(Cl 2 ) / p
2 p r
pg
——Laplace方程
Δ p 总是一个正值,它的方向是指向凹面曲率半径的中心的。 对于液珠(凸液面):
p p内 p外 pl pg

pl Δp

对于液体中气泡(凹液面):
pg
pl
p p内 p外 pg pl
毛细现象: 将一支半径一定的毛细管垂直插入某液体 中。若 角< 90° 说明液体能润湿管壁。由 于附加压力指向大气,使凹液面下液体的压 力小于管外水平面液面的压力。此时,液体 将被压入管内,直到上升液柱的静压力gh 与附加压力相等,达到平衡态为止。
E Qr,m TΔr Sm zFT T p
7.6.6
尽管反应在恒压下进行,但此时Qr≠rHm 因为通常所谓的恒压热,指在过程中没有非体积功,而所谓的 电池反应的可逆热,是在作非体积功的过程中,系统的热效应。
5. 能斯特(Nernst)方程
RT νB EE l n aB B zF
RT a( H ) 2 a(Cl ) 2 E1 E ln 2 F p( H 2 ) / p p(Cl2 ) / p
RT a ( H )a (Cl ) E2 E ln 1/ 2 F p( H 2 ) / p p( Cl 2 ) / p

r Gm (1) 2FE
法拉第定律
描述通过电极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无论对阴极上的反应:氧化态 + z e - = 还原态 还是对阳极上的反应:还原态 = 氧化态 + z e 均有下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