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日记体散文《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
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_1

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优选13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优选13篇)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优选13篇)当阅读文章了一本名篇后,坚信大伙儿都是有许多非常值得共享的物品,为何不静下来写写读后感呢?是否难以落笔、沒有条理?下列是我帮大伙儿梳理的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仅作参考,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千年一叹阅读感想1杨绛老先生的文章内容给人一种当然朴素、文底浓厚之感。
而《千年一叹》是较为尤其的一本。
它是一本度假旅游日记,纪录了老先生亲自越野车经千万里调查人们各文明行为遗址的历经,是去寻找人类古文明的路基工程。
老先生给大家叙述了以前的古希腊、印度、摩洛哥、印尼等地经历光辉的古文明,而如今仅剩的只剩余遗址!我国也是一个四大文明古国,她却连绵了数千年,怎解?上千年走一回,却有一阵阵悲叹传出,书里第一页的插画图片“我走入了荷马史诗的大门口”,大家看不见像华夏文明一样的雍容华贵,风彩靓丽。
只是仅有由很多大的石头堆积而成的一张大门口,经历了数千年的日晒雨淋,印证过是多少皇朝的盛衰交替,她依然在哪。
但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以前是文明行为的管理中心,精神实质的胜地。
而她也确实是的。
缓缓的,慢慢地,从那漫长爱琴海面传出的,从那古罗马圣殿传出的,从那印度人面狮身像和金字塔式里传出的,从那两河流域的土地资源中传出的,是当光辉已是孤独,文明行为遭受腐蚀后的一阵阵哀叹和无可奈何。
在没落的文明行为中,褪掉的历史时间后,深深一句哀叹,人们又投身于到新的历史时间中。
历史时间,常常令人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厚重感。
多少个皇朝更替,几回转世轮回。
应对五千年历史,大家不知所措。
从对古希腊的描绘中我感受深刻的就是这个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我国,在奥运会近百年之时,错过举办权。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变成了每一个西方人无法磨去的记忆力。
我好像看到了西方人那时候的心灰意冷、心里无奈的呼喊。
另一个地区便是全球弹药库--中东地区,伊朗就在两河流域,先祖们以前在这里造就了古巴比伦文明行为;而如今由于战争,老百姓痛苦不堪,长期性的极其贫苦使老百姓没法挑选。
《千年一叹》读后感11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11篇《千年一叹》读后感1千年一叹,一叹千年,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王朝,多少轮回?谁也无法知晓它们曾经的辉煌,世人看到的,只不过是经过几千年岁月蹉跎的落魄罢了,每每拾起此书,我都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岁月的无情!作者余秋雨在千年之后重走,听到却只有阵阵叹息,从那美丽的爱琴海面传来,从那古老的金字塔上传来;从那沉寂无声的死海边传来,从那无边无际、硝烟弥漫的沙漠中传来;也从恒河边传来……当昔日的辉煌变得落寞,唯一的疗伤者也只能是时间了。
经过一代的变迁,人们逐渐遗忘,那一声声叹息也变为了无奈。
文明慢慢衰落,曾经那些美丽的色彩也被时间冲淡了。
在余秋雨的书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一丝丝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人民没有一点快乐和幸福。
只有往日鼎盛一时现如今如此惨淡的古文明,只有一片死寂的黑色。
希腊陷入了平静,而埃及昔日的辉煌到了今日却是一个快要湮灭的地步,令他们先人引以为傲的古文字至今无人能懂,古文明对于埃及人有着一连串的问号。
只有从被风化的古迹和金字塔中,隐约看见一点文明古国的模样。
伊拉克的失学儿童太多太多,连字也不认识。
要知道他们的祖先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啊!战争让本该天真烂漫他们承受了太多同龄孩子不该承受的痛苦,小小的肩膀上背负着太多责任。
小小年纪失去亲人,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望。
也有无数人守在恒河边,等待着死亡……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如今也只有中国这头雄狮傲然挺立。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人!《千年一叹》读后感2看了《千年一叹》之后,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喜悦。
反而是越看越沉重,不忍再看,又不得不看。
寻访古文明的文明之旅。
乍一听,是一件美差。
可其中却蕴含着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那些文明古迹总让我感觉它们是在沙漠上默默坚守的一座丰碑,一座很悲凉的丰碑。
曾经的它们是辉煌的见证者。
而今的它们好似烟花灿烂之后留下来的与余烬。
曾经创造了他们的人的后代子孙,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正在遭受这战乱,贫穷,饥饿,恐怖主义的侵害。
《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作文五篇_读后感_

《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作文五篇在余秋雨先生辞去院长职位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独自消失在荒野大漠间十年,去寻找中华文化。
在追寻途中,余秋雨先生坚信卢梭之: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无法思考。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千年一叹》的《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写的,“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抚摸它们的伤痕。
”这句话是自序中的一段话,从世界各地最后回到中国。
这一路走过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化的都市,车轮碾过的也仅仅只是一些让我们感觉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见了希腊给人是蓝色的,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
但这只是最初感受罢了。
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语形容。
希腊的文明是健康的、闲散的,当读到希腊人的快餐也要一个小时后才能上桌,我不禁感慨了,为这种独特的生活节奏感到一种有趣。
可惜的是,这种文明要衰落了,因为它过于闲散,过于与世无争。
埃及的土地绝大多数是沙漠仿佛是一种金色的。
埃及给人的是神秘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
让人们感觉法老们似乎一直所做的只是守着这些东西罢了。
如果说希腊的街道还有一丝古今有联系的感觉的话,那么埃及就完全没有让人有联想的兴致,仿佛除了数千年前留下的几座建筑便什么都没有了。
作为那些古老文明的后代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战火一遍一遍的摧残着那些已经残剩无几的建筑,在埃及,凯撒的焚书和罗马教皇的禁异教使得那些能够揭开金字塔奥秘的古文字无人能读,在伊拉克,“复原”的巴比伦古城毫无原有的沧桑,无法让人肃然起敬……因为战争,因为时代,因为政治,因为功利,那些原来应该流传千年的建筑、文字都差不多消失殆尽了。
那么,我不禁感到疑惑,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又该如何去了解,去探索那些存在千年的文明呢?那些已经无人解读的文字我们的后辈能够读懂吗?那些老早残破的建筑我们的后辈又能重新复制吗?我们至今仍可以学习千年以前的历史,这可能要归功于秦始皇早早的就统一了文字,要归功于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命人撰写史书,作者提出了疑问:“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是的,盗墓者的层次不穷,每到一个名胜古迹就会留下“到此一游”的“见证”,古建筑成了发展旅游业的最好工具,太多太多的商业化元素占据了那些古旧建筑所散发的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明气息。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10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10篇《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10篇《千年一叹》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89,读后感特细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忙。
《千年一叹》读后感(一):千年一叹有感我无法从历史的角度给出客观的评价。
从结构以及文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吧。
结构上来说是一本谈论性日记体散文。
毕竟做的是一档节目,没有太多的现场考证与调查,每天一篇。
整本书可以说是句句凝练,金句百出,每一篇单独拿出来看,都很华美而又细致,其中又不乏深入的思索。
看得出深沉的文化与文字功底,令人佩服。
虽说够不上对历史思索的高度,其中的写作手法,凝词炼句还是很值得一看,值得一学的。
《千年一叹》读后感(二):带着对历史和文明的敬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步一种体验,一道车辙一种比照,一次旅行收获的却不止一种。
流畅的文字,犹如故事般娓娓道来,收获了犹如行者般的文化体验。
哀痛亦或是感慨,文明孕育了如今,但是却不只是孕育,同样的还有培育和影响。
这种对此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延长,也来自于和其它文明的比照。
对待任何一种文明,野蛮也好,愚昧也好,它们所接受的最好是尊敬的目光和理性的思索。
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不能粗鲁野蛮的去扣帽子,这样和其并无两样,我们应当更理性。
现实,明白之后接下来的应当是思索和反思。
《千年一叹》读后感(三):千年一叹初度读希腊没什么感觉读到埃及觉得非常伤心到了印度我已经不想说话了只觉得我们国家如今这样真是挺不简单的对于书中这些国家我明白的很少通过这本书我记住埃及人喜爱凉爽油也明白了泰姬陵背后的故事也明白在印度不能看篮子表演而所谓幸福也就是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各有不同。
总有一些大爱让我感动,甘地特蕾莎站在人类社会高度召唤爱与和平。
没有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用魏晋贵族精神或爱国精神以超验。
贫困的直接后果不是对抗,而是尊严的失落,而失落尊严的群体,更能接受极权统治。
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一)这个假期,我在百无聊赖之际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跟随作者来了一场全身心的“千禧之旅”。
它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礼貌古国,领略人类礼貌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
所以他们选取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经除中国外的三大礼貌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
作者行程数万公里考察世界各大礼貌古迹,在寻找人类古代礼貌的路基时,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礼貌。
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礼貌。
礼貌在铁戟长刀下衰落了,战争、杀戮把这千年的礼貌消磨了。
只剩下极度的贫穷与落后,极度的愚昧与无知,礼貌与野蛮只有一步之差。
礼貌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使用文字的地方,此刻却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绝妙的讽刺。
其中,波斯礼貌、希伯来礼貌、埃及礼貌、希腊礼貌和巴比伦礼貌......此刻只剩下了一堆堆废墟,废墟伴随着他们的礼貌一齐埋葬,一并销声匿迹。
世界本是一个大村庄,人们原本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只是之后有一天,一户人家的人抢了另一户的一点财物,得手了,于是又有一些村民纷纷效仿,这使得每户人家人人自危,都在家偷偷练武,使得整个村子不得安宁。
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正是如此,战争会使战胜方与战败方两败俱伤,会破坏两方民族的礼貌,会使人民流离失所,贫困、天灾……接踵而至,留给人们的将是无比的伤痛。
途经十个国家一一走过来,作者在震惊伤感中表露无遗:“人类礼貌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从古到今的灾难,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正如歌词中唱到,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
千年一叹读书感想与心得(精选16篇)

千年一叹读书感想与心得(精选16篇)千年一叹读书感想与心得篇1本周,我再次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
这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加了题目的。
书中每天作者的所见所闻都让我了解着我生活之外的一些人与那些人每天发生的故事——一些在战争或是贫困地区人的故事。
“埃及”,“希腊”,“印度”,“以色列”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国家,现在也成了我们眼里的“小国家”,“混乱地区”,战争与被封锁的思想让它们与生存在那里的人活得艰难。
远古时期人的智慧被现在生活在那里的人珍藏着。
但是现在的后代们可能忘记了当年祖先们艰苦发明创造的过程,忘记了这些伟大的建筑不是一时建起的,而是一世。
他们忘记了。
这些代表着先人智慧的建筑与物品留了下来,可是那些带有远古气息的精神和信念却随着时间的长河,越漂越远。
这些世界的文明去,这些先人智慧的结晶,就这样在现人一批批愚昧的坚持中渐渐失去了太多价值。
因为有了这些,人们就不再辛勤劳作;因为有了先天优势的地理位置,就不再准备着时刻防范外界入侵。
别忘了,你们不进步,但社会还在进步,有了沙漠和海洋的保护又如何,越来越多的武器被研发出,人们再也不需要伤感的与家人别离,再看着他们倒在黄沙之中,一个指令,一座城池或许就从此消失,生活在那的人也就从此消失,连伤感的机会都没有,那些所谓的“智慧”在几分钟里也就化为乌有了。
这千年发出的一叹啊,一定是处心积虑,日夜难眠得来的,这一叹,叹的失望,无奈。
所谓千年一叹,也就是一叹千年……千年一叹读书感想与心得篇2“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中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抚摸它们的伤痕。
”这是这本书自序中的一句话,它富含了哲理,是我们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在作者这次“千禧之旅”中,所走过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现代化的城市,而是一些让我们感觉都很古老的地方。
正是作者对这些“古老的地方”的“拜访”,使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想法。
读完了余秋雨的这本《千年一叹》,我不禁感叹道,这些古文明是多么神秘,多么宝贵啊!可惜的是,这些文明就要衰落了,等到我们的下一代去欣赏这些文明时,也许它已无影无踪,完全消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日记体散文《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
字
导读:读书笔记余秋雨日记体散文《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余秋雨日记体散文《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
一次认识余秋雨先生,是在高一的时候。
我记得那是一个慵懒的下午,本该昏昏沉沉的语文课上。
我的语文老师举着一本破旧的散文集给我们念着一篇篇质朴又优美的散文。
老师具体念得内容如今我已记不清了,但脑海中记得最清楚的是那篇散文给当时被苦闷的课业折磨的又累又乏的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安慰和激励。
我尤记得,那本一看就知道被我的语文老师翻过一遍又一遍的书,有着一个引人入胜的名字——《文化苦旅》。
而这本书的作者也有着一个同样诗意的名字——余秋雨。
直到上了大学,浑浑噩噩忙东忙西的度过了大一之后。
大二的某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我回忆着高中,突然想起了那天下午的语文课。
抱着回忆青春的想法,我立马买了一本《文化苦旅》,想要重新回味当初对散文的痴迷。
没想到,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看完文化苦旅我又立马买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
而今天,我便想谈谈我在阅读《千年一叹》时的心路历程。
不出我预料,余先生的文字实在很能引人入胜,从自序开始,我
就被余先生所塑造的氛围深深带入:“……我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思考,稍稍弥补了每天一边赶路一边写作的匆促。
读者既然陪我走了惊心动魄的这一路,那么,最后也不妨在那个安静的地方一起坐下来,听我聊一会儿。
世界屋脊下的炉火、烛光,实在太迷人了。
”
自此,我便跟着余秋雨一路“游历”了中国以外的人类主要古文明。
最先抵达的希腊文明遗址,它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人类古代文明的至全至美,几乎到了无可企及的高度。
巴特农神庙下,我不熟悉的古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维纳斯,再加上远处的奥林匹亚,似乎把人类最健全的生命方式铸造完满。
最令我感到诧异的,是比这一切更早一千多年的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朝和荷马史诗中的迈锡尼。
早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说古希腊悲剧与中国的老子、孔子同龄,那么克里特和迈锡尼就与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时代连在一起。
而不同的是,他们的传说竟然有那么完整的实证。
同样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克里特岛上的生活。
平等、通透、舒适、神奇,处处显得相当现代。
其中,排水系统、卫浴系统的先进和时尚,使人觉得时间停滞了。
但是它们居然已经毁灭了几千年了。
中东,从约旦河两岸到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再从伊朗高原延伸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界地区。
正是这个麻烦不断的地区,拥挤着人类几个特别辉煌的古文明。
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
其实粗略了解了这么多,我脑子混乱的很,毕竟这本书对我来说信息量太大,我对这些文明历史的了解又知之甚少。
但书中描述的唯
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去巴比伦故地,在那些丘壑草泽边站一站,看着凄艳的夕阳又一次在自己眼前沉入无言的沙漠,再在底格里斯河边想一想《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体会文明枯荣的玄机……”
神秘的东方文明,原来有这么多苦难挣扎与无奈。
所以,我不得不感到庆幸,中华文明是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
其实,当我第一遍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很难受,是如鲠在喉的那种难受。
虽然我看的很仔细,但对孤陋寡闻的我来说,我的阅读还是囫囵吞枣。
因此之后,利用了一个寒假的闲余时间我又看了一系列关于人类起源文明的央视纪录片。
由此才开始深感余先生知识内涵的深厚,以及他从未停止探索打的脚步。
这位学者,他一直在路上,真真正正的路上。
从最开始寻访中国文化的遗址,到寻访除中国的其他人类文明,北非、中东、南亚、欧洲……他克服路上重重险境,不惧生死不惧艰难。
只为探寻、只为见识。
而此刻的我们呢?是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呢还是坐在电脑前打着游戏?
也许我们暂时还没有经济基础支持
们走遍大江南北去了解我们想要了解的事情,去做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但是,我们想要了解什么?我们想要做什么?此刻我们心中有答案吗……
看吧,其实这根本不是我们无所事事的理由。
霍金一生被囚禁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能飘到几万千米外的太空里。
要想实现人生的意义,要想让自己不像蝼蚁一样蜗居在自以为是的天地里,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不再虚度光阴、浪费青春。
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懒散
的习惯、锻炼自己早已渐渐“生锈”的大脑,去思考、去想象。
而这一切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阅读。
阅读书籍、阅读历史、阅读文化、阅读人性、阅读生活。
因此,我很感谢余秋雨先生。
可以说,是他点亮了我求知的欲望,让我停止堕落停止平凡,让我开始思考开始真正的“行走”,去摸索我的人生的意义。
总而言之,《千年一叹》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再读再读的书。
作者:方箐洋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