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颌面部解剖-血管【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颌面部局部解剖课件

•颌面部局部解剖
6.鼻唇沟:鼻面沟与唇面沟之 合称。
鼻下点:为鼻小柱与上唇的 连接点 7.口裂:为上下唇之间的横行 裂隙 8.口角:正常位置约相当于尖 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施行口角 开大或缩小术时,应注意此关系。
9.颏唇沟:下唇与颏部之间的 横形凹陷。 10.颏下点:为颏部正中最低点, 常用以作为测量面部距离的标志。 11.颏前点:为颏部最前点
•颌面部局部解剖
咬肌:咬肌后上部为腮腺浅叶所覆盖,前下部覆以咬肌筋膜, 该筋膜浅面自上而下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腺 管,面神经下颊支和面神经下颌缘支横过。
•颌面部局部解剖
腮腺咬肌区中,腮腺浅面并无重要结构, 重要的神经、血管主要位于:
①腮腺内; ②从腮腺边缘呈辐射状露出; ③腮腺深叶深面。
•颌面部局部解剖
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如下
v 1)额纹:抬头纹,位于眉和眉间与前 额发际之间,横向排列,与额肌纤维 方向垂直,为额肌收缩所致。
v 2)眉间纹:两眉之间,垂直走向, 下部皱纹常向两侧略呈八字形展开, 与眉间肌纤维方向垂直,为该肌收缩 所致。
v 3)鼻根纹:鼻根部,横向排列,为 纵行降眉间肌收缩所致。
v 根据腮腺内血管神经的走向,可将其分为纵行 和横行两组:
v 纵行组: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下颌后静 脉、颈外动脉;
v 横行组:面神经、上颌动静脉、面横动脉。
•颌面部局部解剖
腮腺浅叶周缘神经血管的排列
(1)腮腺浅叶上缘神经血管的排列:从后向 前依次为: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 脉、面神经颞支及颧支。
•颌面部局部解剖
12.耳屏:外耳道前方之结节状 突起,
临床常在其前方,颧弓根部之下, 检查下
颌骨髁突的活动情况。耳屏前方 约1cm可 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
6.鼻唇沟:鼻面沟与唇面沟之 合称。
鼻下点:为鼻小柱与上唇的 连接点 7.口裂:为上下唇之间的横行 裂隙 8.口角:正常位置约相当于尖 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施行口角 开大或缩小术时,应注意此关系。
9.颏唇沟:下唇与颏部之间的 横形凹陷。 10.颏下点:为颏部正中最低点, 常用以作为测量面部距离的标志。 11.颏前点:为颏部最前点
•颌面部局部解剖
咬肌:咬肌后上部为腮腺浅叶所覆盖,前下部覆以咬肌筋膜, 该筋膜浅面自上而下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腺 管,面神经下颊支和面神经下颌缘支横过。
•颌面部局部解剖
腮腺咬肌区中,腮腺浅面并无重要结构, 重要的神经、血管主要位于:
①腮腺内; ②从腮腺边缘呈辐射状露出; ③腮腺深叶深面。
•颌面部局部解剖
主要的动力性皱纹线如下
v 1)额纹:抬头纹,位于眉和眉间与前 额发际之间,横向排列,与额肌纤维 方向垂直,为额肌收缩所致。
v 2)眉间纹:两眉之间,垂直走向, 下部皱纹常向两侧略呈八字形展开, 与眉间肌纤维方向垂直,为该肌收缩 所致。
v 3)鼻根纹:鼻根部,横向排列,为 纵行降眉间肌收缩所致。
v 根据腮腺内血管神经的走向,可将其分为纵行 和横行两组:
v 纵行组: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下颌后静 脉、颈外动脉;
v 横行组:面神经、上颌动静脉、面横动脉。
•颌面部局部解剖
腮腺浅叶周缘神经血管的排列
(1)腮腺浅叶上缘神经血管的排列:从后向 前依次为: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 脉、面神经颞支及颧支。
•颌面部局部解剖
12.耳屏:外耳道前方之结节状 突起,
临床常在其前方,颧弓根部之下, 检查下
颌骨髁突的活动情况。耳屏前方 约1cm可 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
颌面部解剖-血管PPT课件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2021
35
颌内静脉(internal maxillary vein) :
起于翼丛后端,与颌内动脉第一 段伴行,在下颌升支后缘附近汇 入面后静脉。
2021
2021
24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锁骨下动脉
左椎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左大脑后动脉 右大脑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腋动脉
2021
25
2021
26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2021
47
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 静脉血液回流途径: (自己总结)
2021
48
主动脉弓(左)/ 无名动脉(右)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外动脉
颅外段 颈内动脉管
咽升动脉 枕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颌外动脉
耳后动脉 眼动脉
颌内动脉
颅内段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颞浅动脉
后交通动脉
2021
49
颞浅静脉
海绵窦 眼下静脉
翼静脉丛 面深静脉
眼上静脉 内眦静脉
颌内静脉
耳后静脉
面后静脉
枕静脉 面后静脉后支 面后静脉前支
起于颅底颈静脉
颈外静脉
孔处的乙状窦
面前静脉 面总静脉
肩胛上静脉
锁骨下静脉
2021
35
颌内静脉(internal maxillary vein) :
起于翼丛后端,与颌内动脉第一 段伴行,在下颌升支后缘附近汇 入面后静脉。
2021
2021
24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锁骨下动脉
左椎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左大脑后动脉 右大脑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腋动脉
2021
25
2021
26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2021
47
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 静脉血液回流途径: (自己总结)
2021
48
主动脉弓(左)/ 无名动脉(右)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外动脉
颅外段 颈内动脉管
咽升动脉 枕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颌外动脉
耳后动脉 眼动脉
颌内动脉
颅内段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颞浅动脉
后交通动脉
2021
49
颞浅静脉
海绵窦 眼下静脉
翼静脉丛 面深静脉
眼上静脉 内眦静脉
颌内静脉
耳后静脉
面后静脉
枕静脉 面后静脉后支 面后静脉前支
起于颅底颈静脉
颈外静脉
孔处的乙状窦
面前静脉 面总静脉
肩胛上静脉
锁骨下静脉
口腔局部解剖学课件:口腔颌面部 血管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 发出舌背支。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 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 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 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 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 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颈总动脉分叉处 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
内眦动脉有 先天缺失,由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分 支代替。
4上颌(颌内)动脉
颈外动脉的终支,由下颌颈和蝶下颌韧带 之间进入颞下窝 可以分为三段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
脑膜中动脉 由棘孔进入 颅中窝,供应硬脑膜。
下牙槽动脉 由下颌孔进 入,颏孔处形成颏动 脉穿出,在正中联合 与对侧吻合。供应下 颌牙牙髓腔,牙槽突, 牙龈,颏部及下唇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 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 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 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 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 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颈总动脉分叉处 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
内眦动脉有 先天缺失,由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分 支代替。
4上颌(颌内)动脉
颈外动脉的终支,由下颌颈和蝶下颌韧带 之间进入颞下窝 可以分为三段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
脑膜中动脉 由棘孔进入 颅中窝,供应硬脑膜。
下牙槽动脉 由下颌孔进 入,颏孔处形成颏动 脉穿出,在正中联合 与对侧吻合。供应下 颌牙牙髓腔,牙槽突, 牙龈,颏部及下唇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血管、神经PPT幻灯片

神 经
1
学习目标:
1、说出三叉神经的成分及分支名称。 2、说出上、下颌神经的出颅部位、行程 及主要分支的行程、分布。 3、简述上、下颌神经在上、下颌牙及牙 周组织的神经分布。
2
三叉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3
三叉神经在面部皮肤的分布
眼神经
以 眼 裂 和 口 裂 为 界 线
上颌神经
管内 镫骨肌神经 鼓索—舌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味觉纤维:舌前2/3
副交感纤维: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颅外
23
面神经管
24
鼓 索
鼓索中含有两种纤维即: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
25
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
26
面神经的颅外支
27
核上瘫与核下瘫
28
舌 下 神 经
29
核上瘫与核下瘫
11
鼻腭神经
12
腭前、中、后神经
13
下颌神经
脑膜支 棘孔 硬脑膜 翼内肌支 颞深神经 咬肌神经 前干 翼外肌神经 颊神经 感觉,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 颊侧牙龈,颊部黏膜,皮肤 耳颞神经 关节支外耳道支 耳前支 腮腺支 颞浅支 后干 舌神经 舌侧牙龈 舌前2/3黏膜 舌下腺 副交感纤维 下牙槽神经 1-4唇侧牙龈,牙
6
上颌神经
颅中窝段:脑膜中神经 硬脑膜
翼腭窝段 颧神经 颧颞部皮肤 神经节支 鼻支;1-3 腭神经:3-8 上牙槽后神经 磨牙牙槽骨 颊侧牙龈 上牙槽中神经 前磨牙颊侧牙龈 上牙槽前神经 切尖牙唇侧牙龈
7
眶下管段
面段:睑支、鼻支、上唇支
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 穿圆孔进入 翼腭窝,斜 向前外经眶 下裂入眶改 称为眶下神 经,行于眶 下沟、眶下 管内,出眶 下孔达面部。
1
学习目标:
1、说出三叉神经的成分及分支名称。 2、说出上、下颌神经的出颅部位、行程 及主要分支的行程、分布。 3、简述上、下颌神经在上、下颌牙及牙 周组织的神经分布。
2
三叉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3
三叉神经在面部皮肤的分布
眼神经
以 眼 裂 和 口 裂 为 界 线
上颌神经
管内 镫骨肌神经 鼓索—舌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味觉纤维:舌前2/3
副交感纤维:下颌下神经节, 下颌下腺、舌下腺
颅外
23
面神经管
24
鼓 索
鼓索中含有两种纤维即: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
25
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
26
面神经的颅外支
27
核上瘫与核下瘫
28
舌 下 神 经
29
核上瘫与核下瘫
11
鼻腭神经
12
腭前、中、后神经
13
下颌神经
脑膜支 棘孔 硬脑膜 翼内肌支 颞深神经 咬肌神经 前干 翼外肌神经 颊神经 感觉,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 颊侧牙龈,颊部黏膜,皮肤 耳颞神经 关节支外耳道支 耳前支 腮腺支 颞浅支 后干 舌神经 舌侧牙龈 舌前2/3黏膜 舌下腺 副交感纤维 下牙槽神经 1-4唇侧牙龈,牙
6
上颌神经
颅中窝段:脑膜中神经 硬脑膜
翼腭窝段 颧神经 颧颞部皮肤 神经节支 鼻支;1-3 腭神经:3-8 上牙槽后神经 磨牙牙槽骨 颊侧牙龈 上牙槽中神经 前磨牙颊侧牙龈 上牙槽前神经 切尖牙唇侧牙龈
7
眶下管段
面段:睑支、鼻支、上唇支
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 穿圆孔进入 翼腭窝,斜 向前外经眶 下裂入眶改 称为眶下神 经,行于眶 下沟、眶下 管内,出眶 下孔达面部。
颌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 肌后腹的前缘; 上界:颧弓和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侧界:咽旁间隙; 外侧:皮肤。
11
2.层次及内容
由浅入深依次为: (1).皮肤。
(2).皮下组织 含颈阔肌上部,腮腺区:耳前淋巴 结、耳大神经;咬肌区:面神经部分分支及腮腺导管。
(3).腮腺咬肌筋膜 来自颈深筋膜浅层,在腮腺后 缘分为浅、深两层,包裹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腺体 前缘筋膜复合为一,形成咬肌筋膜,向前覆盖于咬肌 表面直达该肌前缘。
一、颌面部局部解剖
(一)颌面部的浅表结构 1.颌面部的分区 颜面部:指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
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 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 和下1/3三等分。
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 口腔临床的范围已由面中1/3、面下1/3向面上1/3 和颅部拓宽和加深。
14
导管口处的粘膜隆起,称为腮腺乳头。开口部位是 导管的最狭窄处,导管穿过颊肌的部分也较狭窄,故易 有结石潴留。腮腺乳头手术时可从腮腺导管口注入1% 亚甲蓝溶液2ml,可使腮腺组织染成蓝色,以便腮腺组 织与面神经及其四周组织颜色相区别;亦可经腮腺导管 口导入塑料管,以便寻找腮腺导管。
15
腮腺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1)腮腺与面神经的关系:根 据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及其与腮 腺的关系,可将面神经分为三段:
第一段: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到进入腮腺前的一段。 位于乳突与外耳道软骨之间,为腮腺浅叶所覆盖,尚未 进入腮腺,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进行。
第二段(腮腺内段):面神经在腮腺内一再分支的一段。 第三段:面神经5组分支,从腮腺边缘走出,呈扇形 布于面部表情肌的一段。
11
2.层次及内容
由浅入深依次为: (1).皮肤。
(2).皮下组织 含颈阔肌上部,腮腺区:耳前淋巴 结、耳大神经;咬肌区:面神经部分分支及腮腺导管。
(3).腮腺咬肌筋膜 来自颈深筋膜浅层,在腮腺后 缘分为浅、深两层,包裹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腺体 前缘筋膜复合为一,形成咬肌筋膜,向前覆盖于咬肌 表面直达该肌前缘。
一、颌面部局部解剖
(一)颌面部的浅表结构 1.颌面部的分区 颜面部:指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
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 点的两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 和下1/3三等分。
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组成, 口腔临床的范围已由面中1/3、面下1/3向面上1/3 和颅部拓宽和加深。
14
导管口处的粘膜隆起,称为腮腺乳头。开口部位是 导管的最狭窄处,导管穿过颊肌的部分也较狭窄,故易 有结石潴留。腮腺乳头手术时可从腮腺导管口注入1% 亚甲蓝溶液2ml,可使腮腺组织染成蓝色,以便腮腺组 织与面神经及其四周组织颜色相区别;亦可经腮腺导管 口导入塑料管,以便寻找腮腺导管。
15
腮腺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1)腮腺与面神经的关系:根 据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及其与腮 腺的关系,可将面神经分为三段:
第一段: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到进入腮腺前的一段。 位于乳突与外耳道软骨之间,为腮腺浅叶所覆盖,尚未 进入腮腺,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进行。
第二段(腮腺内段):面神经在腮腺内一再分支的一段。 第三段:面神经5组分支,从腮腺边缘走出,呈扇形 布于面部表情肌的一段。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
29
上颌窦: 呈锥形…
2.上颌骨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
30
•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支柱式结构:
多骨相连,中央空腔,受力时,力传导分散,不易 骨折,力过大,多处骨折;肌肉力小,骨折不移位,血 供好,易愈合。
2. 解剖薄弱:
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 接骨缝较多,易发生骨折。
1. 恒牙 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和次序
.
24
恒牙萌出时间及次序
萌出时间(岁)
牙齿名称与顺序
上颌
下颌
第一磨牙
5~7
5~7
中切牙
7~8
6~7
侧切牙
8~10
7~8
尖牙
11~13
10~12
第一前磨牙
10~12
10~12
第二前磨牙
11~13
11~13
第二磨牙
12~14
11~14
第三磨牙
17~26
17~26
.
27
第二节 颌 面 部
一、 颌面部表面形态 (一) 颌面部上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二)颌面部中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三) 颌面部下1/3的
表面形态标志
28
二、 颌 骨
(一) 上颌骨(maxilla) 分为一体、四个突起
1.上颌骨体:上颌窦及四壁,开口于中鼻道。
四壁: 前壁(脸面)、 后壁(颞下面)、 上壁(眶面)、 内壁(鼻面)
.
10
(二) 颊 皮肤、浅表表情肌、颊脂垫、颊肌、粘膜
.
11
(三) 牙齿
牙齿的组成:
1. 牙冠的形态
2. 牙根的数目和 形态
面部解剖PPT课件

面部肌肉与骨骼
面部肌肉
包括咀嚼肌、表情肌和眼周肌肉 等,主要负责面部表情和咀嚼运 动。
面部骨骼
包括颅骨、颧骨、上颌骨和下颌 骨等,构成面部的骨架结构。
面部血管与神经
面部血管
面部血管主要负责供应面部皮肤和肌肉的营养,包括动脉和 静脉。
面部神经
面部神经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三叉神经、 面神经等。
鼻腔
鼻腔是外鼻内部的空腔,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鼻腔内有鼻甲、鼻腔顶和鼻腔底 等结构。鼻腔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加湿 和调温空气,同时还有嗅觉功能。
鼻部的骨骼与肌肉
骨骼
鼻部骨骼包括鼻骨、上颌骨和腭骨等,这些骨骼构成了鼻部的骨架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肌肉
鼻部肌肉包括提上唇肌、降下唇肌和鼻孔压缩肌等,这些肌肉可以改变鼻子的形状和位置。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PART 05
面部的表情肌
额肌与眼轮匝肌
额肌
位于前额,通过收缩可以使眉毛上提,产生 “惊讶”的表情。
眼轮匝肌
围绕眼睛的肌肉,通过收缩可以使眼睛闭合 ,产生“眨眼”或“微笑”的表情。
口轮匝肌与上唇方肌
要点一
口轮匝肌
围绕嘴巴的环形肌肉,通过收缩可以使嘴巴闭合或产生各 种嘴部表情。
要点二
上唇方肌
位于口角上方的肌肉,通过收缩可以使嘴角向上翘起,产 生“微笑”的表情。
运动。
口部的血管与神经
总结词
口部的血管主要为唇部和口腔内部的毛细血 管,神经则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等,这些 结构共同作用以实现感觉和运动功能。
详细描述
口部的毛细血管负责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带 走代谢废物。三叉神经则是面部最粗大的神 经,它支配面部、口腔和头顶部的感觉。面 神经则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并传导 味觉和分泌唾液。
颌面部解剖-血管淋巴

right lymphatic ducts
短干1-1.5cm长
收 右颈干
集 右锁骨下干
范
右支气管纵膈干
围
注入右静脉角
右上半身 全身1/4区域的淋巴
颈内静脉
颅骨、脑膜、脑、泪器和前庭蜗器
乙状窦
颈内静脉 面总静脉 舌静脉 咽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主要属支有颈外静 脉和肩胛上静脉。 它与颈内静脉形成 的夹角称颈静脉角, 左颈静脉角有胸导 管注入,右颈静脉 角有右淋巴导管注 入。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 发出舌背支。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腋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静脉(vein)
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分深静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起于头皮内 静脉网,与颞 浅动脉伴行, 在髁突颈部后 方与颌内静脉 合成面后静脉。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短干1-1.5cm长
收 右颈干
集 右锁骨下干
范
右支气管纵膈干
围
注入右静脉角
右上半身 全身1/4区域的淋巴
颈内静脉
颅骨、脑膜、脑、泪器和前庭蜗器
乙状窦
颈内静脉 面总静脉 舌静脉 咽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锁骨下静脉
头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主要属支有颈外静 脉和肩胛上静脉。 它与颈内静脉形成 的夹角称颈静脉角, 左颈静脉角有胸导 管注入,右颈静脉 角有右淋巴导管注 入。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 发出舌背支。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腋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静脉(vein)
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分深静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起于头皮内 静脉网,与颞 浅动脉伴行, 在髁突颈部后 方与颌内静脉 合成面后静脉。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颈干 (truncus thyrocervicalis)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体,由结蒂组 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及其附 近,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 经末梢(化学感受器),对血中的二 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极为敏感。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
面前静脉的特点:
部分行走于肌中,肌收缩时血液可 逆流,而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且发 育不良,又封闭不全,不能阻挡逆 流,当面部发生疖痈等细菌感染时 尤其是上唇和鼻根部感染,若处理 不当,炎症可逆流至颅内的海绵窦, 导致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故临床常将鼻根部与两侧口角之间 的三角形区称危险三角。
颞浅静脉(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面后静脉、面总静脉。
颈部:
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浅静脉:颈外静脉、颈前静脉
面前静脉(anterior facial vein) :
起于内眦,与颌外动脉伴行,收 集相当于颌外动脉分布的内眦鼻 背眶下上下唇及颏下区的静脉血, 还通过面深静脉引流由翼静脉丛 来的面深部静脉血。
主要分支有: 面横动脉(供应腮腺颞下颌关节
嚼肌和邻近皮肤) 额支(营养额部) 顶支(供应颅顶部)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于颈动脉三角内起于颈总动脉,经 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咽 侧壁上行达颅底,穿颈动脉管入颅 腔;在颈段通常无分支。颅内分眼 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动脉等。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锁骨下动脉
左椎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左大脑后动脉 右大脑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腋动脉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静脉(vein):
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分深静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体表标志:下颌角与锁骨中点连线
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 :
起于颏下部的浅静脉,沿颈前正中 线的两侧下行,在接近颈下部呈直 角转向外,注入颈外静脉终末部。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
头面颈部血液回流的主要静脉。起于 颅底颈静脉孔处的乙状窦,开始位于 颈内动脉的背侧,后沿颈总动脉外侧 下行,并与迷走神经一起包在颈鞘内。 与锁骨下静脉汇成无名静脉。其颅外 属支有面总静脉、舌静脉、咽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等。
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 静脉血液回流途径: (自己总结)
主动脉弓(左)/ 无名动脉(右)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外动脉
颅外段 颈内动脉管
咽升动脉 枕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
主要属支有颈外静脉和肩胛上静 脉。它与颈内静脉形成的夹角称 颈静脉角,左颈静脉角有胸导管 注入,右颈静脉角有右淋巴导管 注入。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导血管 板障静脉 脑神经及血管周围的静脉网
眼静脉:
眼上静脉向前与内眦静脉相交通, 向后经眶上裂与海绵窦相交通, 眼下静脉一支经眶上裂注入眼上 静脉,另一支经眶下裂与翼丛相 交通。
颌内静脉(internal maxillary vein) :
起于翼丛后端,与颌内动脉第一 段伴行,在下颌升支后缘附近汇 入面后静脉。
面后静脉(posterior facial vein) :
由颞浅静脉和颌内静脉于下颌骨 髁状突颈部后方合成,穿腮腺于 下颌角的下后方分为前后两支。
面静脉(common facial vein) :
起于头皮内静脉网,与颞浅动脉伴 行,在髁突颈部后方与颌内静脉合 成面后静脉。制作额部皮瓣时注意 避免损伤颞浅静脉及其交通支,防 皮瓣回流受阻而坏死。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 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压力感受器, 受到刺激时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鉴别
• 颈内动脉先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后行于颈外动脉深面。
• 颈内动脉通常在颈部无分支,颈外 动脉在颈部有很多分支。
• 阻断颈外动脉后,颞浅动脉搏动消 失。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
颌外动脉的主要分支
• 下唇动脉 • 上唇动脉 • 内眦动脉 • 颏下动脉 • 腭升动脉
颌外动脉在跨越下颌骨下缘处位置表浅, 可用于颜面中下部损伤的止血和测脉搏。
颌内动脉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颏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腭大动脉 腭小动脉
上牙槽后动脉
上牙槽前动脉
眶下动脉
颞浅动脉
颌面部解剖-血管【PPT】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椎动脉 (vertebral artery)
• 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 舌动脉(lingual artery) • 颌外动脉(external maxillary artery) • 颌内动脉(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 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由面后静脉前支与面前静脉汇成。 向下后方越过舌下神经及颈内外 动脉的浅面约于舌骨大角外侧胸 锁乳突肌深面汇入颈内静脉。
角淋巴结
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
由面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枕 静脉汇成。起于下颌角下方、胸 锁乳突肌前缘,在颈下部穿颈深 筋膜浅层至深部汇入锁骨下静脉。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体,由结蒂组 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壁及其附 近,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 经末梢(化学感受器),对血中的二 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极为敏感。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
面前静脉的特点:
部分行走于肌中,肌收缩时血液可 逆流,而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且发 育不良,又封闭不全,不能阻挡逆 流,当面部发生疖痈等细菌感染时 尤其是上唇和鼻根部感染,若处理 不当,炎症可逆流至颅内的海绵窦, 导致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故临床常将鼻根部与两侧口角之间 的三角形区称危险三角。
颞浅静脉(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
口腔颌面部:
浅静脉:面前静脉、颞浅静脉 深静脉:翼丛、颌内静脉、
面后静脉、面总静脉。
颈部:
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浅静脉:颈外静脉、颈前静脉
面前静脉(anterior facial vein) :
起于内眦,与颌外动脉伴行,收 集相当于颌外动脉分布的内眦鼻 背眶下上下唇及颏下区的静脉血, 还通过面深静脉引流由翼静脉丛 来的面深部静脉血。
主要分支有: 面横动脉(供应腮腺颞下颌关节
嚼肌和邻近皮肤) 额支(营养额部) 顶支(供应颅顶部)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于颈动脉三角内起于颈总动脉,经 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咽 侧壁上行达颅底,穿颈动脉管入颅 腔;在颈段通常无分支。颅内分眼 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动脉等。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锁骨下动脉
左椎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左大脑后动脉 右大脑后动脉
甲状颈干 肋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颈浅动脉及颈横动脉
腋动脉
头颈部动脉广泛吻合:
血供十分丰富,有利于创伤愈合 及整形手术的成功。但手术及外 伤时也不易止血。
静脉(vein):
口腔颌面颈部的静脉分深静 脉和浅静脉,浅静脉接受浅 部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
体表标志:下颌角与锁骨中点连线
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 :
起于颏下部的浅静脉,沿颈前正中 线的两侧下行,在接近颈下部呈直 角转向外,注入颈外静脉终末部。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
头面颈部血液回流的主要静脉。起于 颅底颈静脉孔处的乙状窦,开始位于 颈内动脉的背侧,后沿颈总动脉外侧 下行,并与迷走神经一起包在颈鞘内。 与锁骨下静脉汇成无名静脉。其颅外 属支有面总静脉、舌静脉、咽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等。
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 静脉血液回流途径: (自己总结)
主动脉弓(左)/ 无名动脉(右)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外动脉
颅外段 颈内动脉管
咽升动脉 枕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
主要属支有颈外静脉和肩胛上静 脉。它与颈内静脉形成的夹角称 颈静脉角,左颈静脉角有胸导管 注入,右颈静脉角有右淋巴导管 注入。
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导血管 板障静脉 脑神经及血管周围的静脉网
眼静脉:
眼上静脉向前与内眦静脉相交通, 向后经眶上裂与海绵窦相交通, 眼下静脉一支经眶上裂注入眼上 静脉,另一支经眶下裂与翼丛相 交通。
颌内静脉(internal maxillary vein) :
起于翼丛后端,与颌内动脉第一 段伴行,在下颌升支后缘附近汇 入面后静脉。
面后静脉(posterior facial vein) :
由颞浅静脉和颌内静脉于下颌骨 髁状突颈部后方合成,穿腮腺于 下颌角的下后方分为前后两支。
面静脉(common facial vein) :
起于头皮内静脉网,与颞浅动脉伴 行,在髁突颈部后方与颌内静脉合 成面后静脉。制作额部皮瓣时注意 避免损伤颞浅静脉及其交通支,防 皮瓣回流受阻而坏死。
翼丛(或翼静脉丛pterygoid plexus):
位与颞下窝内,相当于上颌结节后 上方,分布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 与颌内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 此丛的构成。主要收集口腔颌面部 及眼的静脉血。
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 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压力感受器, 受到刺激时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鉴别
• 颈内动脉先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后行于颈外动脉深面。
• 颈内动脉通常在颈部无分支,颈外 动脉在颈部有很多分支。
• 阻断颈外动脉后,颞浅动脉搏动消 失。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
颌外动脉的主要分支
• 下唇动脉 • 上唇动脉 • 内眦动脉 • 颏下动脉 • 腭升动脉
颌外动脉在跨越下颌骨下缘处位置表浅, 可用于颜面中下部损伤的止血和测脉搏。
颌内动脉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颏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腭大动脉 腭小动脉
上牙槽后动脉
上牙槽前动脉
眶下动脉
颞浅动脉
颌面部解剖-血管【PPT】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椎动脉 (vertebral artery)
• 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 舌动脉(lingual artery) • 颌外动脉(external maxillary artery) • 颌内动脉(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 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由面后静脉前支与面前静脉汇成。 向下后方越过舌下神经及颈内外 动脉的浅面约于舌骨大角外侧胸 锁乳突肌深面汇入颈内静脉。
角淋巴结
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
由面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枕 静脉汇成。起于下颌角下方、胸 锁乳突肌前缘,在颈下部穿颈深 筋膜浅层至深部汇入锁骨下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