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

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

[标签:标题]篇一: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步入法制化的重要步骤,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

它完善了制度层面对公共权力控制与监督的责任追究、纪律追究、法律追究三大机制,对于健全责任追究体系,规范问责行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问责规定》的基本内容分为总则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实行问责的程序附则共四章二十六条。

同时明确地划分出问责对象范围、坚持的原则、问责的情形、问责的方式、被问责后的使用和问责方式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等。

第一章规定了《问责规定》的立法目的、问责对象、实行问责的基本原则、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以及刑事责任追究的衔接。

第二章规定了问责的情形、问责方式、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

第三章规定了问责的程序,包括问责情形的发现、调查、提出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执行、受理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等内容,心得体会《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

第四章规定了除第二条规定的问责对象外的其他适用和参照《问责规定》的人员范围。

《问责规定》的一个亮点是将党委系统纳入问责体系,补充了以往只在行政系统问责、而同样负有领导和决策责任的党委系统却置身事外的弊端。

《问责规定》的颁布实施说明了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对领导范围承担一定责任。

问责的情形上,做到了一方面使党政领导干部清楚地了解到出现哪种情形应当被问责,以促使其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对在何种情形下应当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予以明确,有利于避免问责的随意性。

某种情形采取哪种问责方式,由问责决定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024年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样本(三篇)

2024年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样本(三篇)

2024年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样本一、引言(100-200字)在学习问责条例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问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是一种有力的管理手段,更是推动组织、团队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路径。

通过学习问责条例,我对问责的含义、原则和实施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明确了自身在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此,我将结合个人经验和学习心得,总结出一份问责条例心得体会模板,以供大家参考。

二、问责的原因和目的(200-400字)问责是对于责任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工作表现和结果进行评价、追究和约束的一种制度安排。

问责的原因和目的有以下几点:1. 激励责任人履行职责:问责制度的实施能够使责任人感受到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激发责任人主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2. 预防责任人失职渎职:问责制度能够对责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遏制责任人失职渎职的行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促进组织的发展:问责制度的实施能够及时纠正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推动组织持续发展。

三、问责的原则和要求(400-600字)1. 公平公正原则:问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并给予公正、合理的处理结果。

2. 严肃认真原则:问责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对于工作成果的评价和责任追究不能敷衍了事,必须倾听不同意见,慎重处理,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3. 精细分析原则:问责必须进行精细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逐级追究,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问责的实施方法和程序(600-800字)1. 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问责的前提是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义务,只有明确责任,才能追究责任。

2. 建立完善的责任考核和评估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工作成果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价,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为问责提供依据。

3. 追究责任的程序:在追究责任时,需遵循合法合规的程序,确保被问责人享有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保证问责的公正和合理性。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范文2篇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范文2篇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范文问责条例学习心得范文精选2篇(一)学习问责条例的过程中,让我深刻了解到问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对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行政行为的公正执行。

问责条例的出台和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途径,使我们能够参与到政务监督中来,提高了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

学习问责条例让我对相关用语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问责制度旨在建立一种以规范和制度化的方式来推动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的机制,通过明确权责、明确任务、明确标准,确保公职人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条例强调了问责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使其成为一种对行政失职行为的有效制约和惩罚,督促公职人员干净、廉洁、高效地履行职责。

通过学习问责条例,我也意识到问责除了依赖相关制度的支撑外,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监督。

为了实现问责的目标,我们应当切实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与管理。

同时,公民自身也要时刻保持理性和公正的立场,不要盲目扩大问责的范围和力度,以免扰乱正常的行政运作。

学习问责条例也让我思考到了自身在问责中的角色和责任。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公开、举报投诉、参与评议等方式,积极参与到问责的过程中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自身的诚实守信,做到守法守纪,遵守规章制度,以身作则,成为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总的来说,学习问责条例让我深刻认识到问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识到问责对于推动公共管理的改进和提升的作用。

我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到问责的过程中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范文精选2篇(二)《问责条例》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其核心目标是加强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问责工作。

经过学习和了解,我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问责是一种必要的制度安排。

我局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情况汇报

我局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情况汇报

我局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情况汇报部局纪委: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局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基本精神和有关要求。

《暂行规定》文件颁布后,我局党组、纪检组高度重视,及时转发并提出明确要求;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对《暂行规定》的问责情形、方式、适用、实行问责的程序等进行学习、讨论和解读,局内各级党组织也将《暂行规定》列入学习内容,让全局党员干部全面领会问责制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实行问责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对党员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明确岗位职责,强化监督。

一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反腐倡廉工作任务逐项进行细化和分解,每年年初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管辖的单位、处室主要领导郑重签订责任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率100%;局属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分解目标,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量化到岗,细化到人。

二是强化程序监督,规范领导责任。

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重大问题或事项决策等监督内容在内的16项易于操作的权力运行监督程序,使权力运行按照廉政制度“格式化”,按照工作流程“程序化”,起到了防范于前、制约于中、惩治于后。

三是积极探索风险防控。

2011年,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2012年,根据局党组的安排,将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三、结合实际,加强对问责体制的协调与监督。

一是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

认真处理来信来访,认真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

2011年,纪检监察处收到上级转来匿名信1件,按规定程序和工作要求办结。

同时,根据局党组的部署,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查办。

二是强化考核。

每年廉政教育学习月期间,局纪检组深入局属二级单位和船舶就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进行调研、检查、督导。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板11篇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板11篇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板11篇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板 (1)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相信随着问责条例的制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将更加密实,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倒逼机制将更加严厉。

问责如同一把杀手锏,给那些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在工作生活中信马由缰、信口雌黄、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的作风套上了笼头,不敢再肆意妄为,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了不可碰触带电的高压线。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一次次扯开了大嗓子,却看不见甩开的膀子,那么久而久之,党员干部就会麻木不仁,难免产生“只要无过,无功也罢”的政治错觉。

找到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或及时解决问题,只会让群众更反感。

“真抓”还是“假抓”、“实抓”还是“虚抓”、“常抓不懈”还是“偶尔抓抓”,都体现了转作风是否严实。

所以,深入地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地以“严”和“实”的态度进行整改,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员干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现“两个百年”伟大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不利的,就当机立断、立马横刀,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改得越早越好,改得越彻底越好,切忌拖泥带水,更不能留下死角和尾巴。

能不能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把作风建设变成常态、推向深入,关键要看在解决问题上是不是下真功夫、硬功夫,发现反弹能不能严肃处理,解决深层次问题能不能啃下硬骨头。

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中强调:“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转作风不能有“陌上花开缓缓归”的闲情逸志,知道错了的东西,要及时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2024年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版(2篇)

2024年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版(2篇)

2024年问责条例学习心得模版学习心得模板:问责条例学习心得1. 引言(200字)做好问责工作,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

问责条例的学习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问责意识和能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问责条例,我对如何做好问责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学习问责条例的心得和体会。

2. 学习问责条例的基本内容(300字)问责条例对于问责工作的原则、对象、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问责工作的原则是精准、公正、依法、从严,即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法依纪、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重典治霸、坚持标本兼治。

其次,问责的对象是党的领导干部,对于失职、渎职、不担当等行为将进行问责。

再次,问责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审议、决定四个环节,要确保对于失职失责行为进行全程问责,维护纪法面前一致。

学习问责条例的基本内容,为我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和指导。

3. 学习问责条例的重要意义(500字)学习问责条例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问责条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问责意识。

通过学习问责条例,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高度警醒,防微杜渐。

其次,问责条例的学习可以增强党员干部的问责能力。

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的程序和方法,使我对于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问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问责条例的学习可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

通过问责条例的学习,我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为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学习问责条例的体会和认识(1500字)学习问责条例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问责工作不仅是一项制度安排,更是一项重要的责任。

党员干部作为党的重要骨干,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学习问责规定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

学习问责规定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

学习问责规定心得体会按照公司党委安排,在廉政学习月里学习《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四份文件,倾听了上级集团刘建英局长的廉政工作形式报告。

内心受到很大触动,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一些干部由于放松了自己思想修养,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个人私欲驱使下,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走向罪恶的深渊,由原来是人民的干部变成现在人民的罪人。

让我们这些普通党员和普通百姓怎么也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些经常要教育人民的人会走向自己所说的反面?为什么这样的案子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尤其是每年受到惩处的省部级干部会出现层出不穷的局面?为什么我们可爱的祖国一方面走向富强,另一方面她的廉洁得分只能达到3.2分,就这还比前几年的2.6分有了较大的进步?思考再三,感觉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念缺失导致行为失控“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为之努力奋斗。

有了高尚的品格和品德,就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几天在电视中收看连续剧《解放》等几部革命题材的作品,看到革命初期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取义的仁人志士,战争年代用自己的身躯堵枪眼、挺起炸药包以及奋不顾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斗英雄,他们正因为是有了推翻三座大山,解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建立人民政权远大目标,并有了必胜的信念才能够奋不顾身献身革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那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儿女,改革开放时代与时俱进一心为民谋利的先进人物,也都因为是有了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做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人离开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奉行庸俗不堪的资产阶级的人生哲理;人如果失去正确的人生目标,就会走向人民的反面,就会让自己的行为处在失控状态。

干部学习讲稿: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干部学习讲稿: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傅思明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课程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就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这一个专题讲座。

在问责问题上我们常常看到政治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政治家常常说他要对历史负责,他要对未来负责。

这个话听起来有点大话,恰恰问责制才使得责任从空谈变为了现实。

今天作为一个官员应该接受问责制的教育和训练,因为今天每一个官员都已经被纳入到公共问责制的框架中来,官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弄的不好,他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还关乎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

所以问责这样一个动力机制恰恰使得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其权力的预防、出错、出事、出大事。

也正是因为问责才使得领导干部真正的,并且主动地去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正是在这一点上,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就指出:“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去年5月,我们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实行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正在加快推行对主要官员的问责制度。

而今年6月30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的出台加大了对问责的力度,规范了问责的程序,而且实现了党政领导干部一体问责,问责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那么今天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到底有哪些亮点?就此我想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我们首先来谈谈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在我们国家是怎么从个案走向风暴,今天走向制度化的道路。

这一部分我们将花大约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要说明,然后进入第二个部分,那就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应该贯彻哪些基本原则?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基本规则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大约花50分钟的时间做一阐述,然后进入第三部分。

也就是在加快实行问责制的今天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运行机制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大约花20分钟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地点:国医学院会议室
参加人员:中心组全体成员
学习内容: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学习心得
魏小萌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问责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步入法制化的重要步骤。

它完善了制度层面对公共权力控制与监督的责任追究、纪律追究、法律追究三大机制,对于健全责任追究体系,规范问责行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问责规定》的基本内容:分为“总则”“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实行问责的程序”“附则”共四章二十六条。

同时明确地划分出问责对象范围、坚持的原则、问责的情形、问责的方式、被问责后的使用和问责方式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等。

第一章规定了《问责规定》的立法目的、问责对象、实行问责的基本原则、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以及刑事责任追究的衔接。

第二章规定了问责的情形、问责方式、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

第三章规定了问责的程序,包括问责情形的发现、调查、提出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执行、
受理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等内容。

第四章规定了除第二条规定的问责对象外的其他适用和参照《问责规定》的人员范围。

《问责规定》的一个亮点是将党委系统纳入问责体系,补充了以往只在行政系统问责、而同样负有领导和决策责任的党委系统却置身事外的弊端。

《问责规定》的颁布实施说明了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对领导范围承担一定责任。

问责的情形上,做到了一方面使党政领导干部清楚地了解到出现哪种情形应当被问责,以促使其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对在何种情形下应当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予以明确,有利于避免问责的随意性。

某种情形采取哪种问责方式,由问责决定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对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问责阶段民众对问责对象的情绪反映,又体现了最大限度地教育和爱护干部,而不是将被问责的干部简单地视为一无是处,一棒子打死。

问责决定的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带病复出”的现象。

问责方式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方面,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这就是说,实行的五种问责方式不能代替党纪政纪处分,问责后根据实际情形还可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被问责者党纪政纪处分,但也不是对实行问责的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当前,应高度重视《问责规定》,要把学习宣传《问责规定》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颁布实施《问责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贯彻执行《问责规定》的自觉性。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党委、政府严肃查处问责案件。

要注意科学界定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限度,做到责任与职权相一致、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以避免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时的情绪化与粗糙化倾向。

社会实践部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