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1. 调味料的定义和分类调味料是指用于提升食物的风味和口感的物质,可以分为天然调味料和合成调味料两大类。
天然调味料包括食盐、糖、酱油等,而合成调味料则包括味精、鸡精等。
2. 调味料生产的主要原料调味料的生产主要使用以下原料:•食材:酱油、食盐、糖、香料、植物精华等•辅料:水、酒精、醋、酵母等•添加剂:防腐剂、增稠剂、色素等3. 调味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调味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原料准备将所需的食材和辅料按照配方准备好,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生产需求。
3.2 混合和搅拌将配制好的原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和搅拌,使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并达到均匀的状态。
3.3 调味料的炒制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以提升调味料的香气和风味。
在此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确保炒制效果的最佳。
3.4 过滤和杀菌经过炒制的调味料需要进行过滤和杀菌处理,以去除杂质和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3.5 精炼和浓缩将经过过滤和杀菌处理的调味料进行精炼和浓缩,以提升调味料的浓郁程度和口感。
3.6 包装和贮存经过精炼和浓缩的调味料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和稳定。
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瓶装、袋装等。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合理的存储条件。
4. 调味料生产工艺的注意事项•原料的选择应确保质量可靠,符合卫生标准,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比。
•加工过程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混合和搅拌时要控制好时间和速度,确保原料充分混合。
•调味料的炒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避免烧焦或过炒。
•过滤和杀菌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精炼和浓缩时要注意操作的精准和控制浓度。
•包装和贮存时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贮存条件,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5. 调味料生产的优化方向•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优化原料配比和精细化加工,提升产品口感和风味。
•开发新型调味料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
1、采购原料:调味料生产涉及到大量的原料,采购时要求原料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确保调味料的质量。
2、原料筛分:采购的原料需要经过质量检验和筛分,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才能进入下一步处理。
3、原料试验:采购的原料需要经过试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
4、原料储存:需要将原料存放到温、湿度合适的仓库,确保原料环境合适,以减少原料的质量变化。
5、配料加工:根据调料配方,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容器中,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使原料形成调味料液。
6、调味液分装:将配制好的调味液装入小包装容器中,封口完成包装。
7、调味液灭菌:将分装完成的调味液置入特定灭菌环境中,进行灭菌处理,消除营养损失的风险。
9、成品检验:灭菌完成后,检验调味液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方可进入下一步处理。
10、调味液灌装:将经过检验的调味液按照要求灌装入成品容器中,完成成品的包装。
11、装箱验收:将灌装完成的成品调味液装入箱中。
食用固体香辛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图2010

工艺文件
章节
加工工艺指导书
编号 版本/修改状态
JZ-5.1-102
A/0
第1 页 共1 页
食用固体香辛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图
原料 验收
清理
关键控制点 1:验收判定,在索证的基础 上,以感官检验为主,理化检验为辅。 见《采购质量验收操作规程》
干燥(脱水)
关键控制点 2:设备:干燥装置(烘房) 参数:35℃-60℃,8h-13 h。
关键控制点 5:设备:化验室 见《产品出厂检验料 调 味 粉
粉碎 筛分
按加工作业指导书中的 配方要求,取几种筛分后 的单料调味粉(配料)
复合调味粉 (配料、混匀)
杀菌
内包装
关键控制点 3:设备:秤具、混匀装置 参数:见《复合调味粉加工作业指导书》
关键控制点 4: 设备:杀菌间、紫外灯; 参数:紫外灯消毒 30min 以上。
外包装 检验
五种固体调味料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五香粉五香粉是一种复合香味型的粉状调味料。
因配料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口味和名称,如麻辣粉、鲜辣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1. 主要设备粉碎机、筛网、粉料包装机。
★2. 原料配方配方1:砂仁60 g、豆蔻12g、山奈7 g、丁香12 g、肉桂7 g;配方2:大料20 g、小茴香8 g、陈皮6 g、干姜5 g、桂皮43 g、花椒18 g;配方3:大料52 g、山奈10 g、砂仁4g、甘草7 g、桂皮7 g、白胡椒3 g、干姜17 g。
★3. 工艺流程原料辛香料→粉碎→过筛→混合→计量包装→成品。
★4. 操作要点①原料粉碎,将各种原料、辛香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网。
②混合包装,按配方准确称量并混合拌匀。
50 g为1袋,采用塑料袋包装,用封口机封口,谨防吸湿。
★5. 注意事项①各种原料必须事先检验,无霉变且符合该原料的卫生指标。
②如发现产品水分超过标准,必须干燥后再分袋,若原料本身含水量超标,也可先将原料烘干后再粉碎。
产品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5%以下。
③生产时也可将原料先按配方称量准确后混合,再进行粉碎、过筛、包装。
但不论是按哪一种工艺生产,都必须准确称量、复核,使产品风味一致。
④如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应采用微波杀菌干燥后再包装。
酱粉酱粉以各种酱(如黄酱、面酱、蚕豆酱)为原料,配以保型剂、增稠剂、调味料等,经喷雾干燥而成。
★1. 主要设备调配罐、胶体磨、喷雾干燥机组。
★2. 原料配方酱80%、糖6%、麦精粉10%、羧甲基淀粉钠1%~2%、β一环状糊精1%一2%、水适量。
★3. 工艺流程增稠剂→溶化→调配→过胶体磨→喷雾干燥→包装→成品。
★4. 操作要点①糖酱融合,用适量水先将环状糊精溶化后加人酱中,边搅拌边加入,搅拌0.5h,使其反应充分。
②搅拌,向酱中加入溶化好的羧甲基淀粉钠等增稠剂和糖液,搅拌均匀,通过胶体磨微细化。
③喷雾干燥,将酱料通过泵送人喷雾干燥塔,要求塔的进风温度为135℃~140 ℃,出口温度为80℃~85℃,掌握好进料量。
番茄酱生产工艺流程

番茄酱生产工艺流程番茄酱是一种以番茄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调料,具有维生素丰富、口感鲜美等特点。
下面为您介绍番茄酱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选用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主要原料。
番茄经过清洗、去皮、去蒂等处理,然后切碎备用。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原料,如洋葱、大蒜、香料等。
2. 烹调:将切碎的番茄放入烹饪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辅助原料,并进行烹调。
一般采用煮沸-沸腾-干燥的烹调方法,可以确保番茄汁中的细菌、酵素等物质被有效杀灭,同时释放出更多的番茄味道。
3. 磨碎:烹调完成后,将番茄糊进行磨碎处理。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过筛磨碎法,即将番茄糊通过网筛进行过滤;另一种是高压磨碎法,即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将番茄糊进行细磨。
磨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番茄酱的细腻度和口感。
4. 过滤:磨碎后的番茄酱需要进行过滤。
主要目的是去除残渣和杂质,使番茄酱更加纯净。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网筛、滤布等。
5. 煮沸:过滤后的番茄酱需要进行第二次煮沸。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确保番茄酱中的水分被蒸发掉,达到浓稠的效果。
同时,煮沸还能杀灭番茄酱中可能存在的细菌,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6. 添加调味料:熬制完成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一些调味料,如盐、糖、胡椒等。
这些调味料能够提升番茄酱的口感和香气。
7. 冷却包装:番茄酱煮沸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冷却。
冷却后的番茄酱可以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瓶装或袋装。
包装完成后,还需要对番茄酱进行灭菌处理,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以上是番茄酱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
当然,不同企业和地区有着各自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但整体流程大致相同。
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确保生产的番茄酱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鸡精的制造

鸡精生产线的工艺流程1、从粉碎工艺起:粉碎—混合—制粒—干燥—筛分—成品。
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是鸡精生产的四大步骤,所涉及的干燥设备等是主要设备,但同时也离不开众多的辅助设备,例如:筛分、包装、加热系统、传送系统等。
2、从鲜鸡起:鲜鸡—上味—煮熟——胶体磨—酶解—胶体磨—过滤—喷雾—鸡粉。
通常会涉及以下设备:绞肉机、胶体磨、酶解罐、过滤机、均质机、喷雾干燥机等。
从粉碎工艺做起鸡精生产线中,当鸡精颗粒烘干后,需对烘干颗粒进行筛分,以分离出大小均匀的颗粒作为商品包装。
通常情况,筛分机会选择三出口的振动方筛,此种设备兼有冷却和筛分的功能。
上下两层筛网的大小根据制粒的大小来决定,通常是涵盖制粒目数。
在鸡精的生产中,大部分会产生结块现象,如果返工,则浪费太大,现在则有整粒机来解决这一问题,结块料进入整粒机瞬间便可得到颗粒。
如果需从鲜鸡制成鸡精,那工艺会更复杂,设备也就更多。
一、概述1、鸡精的定义:以鸡肉膏、鸡油、鸡蛋、鸡味香精、鸡热反应粉为主要原料,再配以盐、糖、味精、香辛料、I+G等辅料,经混合、制粉和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鸡肉香风味的复合调味剂(鸡粉无需制粒).2、鸡精的特点:鸡精属于第三代鲜味剂(第一代为味精、第二代为味精I+G)其特点为既有鸡肉香精,又有MSG的鲜味,口感丰富,有层次感,且富有营养。
3、鸡精和味精的比较:A)MSG易溶于水,所以在烹饪时一般在起锅之前加入MSG效果好,菜肴的味道更加鲜美。
但MSG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加热会小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虽无害,但无有鲜味。
鸡精的用法似乎宽松得多,至少没有哪个厂家提消费者该在烹饪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添加鸡精。
B)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一种鲜味剂,而鸡精(粉)是复合调味料,既有鲜味又有鸡肉香精。
C)鸡精含有40%左右的MSG,是一种有鸡味的复合调味料,而MSG是一种由玉米淀粉或大米经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成的。
(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受控编号: HC-JSC-2013-A/0生产作业指导书2013年2月1日批准 2013年2月1日执行固态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一、原料处理(分拣、干洗)1、将所需原材料由车间外投料口投入车间,原料放到分拣台上进行仔细分拣,将不符合要求的原料、杂质、异物去掉。
2、检查干洗机无异常后,启动干洗机运转。
3、运转后检查除尘机的风量是否达到要求,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左旋转并拉大干洗机侧面的进风口,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右旋转,关闭或缩小时风口.4、调好风机风量后,将分拣好的原料放置于干洗机进料口处,由干洗机进料口均匀投料,保持机器正常工作状态,达到运行平稳可靠.5、把干洗好的原料送入烘干杀菌车间.6、工作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清除机内剩余物料,并检查有无零件损坏磨损,保持机器完好,保障工作正常状况。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对当班或主要责任人罚款10元。
二、粉碎1、检查粉碎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现象,有问题及时报告,确保安全.2、首先检查物料的标准度,然后开启电源,进入粉碎状态。
3、检查粉碎后物料的粗细度是否达到所需要求,以便调整.4、工作完毕,要关掉电源,确保安全。
5、要清理粉碎机上的灰尘,保证清洁。
6、打扫地面卫生。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罚款10元.三、调配调配:按照比例进行配料,倒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搅拌时间15分钟,使产品均匀,符合标准要求。
四、干燥·灭菌1、检查微波的螺丝有无松动和电源是否接触良好。
一切正常后才可启动。
2、启动顺序:⑴先拉下红色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⑵按下监控开关。
⑶按下风机开关,检查是否正常运转。
⑷按下排湿开关。
⑸按下运行开关,调至正常运行位置.⑹按下调温开关,调至所需温度位置(85-102℃)⑺依次打开微波1、2、3开关。
3、运行平稳后由微波进料口均匀进料,并检查出料时的产品达到要求。
4、工作完毕,首先关闭微波开关1、2、3,调底运行速度,关闭调温开关,待机器空行二十分钟后方可关掉电源。
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

调味料加工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调味料的原料包括各种香料、调味品以及辅助材料。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和处理,确保其质量和纯净度。
然后根据配方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各种原料称量并混合均匀。
二、研磨和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研磨机进行研磨和粉碎。
通过研磨,可以将原料颗粒细化,增加表面积,有利于提取有效成分和增加调味料的溶解度。
三、提取和浸泡将研磨好的原料放入提取设备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酒精等)进行提取。
通过浸泡,可以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形成浸提液。
四、过滤和澄清将浸提液通过滤网或滤纸进行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然后使用澄清剂对液体进行澄清,去除悬浮物和浑浊物,使液体清澈透明。
五、浓缩和蒸发将澄清的液体放入浓缩设备中,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将溶剂蒸发掉,使浸提液浓缩。
浓缩后的液体中含有更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味道更加浓郁。
六、调配和配方根据产品的需要,将浓缩后的液体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调配和配方。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用于调整调味料的口感、颜色、稳定性等特性。
通过精确的配方,可以确保调味料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七、杀菌和灭菌为了确保调味料的安全性和延长其保质期,需要对调味料进行杀菌和灭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温杀菌、紫外线杀菌、微波杀菌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保证调味料的卫生质量。
八、包装和储存对处理好的调味料进行包装,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以确保调味料的品质和保存期限。
同时,要注意包装过程中的卫生和密封性,防止外界因素对调味料造成污染和氧化。
九、质量检验和出厂对包装好的调味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测等。
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通过合格的质检后,调味料可以出厂销售,并提供给消费者使用。
十、研发和创新调味料加工工艺也需要不断的研发和创新。
随着人们对食品口感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调味料的加工工艺也需要不断改进。
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可以提高调味料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概述
一 调味料定义
是在烹调食物菜肴过程中,能够产生特定风味的食物配料。
二 制作调味料的主要原料
1、咸味剂:主要为碘盐,添加量的确定——一般人感觉 的适口食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9%—1.2%。
2、甜味剂:主要有食糖(红、白),蛋白糖,麦芽糖醇, 甜蜜素,木糖醇,蜂蜜。
三 混合
1、将以上按配方比例准确称量的各种原料,加入v型混合 锅中混合均匀,每锅不能超过230kg,要求各种物料混合 均匀,混合时间一般掌握在20分钟左右。
2、投料原则:先重后轻,先干后湿,后加易吸潮物料。 3、正确顺序如:盐、糖、味精、麦牙糊精,精料。
四 包装
1、制袋系统:由成型器和辊筒构成。(不同克重用不同 成型器,成型器的型号有:90、100、120、137、167)
二 配料
配料员按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原物料。
三 制酱
一般使用夹层炒锅,以蒸汽间接加热,既安全卫生,又易 于控制温度,能保证产品质量。
制酱岗需注意的问题
1、煮酱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设备气压是否符合工艺设计标准; 3、操作工是否按正确顺序投料煮酱; 4、煮酱过程中各种物料状态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2、填充系统:由容杯和刮板构成。 3、切割系统:为了顾客食用方便,使用锯齿形切刀进行
切割。
4、对包装效果的检查: a 包膜图案清晰、正确; b 纵横封平整,无明显夹料、扬粉现象; c 检查测试压力:0.05mpa压力下持续30秒以上 ;
五 成品入库
下库工在每班生产结束后将成品入库,每车不许超过两个 品种。
四 冷冻
炒制好的酱料由管道输送至冷冻缸,由于此时的酱料温度 过高不利于包装,所以需要在冷冻缸内冷冻至适宜的温度, (一般T≥40℃)并使酱料达到粘稠的半流体状态再进行包装。 冷冻缸利用减速装置来控制搅拌快慢,一般为45转/分, 而且每次冷冻的酱料不能超过700kg。
五 包装
1、制袋系统:由成型器和辊筒构成。(不同克重用不同 成型器,成型器的型号有:100、120、140);
2、粉碎:箩孔直径为1.0mm。
二 辣椒粉
1、烘烤:a 视烤盘大小而确定装入量,要求辣椒在盘中 分布四周高中间低; b 烘烤温度:100℃ c 烘烤时间30-40min ;
2、粉碎:箩孔直径为0.8mm。 3、粉碎其他几种原料的箩孔直径: 葱粉 箩孔直径1.0mm 姜粉 箩孔直径1.0mm 白糖 箩孔直径2.5mm 蒜粉 箩孔直径2.8mm
2、填充系统:由下料嘴和回吸构成。 3、切割系统:为了顾客食用方便,使用锯齿形切刀进行
切割。
4、对包装效果的检查: a 包膜图案清晰、正确; b 纵横封平整无折皱; c 用力分别从一端使劲挤压,无漏料迹象; d 检查测试压力:瞬时压力大于120kg,持久压力大于
75kg为压力合格,
六 成品入库
v 型混合锅
粉料包装岗
粉料包装机辊筒
制酱整体的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配料员配料
制酱 冷冻 包装 入库
第三章 酱包生产工艺
一 原料的预处理
一些原料必须经过粉碎后才能加工,如:肉类、洋葱、小 红葱、葱、姜、蒜等易引起包装机堵塞,而且一些风味也 不容易释放出来。此工序主要设备为刹菜机、绞肉机等。
如生姜的粉碎:由原来的刹菜机刹制改为用绞肉机刹制, 如筚孔直径为7.5毫米,须先刹制后再用刹菜机刹制,使 颗粒度达到使用要求。如筚孔直径为6.0-6.5毫米,经过绞 制后如颗粒度达到使用要求,可不必再经刹菜机刹制。
下库工在每班生产结束后将成品入库,每车不许超过两个 品种。
刹菜机
刹菜机内部结构
绞肉机
பைடு நூலகம்
制酱岗
炒锅
炒锅内的搅拌叶
酱料包装岗
酱料包装机
运转中的酱料包装机
酱料包装机的辊筒
醋包机
第四章 烘烤与粉碎
一 烤孜然粉
1、烘烤:a 3-4每托盘; b 烘烤温度:170℃; c 烘烤时间120min; d 烘烤要求:每20-25min翻动一次;
3、酸味剂:主要有柠檬酸,乙酸,乳酸,苹果酸。 4、防腐剂:常用的有山梨酸钾,丙酸钙,尼泊金乙脂。 5、鲜味剂:味精,琥珀酸钠(干贝素)。
第二章 粉包生产工艺
一 配料
配料员按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原料,否则会影响原料原有 的色、香、味、形。
二 预混合
对风味影响大、添加量小的原料应首先预混合,把各种微 量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这样混合均匀、分散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