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卷 (3)

合集下载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烟台市2023年中职学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三)(时间:120分钟共120分)请将试题的答案按照要求答在答题卷上。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在答题卡上。

得分阅卷人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藉辐射相形见拙贻笑大方B.修葺玷辱哗众取宠肢离破碎C.契据收讫杯水车薪焕然一新D.鞭挞斑驳急功进利谈笑风生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红光制衣厂的公交车有:8路、18路、28路、32路等,停车点离厂门口不到100米。

B.本化工厂招聘运输部主管一名;需从事过运输调度工作一年以上,司机两名;需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

C.不绝于耳的争议提醒我们,应该对改革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明确改革是要进还是要退如果要进,哪些应该坚持,哪些需要调整D.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官员在主题报告中对《无极》剧组污染香格里拉的行为提示了严厉批评。

3、下列各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亚父者,范增也。

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①垠(yín)的②塞(sā i)外草原之上,③逶(wěi)迤翻腾的幽④燕(yān)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⑤顷(qǐnɡ)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⑥溽(rù)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A.① ③ ④ ⑥ B.① ④ ⑤ ⑥C.① ② ③ ⑤ D.② ④ ⑤ ⑥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您的棋艺实在高明,我只有甘败下风。

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太原市2022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社会主义诞生在西欧的土壤,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孕育的叛逆之子,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主义的产生离不开资本主义现代性这一历史前提。

因此,中华文明把现代社会主义融入自身,包含着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华文明必须积极吸纳作为现代社会主义之前提的一切“现代文明”,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东西;另一方面,中华文明还要借助现代社会主义能动地创造一种新型的、更好的现代文明。

这就是文明革新的辩证法。

问题在于,经典作家所论述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实质上是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超越,而在缺乏资本主义土壤乃至基因的其他社会,比如中国,到底如何经过“拿来主义”来人为构建一种并非自生自发的未来文明,却是谁也不知究竟应该怎么做的事情。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华文明的现代新生,并非按照现代社会主义的抽象原则进行生硬的单向自我改造的结果,而是在现代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与自身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对于现代社会主义和自身的双重改造。

实际上,也就是在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中进行的融合创新。

在此过程中,中华文明绝不是作为一个被动受纳的纯粹客体而存在,毋宁说,中华文明必须保持高度的主体性,只不过这种主体性不是现代西方哲学所设想的那种基于主客二分、流于封闭自我的形而上学“主体”,而是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学习型文明所固有的“日新之谓盛德”(《易经·系辞上传》)。

哈师大附中2024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4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哈师大附中2024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最近,一些续写经典名著的故事,以有声读物的形式在播放平台上收获了一批拥趸、获得了不俗的关注。

只不过,这些别开生面甚至出乎意料的情节,并非来自令人的演绎,而是出自机器的计算。

随手搜索AI续写的故事,《两小儿辩日》的结果竟孔夫子骗小孩,组织儿童打架;《桃花源记》的结尾,为了保守秘密村民竟然设计陷害到访的渔人……清奇、古怪甚至狗血的剧情,与原作走向大相径庭,冲击着不少读者的想象力。

在消费了一番由AI创作的“奇文"后,不少人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AI续写的东西,常常离经叛道?事实上,人工智能写作遵循着不同于艺术规律却也清晰、可控的技术逻辑。

这种被称作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技术,旨在让机器拥有理解并解释人类语言的能力,最终实现人类与机器的顺畅公。

AI续写的故事,不少来自生成式的自然语言生成(NLG),简单来说就是用大量的文学作品训东模型到成熟,在输入指定需求后模型生成对应的文稿。

现阶段,这种技术“写就”的文本多数还颠三倒四、不合常理,无法与真正的文学挂钩。

但事实上,人工智能写作的商业运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10年前,在地震频发的美国加州,洛杉矶时报》便开始研发用新闻机器人生成地震速报。

只需3分钟,人类惊魂甫定时,一篇规整格的地震速报便可以完成写作与发布。

近几年,类似的应用也在国内得到普及,从天气报道到股动态不一而足。

这类高度结构化的硬新闻,不需要太多创作发挥,只需按实情迅速填空,恰好能挥机器的长处。

不止提供事实,更要探路市美,如今,对人工智能创作的研究可谓方兴表艾。

从AI绘画、音乐作到舞蹈编排,许多审美活动的逻辑正被科学家不断归纳、总结后教给机器。

那么,会有一天,我所有智慧劳动的产品都可以由机器取代,换言之,作家会因为写作机器人而下岗吗?对此,我们无意在这里展开细密的技术哲学分析,亦难以猜测未来人、技术与艺术的具体走向。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咸阳市2023年高考模拟检测(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概率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按键,只要赋予其无限的时间,猴子必然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而若是有无限只猴子,则能立刻打出任何文章,此即“无限猴子定理”。

作为一个比喻,“猴子”所代表的是一个可以无限生成随机文本的工具,“打字机”则代表了意义无限的语言本身,“打字行为”的实质则是利用两个无限的交集来生成一个有限的子集。

产生了巨大影响的ChatGPT之所以被命名为“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实际上就是通过低“猴子”的随机性(提高正确语言答案出现的概率),提升“打字机”数量级(增加可学习的语言内宋),进而提高生成“莎翁全集”的概率。

通俗地说,ChatGPT的基本原理,即通过训练程序来有目的地学习人类语言知识和模式,从而生成高质量的文本。

这里的“学习”其实是一套利用奖励机制调整程序的策这——基于人类标准,程序所生成的语言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那么通过正确的累加和错误的摈除,程序就能够持续地生成正确的文本。

ChatGPT能大量制造符合人类标准的文本,如果将这种表现定义为“创造力”,ChatGPT显然是成功的。

当笔者向ChatGPT提问:“你能够为文学研究提供什么帮助?”其回答内就包括“提供文学批评”“提供有关文学作品的批评性评论”“帮助研究者了解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等。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空间是文化生存、发展与交流的场所,是特定空间、时间和其中一种或多种文化的统一体。

传统村落是承载中华传统文明与悠久历史的重要栽体,其文化空间是彰显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物质表现。

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传统村落在现代生活与文化影响下开展文化空间更新与新型文化空间建设。

但是,新建空间与设施往往趋于现代风格,缺乏地域特色,缺乏对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与智慧的继承。

一处村落是否能够防止自然灾害、避免外界侵犯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古语有云,“高毋近阜而用水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建邦设都,皆凭险阻。

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为固”。

从功用角度思考,如此空间选址的本质源于先民朴实的生存安全需求与防御意识。

历史上的沿黄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纷乱中,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人们常受外来匪患侵扰,因而需要将村落设在不易被外界发现、易守难攻的环境中,借助自然这一天然屏障形成村落的第一道防御设施。

村落街巷功能综合,一方面作为村落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通过线性连接将不同功能空间组织起来,提供可达路径实现人在空间与空间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则作为排水基础设施,将建筑单个空间的排水集中到街巷中,再经由街巷引导至河流或池塘中,避免降雨集中时期引发洪涝灾害;更有些村落借助复杂的街巷空间组织达到通风或防风目的,以适应当地的气候。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王益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信息卷(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天地之心”最早见于《周易·复》彖辞,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此处的“天地之心”是指天地间万事万物阴阳消长的规律性。

张载的思想深受易学的影响,曾在长安坐虎皮椅讲《周易》,并且著有《横渠易说》,因此他所谓的“天地之心”是与易学密切相关的。

张载用“太虚即气”解释宇宙的起源和世界的本体,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他同时提出了“一物两体”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两面构成的。

张载所立的“天地之心”即揭示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是建立在易学哲学基础上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

《礼记》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天、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在天地之间,是能知能觉者,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

这是对人在宇宙之间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

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

因为“人”乃天地之心,所以“人心”体现了“天地之心”。

张载云:“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人把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到天地之间,与天地合而为一。

《西铭》云:“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胞物与”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仁民爱物”的观念,将仁爱的对象推及万物,提升了儒家“仁”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境界。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祝融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后裔。

然而翻看更多的史料,就会发现高贵的祝融其实是个官名。

(甲)《国语》中就有“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的记载。

可见“祝融”是官职,负责掌管用火事宜。

(乙)这在《汉书•五行志上》中得到了印证:“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丙)由字可知,“祝”在甲骨文中如人跪在神前祷告;“融”的形态则是炊烟自一种叫“鬲”的烹任器具旁边如虫般蠕动而出。

祝融成为“火”的代言,众望所归....。

火的使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对于尚在蒙昧..状态下的古代先民来说,火是防御野兽的工具、抵御严寒的利器、烹饪美食的神物。

即便是越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不必再靠天赐予,但如何保留火种、如何将火的使用极大化,依然是个难题。

在这一点上祝融绝对..功德无量,否则也做不了火官。

而且在那一时期火之威力堪比如今的武器,身为火官,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参与部落战争,并担负重任。

于是就有了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时祝融襄助火攻,黄帝南巡祝融随侍为之“辨乎南方”的故事。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正苗红B.众望所归C.蒙昧D.绝对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苏轼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浙江省2025届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

浙江省2025届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

浙江省2025届高三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三)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石碾.(zhǎn)碾麦子前,要先用簸.(bò)箕将麦子过滤一下,滤去其中的草屑和砂石,碾玉米后要用簸箕将粉与糁分别开,这些工作除了簸箕任何家什都不能胜任。

B.土墙的土是从园地里刨.(páo)起的,园地的土在一茬茬的播种和收成中,就如保藏那些随机遗忘的菜子和草根一样,保藏了一代代洒落在这里的祈.(qí)盼目光。

C.莺啼鸟啭.(zhuàn)芳草绿,又是一年茶香时。

趁着好季节,携亲带友去大自然吧,汲.(jí)一瓢清冽的春水,煮一壶清幽的春茶,让一颗喧嚣躁动的心渐渐伸绽开来……D.韶华流转,曾经的风华变成了班驳的回忆,我们也渐渐褪去懵.(měnɡ)懂,成长为大人的模.(mú)样,多想用一纸素笺记录那逝去的青葱岁月,祭祀曾经的纯真年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日子好过了,囤积生活用品的人少了,但“囤积信息”的人多了,理由也更充分了。

[甲]看过的电影、照过的相片犹如《备忘录》,记录着美妙的记忆,弃之惋惜;没读的书、没看的帖,偶遇就是缘分,假如不立刻保存,就会在信息洪流中无影无踪....。

囤积信息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不会和生活起居“抢地盘”。

[乙]存储介质由1.44MB的3.5英寸软盘扩大到空间以GB、TB计的硬盘、网盘,信息获得渠道从实体书报到群组网站,我们赶上了“攒资料”最便.捷.的时代。

[丙]信息爆炸,意味着信息量大、信息迭代快;所幸,信息的存储、传输实力也更强。

但除了“量变”的视角外,人们更关注信息存储方式的变更是否带来了“质变”。

有人说:“信息囤积,使人们从学问的生产者成为学问的搬运工。

”有人说:“只存不看,人变懒了,大脑也蜕.化.了。

”这些说法似乎有些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卷(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分别有三组词语,每组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整.治—诊.治人事.—人世.飞.舞—挥.舞B.终生.—终身.汇聚.—汇集.情景.—情境.C.留恋.—留念.任.命—认.命容.许—允.许D.择.要—摘.要老.人—恼.人回首.—回手.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屹立讫今为止收迄迄无音信B.俱全与时具进家具百废俱兴C.株连罪不容诛锱珠铢两悉称D.负疚咎有应得归咎内疚于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哺育子女,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有些人却以种种借口自己的责任。

②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经济衰退,英国中央银行利率,并向金融部门注资,以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

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A.推脱降低确立B.推托减少建立C.推托降低建立 D.推脱减少确立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去年12月的香港,酒店预定显明显上升,今年1月10日各大宾馆客房已预定一空,大批内地游客准备在香港度过圣诞和新年。

B.从投资策略来看,国外机构投资者注重企业成长前景、行业实力及财务状况等公开披露的信息,他们往往选择绩优股,拒绝介入问题公司。

C.中国汽车营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大卖场到专卖店再到汽车园区,营销方式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卖汽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产品分配或商品购销,已演变为形式多、功能更多。

D.从地窝子里钻出来,伸一伸肢体,吸一口滋润湖水的空气,让阳光的朗照洒遍全身,心情是多么的舒畅。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2)(3)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②④/③⑥B.②⑥/③④/①⑤C.③④/①⑤/②⑥D.①④/②⑤/③⑥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科学与艺术王禹民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

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

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既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

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和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

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法国的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

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

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颠簸的运动状态。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

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

后来人们把这骚动称为布朗运动。

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的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

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

在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

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宏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

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

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

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

(选自《中学生阅读》)7.为什么中外画家可以用水彩画表达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概念?请指出下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A.这些画家都同发现相关自然规律的科学家有着密切的个人交往。

B.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

C.他们也都探究过天地之貌。

D.他们与科学家一样要并用肉眼和心眼来欣赏大自然。

8.解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这句话的含义最准确的一项是()A.科学与艺术各属的领域不同,但它们探究大自然的手段是一样的。

B.科学与艺术研究天地自然的方式不同,但最后还是要相互合作相互借C.科学与艺术使用的语言不同,可表达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D.科学与艺术有许多不同,但它们的本质和使命却都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9.不属“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区别的一项是()A.“布朗运动”是微观运动,“透纳运动”是宏观运动。

B.“布朗运动”是用数学公式和物理概念表达的,“透纳运动”是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的。

C.“布朗运动”可以显示分子运动的奥秘,“透纳运动”再现的则是大自然静止的奥秘。

D.“布朗运动”表现的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壮丽,“透纳运动”表现的则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伟。

10.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说布朗是“画家”,是因为他描绘了“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

B.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所以人们运用起来只能让它各司其职。

C.因为科学与艺术相通,所以科学家要热爱艺术,艺术家也要热爱科学。

D.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人才是完整、和谐与全面的人。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 )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 )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 )。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因谓( )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 )。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 ),问余所以至此(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③,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见之欤? (苏轼《方山子传》)注:①光、黄;宋时光州和黄州。

②朱家、郭解:皆为西汉时游侠。

③勋阀:功臣门第。

11、根据语境,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最恰当的一组虚词是( )A.以、于、者、之、焉、然、也、乎 B.于、乎、之、焉、以、也、然、者C.以、于、也、乎、之、焉、然、者 D.于、之、也、乎、以、者、焉、然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和行为。

B.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使酒:因酒使性。

D.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徉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佯狂:假装疯癫。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歧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方山子出身世代功臣门第,他的家原来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在黄河北岸有大片土地,足以让他过豪华舒适的生活。

但他不慕荣利,放弃了这些而甘愿隐居在荒山里,说明他是一个追求精神上独得其乐的人。

14、下列对本文的评说,不当的一项是()A.作者给方山子作传,极概括地写了他少年慕游侠,壮年折节读书而不遇,晚年归隐的一生。

B.作者写方山子,突出其不慕荣利,舍弃功名而甘愿隐遁贫贱的性格。

C.作者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描写。

如写方山子少年胸怀大志,豪放自信,晚年虽“精悍之色,犹见于眉宇间”,但“独来穷山中”,已不复有当年的雄心壮志。

D.本文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时,心情难免郁闷。

方山子归隐是由于“不遇”,这一点正与作者仕途不顺相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四(18分)15、把下面的文言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进,字文进,钱塘人也。

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①。

一时待诏②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

进入京,众工疾之。

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之妙。

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

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注:①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贱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

②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倏皇帝命令使唤。

①进入京,众工疾之。

②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③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

16、阅读下面两首都题为《咏柳》的唐诗,完成后面(1)(2)两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