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开元盛世

合集下载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

2、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开元之治”1、背景:2、采取措施:①②③3、结果: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经济繁荣的表现(1)农业:①②③④⑤⑥(2)手工业:①②③(3)商业:①大都市:②长安城:2、“开元盛世”:三、唐朝的衰亡1、原因:(三点)2、灭亡:【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唐玄宗励精图治B、唐玄宗崇尚节俭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课外作业】1.记忆和理解第3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预习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3.完成《优化设计》课后习题。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3课《“开元盛世” 》教案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3课《“开元盛世” 》教案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进等方面。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方面。

商业的繁荣则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体现。

在讲述这个子目时,一要注意几方面的内在联系,二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研究各朝历史都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法建议 1.讲新课之前,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的唐诗,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开元盛世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等 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唐朝 的衰落。
开元盛世的终结
开元盛世的特点
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开元之治,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代表之一。
开元盛世的终结原因
随着唐玄宗年老体衰和政策失误,开元盛世逐渐走向了终结。
开元盛世终结的原因分析
商业贸易的兴盛
总结词
开元时期的商业贸易活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开元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如降低商税、开放市场、 鼓励海外贸易等。这些政策吸引了众多商贾前来贸易,商品种类丰富,市场繁荣 。同时,城市的商业街区和集市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商业网络。
文化艺术的发展
政策稳定性
开元盛世的历史表明,政策的稳定性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 重要。现代社会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频繁的政策变 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THANKS
唐朝的发展
唐朝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 化改革,实现了从分裂到统一, 从落后到繁荣的转变。这些改革 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1 2
3
政治改革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 府的行政效率。
经济发展
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01
开元盛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稳定,为后来
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融合
02
在开元盛世期间,唐朝积极推动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
的交流与融合。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03
开元盛世的成功经验,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即位前: 平定政局 2、唐玄宗前期统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经济上: 发展生产,崇尚节俭 主要措施
政治上: 任用贤臣,重视吏治
“玄宗少历民间, 身经难, 故即位之初, 知人间疾苦, 躬勤庶政。”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 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上有 何相同之处?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表现
农业
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 蔬菜品种 茶风盛行 生产工具改进
抗灾能力增强
手工业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
坊和市 繁华的大都市
花鸟纹锦
黑釉三彩马
三彩骆驼载乐俑
繁华的长安西市
宠 妃 杨 玉 环
“红颜祸水”是导致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3课《“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
第 3课
开元盛世
黄土梁子初级中学
七年级历史组
谢志刚
开元盛世
唐玄宗
(685~762 年)
唐玄宗名李隆基, 712 ~ 756年在位。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什么是开元盛世?唐 玄宗前期为什么能出 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①选拔人才,发展生产 ②整顿吏治,提倡节俭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前期的用人有何共同点?
《资治通鉴》这样写道:姚崇善于应变, 办理各种事务;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 立场。两人都同心协力辅佐玄宗,使赋役 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的贤明宰 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 璟,其他人都不能同他们比。 根据上文,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 有何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用人才能把国 家治理得更好?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请回答: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选择题 1.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2.下列人物不是唐玄宗时名相的是( ) A.张九龄 B.狄仁杰 C.姚崇 D.宋璟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 B.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C.唐都长安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D.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翻车
白瓷、唐三的妇女形象
邢窑白瓷
越 窑 青 瓷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2.农业的发展 3.手工业的发展 4.唐都长安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 和成都 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又是国际性大都市
水利工程
农 业
二、盛 世经济 繁荣的 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伊岭区中学导学案
年级 七年下 学科组 历史 课题第3课 开元盛世 总共22课时第3课时 主备教师 王凤利 审查人 吴永杰 编制时间 2013.01.27 时间:2013.03.1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唐玄宗的改革措施,理解“开元盛世”。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丝织品、瓷器的欣赏,意识到劳动创造了美,培养美感和历史情趣。 3、情感目标:对一些丝织品、陶瓷工艺品、城市布局的赏析和认知,激发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学习难点: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年号是黄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 【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12页-13页,第一标题“开元之治”,完成练习: 1、唐玄宗的改革措施:①重用 ,“ ”。②重视 ;③提倡 。 2、“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使 年间的 为之一新,史称“ ”。 二、阅读教材13页-15页,第二标题“盛世经济的繁荣”,完成练习: 1、农业方面:⑴唐玄宗时期,修建 工程。⑵农耕技术的发展:南方 广泛采用 ,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 。⑶ 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⑷ 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全国范围盛行。⑸唐朝农民改进 的构造,制成 ,还创制了新的 工具 。⑹人们积极 ,治理 ,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2、手工业方面:⑴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 。⑵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 和 最为著名。 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方面:⑴唐朝的大城市: 、 、 和 。⑵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 和 , 是居住宅区, 为繁华的商业区。 既是当时各各民族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 统治前期, ,经济 ,仓库 ,人口明显 唐朝进入 时期,历史上称为“ ”。 三、阅读教材15页,第三标题“唐朝的衰亡”,完成练习: 1、唐朝日趋衰亡的原因:①唐玄宗后期,渐渐 ,宠爱 ,不理 。②唐玄宗还任用 ,造成 ,导致以边将 和 为首的叛乱。历史上称为 “ ”。③公元 世纪后期,爆发了 大起义。 2、唐朝灭亡:公元 世纪后期,唐朝瓦解, 年, 灭亡。 四、合作探究: 1、 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2、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
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
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测评反馈】(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2.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犁③翻车④筒车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的相似点有:( )
①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②都反对奢侈,提倡节俭,“戒奢从简”③ 都任用节度使④都抗
击突厥。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A.唐三彩 B. 白瓷 C.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6.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 成都
7.作为唐代的农民,下列现象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有:( )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政府修建四十多处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灌溉。③开
始种植原产于西域的蔬菜新品种。 ④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中国的封建社会多次出现治世或盛世局面,请填写下列朝代的治世及其统治者:
①西汉: ( 、 ) ②东汉——光武中兴(光武帝)
③隋朝:开皇之治(隋文帝)
④唐代: ( )、 (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1、 材料中的“上”是指谁?材料说的是什么事情?

2、从材料可以看出,之所以出现材料所述这种局面,原因是什么?
【我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