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开元盛世

合集下载

第三课开元盛世

第三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分小组讨论
提问:唐玄宗前期和唐太宗相比,有哪些相同点?
教师总结: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唐朝后来的繁盛奠定了基石,唐玄宗前期,拨乱反正,除弊政,用贤良创造了唐朝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教师总结:
1、农业:1)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2)农业技术的发展
“贞观之治”,“任用贤才,重视纳谏。”
“任用有才能的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人。“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政绩。“注重节俭。”烧毁宫内珠玉锦绣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中心发言人发言
“兴修水利”,“提高农耕技术”,“种植经济作物”,蔬菜、茶叶“农具的改进”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加”,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题目
第3课开元盛世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刘远航
年级

学科
历史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7日




本课以“开元盛世”从两个方面进行叙述:首先介绍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使唐朝出现“开元盛世”景象。其次,介绍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的成就。
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的继续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盛世经济的繁荣


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课前准备
本课的资料、有关图片、历史资料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七年级 历史下册 第三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 历史下册 第三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华东师大版)

对“无字碑”的理解 无字碑”
◆武则天自认为功高德大,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武则天自认为功高德大, ◆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还是不写的好 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 ◆武则天认为自己有功也有过, 武则天认为自己有功也有过, 功过是非还是留给后人评说 ◆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的皇后,但又自称天皇帝, 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的皇后,但又自称天皇帝, 死后与高宗合葬,该称皇后呢还是称皇帝呢? 死后与高宗合葬,该称皇后呢还是称皇帝呢? 左右为难, 左右为难,干脆不写
主 观 原 因 自 身 出 色 的 政 治 才 能
历 史 上 唯 一 的 女 皇 帝
治国措施
残酷 诛杀
继承… 继承 推行… 推行 任用… 任用
稳定了
发展了






开元盛世
极 盛 时 期 ! 达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繁 荣 景 象 , 社 会 经 济 呈 现 出 的 唐 玄 宗 开 元 年 间 ,
—杜甫 杜甫
开元全盛时期, 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 有上万户人家。 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 得丰收, 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 私人的仓库, 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 富裕。 富裕。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 ★唐玄宗的治国良策: 唐玄宗的治国良策: 重用贤人、 重用贤人、整顿军队 提倡节俭、 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唐玄宗励精图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 开元盛世、极为繁盛, 开元盛世、极为繁盛, 前所未有, 前所未有,因此他可以说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 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 —你同意吗? 你同意吗? 你同意吗
不同意该种说法! 不同意该种说法!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社会繁荣,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社会繁荣, 但到了中后期贪图享乐、 但到了中后期贪图享乐、 不理朝政致使唐朝由盛转衰。 不理朝政致使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唐太宗“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的出现是唐太宗“贞观之治” 和武则天时期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和武则天时期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是唐代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 是唐代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 并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 并不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

第3课 “开元盛世”幻灯片

第3课  “开元盛世”幻灯片

“玄宗少历民间, 身经难, 故即位之初, 知人间疾苦, 躬勤庶政。”
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 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上有 何相同之处?


表 现
手工业 商 业
水利工程(40多处) 农耕技术(水稻育秧移植栽培) 蔬菜品种(从西域传入) 茶风盛行(《茶经》“茶神”) 生产工具改进 抗灾能力增强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坊和市 繁华的大都市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第3课
一、“开元之治”
开元盛世
1、唐玄宗即位前: 平定政局 2、唐玄宗前期统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盛世的表现 2、“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经济上: 崇尚节俭,拒绝奢侈 主要措施 政治上: 任用姚崇等贤臣,“励精为治”
重视地方吏治
花俑
繁华的长安西市
宠 妃 杨 玉 环
“红颜祸水”是导致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开元盛世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等 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唐朝 的衰落。
开元盛世的终结
开元盛世的特点
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开元之治,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代表之一。
开元盛世的终结原因
随着唐玄宗年老体衰和政策失误,开元盛世逐渐走向了终结。
开元盛世终结的原因分析
商业贸易的兴盛
总结词
开元时期的商业贸易活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开元时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如降低商税、开放市场、 鼓励海外贸易等。这些政策吸引了众多商贾前来贸易,商品种类丰富,市场繁荣 。同时,城市的商业街区和集市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商业网络。
文化艺术的发展
政策稳定性
开元盛世的历史表明,政策的稳定性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 重要。现代社会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频繁的政策变 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THANKS
唐朝的发展
唐朝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 化改革,实现了从分裂到统一, 从落后到繁荣的转变。这些改革 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1 2
3
政治改革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 府的行政效率。
经济发展
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01
开元盛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稳定,为后来
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融合
02
在开元盛世期间,唐朝积极推动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之间
的交流与融合。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03
开元盛世的成功经验,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

第3课 开元盛世

第3课 开元盛世
4、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 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5、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 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 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2 分) 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 了哪些措施?(2分)
(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 局面?(2分)
堂上小测:第3课
1、唐玄宗走马任命的宰相是
姚崇
曲辕犁

筒车
2、唐朝时,在农业方面发明了 和 。 白瓷 、 青瓷 唐朝陶瓷中最为有名的是 和 唐三彩 。 长安 3、唐朝时期的大都市有 、洛阳、扬州和成 都。长安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 座国际性大都市。 4、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历史上称为 市 和坊 唐都长安城内分 ,其中商 市 业区是 ,居民区是 坊
农业发达 说一说:
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工具的改进:
曲辕犁
筒车
观察讨论:曲辕犁进步在什么地方?
曲辕犁
筒车
2、手工业的发展
1)、丝织业
2)、陶瓷业
唐代花鸟纹锦
手工业兴盛
白瓷
锦 青瓷
邢窑白瓷
越 窑 青 瓷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商业繁荣 长安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国 际性的大都市 从情景创设:假如你是唐朝时的一位 政府官员,要带领一个来自外国的使 团参观长安城,你如何介绍长安的特 点?

第三课“开元盛世”

第三课“开元盛世”

第3课“开元盛世”新授课 2月28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盛世经济的繁荣”。

本课的难点是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犁、筒车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的唐诗,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1、讲“开元之治”一目时,配合教材中的插图,从“唐玄宗走马任姚崇”这个小故事入手,再一一介绍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2、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次备课:讲解要细致,条理具体3、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如果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效果会更好。

②讲述筒车时,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二次备课:运用对比的手法,比较出曲辕犁和筒车的好处4、学习丝织业的发展时,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并鼓励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另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动脑筋”题,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唐代丝织业技术水平的高超。

六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初一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

初一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

盛世经济的繁荣
• 手工业表现: • 丝织业: • 丝织品的()很多,()高超。 • 陶瓷业: • ()()和()最为有名。 • ()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
工艺的珍品。
盛世经济的繁荣
• 商业表现:
• 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 长安城:
• 城内分为()和(),坊是()区,市为 繁华的()区。长安人口()万。长安及 时当时()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 市。
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 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原因①
② ④
措施①

② ③

女皇武则天
•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谁的皇后、国号。
• 女皇帝: 武则天 • 谁的皇后:唐高祖 • 国号: •周
• 2、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措施)有哪些?
1、发展农业生产
2、选拔贤才 3、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3、它的统治评价。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唐朝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 建立时间: 618年 • 都城: 首都长安、陪都洛阳 • 李世民的庙号:唐太宗 • 李世民的年号: 贞观
贞观之治
• 1、贞观之治的原因(李世民吸取的哪 些教训?)。
• 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 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 榨农民;
•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 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 ②()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水稻广泛采用 (),产量大大增加,()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 产地。
• ③()有很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
• ④()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之 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茶神:陆羽 《茶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辕犁示意图
筒车
开元通宝
繁华的长安西市
唐长安城明德门复原图
长安城下水道铁闸门
络绎不绝的丝绸之路
返回
大唐伎乐图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逐渐贪图享乐,专宠 杨贵妃,不理朝政。玄宗任用奸臣,政治十 分腐败,最终导致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 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此日趋衰落。
唐玄宗宠妃杨玉环
唐明皇幸蜀闻铃处
唐明皇仓皇逃窜
潼关失守后,玄宗逃往四川。行至梓潼 县20公里处,有一上亭铺古铎站,唐玄宗在 此暂停,夜半忽闻铃声叮当,以为追兵又至, 大惊而起。后来发现“叮当”之声是檐下铜铃 在风中作响,才知是一场虚惊。玄宗出逃的 狼狈之态,由此可见一斑。
唐朝大将郭子仪
郭子仪
郭子仪 (687~781)唐代大将。华州郑 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积功官至天德 军使兼九原太守等。安禄山反,他以朔方节 度使率兵与李光弼合军击败史思明。并与李 率师五万至灵武,拥立肃宗,拜为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关内河东副元帅,配 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升中书令,封汾 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与唐共击吐蕃。德 宗嗣位,尊为“尚父”。
开 元 盛 世
目录
“开元之治”
盛世经济的繁荣
唐三彩
唐朝的衰亡
探究活动
退出
唐玄宗
开元之治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这 是唐朝极盛的时期。
姚崇
姚崇
玄宗开元初第三次为相,封梁国公。明 于吏道,敢于进谏,反对滥造佛寺道观,不 少僧侣因此还俗,又提倡焚埋法来灭蝗等。 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
三彩陶骆驼载乐俑
三彩陶双鱼形壶
三彩陶鸳鸯枕
返回
课堂练习


1、任用姚崇、宋璟为相的皇帝是( B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宗 D.唐高祖 2、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B ) A.玄武门兵变 B.安史之乱
李光弼
李光弼(708~764)唐代大将。营州柳 城(今属辽宁朝阳)契丹人。安禄山反叛, 以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合军收复河北十余郡, 并击败史思明。肃宗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率 军攻安庆绪,为史思明所败。不久攻克怀州。 后因受宦官鱼朝恩牵制败于洛阳北邙山。代 宗时镇徐州,进封临淮王。曾派兵镇压浙东袁 晁起义。
权倾朝野的杨氏兄妹
权倾朝野的杨氏兄妹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甚至连杨贵妃的三个 姐姐也一并得到他的宠幸,受封为虢国夫人、 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而杨贵妃的堂兄杨国 忠也因此身居宰相之位。杨氏兄妹权倾朝野, 无人可及。图为《虢国夫人游春图》。
明皇幸蜀图 明皇幸蜀图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途中士兵拒绝前行,迫使玄宗赐杨贵妃自缢。 后来,在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努力之下,唐 朝借助回纥兵平定了安适之乱。图为《明皇幸 蜀图》。
黄巢
黄巢大起义
公元875年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 民大起义。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881年攻 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唐信宗逃往成都。 但是,起义军没有乘胜追击唐朝军队。最后, 在唐军的反攻中,起义失败,黄巢自杀身亡。
黄巢占领长安
后梁太祖朱温
唐朝灭亡
公元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最后 一个皇帝——唐哀宗,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返回
三彩凤首瓶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 它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 黄、绿、白三色釉彩 涂胎,故称唐三彩。 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它是 在继承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是中国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 就闻名中外。
黑釉三彩马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女坐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