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探究1一、导学1.导入课题: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以及如何解方程组.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目标:(1)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体会数学建模思想.(2)能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正确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并求解.3.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组,由方程组的解解释实际问题.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99探究1.(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同学们可以先独立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答,然后再互相交流.(4)探究提纲:①题目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有几个等量关系?②要检验饲养员李大叔的估计正确与否,就要求出每头大牛每天所需饲料和每头小牛每天所需饲料.③如果设每头大牛和每头小牛1天各约用饲料xkg和ykg,根据你发现的等量关系,可列方程组3015675 4220940.x yx y+=⎧⎨+=⎩④能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问题吗?⑤请你解③中方程组,并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解的.⑥饲养员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吗? 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探究提纲相互研讨学习. 三、助学 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①能否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和方程组.②能否正确解出方程组. (2)差异指导:对少数学有困难和学法不当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相互提出学习疑点,相互帮助. 四、强化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和要注意的问题;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练习:某校七年级学生在会议室开会,每排坐12人,则有11人无座位;每排坐14人,则最后一排只有1人独坐.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多少排?该校七年级有多少学生?解:设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x 排,该校七年级有y 名学生,根据题意,得12111413.x y x y +=⎧⎨-=⎩,解得12155.x y =⎧⎨=⎩,答:这间会议室共有座位12排,该校七年级有155名学生. 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代表介绍本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效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教学难点是利用相等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中,采取了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12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20分)现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8个盒身或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设用x 张铁皮做盒身,y 张铁皮做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A )2.(20分)解下列方程组:解:(1)①+②,得4y=11. (2)整理,得解得114y =.89173 2.x y x y +=⎧⎨-=-⎩,①② 把114y =代入①, ①+②×3,得11x=11. 得11354x -=. 解得x=1.解得3112x =.把x=1代入②,得1-3y=-2.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解得y=1.311211.4x y ⎧⎪=⎨⎪=⎪⎪⎩,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1.x y =⎧⎨=⎩,3.(20分)一支部队第一天行军4h ,第二天行军5h ,两天共行军98km ,且第一天比第二天少走2km ,第一天和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设第一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xkm/h,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ykm/h.由题意,得4598 425x yx y+=⎧⎨+=⎩,,①②①+②,得8x=96,解得x=12,把x=12代入①,得48+5y=98. 解得y=10.∴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210. xy=⎧⎨=⎩,答:第一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12km/h,第二天行军的平均速度为10km/h.二、综合运用(20分)4.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解:设大车一次可以运货x吨,小车一次可以运货y吨.由题意,得2315.5 5635.x yx y+=⎧⎨+=⎩,①②②-①×2,得x=4.把x=4代入①,得4×2+3y=15.5.解得y=2.5.∴3x+5y=3×4+5×2.5=24.5.答: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24.5吨.三、拓展延伸(20分)5.某家商店的帐目记录显示,某天卖出39支牙刷和21盒牙膏,收入396元;另一天,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同样的52支牙刷和28盒牙膏,收入518元.这个记录是否有误?如果有误,请说明理由.解:有误,理由:设一支牙刷的价格为x元,一盒牙膏的价格为y元.由题意,得39213965228518x yx y+=⎧⎨+=⎩,,即137132137129.5.x yx y+=⎧⎨+=⎩,方程组无解.∴这个记录有误.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探究2一、导学1.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解应用题.2.学习目标:(1)在对各类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学会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2)养成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3.学习重点、难点: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设计的应用题.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99探究2.(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画出示意图,借助图形直观地分析理解题意.(4)探究提纲:①这里研究的实际上是长方形的面积的分割问题,你能画出示意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吗?②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有哪些分割方式?若保持宽不变,把长分成两段(即竖向分割,如上图所示),左边种植甲种作物,右边种植乙种作物,设AE=xm,BE=ym.(a)根据原长方形的长为200m,可列出方程:x+y=200.(b)因为长方形宽为100m,所以两小长方形面积分别为100xm2,100ym2,又因为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为1∶2,所以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可表示为100x∶200y,于是再由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列出方程:100x∶200y=3∶4.③你能求出由②中(a)、(b)的方程联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吗?④根据求出的结果应如何表述你的种植方案?⑤你还能设计其他种植方案吗(如右图)?二、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相互研讨学习.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①能否顺利表示出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②能否求出方程组的解并规范作答.(2)差异指导:对少数学有困难和学法不当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四、强化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展示设计出的其他种植方案,并相互交流.五、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学习得与失.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解题方法,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解题的技巧,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20分)如图,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2倍少15°,设∠ABD与∠DBC的度数分别为x°、y°。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数学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 方 程 组
代入法 加减法 (消元)
实际问题的答案
检验
数学问题的解 (x=a , y=b)
4、某班同学参加运土劳动,一部分同学抬 土,另一部分同学挑土,已知全班共有筐 59只,扁担36条,试求有多少同学抬土, 多少同学挑土?
5、一支部队第一天行军4小时,第二天行 军5小时,两天共行军98km,第 一天比第 二天少走2km,第一天和第二天行军的平均 速度各是多少?
6、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 (500克)和小瓶装(250克)两种产品的 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 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 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x = 48 y = 52
1、鸡兔同笼,共有12个头,36只腿, 则笼中有 只鸡 只兔; 2、甲、乙两数之和是42,甲数的3倍等于乙数的4倍, 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若设甲数为x,乙数为y,依题意可列方程组_____ 3、甲、乙、丙三数的和是35,甲、乙的差是7, 乙数是丙数的3倍, 则甲数= ,乙数= , 丙数=
等关系,根据这些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 组成方程组; ⑶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⑷答:检验所求的解,写出答案。
2、某工厂去年的利润(总产值-总支出) 为200万元,今年总产值比去看增加了20%, 总支出比去年减少了10%,今年的利润为780 万元。去年的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
总产值 (万元) x (1+20%)x 总支出 (万元) y (1-10%)y 利润 (万元) 200 780
⑴ . 工作量问题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⑵. 行程问题 路程 = 速度 × 时间 顺风(水)速度 = 航速 + 风速(水速) 逆风(水)速度 = 航速 – 风速(水速) ①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 = 总路程 ②追及问题:两者路程之差 = 总路程 ⑶. 利润问题 利润 = 售价 – 进价 售价 利润 折率 = 利润率 = 标价 ×100% 进价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课件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一天需用饲料675kg; (30+12)头大牛和(15+5)头小牛一天需用饲料940kg.
新知探究
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一天需用饲料675kg; (30+12)头大牛和(15+5)头小牛一天需用饲料940kg.
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上面的两个等量关系? 可设每头大牛和小牛平均1天各需用的饲料为 x kg和 y kg. 30x 15y 675 , 42x 20 y 940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时1
知识回顾-课堂导入-新知探究-随堂练习-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知识回顾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哪些? 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变形
代入
求解
回代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变形
加减
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同学们可以先独立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答,然后再互相交流.
(2)求 A、B 两工程队分别整治河道多少米.
A.24岁,14岁
B.26岁,14岁
拓展提升
A 工程队用的时间 A 工程队治理的米数
B 工程队用的时间 B 工程队治理的米数
拓展提升
(2)求 A、B 两工程队分别整治河道多少米.
A 工程队整治河道的米数为 12x=60, B 工程队整治河道的米数为 8y=120. 答:A 工程队整治河道 60 米,B 工程队整治河道 120 米.
未知量有每头大牛1天需用的饲料和每 头小牛1天需用的饲料.
新知探究
探究1 养牛场原有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1天约用饲料675 kg; 一周后又购进12头大牛和5头小牛,这时1天约用饲料940 kg.饲 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头大牛1天约需饲料18~20 kg,每只小牛1天 约需饲料7~8 kg.你能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吗?
关于“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考

关于“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考【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在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小节“再谈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考,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等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一、新课引入的设计;二、讲授新知的设计;三、课堂练习的设计;四、课堂小结的设计;五、布置作业、教学评价、板书的设计。
【关键词】二元一次方程组;估算;教学评价;数学思想;教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在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小节中,又特别安排了“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选择了三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牛饲料问题”、“种植计划问题”、“成本与产出问题”。
;提供给学生利用方程组为工具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增加运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将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组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了新的高度。
这一小节内容的问题形式包括: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如探究1;开放地寻求设计方案,如探究2;根据图表所表示的实际问题的数据信息列方程组,如探究3。
安排这节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应有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下面就这一小节的第一课时,即探究1的教学过程设计谈一点自己粗浅的想法。
1.关于新课引入的设计建议播放反映新疆美丽自然风光和介绍新疆畜牧业发展较好的短片或照片,并配上巴哈尔古丽的演唱的歌曲《新疆好》。
其目的有三:一是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教师借机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德育教育;三是为本节课的引入、探究活动中问题的展示,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子。
2.关于讲授新知的设计探究1: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一天需要饲料18~20kg,每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2.1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大约5分钟~8分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探索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课题:8.1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目标】:弄懂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含义,并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意义.【学习难点】:弄懂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含有()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中“元”是指()“次”是指()2.使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写出一个—元一次方程(),并指出它的解是()。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3-94页回答下列问题1.含有()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方程中“元”是指()“次”是指()2.使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指出它的解是()。
4.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x+y=222x+y=40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5. ( )叫二一次方程组的解。
【课堂练习】1.课本95页1 ;22、x +y =2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3.若13x y =-⎧⎨=-⎩是方程3x-ay=3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__。
4.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是( )(A) 6x-y=7; (B) x 2 =3x+y ; (C)y=5;(D) x 1y=35. 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141y x x y ⎧+=⎪⎨⎪-=⎩B .43624x y x y +=⎧⎨+=⎩C .44x y x y +=⎧⎨-=⎩D .35251025x y x y +=⎧⎨+=⎩6.方程组327413x y x y +=⎧⎨-=⎩的解是( ) A .13x y =-⎧⎨=⎩ B .31x y =⎧⎨=-⎩ C .31x y =-⎧⎨=-⎩ D .13x y =-⎧⎨=-⎩【要点归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拓展训练】1. 349x y +=中,如果2y = 6,那么x = 。
再探二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4

(2)根据计算结果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快餐 成分的信息.
根据以上计算,可得下面的统计表: 中学生营养快餐成分统计表
蛋白 脂 质 肪 135 15 矿物 质 30 碳水化 合物 120 40% 合计 300 100%
各种成分的 质量(g) 各种成分所 占百分比
45% 5% 10%
中学生营养快餐成分统计表
长度l可用公式l=pt+q计算.
已测得当t=100 ℃时l=2.002米;
当t=500 ℃时l=2.01米.
(1)求p,q的值 (2)若这根金属棒加热后长度伸长到2.0 16米,问此时金属棒的温度是多少?
练一练
将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间的 距离 称为指距。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h 和指距d之间有 关系式h=ad+k .下表是测得一些 人的指距与身高的一组数据: 指距d(cm) 20 身高h(cm) 160 (1)求a,k (2)某人身高为196cm,他的指距估计是多少 21 169 22 178 23。。。 187。。。
2 解:设甲、乙速度分别为x千米/小时, y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
4( x y) 36 x 4 36 6 x 2(36 6 y) y 5
6000x 2500z 100500, 解得: x z 36, x 3 z 33 (3 )只购进B型电脑和C型电脑,依题意可得
4000x 2500z 100500, y z 36, y 7 解得: z 29.
例1:一根金属棒在0℃时的长度是q米,温度每升高 1 ℃ ,它就伸长p米,当温度为t ℃ 时,金属棒的
根据题意得
x+y=25 5x×4=30y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5篇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5篇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5篇篇一:《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能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
教学难点是在探究过程中分析题意,由相等关系正确地建立方程组,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估算验证等学习方式,在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解决了生活中的三道实际问题:牛饲料问题,捐款问题以及红茶沟门票问题。
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当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有效参与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充分让时间留给学生,让讲台留给学生,让发现留给学生,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发扬教学民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学生解决(探究1)牛饲料问题当中,学生能想出三种列方程组的方法,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实施新课程理念中的最大成功,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解题时有方法,方法多,方法好。
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我还通过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采用引发指导、多样评价、鼓励肯定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能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跳出文本,活用教材。
如:在探究1解决牛饲料问题中,我先让学生对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的食量进行估算,再寻求检验估算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从而让学生体验方程组的实用性。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估算与精确计算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估算有时会有误差,要想得到正确数据,需要通过用数学知识精算,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鼓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趣味导读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设两个(或更多)未知数,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这种方法要比其他方法简单、容易得多.下面这则小故事最早出现于《希腊文选》,读完后,试试看,聪明的你能否知道驴和骡各驮着几个包裹呢?(假定每个包裹重量相等)驴和骡肩并肩走在街上,各自都驮着几个包裹,驴抱怨主人给它压的担子太重,骡却说:“老兄,别抱怨,你的负担并不算重!你瞧,假如你从背上拿一个包裹给我,我的负担就是你的两倍;而假如你从你的背上取走一个包裹,你的负担也不过和我相同呀!”☆智能点拨【例1】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制盒身,多少张铁皮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点拨】两个未知数是制盒身、盒底的铁皮张数,两个相等关系是:①制盒身铁皮张数+制盒底铁皮张数=190;②制盒身铁皮张数的2倍=制盒底铁皮张数.【答案】设x 张铁皮制盒身,y 张铁皮制盒底,根据题意,得{1902822x y x y+=⨯=解这个方程组,得{11080x y ==答:用110张制盒身,800张制盒底,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例2】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点拨】题目中涉及的未知数较多: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工钱.我们可以根据第一类等量关系:(1)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2)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列方程组求出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再根据另一类等量关系:(1)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2)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由此在得到一个方程组.【答案】设甲公司单独完成需x 周,需工钱a 元;乙公司单独完成需y 周,需工钱b 元,依题意可得661491x y x y ⎧+=⎪⎪⎨⎪+=⎪⎩采取换元法可解得{1510y x ==∴依题意可得 5.2101549 4.81015a b a b ⎧+=⎪⎨⎪⨯+⨯=⎩解得 {64a b == 即甲公司单独完成需6万元,乙公司单独完成需4万元,故从节约的角度考虑,应选乙公司单独完成.【例3】李明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所得税可得利息43.92元.已知两种储蓄年利率的和为 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注:公民应缴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点拨】扣税的情况:本金×年利率×(1-20%)×年数=利息(其中,利息所得税=利息 金额×20%).不扣税时: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答案】设第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x ,第二种储蓄的年利率为y ,根据题意,得{2000(120%)1000(120%)43.923.24%x y x y -+-=+=整理得{160080043.920.00324x y x y +=+=解这个方程组,得 {0.0225 2.25%0.00990.99%x y ==== 答:第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2.25%,第二种储蓄的年利率为0.99%.☆随堂反馈*画龙点睛1.小明对小飞说:“我想了两个数,如果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的一半得90;若果第二个数减去第一个数的三分之一得68.”小飞很快说出了小明想好的数.小明想好的两个数是 .2.某车间有62个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每3个甲种零件和2个一种零件配成一套.已知每人每天能加工甲种零件12个或乙种零件23个;现将62个工人分成2组,其中x 人加工甲种零件,y 人加工乙种零件,要使每天生产的零件配成套,则x= ,y= .3.甲、乙两个团体共100人去风景区旅游风景区规定超过60人可购买团体票,已知每张团体票比个人票优惠20%,而甲、乙两团体人数均不足60人;两团体决定合起来买团体票,共优惠1600元.则团体票为每张 元.4.某人只带2元和5元两种货币,他要买一件27元的商品;而商店不给他找钱,要他恰好付27元,他有 种付款方式.*慧眼识金1.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6,则符合条件的两位数有( )A.4个B.5个C.6个D.无数个2.商店购进某种商品的进价是每件8元,销售价是每件10元,现为了扩大销售量,将每件降低x%出售,但要求每件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是降价前的90%,则x 等于( )A.10B.4C.2D.1.83.某次知识竞赛共出了25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1题加4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记0分;已知李同学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个,他的总分为74分,则他答对了( )A.18个B.19个C.20个D.21个☆课后沟通1.甲、乙两人的收入之比为4∶3,支出之比为8∶5,一年间两人各存了500元,求两人的年收入各是多少?2.甲轮船从A 码头顺流而下,乙轮船从B 码头逆流而上,两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于中点;而乙船顺流航行的速度是甲船逆流航行的速度的2倍.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 ,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有两个长方形,其中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5∶4,第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3∶2,第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比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12cm,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长的2倍还大6cm,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同步闯关某一弹簧悬挂2kg物体时长13cm,悬挂5kg物体时长14.5cm,问:(1)弹簧原长是多少?(2)当悬挂3kg的物体时,该弹簧的长度是多少?☆能力比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北京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量数),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甲同学说:“二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000辆.”乙同学说:“四环路比三环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000辆.”丙同学说:“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的2倍.”请你根据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求出高峰时段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创新乐园一位农场主,又老又病,觉得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这是他打算,按如下的次序和方式分配他的财产:第一个儿子分100美元换剩下的财产的10%;第二个儿子分200美元和剩下的财产的10%;第三个儿子分300美元和剩下的财产的10%;第四个儿子分400美元和剩下的财产的10%;……结果,没个儿子分的一样多,你能猜到这位老人共有几个儿子吗?☆单元中考链接1.(2002年,湖南省)二元一次方程组{1021x y x y +=-=-的解是( ) A. {37x y == B. 113193x y ==⎧⎪⎨⎪⎩ C. {28x y == D. {73x y == 【点拨】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使两个方程都成立.【答案】A2.(吉林省)二元一次方程组{3827x y x y +=-=的解是 . 【点拨】利用加减消元法【答案】{31x y ==- 3.(新疆乌鲁木齐)今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积分方法如下: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某小组四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后,其中一队积了7分,若该队赢了x 场,平了y 场,则(x,y)是( )A.(1,4)B.(2,1)C.(0,7)D.(3,-2)【点拨】由题意可知3x+y=7 ∵x 、y 都是整数,且0≤x ≤3,0≤y ≤3,∴只有当x=2,y=1时,符合单循环赛制,有3×2+1=7.【答案】B.☆单元课题研究【提出问题】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盖3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小亮跟爸爸于9月和10月初两次到超市 购买食品. 9月份: 买6袋牛奶,12个面包,用30元. 10月初: 国庆酬宾,一律七五折优惠,比上次 多买了4袋牛奶和3个面包. 根据打折前后花30元所购买的物品数 量,你能求出打折前牛奶和面包的单 价个是多少吗? 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且列方程或方程组
商战风云再起
4.某牛奶加工厂现有鲜奶9吨,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鲜 奶,每吨可获利润500元,若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利润 1200元,若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获利润2000元.该厂生产 能力如下:每天可加工3吨酸奶或1吨奶片,受人员和季节 的限制,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的限制,这批牛奶 必须在4天内加工并销售完毕,为此该厂制定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尽可能多的制成奶片,其余直接销售现牛奶 方案二:将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余制成酸奶销售,并恰好4 天完成 (1)你认为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2)本题解出之后,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 二元一次方程组4
1、一个人的工资今年比去年增长了20%后变为3000 元,则该人去年的工资为 2500 元。 2、某药品在1999年涨价25%后,2001年降价20% a 至a元,则该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的价格为____元
3、小李到银行去储蓄500元,这种储蓄的 年利率为8.0%,如果他储蓄了5年,则小 李5年得到的本息和是 700 元。
普通间(元/ 人/天) 三人间 双人间 单人间 50 70 100 豪华间(元/人 /天) 100 150 200 贵宾间(元/ 人/天) 500 800 1500
总收入/万元
去年 今年
总支出/万元
利润/万元
y (1+20%)x (1-10%)y
x
200 780
{
x-y=200 x=2000 (1+20%)x-(1-10%)y=780 解得: y=1800
{
答:去年的总收入为2000万元、总支出是1800万元。
举一反三
2、某企业去年的总产值比总支出多 500万元,而今年计划的总产值比总支 出多950万元,已知今年计划总产值比去年增加 15%,而计划总支出比去年减少10%,求今年计 划的总产值和总支出各是多少?
6、水资源透支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 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某城市制定了 每月用水标准8立方米,超标部分加价收费, 某户居民连续两个月的用水和水费分别为12 立方米、22元,10立方米,16.2元,试求这个 城市的用水标准
说明:即8立方米以内多少元/立方 米,超过部分多少元/立方米
7.红太阳大酒店客房部有三人间、双人间和单人间客
解:设今年计划的总产值为x万元,总支出为y万元。
{
x y 500 1 15% 1 10%1350
答:今年计划总产值为2300万元,总支出为1350万元。
商战精英
3、某商场以一定的进价购进一批服装,并 以一定的单价售出,平均每天卖出10件,30 天共获利15000元,现在为了尽快回笼资金 商场决定将每件衣服降价20%出售,结果平均每天比 降价前多卖了10件,这样30天可获利12000元,问这 批衣服每件的进价及降价前的出售的单价各是多少? 解:设这批衣服每件的进价为x元/件,降价前出 售的单价为y元/件。 分析: 售价-进价(成本) =利润 x 100 10 ( y x) 30 15000 解得 (10 10) [(1 20%) y x] 30 12000 y 150 答:这批衣服每件的进价为100元/件,降价前出 售的单价为150元/件。
房,收费数据如下表(例如三人间普通间客房每人每 天收费50元)。为吸引客源,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进行 优惠大酬宾,凡团体入住一律五折优惠。一个50人的 旅游团在五月二号到该酒店住宿,租住了一些三人间、 双人间普通客房,并且每个客房正好住满,一天一共 花去住宿费1510元。 ①则三人间、双人间普通客房各住了多少间? ②如果你作为旅游团团长,你认为上面这种住宿方式 是不是费用最少?为什么?
商战风云再起
方案一:生产奶片4天,共制成4吨奶片,获利 2000×4=8000 其余5吨直接销售,获利500×5=2500(元) ∴共获利:8000+2500=10500(元) 方案二:设生产奶片用x天,生 另:设x吨鲜奶制成奶 片,y吨鲜奶制成酸奶 产酸奶用y天 x+y=9 x=1.5 x=1.5 x+y=4 x y 4 y=7.5 y=2.5 x+3y=9 1 3 ∴共获利: ∴共获利:
4某药品在1999年涨价25%后,2001年 降价25%,则该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 的价格2001降价后的价格是否相同?
经济腾飞
1、某工厂去年的利润为200万,今年 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0%,总支出比去 年减少了10%,今年的利润为780万.去 年的总收入、总支出各是多少?
解:设去年的总收入为x万元,总支出为y万元,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