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技术
卡介苗注射操作方法

卡介苗注射操作方法
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它通过注射皮下层来引起免疫反应。
以下是卡介苗注射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 清洁注射部位: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洁注射部位,然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干净。
- 准备注射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连接适当的针头,确保注射器无损坏。
2. 注射操作:
- 取出卡介苗:打开卡介苗的包装,检查疫苗瓶上的标签,确保疫苗没有过期。
- 技术准备:将采用单一剂量的卡介苗预充塑料注射器插入疫苗瓶的塑料套中,将注射器的活塞拔出。
- 打开瓶塞:用一只手按住注射器柱塞并将瓶塞拔出,可能会有一些气体释放。
- 吸取疫苗:将瓶装卡介苗外侧面与活塞完全固定后,检查注射器内是否有气泡存在,如存在气泡,则将其排出。
- 注射疫苗:选择宽约10-15度角注射皮下层,将注射针慢慢插入皮肤,注射疫苗,然后轻轻抽回注射针,确保没有血液或液体喷出。
- 注射完毕:将皮肤上的残留卡介苗擦掉,使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3. 丢弃:
- 丢弃注射器: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放入符合医疗废物处置规定的废物容器中。
- 处理疫苗瓶:如果疫苗瓶还有剩余疫苗,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操作指南,实际操作时请参考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并遵循相应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此外,卡介苗注射前应先检查受种者的疫苗接种史和健康状况,并注意可能的过敏反应。
《卡介苗接种培训》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1924年
卡介苗被引入中国,并开始大 规模接种。
1970年代
随着结核病死灰复燃,卡介苗 接种重新受到重视。
1921年
卡介苗由法国科学家卡美特首 次研制成功。
1950年代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结核 病发病率下降,卡介苗接种被 暂停。
1980年代至今
全球范围内推广卡介苗接种, 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04
卡介苗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卡介苗接种是否安全?
总结词
卡介苗接种是安全的,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详细描述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严格测试和批准的疫苗,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在 接种过程中,专业医生会确保正确的接种方法和剂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 反应的发生。
常见问题二
总结词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且 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02
它是一种活疫苗,通过注射进入 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结核 杆菌的免疫力。
卡介苗接种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 引起的传染病,卡介苗接 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 段。
保护易感人群
新生儿和儿童是结核病的 高发人群,卡介苗接种可 以保护他们免受结核病的 侵害。
降低发病率
通过大规模的卡介苗接种, 可以显著降低结核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核成绩、学员反馈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 学员掌握情况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 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卡介苗的说明书

卡介苗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适应症】预防结核病,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用法用量】1 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2 菌苗稀释,用灭菌的1毫升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发的稀释液定量加入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安瓶中,放置约1分钟,摇动安瓶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动数次,使充分混匀。
每支安瓶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3 接种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肤,然后用灭菌的1毫升蓝心注射器(25~26号针头)吸取摇匀的菌苗,皮内注射0.1毫升。
【不良反应】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理。
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1 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 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课件

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教育
探索多元化疫苗接种服务模式
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疫苗 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探索多元化 的疫苗接种服务模式,提高接种服务的可 及性和便利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要求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卡介苗乙肝疫苗简介 •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技术 •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推广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卡介苗乙肝疫苗简介
疫苗的种类和作用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
疫苗的作用机制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技术更新。
疫苗接种工作的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和技术培训
推进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
提高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疫苗 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建立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疫苗 接种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
01
观察接种对象有无发热、 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 以及局部红肿、硬结等 症状。
02
对于轻微不适,可适当 休息、多喝水;对于严 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03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避免抓挠和沾水,以免 引起感染。
04
定期复查,了解免疫效 果,如有需要可进行补 种。
03 卡介苗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组织宣传活动
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知 度和接受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卡介苗考核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日期:
项
总
技术操作流程及标准
评分等级
备注
目
分
A
B
C
D
(存在问题)
评
估
1.评估新生儿一般情况。
5
4
3
2
10
2.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内。
3
2
1
0
3.疫苗冷链储存。
2
1
0
0
用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2
1
0
物
2.用物:治疗盘内放75%酒精,消毒棉棒,卡介苗一支,
5
4
3
2
准
10
弯2
1
0
0
1.核对医嘱。
5
3
2
1
2.稀释卡介苗抽取0.1ml。
10
8
6
4
3.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新生儿体重>2500g,体温
5
4
3
2
<37.5℃,孕周>37周,产妇的床号、姓名、住院号。
4.向家属解释疫苗接种的部位、目的,注意事项并签署
疫苗接种同意书。
2
0
反应。
9.家属核对疫苗接种证内容是否正确,并请家属签字。
5
3
2
0
程
10.分类处理用物。
5
3
2
0
L卡介苗接种的目的。
10
8
6
4
思
2.卡介苗接种后的健康教育。
考
10
3.卡介苗的处理。
题
4.卡介苗的接种条件。
10
3
卡介苗接种与贮存

2、注意事项
• 1.使用前应严格核对卡介苗品名、剂量、批号及 有效期。如无瓶签、已过期或安瓿有破裂者,一 律不用。 • 2.卡介苗稀释后为混悬液,静置时菌体迅速下沉, 使用前必须用力摇匀,吸入注射器内也应注意随 时摇匀,以使接种对象获得相对等量菌液。 • 3.如遇有不能摇散的菌团应废弃不用。卡介苗开 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应将菌苗废弃。 • 4. 卡介苗接种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 • 5.为保证接种效果,应在室内接种,卡介苗不论 在安瓿中或吸入注射器后皆不宜放在阳光下。
卡介苗接种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卡介苗接种的要求 • 使用高质量、活力强的菌株所制备的菌苗。我国 卫生部于1992年发出卫药政发(1992)第370号通 知,决定自1993年起,全国各生物制品研究所生 产卡介苗均使用丹麦2株。 • 效期内尽早接种 • 在卡介菌株活力固定的情况下,接种卡介苗后所 产生的免疫力和过敏性的强弱及其持续时间与接 种到人体内的活菌数的多少有关。卡介苗生产后 , 其活菌因陆续自然死亡而逐渐减少,当活菌数减 少到一定限度后,该菌就不适应于接种。因此卡 介苗应在效期内接种。全国卡介苗会议规定的制 品规程中要求液体卡介苗出厂数不得少于400万 /mg,冻干菌苗为100万/mg。
母亲HIV阳性,暂缓接种 母亲患胎传性病活动期,如梅毒
2、相对禁忌症:
①早产、难产或伴有明显先天性畸形者、先天性心、脑、 肾等重要器官疾病; ②低体重(≤2500克); ③发热(>37.5℃) ④严重呕吐和营养不良、腹泻、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等慢 性疾病、严重皮肤病(湿疹、银屑病)、神经系统疾病 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史者; ⑤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分娩创伤; ⑥与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需间隔28天 接种。 ⑦除上述疫苗外,与其他免疫疫苗及乙肝疫苗可同时不同 臂接种,若接种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生物制品,则过半个 月后再接种BCG为宜。
卡介苗接种技术

细胞免疫:观察卡介苗接 种后机体细胞免疫的变化
安全性:评估接种后可能 出现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情况
疫苗覆盖率:统计接种人 群的覆盖率,以评估接种 计划的实施情况
疾病发病率:观察接种后 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变化, 以评估预防效果
卡介苗接种的监测方法和频率
监测方法: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硬结或溃疡等不良反应
卡介苗接种的禁忌人群
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患有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的儿童 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 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的儿童,如发热、活动性肺结核等
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准备: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接种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外侧缘进行接种 接种方法:采用皮内注射法,确保疫苗注入皮下 接种后观察:留观30分钟,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避免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保持接种部位干燥清洁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卡介苗的制备和接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未来, 卡介苗的接种将更加便捷、安全和有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卡介苗接种的未来挑战和机遇
挑战:疫苗供应不足、接种成本高 昂、公众认知度低
推广策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接 种意识、扩大疫苗供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优惠政策:政府可以出台相关 政策,对卡介苗接种给予一定的财 政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接种成本, 提高接种率。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卡 介苗接种的推广和应用进行定期监 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 应措施加以改进。
卡介苗接种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卡介苗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 卡介苗有望应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如结核病、艾滋病等。
卡介苗接种技术 PPT

接种后观察
• 接种前,告知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名 称、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 接种后告家长,受种应留在接种现场观 察30min,如出现异常反应,以便及时处 理;嘱其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24小时 不洗澡。
注射器材的选择
•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在其联合声明认为:
➢卡介苗接种目的:卡介苗接种目的是利用人工制 备的抗原(卡介苗),通过适宜的途径(皮内注射)进入 机体,使机体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 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的发生和流行。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005年6月1日
2005年10月
BCG接种方针
• 我国据WHO推荐方针,对BCG接种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将BCG纳入免疫规划之中,并与初级保健组织结合; 二、不作结素试验直接接种BCG; 三、用冻干BCG; 四、结核年感染率1%以上时新生儿接种,小学入学、小学
四、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u HIV感染者
u 免疫缺陷、功能低下者 u 丙种球蛋白缺陷症 u 新生儿狼疮综合症 u 严重的先天畸形:脑膜突出、脊膜膨出、先心、 脑积水等; u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深刻解读卡介苗 接种的禁忌症
卡介苗:减毒活菌苗,新生儿免疫功能 低下或严重功能不健全时可引起全身卡 介苗播散,导致播散性卡介苗病,严重 者可导致死亡。
毕业各加一次接种; 五、14岁结核感染率为1%以下时便可停止接种BCG。
1987年,鉴于我国结核病疫情和国情现状,卡介苗接 种方针基本遵照WHO的卡介苗接种方针,只是接种对象 重点为新生儿,取消了小学入学、小学毕业各加一次接种 的复种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注 射器必须批准文号的正规厂家 的合格产品,且包装必须完好 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用 一消毒”制度。
六、接种反应及处理
(1)全身反应:由BCG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引起,接种BCG一般无全身反应。
(2) 局部正常反应:
殊地方的人群。 ➢采取政策:谁接生,谁接种
四、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体温超过37.5℃;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脓皮症,全身湿疹; 顽固性呕吐及明显消化不良者早产、难产儿; 新生儿体重2500g以下及/或患有疾病者; 分娩创伤并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者,如:新生儿窒 息、颅内岀血;
同时或任何时间 在不同部位接种 均可。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界定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归属,除非必要, 仍建议间隔2周,尤其是一、二类同时接种时。
注射减毒活疫苗+注射减毒活疫苗
可同时接种不同 部位,如未同时 接种,需间隔4周
四、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HIV感染者
免疫缺陷、功能低下者 丙种球蛋白缺陷症 新生儿狼疮综合症 严重的先天畸形:脑膜突出、脊膜膨出、先心、 脑积水等; 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深刻解读卡介苗 接种的禁忌症
卡介苗:减毒活菌苗,新生儿免疫功能 低下或严重功能不健全时可引起全身卡 介苗播散,导致播散性卡介苗病,严重 者可导致死亡。
2、局部淋巴结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必须通过淋巴道到达全身,所以接 种部位附近淋巴结(常为腋下)有一定程度的组 织反应,表现为轻微肿大,这是正常现象。一般 淋巴结肿大直径不超过1cm,约1~2月后自行消 退。
处理: 正常反应一般无需处理;
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不要用手摸 抓、挤压排脓或揭痂;
正常脓痂(2.5个月)
资格证)上岗
预防不安全接种的其他事项
BCG接种后的监测
联合接种问题
需考虑的因素:一是相互间的干扰免疫应答, 二是会否增加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原理:1个T淋巴细胞有多种受体,可以同时 处理多种抗原,不存在抗原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注射减毒活疫苗+口服减毒活疫苗
感染了结核菌
注射后数小时内豚鼠即发生高热寒战, 2~3天后 局部出现大块浸润硬结,2 ~3周后硬结中心坏死, 但不久即结痂愈合,附近淋巴结亦未受损害, 病变组织中仅有少量的结核菌,并逐渐消失。
豚鼠-----注射结核菌----
未感染结核菌
注射后无立即反应,经过10~14天后,局部形成一个浸润 硬结,逐渐形成溃疡,同时附近淋巴结受侵害,病变组织 中有大量结核菌,数月后一部分豚鼠因全身结核病死亡。
➢卡介苗接种目的:卡介苗接种目的是利用人工制 备的抗原(卡介苗),通过适宜的途径(皮内注射)进入 机体,使机体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 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的发生和流行。
2005年6月1日
2005年10月
BCG接种方针
• 我国据WHO推荐方针,对BCG接种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将BCG纳入免疫规划之中,并与初级保健组织结合; 二、不作结素试验直接接种BCG; 三、用冻干BCG; 四、结核年感染率1%以上时新生儿接种,小学入学、小学
BCG新疤痕(3个月)
超量接种或深部注射后的处理
• 超量接种视超量程度与接种深度不同而表现不一, 但一般均能引起局部脓肿及淋巴结强反应,个别儿 童在短期内有体温升高等全身反应。皮下或肌肉注 射则引起深部脓肿、溃疡,可数月不愈合。
• 处理:局部硬结、红肿,可进行热敷,促其软化。 局部溃疡,可用龙胆紫或20%对氨柳酸钠软膏、异 烟肼软膏涂敷。若事故发现及时,可试用0.5%奴拂 卡因加异烟肼做局部封闭。
• 任何差错事故及严重反应,一经发现必须逐级上报 。聘请包括生物制品鉴定人员在内的有经验人员会 诊,并迅速做出诊断,积极进行处理。确属接种引 起的异常反应,参照国家计划免疫工作规定进行处 理。
局部脓肿
局部溃疡
接种处混合感染
BCG接种腋下淋巴结脓肿
瘢痕疙瘩
卡介苗的储运
• 卡介苗需保存在2~8℃冰箱内,即使冻干卡介 苗,在13~17℃时,随储存时间延长,活菌数 也有所下降;22~23℃时,活性下降明显; 30~37℃时,卡介菌在短期内迅速降低。液体 卡介苗更脆弱,若在30℃环境下,第三天全部 死亡。
皮内接种卡介苗后局部皮肤可出现小的皮丘, 约0.5-1小时后消失,2-3天局部皮肤略有痒感, 此为非特异反应 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块,约10 ×10mm,渐渐中央部位软化成小脓疱,可自行 吸收或破溃成脓疡、结痂、自愈。 愈合后局部留有一永久性稍凹陷圆形疤痕。此 为正常反应,全程需约2~3个月。
毕业各加一次接种; 五、14岁结核感染率为1%以下时便可停止接种BCG。
1987年,鉴于我国结核病疫情和国情现状,卡介苗接 种方针基本遵照WHO的卡介苗接种方针,只是接种对象 重点为新生儿,取消了小学入学、小学毕业各加一次接种 的复种程序。
三、BCG接种对象
➢接种对象:新生儿 ➢健康新生儿 ➢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部分结素阴性的成人:多为边远地区及特
➢疫苗管理
醒目标记,以免与其它疫苗相混淆;
过期的或开启后超过30min的疫苗必须废弃,以免 产生无效接种或引起异常反应;
接种点的设置及要求:
《武汉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全市预防接种工 作的通知》(武卫[2006]255号文)
1、接种点设置: ㈠医疗机构产科 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要求: ㈠不得少于3名取得资质的预防接种人员Leabharlann ㈡实行资质认证制度,必须持证(免疫接种
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 武汉市肺科医院 曾庆志
内容提要:
• 卡介苗是什么? • 卡介苗接种的意义 • 卡介苗的对象 • 卡介苗接种的禁忌症 • 接种的方法 • 接种后反应及处理 • 卡介苗的储运及管理
一、卡介苗是什么?
郭霍现象(Koch Phenomenon)
• 1882年Koch 发现结核菌后,1891年又发现了郭霍现象(Koch Phenomenon)。
接种后观察
• 接种前,告知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名 称、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 接种后告家长,受种应留在接种现场观 察30min,如出现异常反应,以便及时处 理;嘱其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24小时 不洗澡。
注射器材的选择
•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在其联合声明认为:
⑤如注射中途针头脱出,注射量不足时,可 另换一针头在原针眼处继续注射,总量不 得超过0.1ml。
⑥出针时针头向内侧旋转45度后拔针。
知情同意书
准备用物
BCG接种操作八个字要求
冷——菌苗避光冷藏。 精——精选针头、针管,采用0.1ml专用注
射器。 严——严格无菌操作。 匀——菌苗充分摇匀。 浅——浅刺入皮内。 准——部位剂量准确。 足——足量注入0.1ml。 转——旋转推出针头,防止注后菌液外溢 。
• 解释:表明初染后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特异性过敏性”同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当再次受到 同一抗原刺激时,这种特异性过敏性表现可反应出早而强,特异性免疫力表现为侵害轻而消退快, Plrguet称这种“过敏现象”与“免疫现象”为“变态反应”(Allergy)。
➢ 法国内科医生卡默特(Calmette)和兽医介云 (Guérin)研制成功的疫苗。即将有毒力的牛型结 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长期培养 传代得到的减毒菌株,正常情况下人体接种不致 病,而且有保护作用。
③用0.1毫升无菌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斜面和 针管刻度在同一平面上)吸取0.1毫升菌液。
④左手绷紧婴、幼儿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将针斜面向上,针尖稍向下压与 皮肤呈10-15度浅浅刺入皮内,注入0.1 ml菌液。 如注射量准确,局部隆起一6-8mm可见毛孔的圆 丘疱(即桔皮样变)。
➢ 卡介苗(BCG)即是减毒后活的牛型结核菌。
➢ 1921年5月首次接种人体。
二、为什么要接种卡介苗?
➢结核免疫不存在从胎盘传递给胎儿的被动免疫, 因此在结核感染机会较多的国家应尽早给新生儿接 种卡介苗。
➢我国是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远未能达到 WHO停止接种BCG的要求。 ➢公认BCG对儿童重症结核病有保护作用,明显降 低儿童结核病死亡率。
五、BCG接种操作步骤
•①用1毫升一次性注射器(由于注射量小, 剂量要求准确必须使用1毫升注射器)吸取 0.5毫升无菌注射用水缓缓注入安瓿停放一分 钟,搓动安瓿使之熔解后,用注射器来回抽 取数次,使菌液充分混匀。
•注意:5人份/支—0.5ml注射用水稀释
②局部75%酒精消毒皮肤。 75%酒精对活的卡介苗 有凝固菌体表层作用,一定要等酒精干后接种。
• 疫苗储运 –储运过程中按要求使用冷藏设备、监测温度, 使疫苗能在规定的温度内保存
➢ 领取菌苗原则是不见冰包(冰瓶)不发菌苗。
卡介苗的保存
➢光线也能影响卡介苗效能,在直接日光下, 5min即有50%的卡介苗被杀死。在间接日光 下,仅需15min。因此卡介苗在储存和运输过 程中需冷藏、避光。
➢卡介苗无论在安瓿中还是吸入针管内,都不 宜放在光下,应2-8 ℃冷藏,开启30min后 未用完应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