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拼多多滥发信息处理规则重点规则解读
拼多多处罚规则

拼多多处罚规则
拼多多为保障双方的权益,严格执行处罚规则,处罚包括但不限于:
1、拼多多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程度及其影响程度,对违规者进行
惩罚,实行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冻结其账户、禁止其使用拼多多提
供的各项服务、采取补偿等措施;
2、若涉嫌严重违规行为的,拼多多有权停止该违规者的合作关系,
甚至将该违规者从拼多多平台中永久删除。
3、若违规行为涉及刑事犯罪的,拼多多将报警处理,并将相关信息
报告给有关司法机关。
4、拼多多有权根据违规行为的程度和情节,对违规者进行新闻曝光、提请行政罚款等措施。
5、拼多多有权在不事前通知的情况下随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用
户如发现账号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联系拼多多客服核实情况。
以上就是拼多多处罚规则,要求大家在使用拼多多平台服务时谨记其
中的要求,并遵守相关规定。
滥发信息的认定和处罚的规则与解读

9 、 以下淘宝网虚拟物品类目的商品或信息:
1)不可查询的分期返还话费类商品;
2) 不限时间与流量的、时间不可查询的以及被称为漏洞卡、集团卡、内部卡、测试卡的上网资费卡或资费套餐及SIM卡;
9 、 代他人申请具有专属性的权利,包括申请淘宝店铺装修市场设计师等。
对系统排查到的涉嫌违反以上第六目规定的商品,淘宝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人工排查,人工排查期内给予单个商品搜索屏蔽。
( 三 ) 使用以下不当方式发布商品或信息的,除第三目每次扣六分之外,每件非淘宝商城商品或信息扣零点二分(但三天内累计扣分不超过七分),每件淘宝商城商品扣一分(但三天内累计扣分不超过七分):
九、通过阿里****传销等垃圾广告信息会受到处罚吗?
以任何方式将阿里旺旺用于调查、竞赛、传销、兜售侵权商品、群发链式邮件、垃圾电子邮件和垃圾消息,按照淘宝规则,在淘宝商城商品类页面发布第六目所规定内容的,每件扣一 分(但三天内累计扣分不超过七分),在除淘宝商城外的商品类页面中发布包含第六目所规定内容的,每件扣零点二分(但三天内累计扣分不超过七分)
虚拟类目号码类商品发布未按照一个号码一个商品的格式来发布,且未在标题中写明具体号码。例如:“杭州移动号码手机靓号 AAA 移动 上百个 皇冠热卖”;
淘宝商城的商家,不能发布任何联系方式、银行账号、实体店铺地址等可能导致通过除支付宝外的方式成交的信息。
除了分销平台以外,淘宝卖家均不得以招商、代理等名义发布商品。
2 、 商品标题、图片、价格、物流方式、邮费及售后服务等商品要素之间明显不匹配;
3 、 商品标题等信息不实或者与本商品无关的;
4 、 使用虚假的好评率、店铺评分、淘宝商城店铺类型,或使用与店铺实际信息不符的标识;
拼多多处罚规则2017

1. 总则1.1 除部分特殊类目商家与平台另行协商确定特殊发货时限外,拼多多入驻商家必须在本规则规定的默认发货时限内完成商品的发货并在拼多多后台上传真实的物流单号。
2. 发货时限2.1. 各类目默认发货时限如下:拼多多默认发货时限2.2. 直邮类目是指商家从海外(中国大陆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直接发货的商品;直供类目商品是指商家从中国大陆海关指定的保税仓发货的商品;常规类目商品是指商家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直接发货的商品。
3. 延迟发货的处理3.1. 延迟发货是指商家未在发货期限内完成发货。
平台关于延迟发货的判定标准是,如果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上传已成团商品订单对应的真实的物流单号到拼多多后台,则依据本规则及相应的技术标准,该订单被自动标识为延迟发货订单。
延迟发货处理3.2上表中的“未发货”是指:商家未在发货时限内上传已成团商品订单对应的真实物流单号到拼多多后台。
4. 虚假发货的处理4.1 虚假发货是指商家已经上传商品物流单号至拼多多后台,但是该物流单号对应的物流信息存在明显的物流轨迹放缓等异常情形,及/或商家上传物流单号后消费者在合理期限内未实际收到所购商品。
4.2 虚假发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4.2.1 商家上传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揽件信息;4.2.2 商家上传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改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有揽件信息,但此后的24小时内没有后续的物流信息更新;4.2.3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有揽件信息,但存在多条异常重复揽件信息;4.2.4 商家上传商品的物流单号后,改物流单号对应的物流轨迹与消费者订单确认的收货地址不符;4.2.5 其他订单物流信息异常或者消费者在发货后合理期限内未实际收到所购商品的情形。
4.3 虚假发货订单的处理4.3.1 作虚假发货处理的订单数量按照以下方法确定:在同一天内,(1)若商家当日某商品的发货订单总量中,发生虚假发货的订单满10单,并且达到发货订单总量的5%(含)以上,则对当日发货的该商品全部订单按照4.3条、4.4条规定作虚假发货处理;(2)若商家当日某商品的发货订单总量中,发送虚假发货的订单不满10单,或者未达到发货订单总量的5%,则对已发现的虚假发货订单按照4.3.2条、4.3.3条规定作虚假发货处理。
拼多多注意事项及规则,奖励处罚的规则

拼多多注意事项及规则,奖励处罚的规则拼多多是一家中国的电商平台,拼多多注意事项及规则主要包括用户行为规范、用户禁止行为、奖励机制与奖励处罚规则。
在使用拼多多平台时,用户需遵守以下规则:一、用户行为规范:1.用户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进行非法活动或传播违法信息。
2.用户需尊重拼多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权益。
3.用户需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4.用户不得利用拼多多平台进行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或不正当竞争。
5.用户需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将其提供给他人使用。
二、用户禁止行为:1.禁止用户发布含有违法、淫秽、侮辱、诽谤等内容的信息。
2.禁止用户发布与交易无关的广告信息。
3.禁止用户使用拼多多平台从事盗取他人隐私、侵犯他人权益或其他违法行为。
4.禁止用户利用技术手段破坏拼多多平台的正常运行或获取非法利益。
5.禁止用户以欺诈等手段获取他人财物或拖欠付款。
三、奖励机制:拼多多平台为鼓励用户健康参与交易活动,设置了一系列奖励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分奖励:用户参与拼团、分享商品、购买优惠商品等行为可以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于抵扣商品价格或兑换优惠券。
2.邀请奖励:用户邀请好友注册并完成首次购物,可以获得邀请奖励。
奖励形式包括现金红包、积分等。
3.购物返现:用户在平台上购物后,可根据消费金额获得一定比例的返现金额。
返现金额可用于再次购物或提现。
4.会员特权:用户可以通过购买会员特权享受更多优惠和服务,如专属优惠券、快速配送等。
四、奖励处罚规则:1.奖励处罚公示:拼多多将定期公示被奖励或处罚的用户及原因,以保障公平公正。
2.奖励取消:如果用户违反拼多多的规定,涉及欺诈行为、侵犯他人权益等,平台将取消用户的奖励。
3.虚假奖励处理:如果用户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奖励,平台有权取消其奖励,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4.封禁账号:对于严重违规的用户,平台有权永久封禁其账号,禁止其继续使用拼多多服务。
电商平台APP应用不当获取及使用信息处理规则

不当获取/使用信息处理规则1. 总则1.1. 为保证商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平台协议及规则的约定,加强对商家获取/使用信息行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以下或简称“买家”)的合法权益,维护电商平台的正常经营秩序,特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是对平台协议以及平台其他规则的有效补充,商家应同时遵守平台协议、平台其他规则以及本规则。
本规则规定与平台协议或平台其他规则内容冲突的,适用本规则,本规则未涉事宜,适用平台协议或平台其他规则。
2. 不当获取/使用信息的认定2.1. 不当获取/使用信息是指商家使用租借/共享账号、协助第三方扫描系统等不当方式获取平台商业信息/他人信息,或未经允许发布、传递、出售平台商业信息/他人信息,影响电商正常运营秩序、效率或致使平台商业信息/他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的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以下统称“利益相关方”)自行、委托他人或帮助他人实施的上述行为:(1)店铺(包括关联店铺,下同)入驻人、管理人、紧急联系人、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员工(以下统称相关人员);(2)相关人员的亲友;(3)与相关人员存在利益关系(如合作/合伙/入股/咨询顾问/代理/雇佣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的人员;或(4)店铺的其他关联方。
2.2. 常见不当获取/使用信息方式部分列举如下:(1)向第三方租借和/或共享账号;(2)自行、授权或协助第三方对平台商业信息或平台系统进行地址扫描、网络端口扫描、操作系统探测等扫描及/或探测;(3)自行、授权或协助第三方以包括通过机器人、木马、爬虫等程序或设备监视、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传、下载等方式擅自获取使用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4)违法违规通过第三方软件和/或渠道获取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5)非必要获取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6)对外出售(无论是否有偿)、披露、共享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例如未经允许,向非买家本人披露买家订单信息或身份信息、在评价页面或其他公开平台披露买家订单信息或身份信息等;(7)违规使用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①在非正常交易或服务所必需的第三方网站或店铺使用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如商家将自己店铺的订单或消费者信息单个或批量同步给非交易必须的第三方店铺或平台,导致第三方店铺或平台获取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②将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披露或传输给非电商认可的服务商或其他第三方;③未经电商同意擅自存储、传输、公开披露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8)未妥善保存平台商业信息或他人信息,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信息,例如随意放置或丢弃有买家信息的快递面单、未及时销毁有买家订单信息或身份信息的电子文件导致泄露等;(9)商家内部信息安全管控不严,如账号管理、员工管理、系统安全、合作服务(如软件服务、仓储服务、物流服务、运营服务等)选择与管理存在过失或漏洞;(10)其他不当获取/使用信息的方式。
15拼多多描述不符处理规则重点规则解读

拼多多描述不符处理规则重点规则解读1.定义1.1.商品描述:商家在店铺页面、商品详情页面、推广页面、客服聊天等任何拼多多提供的渠道中,对所销售商品本身(基本属性、规格、保质期、瑕疵等)、品牌、外包装、发货情况、交易附带物等信息所做的描述。
1.2.抽检样本:拼多多平台通过匿名购买等方式自商家店铺获取的商品。
1.3.描述不符本规则所称描述不符,是指商家实际发货的商品与达成交易时的商品描述不相符,包括但不限于:1)存在商品描述未披露的瑕疵;或2)经比对商品描述存在错误、遗漏或误导性陈述;或3)与商品描述存在其他差异。
2.商家义务2.1.如实描述2.1.1.商家应当在商品描述页面、店铺页面、推广页面、客服聊天等所有拼多多提供的渠道中,对商品本身(商品的基本属性、规格、数量、保质期、瑕疵等)、品牌、外包装、发货情况、交易附带物等信息进行真实、完整、全面的描述。
2.1.2.商品的基本属性依其特性、使用功能而定,包括但不限于面料、材质、成色、做工、尺寸、重量、质量标准等要素。
2.2.按实发货商家应当确保其实际向消费者发货的商品与商品描述一致。
3.认定标准拼多多平台按照描述不符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各类描述不符情形的认定标准如下:3.1.A类,指消费者收到的商品或抽检样本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1)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拼多多描述不符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简称“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具体内容见附件)中的A类情形;2)属于国家禁止出售的商品,或者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3)不属于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中的A类情形,但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其他严重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或严重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差异。
3.2.B类,指消费者收到的商品或抽检样本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1)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中的B类情形;2)不属于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中的B类情形,但经与商品描述比对,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或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拼多多滥发信息处理规则

拼多多滥发信息处理规则1.总则1.1.为了规范商家在拼多多平台发布商品和信息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制定本规则。
1.2.滥发信息,是指商家未按《拼多多平台合作协议》、平台规则及其他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公告、站内信通知、系统提示等)发布商品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2.1.发布违规广告信息;1.2.2.信息与实际不符;1.2.3.信息重复;1.2.4.商品要素不一致;1.2.5.发布规避信息。
2.发布违规广告信息2.1.发布违规广告信息,是指商家在商品或店铺页面发布不以成交为目的的商品或信息。
2.2.发布违规广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2.2.1.将心情故事、店铺介绍、仅供欣赏、测试等非实际销售的商品或信息,作为独立的商品发布。
2.2.2.发布批发、代理、招商、回收、置换、求购类商品或信息。
2.2.3.发布易导致交易风险的外部网站的商品或信息,例如社交、导购、促销、购物平台等外部网站的名称、LOGO、二维码、超链接、联系账号等信息。
3.信息与实际不符3.1.信息与实际不符,是指商家在商品或店铺页面发布的商品或店铺信息与实际不符。
3.2.信息与实际不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3.2.1.对商品做夸大、虚假描述或宣传。
例如:a)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夸大描述;或b)对商品的质量、用途、使用效果等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3.2.2.在商品标题、图片、详情等区域出现的商品信息(如吊牌、水洗标、中文标签等)、店铺基础信息或官方资质信息等与实际不符。
例如:a)店铺实际名称为“灿**阳”,但是商品标题写“高洁丝官方旗舰店”;或b)商品未参加活动但在商品标题中标注了活动的关键词,如“爱逛街”。
4.信息重复4.1.信息重复是指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存在重复。
4.2.信息重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4.2.1.重复铺货,即同一店铺发布的两个及以上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的商品属同款商品。
拼多多商品及信息发布通则重点规则解读

拼多多商品及信息发布通则重点规则解读1.总则1.1.商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之规定,不得发布法律法规或平台规则禁止出售的商品或禁止发布的信息,不得侵害平台及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物权、债权等。
1.2.商家应当按照拼多多平台相关管理要求、商家后台系统流程及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商品或信息,对商品本身(基本属性、规格、保质期、瑕疵等)、品牌、外包装、发货情况、交易附带物等情况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的描述。
2.商品分类2.1.商家应当根据店铺主营类目发布对应品类的商品,不得发布主营类目以外的商品。
2.2.商家应当根据所发布商品,按照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逐项选择正确的分类。
3.商品类型3.1.商品类型分为普通商品、进口商品、直供商品和直邮商品等,海淘店铺不得发布普通商品。
3.2.商家应当根据不同商品类型补充其他相关信息:3.2.1.进口商品:即国外进口、国内仓发货的商品,需要选择进口国家。
3.2.2.直供商品:即国内保税仓发货的国外商品,需要选择商品来源国、国内保税仓和报关海关。
3.2.3.直邮商品:即海外直接发货的国外商品,需要选择商品来源国。
3.3.商家应根据商品实际情况如实选择商品类型,普通商品不得选择其他类型,二手商品应当选择普通商品类型。
4.是否预售4.1.商家可以根据需要发布预售商品或非预售商品。
4.2.预售商品需要设置预售时间,即商品发货完成(以物流公司揽件为准)的时间。
5.发货时间承诺5.1.商家发布非预售商品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发货时间承诺,该时间为商品的最迟发货时间。
5.2.不同品类商品可选的承诺发货时间可能不同,具体以发货规则(包括《拼多多发货规则》、《拼多多特殊商品发货规则》等,下同)及系统页面提示为准。
6.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商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并根据所发布商品的特性选择是否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7.商品标题7.1.商品标题范本如下:商品名称(型号)+(与商品相关的非关键属性)+ 规格+(商品货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多多滥发信息处理规则重点规则解读
1.总则
1.1.为了规范商家在拼多多平台发布商品和信息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制定本规则。
1.2.滥发信息,是指商家未按《拼多多平台合作协议》、平台规则及其他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公告、站内信通知、系统提示等)发布商品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2.1.发布违规广告信息;
1.2.2.信息与实际不符;
1.2.3.信息重复;
1.2.4.商品要素不一致;
1.2.5.发布规避信息。
2.发布违规广告信息
2.1.发布违规广告信息,是指商家在商品或店铺页面发布不以成交为目的的商品或信息。
2.2.发布违规广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2.2.1.将心情故事、店铺介绍、仅供欣赏、测试等非实际销售的商品或信息,作为
独立的商品发布。
2.2.2.发布批发、代理、招商、回收、置换、求购类商品或信息。
2.2.
3.发布易导致交易风险的外部网站的商品或信息,例如社交、导购、促销、购
物平台等外部网站的名称、LOGO、二维码、超链接、联系账号等信息。
3.信息与实际不符
3.1.信息与实际不符,是指商家在商品或店铺页面发布的商品或店铺信息与实际不符。
3.2.信息与实际不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3.2.1.对商品做夸大、虚假描述或宣传。
例如:a)使用“国家级”、“最高级”、
“最佳”等用语的夸大描述;或b)对商品的质量、用途、使用效果等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3.2.2.在商品标题、图片、详情等区域出现的商品信息(如吊牌、水洗标、中文标
签等)、店铺基础信息或官方资质信息等与实际不符。
例如:a)店铺实际名称为“灿**阳”,但是商品标题写“高洁丝官方旗舰店”;或b)商品未参加活动但在商品标题中标注了活动的关键词,如“爱逛街”。
4.信息重复
4.1.信息重复是指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存在重复。
4.2.信息重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4.2.1.重复铺货,即同一店铺发布的两个及以上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的商品属同
款商品。
4.2.2.重复铺货式开店,即商家开设两家以上店铺且出售相同的商品。
4.3.将被判定为重复铺货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4.3.1.同款商品不同颜色分别发布(男装、女装、运动服、箱包、鞋类、内衣裤袜、
服饰配件类目除外);男装、女装、运动服、箱包、鞋类、内衣裤袜、服饰配件类目中,如果在不同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发布同款商品时包含了同一规格的同一颜色,则属于重复铺货。
4.3.2.同款商品不同规格分别发布(服饰配件、箱包类目除外)。
4.3.3.通用型商品按照不同适用车型、机型等分别发布。
4.3.4.同款商品附带不同附赠品或附带品分别发布。
4.3.
5.同款商品使用不同主图角度等不同发布形式分别发布。
5.商品要素不一致
5.1.商品要素不一致是指商家在商品发布界面(如商品标题、图片、价格、属性区域、详情描述等)发布的商品信息存在品类(类目)、品牌、商品类型、型号、价格等商品信息要素之间互相不一致不匹配的情况。
5.2.商品要素不一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5.2.1.品类不一致,例如:a)标题中出现多个品类的关键词;或b)标题与所选
商品分类不一致。
5.2.2.商品类型不一致,例如:非进口商品以进口商品类型发布。
5.2.3.属性不一致,即品牌、材质、款式、型号、功效等属性信息在标题、图片、
属性或者详情中的描述存在相互不一致情况,例如:a)标题中出现多个品牌的关键词;或b)标题描述的品牌与商品图片显示的品牌不一致。
5.2.4.价格不一致,如商品的标题、图片或者详情页面中描述的商品价格与标注的
商品价格属性不一致。
5.2.5.SKU中的价格、规格等信息与标题、详情或图片中的信息不一致。
6.发布规避信息
6.1.发布规避信息是指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刻意规避平台规则的要求发布商品或信息。
6.2.发布规避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6.2.1.利用低价SKU引流,即滥用SKU设置,刻意规避平台商品发布规则及其他
相关规则,在同一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放置低价SKU引流的行为。
例如:
(1)不同品类的商品放置在一个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售卖;
(2)不同材质、规格等属性值对应价格不同的商品放置在一个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售卖;
(3)将价格差距较大的常规商品和商品配件放置在一个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售卖;
(4)将不存在的SKU(指这个SKU的商品实际并不存在,如价格为0.1元标示“拍错不发货”的SKU)与常规的SKU发布在同一个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售卖;
(5)将常规商品和非常规商品(如二手、样机、模型、瑕疵品、一只鞋等)放在一个商品ID或商品链接中售卖。
6.2.2.发布价格严重偏离实际的商品,即从商品的信息层面判断,商家发布的商品价格与该商品的实际价格严重不符。
6.2.3.以非常规的数量单位发布商品。
6.2.4.通过编辑商品类目、品牌、型号等关键属性使其成为另一款商品。
6.2.5.发布货到付款商品,即以“货到付款”、“到付”等字样进行描述,不直接收取货款,商品送达买家后,由快递公司代为收取或者商家私下收取货款的商品。
6.2.6.发布预付款或定金商品,即以“押金”、“订金”、“定金”、“预付款”等字样进行描述,未明确约定具体支付和返还条件,需要买家预先支付部分款项的商品。
6.2.
7.违规设置邮费到付、起售条件、非偏远地区设置包邮门槛的商品。
6.2.8.发布补差价商品,即以“补差价”字样进行描述,非实物,无法提供物流信息的商品。
6.2.9.发布抽奖商品,即以“随机抽取”、“抽奖”、“随机发”、“福袋”等字
样进行描述,具备博彩性质,诱导买家的商品。
6.2.10.发布诱导好评信息,即以“好评返现”、“返红包”等字样进行描述,诱导
买家确认收货并做出好评,违背了《拼多多评价规则》确定的评价应公正、客观、真实原则的商品。
6.2.11.发布异常优惠券,即从商品和店铺的信息层面判断,商家发布的大面额优惠
券与该店铺的经营现状严重不符。
7.违规处理
7.1.商家违反本规则之规定,滥发商品或信息的,平台有权要求商家在指定期限
内进行整改;或者视情况对相应商品或信息采取降权、屏蔽、删除、下架、禁售等措施。
7.2.针对商家违反本规则滥发商品或信息的行为,平台除对违规商品或信息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外,将视违规情节轻重,对店铺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处理措施:
7.2.1.商品降权、屏蔽、删除;
7.2.2.商品移除资源位、禁止上资源位、移除广告;
7.2.3.商品下架、禁售;
7.2.4.店铺禁止上新、禁止上架;
7.2.5.解除协议、终止合作,清退商家。
7.3.商家违反本规则第6条之规定,发布规避信息的,为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平台除采取7.1条、7.2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将视情况限制店铺的资金提现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店铺保证金、活动保证金、货款等。
8.附则
8.1.本规则于2016年4月1日首次生效,于2017年12月7日最新修订生效。
8.2.商家发布商品或信息的行为发生在本规则修订生效以前的,适用当时的规则,
发生在本规则修订生效以后的,适用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