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畲族17个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福建汉族人群D6S1043、D12S391和D1S1656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福建汉族人群D6S1043、D12S391和D1S1656基因座遗传多态性郑武;杨堃;詹翊宇;黄和鸣;徐彩龙;江道赫【摘要】目的:调查 D6S1043、D12S391和 D1S16563个 STR 基因座在福建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应用 STRtyper-21G 试剂盒对福建地区400名汉族无关个体血样进行 PCR 扩增,经3130XL 型遗传分析仪电泳检测,用GeneMapper ID V3.2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分型。
结果 D61S1043基因座共检出21个等位基因,D12S391基因座共检出13个基因型,D1S1656基因座共检出15个基因型。
D6S1043的 H 值为0.877,PIC 值为0.870, DP 值为0.972,PE 值为0.749;D12S391的 H 值为0.850,PIC 值为0.830,DP 值为0.956,PE 值为0.694;D1S1656的 H 值为0.840,PIC 值为0.810,DP 值为0.952,PE 值为0.674。
D6S1043、D12S391、D1S16563个基因座 DP 值均大于0.9,PIC 值均大于0.8,H 值均大于0.8。
结论 D6S1043、D12S391、D1S16563个基因座属于高鉴别力、高杂合度、高信息量基因座,适用于福建汉族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
%A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3 short tandem repeat loci (D6S1043、D12S391 andD1S1656) of Han population in Fujian, China. Methods PCR amplification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enotypes of 3 STR loci for 400 non-relative individuals. Results 21 alleles were identifiedin D6S1043 while 13 ones in D12S391 and 15 in D1S1656. The heterozygosities of the loci D6S1043, D12S391 and D1S1656 were 0.877, 0.850 and 0.840, respectively, with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s of0.870, 0.830 and 0.810, discrimination powers 0.972, 0.956 and 0.952, andprobability of paternity exclusion 0.749, 0.694 and 0.674,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3 STR loci showed that their discrimination power was greater than 0.9 with both their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the heterozygosity greater than 0.8. Conclusions These 3 STR loci (D6S1043,D12S391 and D1S1656) can be applied in the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and paternity test in Han population of Fujian, China.【期刊名称】《刑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158-159)【关键词】法医遗传学;短串联重复序列(STR);遗传多态性【作者】郑武;杨堃;詹翊宇;黄和鸣;徐彩龙;江道赫【作者单位】福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11;福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11;福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11;福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11;福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11;福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州 3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2DOΙ: 10.16467/j.1008-3650.2015.02.018A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3 short tandem repeat loci (D6S1043、D12S391 and D1S1656) of Han population in Fujian, China.Methods PCR amplification and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enotypes of 3 STR loci for400 non-relative individuals.Results 21 alleles were identifi ed in D6S1043 while 13 ones in D12S391 and 15 in D1S1656.The heterozygosities of the loci D6S1043, D12S391 and D1S1656 were 0.877,0.850 and 0.840,respectively, with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s of 0.870, 0.830 and 0.810, discrimination powers 0.972, 0.956 and 0.952, and probabilityof paternity exclusion 0.749, 0.694 and 0.674, respectively.Statistical analysis of 3 STR loci showed that their discrimination power was greater than 0.9 with both their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the heterozygosity greater than 0.8.Conclusions These 3 STR loci (D6S1043,D12S391 and D1S1656) can be applied in the individual identifi cationand paternity test in Han population of Fujian, China.KWY WORDS: forensic genetics;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 genetic polymorphism400 份血样来自本实验室2013年前科违法犯罪人员库血样中福建省汉族人群无关个体。
常染色体STR基因座中发现稀有等位基因两例

常染色体STR基因座中发现稀有等位基因两例关键词:常染色体D19S433稀有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具有遗传多态性高、检测灵敏性强等特点,是运用于亲子鉴定中最为广泛的遗传标记。
随着案件量的增多,稀有等位基因基因的出现的机率也随着增高,同时会在分析数据时带来不少的干扰。
1案例1.1简要案情日常法医DNA鉴定中发现两例D19S433稀有等位基因,其中一案例在D3S1358基因座上存在等位基因突变。
I.2检测方法案例一和案例二均为血痕样本。
采用Microreader TM21DirectIDSystem,Microreader TM23sp-DIDSystem检测系统(苏州阅微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人类DNA分型盒(白金)(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复合PCR扩增,最后采用ABI-3l30XL基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和STR基因型分析。
I.3结果与分析案例一:甲生母、孩子甲及被检父甲的DNA经Microreader TM21IDSystem扩增检验后发现,在D3S1358基因座上孩子甲的基因型为“15/18”,被检父甲的基因型为“17/19”,不符合遗传规律。
按照GB/T37223-2018《亲权鉴定技术规范》中不符合遗传规律的亲权指数的计算方法,D3S1358基因座的亲权指数为0.0079。
按照《法庭科学DNA亲子鉴定规范》(GA/T965—2011)遇到不符合遗传规律的遗传标记时父权指数(PI)计算,D3S1358基因座的PI为μ/4P18,平均突变率μ为0.002。
同时,在D19S433基因座上,孩子甲的基因型为“15.2”,甲生母的基因型为“13”,甲生母不能提供孩子甲的必须等位基因,并存在非整步突变[1],经仔细观察,发现该基因“13”和基因“15.2”的峰高分别为“1721”和“1966”,与相邻D5S818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10/11”(峰高为3127/2673)相近。
5个中国人群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5个中国人群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俞建昆;孙浩;史磊;史荔;钱亚屏;黄小琴;车艳春;褚嘉祐【期刊名称】《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年(卷),期】2006(12)2【摘要】选取Y染色体非重组区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利用ASPCR和PCR的方法对云南的怒族、傈僳族、纳西族、青海的撒拉族和福建的畲族进行了检测分型,确定了每一个体由这17个位点所构成的单倍型,并与国内其它20个民族群体的结果一起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YAP、M15、M89、M9、M119、M95、M88、M45、M122、M134、M17、M120等12个位点在5个民族群体中均有不同的频率分布,其余5个位点没有发现多态变异,其中M122(C)在怒族、傈僳族、纳西族、撒拉族和畲族中的频率分别是82.1%、31.6%、5.9%、20%、69.3%;YAP+只在撒拉族中有2.2%的频率;傈僳族的M95(T)的频率最高,达68.4%.5个群体中共发现了12种单倍型,单倍型频率主要集中分布在H5、H6、H8、H11和H12,各民族群体的单倍型有各自的分布特点.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傈僳族则与苗瑶、侗壮语族的民族群体聚到了A簇;畲族、怒族与汉族群体紧密,聚到了B簇;而撒拉族、纳西族则与藏缅语族和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群体聚为C簇.【总页数】4页(P247-250)【关键词】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位点;基因型;单倍型【作者】俞建昆;孙浩;史磊;史荔;钱亚屏;黄小琴;车艳春;褚嘉祐【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87【相关文献】1.皖南地区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上3个ST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J], 何淑凤;李慧;李铁臣;孙青2.皖南地区汉族人群21号染色体上2个STRs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J], 李慧;窦本芝;李铁臣;孙青3.中国3个民族群体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J], 俞建昆;孙浩;史磊;钱亚屏;史荔;黄小琴;褚嘉祐4.陕西汉族人群12号染色体上7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J], 康龙丽;郭雄;平智广;左弘;赖江华;张宝弟;耿冬;陈腾5.中国6个人群中Y染色体15个双等位基因标记变异频率分布及单体群分析 [J], 于敏;张咏莉;陈峰;薛雅丽;于旸;马琳琳;黄小义;刘岸;史榕茜;吕芙蕖;黄承滨;张贵寅;李璞;傅松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畲族群体17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及遗传关系

研究报告
福 建畲族群 体 1 7个 Y-T S R基 因座单倍 型及遗 传 关系
百茹峰 杨利 海 , 丽 , 袁 ,梁权赠 ,鲁涤 ,杨雪 ,石 美森
1 .中 国政 法 大 学 证 据科 学 教 育 部 重 点实 验 室 ,北 京 10 4 00 0 2 .北 京 市石 景 山 区五 里坨 医院 ,北 京 10 4 0 02
B uF n Y AIR — e g , ANG i i YUA L L ANG Q a . e g, U Di YA L— Ha , N i I , u nZ n L 1 NG X e, , u
S e— e HIM iS n
1K yL b rtr vdn e ce c(hn i ri oicl ce c n L w , ns d ct nB on 0 0 0 C ia . e a oaoyo iec i eC iaUnv syo li inea d a )Miir o uai , e'g1 04 , hn ; fE S n e t fP t a S t fE y o i 2 Wui oHopi lfS ins a sr tB in 0 0 2 C ia . lu s t h i h nDi i, e ig10 4 , hn t ao j g tc j
摘 要 :应用 Yfe M -l 试剂 盒及基 因分 型技术, 测 12份 福建 畲族无 关男性 个体 1 个 YS R 基 因座 的 多态 i r 检 5 7 -T 性分布 , 算等位基 因频率及 单倍型 多样性 , 计 并结 合 已公 开发表 的其他 1 个群体相 应基 因座 的单倍型 资料,分 1 析福建 畲族 群体遗 传距 离和 聚类关 系。福建 畲族 DY3 5/ S8ab基 因座检 出 5 种单倍 型, 余 1 个 Y S R 基 0 其 5 .T 因座 分别检 出 3 1 个等位基 因, 因多样性 G -1 基 D值 在 0 0 7 S 9) . 2( S 8a ) . 3( 3 1~0 7 5 4 DY 9 DY35/ ;观察 到 DY 1 和 b S9 DY3 0基 因座 双 等位基 因和 DY35/ 基 因座 三等位 基 因,以及 DY48 等部分基 因座 出现 的“fl dr S9 S 8a b S4 ofa e -d ” 等位基 因现象 。1 个 Y S R 基 因座 共 同构 成 的单倍 型 14 种,其 中 18种 单倍 型 出现 1 5 出现 2次, 7 —T 4 3 次, 种 1 种 出现 4 次,累计 G D值 为 O 90 从遗传 距离 分析发 现, . 9。 9 福建 畲族 与浙 江汉族之 间 的遗传 距 离最近(. 4) 与 0 02, 0 青 海藏族 (. 7) 间的遗传 距 离相 对较 远。福建 畲族 最靠 近 由台湾群体 、浙江 汉族 、南方 汉族 等 典型 南方 汉 0 38 ̄ 2
遗传学知识: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遗传学知识:基因多态性的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分析基因多态性指的是同一物种中基因序列的变异。
这种基因变异的存在能够导致个体在性状、健康状况、药物代谢等方面出现差异。
分析基因多态性是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基因多态性的定义、应用、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因多态性的定义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可变性。
现有研究表明,基因组中约有1%的序列存在变异。
基因多态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串联重复序列(VNTR)等。
基因多态性的存在能够对生物学过程产生影响,如个体的健康状况、药物代谢等。
二、基因多态性的应用基因多态性的存在对个体特征的表现产生影响。
目前,许多研究开展了基因多态性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分析,以探究特定基因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就与特定基因型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基因多态性在个体化用药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现有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药物的代谢和吸收,从而导致个体在药理治疗中出现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针对个体基因多态性进行评估和应用,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不适应症的发生率。
三、基因多态性评估目前,基因多态性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基于PCR的单纯性分析和基于芯片的多基因分型分析。
基于PCR的单纯性分析是最常见的基因多态性评估方式。
该技术采用特定引物进行扩增,得到基因对应位点的DNA序列,进而对基因型进行分析。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针对单一基因位点、成本低等特点。
基于芯片的多基因分型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多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
该技术采用芯片上固定的探针来检测基因多态性,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特点。
但该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难度较高,目前仅在特定研究领域得以应用。
四、总结基因多态性评估能够在疾病诊断、药物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基于PCR和芯片的技术已成为基因多态性评估的主要手段。
基因多态性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深入研究,其应用领域和价值将不断扩大和深化。
福建汉族人群D1S1656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权鉴定中的应用

福建汉族人群D1S1656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权鉴定中的应用目的研究福建汉族人群D1S1656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亲权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日常检案中收集的521名福建汉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PCR扩增,用ABI 3130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用GeneMapper v3.1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D1S1656 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并与其他5个群体进行比较。
结果在D1S1656 基因座发现17个等位基因,在福建汉族人群中的个体识别能力为0.948,非父排除率为0.665。
结论D1S1656 基因座在福建汉族人群具有高度多态性,在亲权鉴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标签:福建;汉族;D1S1656;短串联重复序列;亲权鉴定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基因组中广泛分布、高度多态性的一类分子标记,是群体遗传学和法医血液遗传学高信息基因座的丰富来源。
随着DNA检验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的STR遗传标记被相继发现,该研究即对福建汉族人群D1S1656基因座进行群体遗传学调查并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
该研究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技术,对521名汉族无关个体进行了D1S1656基因座的分型检测,分析其多态性,计算其个体识别能力和非父排除能力,验证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日常检案中收集的521名汉族无关个体血样、PowerPlex 21TM。
1.2 方法Chelex-100 法提取血液DNA[1]。
采用10 uL体系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扩增产物在3130基因分析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用Data Collection v2.1软件收集电泳信息,GeneMapper ID v3.1软件分析基因型。
1.3 统计方法用χ2检验判断D1S1656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采用PowerStatsV12软件计算杂合度H(heterozygosity,H)、个体识别力DP(power of discrimination,DP)、非父排除率EP(Power of Exclusion,EP)和多态信息总量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采用Arlequin v3.5软件比较不同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
分子遗传学课件-遗传多态性-

PCR-RFLP
PCR-RFLP Analysis
TT: 55+68+135+241+302bp CT: 55+68+135+241+302+543bp
CC: 55+68+135+543bp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 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 可以询问和交
8
DNA标记的分类
依据多态性的检测手段,DNA标记可分为四大类: (1)基于DNA-DNA杂交的DNA标记.
该标记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及凝胶电 泳分离不同生物体的DNA分子,然后用经标记 的DNA探针,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显色 技术来揭示DNA的多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是发现最早和应用广泛的RFLP标记.
2)序列多态性: DNA片段碱基排列顺序的个体差别。 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ucleotidepolymorphism,SNPs) 原因: 碱基的置换、插入、缺失。 特点: 多位于非编码区,选择压力。 数量多,1/1000 bp,300万 二态性,2个等位基因,多态性 程度较低。 孤立事件,人类遗传学意义大。
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所引起的
。这种差异反映在酶切片段的长度和数
目上碱基组成的序列,并在这些序列位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DNA基础 (1) 识别部位的点突变: 碱基的替换、修
饰(甲基化)或插入与缺失。 (2) 识别部位间的片段插入与缺失。 (3) 识别部位间的重复序列数目的变化。
基因型判定
由于在变性胶中PCR产物是单链, 并且不 受其碱基组成影响, 因此, 如果微卫星PCR产 物两条互补链分子质量相近, 在变性胶中纯 合子为单带, 杂合子为双带;如果微卫星 PCR产物两条互补链分子质量相差较大, 在 变性胶中纯合子为双带, 杂合子为四条带。
生物大数据分析中的遗传多态性检测方法与技巧

生物大数据分析中的遗传多态性检测方法与技巧遗传多态性是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基因组中存在的多个变异形式或等位基因。
遗传多态性不仅与个体间的差异有关,还与个体在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方面的差异密切相关。
因此,在生物大数据分析中,准确检测和分析遗传多态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遗传多态性检测方法与技巧。
1.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检测方法:SNP是最为常见的遗传多态性形式之一,它是DNA中单个核苷酸(A、T、C或G)的变异。
SNP的检测可通过基于测序技术的方法,如Sanger测序、测序用探针芯片和下一代测序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SNP位点上的碱基变异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RFLP)方法,通过分析产生的DNA片段长度差异来检测SNP位点。
2. 微卫星序列的分析方法:微卫星序列是在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的、重复的DNA序列,由于个体间的插入、缺失或重复次数的差异,微卫星序列具有高度多态性。
检测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可以通过PCR扩增方法,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微卫星位点,然后通过电泳检测扩增片段的长度差异。
此外,还可以利用基于测序的方法来检测微卫星序列的变异情况。
3. 多态性标记的选择与筛选:在生物大数据分析中,选择适当的多态性标记对于准确检测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一种常用的多态性标记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产生的不同长度的片段。
此外,还有单序列重复多态性(SSR)和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等多态性标记可以选择。
在筛选多态性标记时,通常考虑标记的多态性、位点的连锁关系、扩增效果等因素。
4. 基于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群体遗传学是研究个体在群体中遗传结构和动态变化的学科。
在生物大数据分析中,利用群体遗传学的方法可以检测遗传多样性和演化过程。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群体结构来判断不同种群间的基因流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 a t n fHu a ao j pr me t m nAn t o my,
De a t n fBice s y, h n z O at p rmet ohmi r Z a g h UHe l o t h
Voa in lColg c to le e,Zh n z o 3 3 0 a a ghu 6 0 0,Chn ia)
Abt c O j ci : oivsiaete l ia dh poy e rq e c i r ui f ee t nsot a dm p a (TR) s at bet e T et t e c n a ltp eu n y s i t no v ne r tn e r et S r v n g h Al l f d tb o s e h e lc o c rmoo h ain lyi ui rvne oi f Y ho smei S ent a t F j npo ic.Meh d : e ete -TR l i o i h e l eD n o i n a to s S vnenY S c, f o whc tetmpa NAs h t w r xrce rm lo a l f 5 neae l idvd as nS ep p lt no uinpo ic , r a li y eee t tdfo bodsmpe o 2u rltdmae n iiu li h o uai f j rv e wee mpie b a s 1 o F a n fd
D 48 YS 4 各位点遗传 多样性 ( e e ies y GD值 ) g n v ri , d t 分布在 0 4 96 . 4 之 间 。1 个 Y S . 1 ~O 9 47 7 -TR位点共 同构成 的单倍 型
1 0种 , 5 其单倍 型多样性 为 0 9 98 5 。结论 : . 9 2 7 福建 畲族 1 7个 Y S -TR位点具有 丰富的遗传 多样性 , 为父权鉴 定和父系进 可 化研究提供有价值 的遗传 学资料 。
u ig t e Amp S s n h FI TR @ Yf e T . Th CR r d cs we e g n t p d wi ir l M eP p o u t r e o y e t ABIPRI M 1 e e i n l z r h S 3 0 g n tca a y e .Re u t :Th s ls e
i h ain l yo uin p o ic nS en t ai f ja rvn e o t F
Te g S a k n C oL n h L nYa y n , h n T n jn , o Yu l n h o a g , a i i, i n a 2 C e o gu Gu ei z 2
关键词 Y染色体 ; 串联重复序列 ;畲族 ; 短 遗传 多态 性 ; 福建
Ge e i o y o ph s fs v n e n Y- hr m o o a ho tt n e r pe t o i n tc p l m r ims o e e t e c o s m ls r a d m e a s lc
DYS 9 3 3,DYs 9 ,DYS 3 ,DYS 3 31 t9 6 5,DY¥ 9 ,Y_ 32 GATA_ H4,DYS 3 4 7,DYS 3 4 8,DYs 4 .A o a f1 0 d fe e th p 48 ttl 5 i rn a — o f l t p s we eo s r e .Th a l t p ie st a u a c l t d fo a l 7 l c c m b n d wa . 9 2 .Co c u i n:Th o y e r b e v d eh p o y e d v r i v l ec lu a e r m l 1 o i o i e s0 9 9 8 5 7 y n l so e
( 福建漳 州卫生职业学 院,1人体 解剖学教研室 ,2生物化学教研室 , 州 3 3 : 调查 Y染色体 1 个 短串联重 复序列 ( -TR 基 因座的多 态性及 其单倍 型在福 建畲族 人群 的分 布情况 。方 7 YS )
法: 应用 A FS R @ yfeT 荧光标记 复合扩增系统 , mp 1T ir lM 对福建畲族 1 2 5 名无关男性个体 血液样本进 行 1 个 Y S 7 -TR位 点
C I E EJ U N LO NA O o 3 o 52 1 H N S R A F A T MY V 1 5N . 0 2 O .
解剖学杂志
2 1 年第 3 卷第 5 02 5 期
福建 畲 族 1 7个 染 色体 短 串联 重 复序 列 基 因座 遗 传 多态 性
滕 少康 曹林枝。 林燕燕。 陈桐君 郭月丽。
Ge ed es yrn e o 0 4 960 947a YS 5 , S 8 D 30 D 3 9I DY 4 8 D 1 , YS 8 a b n i ri ag df m . 1 -. 4 t v t r D 4 6 DY 3 9I, YS 9 , YS 8 , S 5 , YS 9 D 3 5\ , I
的复合扩增 , 应用 AB R S 3 0遗传分析 仪对扩 增产 物进行 检测分 析 。结果 : S 5 、DY 3 9I、D 30 YS 8 I IM 1 P DY 4 6 S 8 YS 9 、D 3 9
Ⅱ 、 S 5 、D 1 、DY 3 5\ 、DY 3 3 DY 4 8 YS 9 S 8ab s 9 、DYS 9 、D 4 9 YS 3 、DY 3 2 _ 3 1 YS 3 、D 6 5 S 9 、Y GAT H4 A_ 、DY 4 7 S 3 、DY 4 8 S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