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单元 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2 新人教版(1)
【人教版】美术七下 1-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课件

情趣盎然的艺术作品
发现情趣
演绎情趣
画面中右上方的
青蛙的 情绪和
找一找画面中最有趣
画面左下方的三只 青蛙请同学们的发挥姿联态想,形
的地方,说一说为什么
成上强台演烈一的演反此刻差画,面中增
有趣?
加的了青蛙画会面进中行怎的样戏的对剧
青
性话效? 果,让画面趣
蛙 (
味生动!
中
国
画
)
齐
白
石
生活当中的美好瞬间 你感受到画家的什么情感?
“情”与“景”的高度融合形成了 耐人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
画家以“白”当“黑”。以有 限的画面空间,表现出没 有边界的江水,反而令人 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情”与“景” 的高度融合 形成了耐人 寻味的意境!
画面中心的扁舟和钓翁 形象刻画细致。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艺 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 起我们想象的是“虚”。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同学们课前收集的有意义的照片或是图片,并 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生活中的情趣
让我们看看其他艺术家是 如何表现有情趣的作品的?
体验感受美术作Hale Waihona Puke 情景交融的艺 术感染力——意境美。
欣赏美 体悟美 评述美
艺术作品中的情趣指的是什么?
情趣指的是艺术家寄托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性情和志趣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 [南宋] 马远
想一想:
除了绘画作品还有什么作品课以表达出意境与情趣?
试一试:分析作品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情趣?
“一家人”椅 (现代家具设计 德国)
这组椅子的设计,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拟人化”的艺 术手法,我们从椅腿的不同姿势上,可以联想到一家 老少促膝谈心的亲切场面。这件实用性的现代工艺产 品设计,有着十分亲切感人的艺术情趣。
人教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第2课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于欣赏课并不陌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运用简单的语言对作品进行评述,但该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发言不够积极,总害怕自己会说错,在这些方面还应该给予学生鼓励。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中国画尤其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一、导入: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2.汇报与交流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你了解了什么作品?你对哪些作品熟悉?课前对哪些艺术家了解?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
活动2【讲授】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二、讲授新课:1、分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
展示与互动: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
展示作品细节。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
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
人教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1单元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
]
课堂小结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是你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它的 存在,生活的情趣也处处可见,但是你必须是一个积极乐观、热 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同样,只有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艺术 家才能发现和捕捉到生活中的情趣,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
石
涛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独钓寒江雪 [ 南宋 ] 马远
一叶舟,一钓翁,几道水波,四周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唐代 诗人柳宗元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 作,此画与柳诗有极为近似的意境。
秋 天 的 田 野 ( 版 画 ) 里 特 维 年 科 乌 克 兰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李
白
诗
意 图
此画表现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诗意。右下角
[]
清
为山间客舍,上部为空白的云天,景象空阔、苍
茫,很好的表现出原诗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感。
黑、白、灰经过画家的巧妙安排和运用,犹如音乐以
高音、低音、中音谱成的乐章一样组成画面的黑、白、
斑 猫
灰结构。同时,在对比的关系中显出各自的特色和表
( 版
现作用,互相衬托,构成和谐的节奏,给画面带来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开场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板书: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的意图是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相关知识,掌握美术作品中关于情趣和意境的欣赏评述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欣赏评述能力。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和审美体验,并且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都理解画面内容,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本节课中,我要把握学生心理,教学中多运用作品图片、已有知识和学生自主体验等方式带给学生全方位感受,活跃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再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知识,掌握美术作品中关于情趣和意境的欣赏评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欣赏、体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审美意识和欣赏评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艺术的向往。
四、说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
教学难点:能对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因此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我的教学,同时采用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活跃美术课堂氛围。
在学法上,将自主学习法与实践探究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学中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
我所教授的知识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符合他们的需要,从而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发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 1.2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 课件 (共19张PPT)

寒冷 孤独 无助 不放弃
欣喜 兴奋 满足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情景交融的“意境”
美术家表现某种形象或者景色,如果把 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进去,就会创造出一种包 含着自己情思的艺术境界,那就是“意境”。 也就是说,意境是“情”和“景”相结合的结 果,它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 也是历代中国美术家所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巴塞洛缪、小詹姆斯、安德鲁、犹大、彼德、约翰、耶稣、托马斯、大詹姆斯、菲利普、马休、撒迪厄斯、西蒙。
震惊 身体后倾 紧张 惊慌失措
《四羊图》(中国画)陈居中
《春牧图》(中国画)李可染
《杂画册之一》(中国画)虚谷
《蒲公英》(版画)吴凡
《
《
青
散
蛙
步
》
》
画
画
)
)
夏
齐
加
白
尔
石
《散昂蒂布的夜渔》(油画)毕加索
《一家人》椅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马远
《秋天的田野》(版画)里特维年科
《 李 白 诗 意 图
》 ( 中 国 画 ) 石 涛
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离不开( )
1、生活情趣 3、高雅品味
2、情景交融 4、精湛技艺
课后拓展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区一等奖】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导入部分,要有情趣,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几张自己觉得很有趣的照片,选择其中部分代表性的照片运用到课件中。
展示学生提供的有趣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对提供作品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这些学生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捕捉到这么生动有趣的照片。
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中国画尤其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教学活动【导入】课堂引导阶段1、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图片和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会由桃花林代给我们的意境2、用庐山的景色把学生带入到群山连绵、峰峦雄伟的意境,感受到自然的伟大,进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3、展示中国山水画,感受画家带给我们的意境,进而了解什么是意境。
二、发展阶段1感受作品中的“意境”,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分析讨论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意境石涛《李白诗意图》李可染《春牧图》,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感受作品中的意境2感受作品中的“情趣”3画面表现出怎样的意境妙在何处4、在生活中除了用绘画的形式,还有哪些形式能表现出情趣和意境这些提问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讨论中增进同学之间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全国一等奖】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亳州市双沟完全中学孙迎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快乐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他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
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带领学生回忆柳宗元的《江雪》,让学生体会诗中标的意境,幻灯片展示与诗意相符的绘画作品。
2、展示作品《寒江独钓图》,与《江雪》作对比,引导观察思考,看看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二:发展阶段:(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
展示作品细节。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
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
总结得出: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从生活小细节出发,以细微的事物展现妙趣横生的画面。
(2)展示夏加尔的作品《散步》,提出问题: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继续展示作品。
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品中他手拉着的妻子像风筝似的在空中飘浮,构思巧妙地表达出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趣。
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案《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

教学文档
新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案(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优质课资料(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学设计
勃利县第—中学刘金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观赏、体验、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美。
了解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观赏—体验---评述中感受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用艺术言语进行评价。
感情、态度价值观:通过观赏、体验、评述感受不同形式得美术手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艺术作品的意境和情趣。
难点: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与意境。
三、教学策略
本课选取多幅具有代表性作品,教师分别从作品的意境和情趣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在创作作品时,理解意境和情趣是美术作品感染力之一。
教师应以“观赏—启发—联想—评述—交流—拓展为主线,展开课堂教学。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赏、分析解决问题。
体会画家是如何在创作中营造意境和情趣的。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精 品 人教 试 卷- ※
人教版 ※- 推- 荐 ※ 下- 载- ※
《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教案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
2、难点:通过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体验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二、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图片 音乐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开门见山,明确本节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的学习任务——体验感受美术作
品中的情趣和意境,了解表现方法,对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其次:情趣和意境这样较高层次的艺术语言,会让七年级的学生感到深奥难懂。为了课堂学习的顺利展开,简
明扼要的讲解:情趣——美术作品中让你感到有趣的,最吸引人去看的方面,意境——美术作品中能让人感受到作
者思想感情的东西。用通俗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消除学生学习顾虑,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引导阶段:观看有趣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动有趣的照片。
3、发展阶段:
第一环节:情趣盎然的美术作品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春牧图》对这一作品进行欣赏评述,问:你觉得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
有什么效果?跟学生共同欣赏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找出答案——侧坐的牧童转头仰望春柳(跨在牛背上不时抬
头看春柳)、悠然行走的牛(观察牛的姿态)。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感觉,是这幅画的情趣所在。
然后,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欣赏评述《蒲公英》、《青蛙》、《散步》这三幅作品。(播放背景音乐)
《蒲公英》:提问几名学生得出小姑娘吹起蒲公英的花子儿是最有趣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用简单
的几笔浓墨勾勒出镰刀和篮筐,即丰富了画面,又能表明小姑娘的现状,与吹花子儿抒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形成对
比。
《青蛙》:学生讨论的结果是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是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缠住脚的
小青蛙在挣扎求助,和画面左下方的三只大青蛙悠闲的姿态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如果仅
画三只青蛙或只是一只缠住脚的青蛙就缺少情趣)
《散步》:学生发现最有意思的地方便是画面中被举起的人物像放风筝一样轻松的漂浮在空中以及作者在画面
中的面部表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画家喜悦的心情。
第二个环节:情景交融的意境
欣赏感受。播放课件中的《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的独特意境。(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分析探讨。作品中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展开讨论。
※ -精 品 人教 试 卷- ※
人教版 ※- 推- 荐 ※ 下- 载- ※
结合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句对《独钓寒江雪》画面的意境进行分析理解,突出一个“独”字,一叶舟,一钓翁,
几笔水波,大片的空白显现出江水的辽阔和钓者的悠闲,表现出空濛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已空当实,无声胜有声,
增强了空间的表现效果,使画面境界空灵,意趣盎然。
《李白诗意图》根据画面诗句的意境进行讨论。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诗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诗与画
的有机结合,用画来表现诗意,或将诗题在画中,互相衬托,来表达画家的感情。也以大面积空白,表现了大地的
空阔与苍茫,表达了思乡之情。
4、小结
结合本节课欣赏评述的美术作品中对情趣和意境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青青河边草意境的表现体现了画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文化修养等。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
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生活的情趣也处处可见,但我们必须是一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同样,只有热
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才能发现和捕捉到生活中的情趣,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