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2010香港市场回顾

合集下载

2010年香港楼市展望

2010年香港楼市展望

二手樓市持續暢旺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結論
樓價和租金重返九七年高峰需二年到三年。
2010年整體樓市15萬宗,6000億元。 一手樓市1.2萬宗,1200億元。 二手樓市10.5萬宗,3500億元。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私人住宅供應持續偏低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美元匯價主導香港樓價走勢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租金跟隨樓價上升
中原地產研究部2009年12月29日
一手樓市惜售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2010年香港樓市展望
美元匯價主導樓價升跌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港產品出口衰退見底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3
經濟恢復增長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通漲可期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就業情況開始改善
中原地產研究部 2009年12月29日
資金持續流入

让IPO飞——2010年中国IPO市场盘点

让IPO飞——2010年中国IPO市场盘点
国农业银 行正式在上海和香港 两地上市 ,农 行 此次 “ + A H”募 资总 额高达 21 2亿美 元 ,
创造 了当时的 “ 全球最 大I 0 ,尽 管这~ P ”
推 出一 周年 的 创业 板 愈发 活跃 。2 1 00 年 ,创业 板 上市 企业 数 量从 20 年 末 的3 09 6 家 上 升至2 1年 末的 10 ,流通 市值也 从 00 5家 此前 的28 元上升 到了 17 亿元 。与此 同 9亿 98 时 ,在继续高发行 价的态势之下 , 目前经过 上 市跨人 “ 百亿俱 乐部 ”的富豪们 已经接近
32 C OW OI D F  ̄ L
中国 企 业 2 1O关键 词 0 P 1 0
・A 股井嘀 ・海外抢眼 ・乱象迷离
从 融 资规模 上 ,均 创 历史 新高 。尤 其是 中
国农业 银行 、中 国一 重 、中 国西 电、华 泰 证 券和 海普 瑞 等大 盘蓝 筹 的发 售 ,使中 国 资 本市 场聚 集 了足 够 的眼球 效 应 ,海 普瑞
看上去很美
经 历 过金 融危 机 洗礼 之 后 的全球 资 本 市 场在 2 1年 终于 渐 渐走 出 泥潭 。国际 会 00 计 和咨 询 公司 安永 发 布的 报 告称 ,尽 管 欧 洲市 场依 然低迷 ,但 是全 球 O活动 已经 回
到 金融 危 机 以前 的水 平 。据 不完 全 统计 ,
3 3元/ 开盘 ,高 开 87%,盘 中最高 触 .7 股 .1
及 37 元/ ,尾盘收于 36 元/ ,全 日涨 .2 股 .6 股
幅 l.6 8o%。高换 手 率是 光大 银行 首 日表现 最 突 出的特 点 ,全 日 手 率高 达8 .6 换 54 %, 对于一 只大盘股 而言这是个惊 人的数字 ,创

2010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强势增长

2010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强势增长

、北 美 ( 展 的 国 家 上
澳 洲 巴 林 .巴 蔫 加 章 尢 埃
uD千 叩
生诘 等
。 。 .
F I + D
在 "0 0 国 静 业 总 裁 2  ̄1中
上 全
国 政 协 委 员 经 济 日 报 原 总 编 辑 著 名 经 济
学 漤 丰 :咛 = 雕 商 № 目 砘 圜
睛 台 应 商 Ⅵ 朗 蟊 会 在 规 模 、层 发 . 果 等 供 硪 方 面 均 有 研 突 破 此 攻 。 睛 台 ”着 眼 于整 个 点 产 链 她 企 春城 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 、 广 东 东搴金 属制 品有限 公司 、 州宝丽雅 复台 广
白 * ;焦 点 。 O ( 徒 萨 尔 茨 弗 千 德 国 展 在 勺 i ZW 巴 e) 国际 家具行业 已获 得很 好的 声截 并且 愿意 在 木 材 面 饰 日 ,通 过 增 加 科 学 观 点 继 续 将 这
蒗 弗怆) 国展— 匾 出的大量 各 装 饰概 盘 德 已 种
体 现 出 7这 席 今 天 单 即 } E幡 邑 n 种数码 印刷 进一 步的发 鹿 圆其 牛美 的 |
住建 邮攻罐 研究

±


1 简 称 Ⅱn 的 鳓 屁 Ⅱ 在 每 年 的 调 份 酞 J
比 增 长 . 环 比 轻 撇下 降 0傀 翳 _ 数 据 表 明 ,美 国 和 欧 盟 为 主 要 出 口市
兰 ?那
米 兰 去 ∞甥 U 为 期 —叶 月 的 纽 约
勒 七 N 0co 1 ¥ 公司 ( 、 t) 帕 扫d
色彩 组氙 效果更 每 因而可期 望明年生 产商 的 活 动 报 名 参 加 此 攻 ) 舌动 , 登 录 请 1 网站 , 电 栅 晌 或 Nc] 口 ooe 幕妮 可嘻 菲 德她 卿 丑问 ∞ Ⅱ 师 (ls P'

戴德梁行报告

戴德梁行报告

戴德梁行报告
戴德梁行报告是一份由戴德梁行(CBRE)房地产公司发布的
报告,以提供全球房地产市场研究和分析为目的。

该报告每年发布一次,涵盖了全球主要城市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趋势、投资机会和前景展望。

戴德梁行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全球房地产市场概况:介绍全球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和预测,包括办公楼、住宅、商业地产等各个领域。

2. 主要城市和区域研究:对全球主要城市和区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包括租金水平、供需关系、投资机会等方面的内容。

3. 投资市场动态:分析全球房地产投资市场的最新动态,包括投资趋势、投资者偏好和投资机会等方面。

4. 行业前沿趋势:提供房地产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动态,包括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戴德梁行报告是全球房地产行业从业者、投资者以及研究人士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了解全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潜在机会具有很高的价值。

戴德梁行营销管理

戴德梁行营销管理

戴德梁行营销管理戴德梁行(CBRE)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戴德梁行的营销策略、市场定位以及团队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营销策略戴德梁行营销策略的核心是客户导向。

他们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戴德梁行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营销,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可见性。

二、市场定位戴德梁行的市场定位是专注、专业和创新。

作为商业地产服务行业的领军者,他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包括物业买卖、租赁、投资咨询、评估、项目管理等服务。

通过持续创新和提高专业水平,他们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三、团队管理戴德梁行注重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他们致力于吸引和培养业内的优秀人才,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

他们推崇开放、合作和创新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并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升团队的绩效和士气。

四、戴德梁行的案例戴德梁行在房地产市场上具有丰富的成功案例。

例如,在某城市高端商务区,他们成功帮助一家全球知名企业找到了理想的办公空间,并提供全面的物业管理服务,为客户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另外,戴德梁行还通过精准的市场研究和定位,为一家新兴的科技企业找到了适合其发展的创业园区,并协助其获得投资和技术支持。

这些案例展示了戴德梁行在营销管理方面的实力和成就。

结语戴德梁行作为商业地产服务行业的领导者,凭借其优秀的营销管理能力,成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

通过客户导向的营销策略、专注的市场定位以及强大的团队管理,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戴德梁行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10年香港工业路向:拓展内地市场

2010年香港工业路向:拓展内地市场
鐾 於 先 造 固 家 的消 黄行 甚 有 可
பைடு நூலகம்
能出现结耩辖燮 , 廒商输往逭些市埸
的 出 口棠 耪 鞋 以在 短 期 内返 回 衰 退 前 的水 平 。 反觏 , 内地 去 年 探 取 稹 棰 的
措施刺激投资 , 率先 衰退中, 娃 , 愎 预 现行 的宽鬏政策将舍维持 , 而出
港商蒋 向内销市埸
掾 上 述 工 德 拥 查 颢 示 , 商 封 廒 大 致 表 示 桀 觏 。约六 成 廒 商 估 情 况 超 於 平 穗 刖估 雨成 。
畴期 。 各圈虑封金融海哺措施 的共 在
中荫始穗 定 下来 , 逐渐 呈现 / 之势 , 愎 希 望在 2 1 全球 经 漕将慢 慢恢 , 。 0 0年 僵
漕危楼较差能力的中小型廒商均 信 用卡 消黄 绩 将缩 , 消黄需求鞋以 被 搪 出局 。香港工菜 德舍 於 2 0 0 9年 回, 衰退前的水平 。 0 0年餮建圜家 便 21
1 0月建 行 了一 项 蠲 查 - 封珠 三 角港 的经 漕 後 料 将 握 缓 , 檐 心 增 畏偏 探 更
7 4 缝漕撙朝德 3 5 — 11 2期
香港经漕簟
最 低 工 资 等 。 些 措施 封纾 缓 珠 三 角 逭
港 资廒商 的短期资金周蒋座力和减轻 经皆成 本 , 餮挥 了重要作用 。由於 漕持绩傻 的基磁遗未牢固 , 内地若 能延绩逭些纾困措施 , 将可缔造有利 瑕境攘廒商穗步襞展棠磅 。
行 某 内 大 部 份企 某 仍 然维 持 管 21 0 0年珠 三 角裂 造 檠 的整 髓经 情 沉 鹰 付 逭 一 埸 衰 退 , 及 减 低 金 逐 渐 好 转 , 以
同推 勤 下 , 球短 清 和金 融 形 势 在 年 的 只估 3 % 。 全 1

2010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市场回顾与展望(1) -戴德梁行

2010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市场回顾与展望(1) -戴德梁行
• 在政府 2009 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开发商利用银行贷款不 断增加土地储备。预计政府今年将进一步收紧土地政策,以控制 国内大城市的房价上涨。
作者
吴婉佳 DTZ 戴德梁行研究部 +852 2507 0513 vanessa.yk.ng@
联系人
纪言迅 北亚区研究部主管 +852 2507 0779 david.yx.ji@
2008
174 38 63 37 2 193 0 507
2009
332 46 83 62 3 298 2 826
同比变化 90.8% 21.1% 31.7% 67.6% 50.0% 54.4% 62.9%
表3
主要交易金融汇总(百万美元)
总计
住宅 写字楼 商铺 工业 / 物流 服务式公寓 混合 其他 总计
53.1%
3.0% 8.4% 4.8%
30.7%
43.3% 2.6% 6.5% 1.9% 45.7%
2008
资料来源:DTZ 戴德梁行研究部
2009
图2
按城市统计的主要土地交易总数
交易数量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其他 混合(包括酒店) 服务式公寓 工业 / 物流 商铺 写字楼 住宅
• 2009 年 12 月,中国一些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曾警 告,中国某些大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可能会蔓延到国内 其他地方,并对市场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政府会通过调整房地产方面的政 策来给市场降温,避免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展望
• 资金流动性将是 2010 年房地产投资市场表现的关键 因素。有信号显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接近尾 声,这些信号包括央行提高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 及对加息的预期。因此,国内银行在 2010 年初已经 纷纷收紧贷款以作回应。

2010年商业地产的投资元年

2010年商业地产的投资元年

2010年,商业地产的投资元年前言——在房地产业界曾流传着这样一个预言:21世纪的前十年是住宅投资的黄金期,第二个十年是投资商业地产的黄金期,而2010年正是开启这黄金投资十年的元年。

尤其是2010年在经历了直指高房价的这一轮新政调控的精准打击之后,投资住宅之路已被无情封堵了,然而对于商办物业来说,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因为,面对投资住宅市场风险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融资门槛越来越苛刻,而其他投资渠道又相对匮乏或收益不大的现状下,商业地产的投资价值优势无疑就显现了出来。

正如一份来自专业分析机构的报告表示,未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将迎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资本价值预计在2010年会增长7%到12%。

而随着投资价值的增长,这将会大大促进商业地产投资和交易的活跃性。

以上海为例,从今年1~8月份的销售数据来看,也正好印证了上述报告论证的趋势:今年1~8月份上海商业物业交投活跃,成交面积合计达14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一成左右,其中,成交量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是,受新政调控的影响,今年1~8月份的上海一手住宅成交面积合计只有479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6成。

这“一增一减”形成了近几年上海房地产市场极为鲜见的“商进住退”的情景。

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景不仅出现在上海市场,全国诸如北京、广州、重庆、杭州等地也纷纷上演着商铺、写字楼交易热闹而住宅冷清的独特景象,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如果未来针对住宅的调控政策不放松,如此的“商进住退”态势还将有可能“一浪高过一浪”。

正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住宅市场大势已去,商业地产市场的“显山露水”也就便成自然了。

如果说,过去十年以来,人们对于商业地产的体认还处于朦胧阶段。

那么,在2010年,已经不仅仅是众多的个人投资者在写字楼和商铺销售市场上暂露头脚了,一些房企大鳄、保险公司、内外资基金也纷纷转舵开始高调进军商业地产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主导交投气氛楼市前景仍然稳健
戴德梁行分析第4季度的香港住宅及投资市场表现时指出,最近政府推出进一步遏抑楼宇炒卖的措施后,楼市气氛变得审慎,致令本港住宅及物业投资市场在年末呈现交投减少的趋势,唯本轮措施暂未造成物业价格明显下跌。

虽然短期内物业成交量将会减少,但本港经济基调稳固,加上物业买家看好物业作为投资保值的功用,楼市仍将得到支撑。

物业投资市场的前景方面,预料写字楼买卖仍然会受到本港及海外的投资者所欢迎。

回顾本年首两季,本港住宅市场的季度成交量均是接近39,000宗。

第3季度开始,卖地成绩接连创下新高,刺激楼价上升,该季住宅成交量升至46,267宗,8月份的交投数字17,157宗更是本年的单月最高纪录。

及后市场开始整固,9月份成交量按月跌18.4%至14,006宗,10月续跌11.8%至12,352宗。

踏入11月,受惠于良好的经济发展,交投量回升至16,235宗,创下1998年以来交投第二高的11月纪录,仅次于2007年11月的18,319宗。

自2009年4月起至本年11月,本港每月的楼宇成交数字已连续20个月维持在10,000宗以上。

DTZ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先生表示:“从本年首11个月的楼宇成交量可以看到,本港住宅需求十分殷切。

预料12月份的成交量会因为临近年底而减少,但仍可维持在接近10,000宗的水平;至于近期政策对楼市的影响,相信要到明年1月至2月才会更具体的呈现,预料届时的单月成交量会跌至约8,000宗。


楼价方面,中小型住宅价格自2008年12月金融海啸后的低位开始,至今一直呈现上升走势,期间只在去年11月及本年5月稍稍下跌。

自政府推出最新一轮措施后,楼价开始回软,抵销了10月份获得的升幅。

以太古城单位为例,其10月份平均尺价为8,500港元,较9月升1.8%;但到了11月亦回落1.8%至8,350港元。

虽然近月楼价出现调整,但从DTZ戴德梁行指数可以看出,本港中小型住宅在本年首11个月仍然录得13.0%的增长。

豪宅方面,以礼顿山单位为例,10月份其平均尺价按季升3.2%至22,500港元,于11月份则回落2.2%至22,000港元。

DTZ戴德梁行指数反映整体豪宅的价格在本年首11个月上升了16.4%,升幅高于中小型住宅。

陶先生说:“住宅物业交投畅旺,乃是受到持续低息及资金充裕所带动。

然而炽热的楼市令政府关注到炒卖及热钱流入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多个经济体系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令国际流动资金大增。

经过今夏楼价增长较快后,政府推出进一步措施冀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资产泡沫风险,包括增加楼宇短期交易的印花税,以及收紧按揭贷款等。


回顾1990年代政府亦曾推出遏抑楼宇炒卖的措施,对当时的市道,无论是楼宇成交量及楼价均造成了即时而短暂的影响。

陶先生指出:“1991年政府推出打击投机炒卖及降低按揭上限的措施,楼价于1992年7月至12月期间下跌了4.3%;1994年再有一轮打击炒卖的措施推出,楼价自当年3月至1995年9月期间下滑了24%。

不过,由于本港经济基调良好,当政策影响逐渐减退后,楼价仍有回升。


对于最近推出的措施,陶先生说:“政策推出后,交投气氛改变,中小型住宅楼价亦开始松动,因为部分业主开始降低叫价;豪宅市场亦受到成交放缓所影响,但由于豪宅供应短缺,其价格仍有支持。


“虽然市况有变,但我们还应考虑低息减轻供楼压力、充裕资金欠缺投资出路,以及经济环境良好等因素,这些都会缓冲政策的影响。


提到经济基调这个因素,陶先生指出,近月零售业总销货额及市民薪酬改善,均是支持楼市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说:“据政府统计处公布,本年首10个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上升18.3%,总销货数量亦按年升15.5%,反映市民及旅客消费畅旺。

薪酬水平亦有增长,人力资源学会的调查指出,本年全年基本薪金平均增幅为1.9%,显示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啸后,本港经济轻微复苏,失业率下降之余,人力市场也渐趋活跃,本港雇员的薪酬增幅亦随经济复苏上升。


陶先生说:“目前准买家的态度转趋审慎,加上年底及假期的传统淡市因素,短期楼宇成交量或会下跌多达四成至五成;但正如前述,本港经济基调良好,加上物业抗衡通胀的能力,令楼市持续受到殷切的需求所支持。


陶先生续称:“按照目前发展,预料楼价短期内将回落约10%,但只要经济持续改善,有自住需求的买家将密切留意楼价的松动,当楼价下跌,这些买家将会入市。

不过,明年楼市的大方向仍要视乎政府的措施。


物业投资市场方面,截至12月7日,本年第4季度共录得63宗单一成交金额逾1亿港元的大额交易,而整个第4季度的总交易量可望达到70宗的水平,较第3季度的89宗跌21.3%,按年则跌23.9%。

DTZ戴德梁行中国投资部联席主管叶国平先生表示:“2010年上半年的大额物业买卖宗数甚为平均,首一、二季都是大约60宗,至第3季度由于市况蓬勃及经济基调良好,大额物业买卖亦跳升至89宗。

最近政府推出遏抑炒卖的措施和收紧按揭,多少影响了投资者对于豪宅的兴趣,也令截至12月7日的第4季度大额物业投资减少。

然而回顾本年的交易趋势,2010年可说以写字楼较为突出,无论在买卖宗数及价格均领先其他类型的物业。

截至12月7日,本年内共有大额买卖278宗,其中写字楼占了80宗(28.8%),总成交金额为335.19亿港元,其次为豪宅,共78宗交易,总金额为161.93亿港元。

这反映出投资者愈加看好写字楼的投资回报。


写字楼的成交宗数占比从第3季度的33%增至在第4季度的48%,成交金额占比亦自上季的42%增至本季的61.2%。

叶先生说:“写字楼自第3季度开始已取代豪宅成为最受投资者欢迎的物业类别,这是由于经济发展良好,推动租金增长,投资者因而看好写字楼的增值潜力。

由于写字楼的租金回报展望优于商铺,价格升幅落后于豪宅,也较少受到政策及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会继续受到投资者所追捧。


豪宅一向是投资者喜爱的物业类型,但近月豪宅的成交宗数稍降,占比自第3季的26%跌至本季的17%,成交金额的占比亦从第3季的17%跌至本季的9.8%,在数量和金额方面均落后于写字楼及商铺。

叶先生表示:“豪宅交易受到更多措施的限制,令部分投资者转往其他物业类型或其他的投资途径,这也是本季大额交易整体数目少于上季的原因之一。

地皮的交易也受到新措施的影响,本季的地皮交易量和金额均少于第3季度,可见投资者对于住宅市场前景的态度趋向审慎。


叶先生续指出,政府宣布自10月起将房地产剔除于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移民计划)之外,又将申请门槛的投资额提高,措施试行3年,预料这对豪宅交易量会有一定影响。

不过,叶先生说:“以中国大陆的资金为例,近月内地主要市场均推行限制住宅物业交易的措施,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推使资金流入与内地有密切业务连系的本港,并推动本地物业投资的需求。


叶先生总结道:“目前大部分西方市场仍处于漫长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外资在第4季度继续对香港市场感兴趣,而正如财政司司长表明,政府在注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同时,不会仿效资本管制亦不会采用歧视外资的措施,相信香港物业投资市场仍将继续吸引外资进驻。

与此同时,本地投资者在第4季度仍然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占比达92%。

展望2011年,投资者将继续密切留意各项物业投资机会,而受惠于租务需求及租金增长的写字楼,其回报前景属各类物业中最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