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合集下载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版) - 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地区高考题分类汇编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1.(2022年1月浙江)10. 孟德尔杂交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

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A. 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 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 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D. 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答案】D【解析】【分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纯合度。

【详解】孟德尔杂交试验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而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纯合度,因此,自然条件下豌豆经过连续数代严格自花授粉后,大多数都是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掌握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的情况,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021海南)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两个经典实验。

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B.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C.对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D.均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答案】A【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两个实验都是采用的假说演绎法得出相关的遗传学定律,A错误;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B正确;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且从豌豆的众多性状中选择了7对性状;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同时也从果蝇的众多性状当中选择了易于区分的白红眼性状进行研究,C正确;D、这两个实验都采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D正确。

故选A。

3.(2021湖北)4. 浅浅的小酒窝,笑起来像花儿一样美。

高考生物基因分离定律专题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基因分离定律专题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基因分离定律专题复习资料高考生物基因分离定律专题复习资料等位基因指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通常为两个,分别用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表示,如A与a,D与d。

但是也有一些等位基因不止一个,为3种或以上,成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血型的基因:IA、IB与i为一组复等位基因,其中IA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IA和IB为共显性。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高考生物基因分离定律专题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基因分离定律专题复习1.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论证2.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具体表现为:杂合子F1产生两种配子,分别为含D的配子和含d的配子,比例为1:1。

3.细胞学基础遗传因子就是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独立进入配子,随配子独立传给后代。

所以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为: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染色体基因才可以,而线粒体与叶绿体基因完全不符合分离定律;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4.验证分离定律的常见方法自交法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可验证。

测交法测交后代出现1:1的比例可验证。

花粉直接检测法若含有不同基因的花粉表现型不同,可直接检测花粉来验证。

如纯种的糯性水稻与非糯性水稻杂交,取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蓝黑色,半数橙红色。

5.特殊原因导致特殊分离比显性纯合致死可导致2:1的分离比;不完全显性可导致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1:2:1的分离比;从性遗传(即杂合子在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不同)现象可导致杂合子亲本的后代雌雄性别中显性与隐性的比例不同,一般为1:3或3:1。

6.伴性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同样遵循分离定律,但因为其位于性染色体上其后代表现常常与性别相关联,写遗传图解一定要把性染色体写出来。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查字典物理网为高一同窗总结归结了高终身物知识点基因分别定律。

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协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一、基因分别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发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要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动摇,遵照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效果,分别规律不能直接处置,说明分别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二、基因分别定律的限制要素基因分别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别比应具有以下条件:1.所研讨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时机均等。

3.一切后代都应处于比拟分歧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反。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集体数量要足够多。

三、基因分别定律的解题点拨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 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依据后代的分别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假定后代性状分别比为显性:隐性=3:1,那么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假定后代性状分别比为显性:隐性=1:1,那么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假定后代性状只要显性性状,那么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确实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照基因分别规律。

如Aa构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反基因只构成一种配子。

如AA构成配子A;aa构成配子a。

(3)基因型确实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一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 或AA。

(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1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1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次,非选择题出现过 1 次。 2.试题难度不大,大多为中等,但偶尔会出
现实验设计等难度较大的题目。
典例分析解读
03 命题规律 1.命题落 脚 点 多 为 分 离 定 律 内 容 与 实 质、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与分离定律的验证 等方面。 2.对能力的 考 查 多 集 中 在 分 析 与 推 断、 演 绎与推理、实验方案的探讨等方面。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专题 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真题多维细目表
真题
涉分
2019 课标全国Ⅱ,5 6 2019 课标全国Ⅲ,6 6 2019 课标全国Ⅲ,32 9
2017 课标全国Ⅲ,6 6
总计 五年均分 5.4
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 的科学方法
0 题 / 14 卷
题型 难度 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
设题情境
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
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 中红花、白花、紫花萝卜的数量比例
分别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 萝卜 D.可用紫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1 答案 C “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 ,说明 萝 卜 花 色 的 遗 传 是 不 完 全 显 性 遗 传。 由③知,紫花植株为杂合子,故 A、B 正确;红花萝卜与白花 萝卜杂交,后代全为紫花萝卜,C 错误;萝卜花色的遗传符 合基因分离定律,故可用紫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验证基 因的分离定律,D 正确。
������ 如 Aa →1AA ∶ 2Aa ∶ 1aa

【2020高考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复习)

【2020高考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复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蕊成熟时,人工授粉→套袋 (目的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⑦__________→⑧
__________,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实验过程及现象
正推
3.亲代基因型、表现型
子代基因型、表现型
逆推
子代分离比
显性∶隐性= 3∶1
显性∶隐性= 1∶1
双亲类型 都是杂合子
测交类型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只有隐性性状 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结合方式
Bb×Bb
Bb×bb
BB×BB或 BB×Bb或
BB×bb bb×bb
五、不同杂交方式的应用
相交 类型 杂交
(2)鉴定方法
比较
实 测交 验 鉴 定
自交
纯合子
纯合子×隐性类型 ↓
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 (表现型一致) 纯合子
杂合子
杂合子×隐性类型 ↓
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杂合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花粉鉴定 方法
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
单倍体育 种法
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子代至少有两种表现型
四、一对相对性状的推理与判断的解题规律 1.显、隐性性状的鉴定方法 (1)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
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亲本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子代
高茎豌豆
结论: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2)具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 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一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取能力,推理、归因、论证、评价的思辨能力。

北京遗传部分的考题考查方式极其灵活,考生需重走孟德尔发现之路,深刻理解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且能运用已有知识对新情境进行分析。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实验【考点集训】考向 一对相对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实验1.下列有关测交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能用来判断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C.能用于显性优良性状品种的纯化过程D.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2.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C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考点集训】考向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答案C2.小麦的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B.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够遗传给后代C.基因R和基因r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考向2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3.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B.50%C.67%D.100%答案B方法概念辨析类——归纳法辨别遗传学的相关术语【方法集训】1.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专题十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专题十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

专题十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其应用1.[2020某某百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2∶12.[2020某某某某部分学校质检]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阐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两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C.性状分离: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3.[2020某某四校联考]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体③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体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自交B.杂交、测交、自交、杂交C.自交、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4.[2020某某某某调研]下列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数据分析中,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5.[2020某某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以一紫花植株和一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不考虑突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的亲本及杂预测子代表推测亲代基交方式现型因型第一组:紫花自交出现性状分离③①④第二组:紫花×红花全为紫花DD×dd ②⑤A.两组实验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红花的显隐性的依据B.若①处填全为紫花,则④为DD×DdC.若②为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是1∶1,则⑤为Dd×ddD.③为Dd×Dd,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6.[2020某某省实验中学一诊]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必背知识点 基因分离规律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必背知识点 基因分离规律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基因分离规律摘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内容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希望大家在查看这些高考知识点的时候注意多加练习。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 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一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孟德尔遗传学实验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取能力,推理、归因、论证、评价的思辨能力。

北京遗传部分的考题考查方式极其灵活,考生需重走孟德尔发现之路,深刻理解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且能运用已有知识对新情境进行分析。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实验【考点集训】考向 一对相对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实验1.下列有关测交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能用来判断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C.能用于显性优良性状品种的纯化过程D.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2.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C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考点集训】考向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答案C2.小麦的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B.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够遗传给后代C.基因R和基因r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考向2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3.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B.50%C.67%D.100%答案B方法概念辨析类——归纳法辨别遗传学的相关术语【方法集训】1.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

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 6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C.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答案C2.(2015山东理综,6,5分)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

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答案D【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考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实验1.(2015北京理综,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

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

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性状,其中长刚毛是性性状。

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种。

③基因型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答案(1)相对显Aa、aa (2)两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25%的该基因纯合子2.(2012北京理综,30,16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

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

●××■×注:●纯合脱毛♀,■纯合脱毛♂,○纯合有毛♀,□纯合有毛♂,杂合♀,杂合♂。

(1)已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

(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的脱毛性状不是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b.由CGA变为GGAc.由AGA变为UGAd.由CGA变为UGA(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的原因。

答案(1)常(2)一对等位孟德尔分离(3)环境因素(4)自发/自然突变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5)d (6)提前终止代谢速率产仔率低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1.(2008北京理综,4,6分)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答案D2.(2016北京理综,30,18分)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

(1)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性状,可通过交判断该性状是否可以遗传。

如果子代仍出现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性突变基因,根据子代,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

(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由图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

乙烯与结合后,酶T的活性,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

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

(3)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

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F1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

请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 。

(4)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2#)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

请判断在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陈述理由:。

(5)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

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2#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

答案(1)自显表现型的分离比(2)R蛋白被抑制(3)有杂合子有野生型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T,最终阻断乙烯作用途径(4)2#与野生型杂交,F1中突变基因表达的R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导致酶T持续有活性,阻断乙烯作用途径,表现为无乙烯生理反应,其表现型与2#一致,因此突变基因为显性(5)推迟3.(2009北京理综,29,18分)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该杂交称为,用于检验。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5)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答案(1)青(2)性状分离3∶1(3)50% 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4)金定(5)统计学基因分离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江苏单科,6,2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2.(2018天津理综,6,6分)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B.1/4C.1/8D.1/9答案D3.(2016天津理综,9,10分)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

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

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

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

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条带。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

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 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答案(1)P3P3或P4P4(2)25% 3 (3)a1a2a3100%【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2019届北京朝阳期中,15)普通水稻不含耐盐基因、含有吸镉基因(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