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
福建省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试卷语文.doc

福建省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试卷语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我闻琵琶已叹息,。
(白居易《琵琶行》)(4)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6),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解析】(1)无案牍之劳形(2)入则无法家拂士(3)又闻此语重唧唧(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死当结草(6)无为在歧路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华山别记袁宏道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
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
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嵾上⑤,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
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
”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
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
余至华阴,与朱武选⑥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㠉,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
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
”余大悟,试之良验。
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
余手有繘⑧,足有衔⑨,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崄⑩耳。
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
顷之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
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高考模拟训练(一)历史试题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训练(一)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西周时代的金文,内容以王事为中心;东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都没有言及天子,王的祝福语也基本消失,“维王某年”的铭文纪年方式也变化为“佳正月初吉丁亥”等句式。
这一变化表明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瓦解B.礼崩乐坏局面逐渐形成C.贵族等级制度开始确立D.大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2.秦朝时“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汉初这种“遗风余俗犹尚未改”,如陆贾致仕后就曾将家财平分给五个儿子。
秦汉之际的这种习俗A.延续了商周的宗法秩序B.顺应了小农经济的需求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推动了儒家伦理的传播3.在魏晋时期,西域人民喜欢使用在中原流行的梳妆用具。
在吐鲁番等地出土了很多木梳,其形式与在长沙、江陵等地出土的完全相同;此外,绸制绣花粉袋、漆花等物也与中原所用物品无异。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西域手工业受中原设计风格影响B.政府积极推动手工业技术的西传C.丝绸之路密切西域与中原的联系D.手工业生产与市场的互动共生性4.下表反映了儒家思想在一些领域的表现情况,这反映了A.古代科举取士重视人才素养B.儒学在文化形态中的中心地位C.传统文化理念领先世界各国D.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5.唐僖宗时,柳玭常常到成都东南的书肆看书,发现“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
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
这反映了A.造纸技术出现重大改进B.印刷术推动了理学传播C.印刷术迎合了社会需要D.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成熟6.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
其中①是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7.1928年11月,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
”毛泽东的分析主要是基于A.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B.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C.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D.土地革命时期的形势8.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2015龙岩5月质检】福建省龙岩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5月教学质量检查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龙岩市2015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汉武帝元封五年‚初臵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14.明晚期的《筹海图编》有如下记述:(福建)福、兴、漳、泉四郡,皆滨于海。
海船运米可以仰给,在南则资于广(东),在北则资于浙(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福建A.盛产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B.沿海商品经济活跃C.与浙江、广东的贸易以稻米为主D.不受朝廷‚海禁‛政策的约束15.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
‚游谈无根‛指的是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16.1937年10月30日,蒋介石在其日记中记述道:‚今谢晋元死守(上海)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与材料中‚任务与目的‛有关的言论是A.‚使全世界意识到中国‘之存在’‛B.‚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C.‚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D.‚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17.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论述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厦门一中2015届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 (1)

厦门一中5月热身训练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答案】B【解析】考点:科举取士是在隋唐时期开始,因此A不对;“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说明财富没有读书重要,因此排除C;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联系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经”应是指儒家经典,因此B符合。
14.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制瓷技术进步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答案】C【解析】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是指中国瓷器对外出口更多更广,这应该是由于明清时期,西欧国家已经开辟了新航路,这使得欧洲、美洲和非洲都可以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尽管中国实行闭关政策,但是并不是禁绝,故可以出现题干中出现的现象,故选C。
15.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图中“江西行省”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广东 B.江西.湖北 C.江西.广东 D.广东.广西【答案】C【解析】考点:行省制。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卷 广东卷(一)文综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一)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5·福州市期末·1)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 (2015·南通一调·2)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该诗所描写的工具()A.用于农田犁耕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C.便于交通运输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3. (2015·重庆一诊·3)赵翼《簷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
”这说明清朝( )A.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 D.中央机构分权制衡4. (2015·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期末·28)《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同态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
它的出现()A.保护了奴隶的权益 B.限制了复仇的范围C.保护了财产的私有 D.限制了奴隶主权利5. (2015·郑州期末第一次预测·11)“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福建省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试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模拟测试英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5分)听下面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at the school this year?A. 300.B. 400.C. 700.2.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sell?A. His CDs.B. His camera.C. His bike.3. What programme will be shown after the news?A. A food programme.B. A cartoon movie.C. A football match.4. What information does the man want?A. Flights.B. Hotels.C. Cars.5.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On the road.B. At a stadium.C. In an offi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 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 段材料,回答第6、7 题。
6. What should Jack do first when he gets off the bus?A. Cross the road.B. Turn left.C. Turn right.7. Where is the man’s house?A. In front of a shop.B. Near a bookstore.C. Behind a school.听第7 段材料,回答第8、9 题。
【龙岩一中冲刺预测】福建省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试卷语文 Word版试题及答案1

龙岩一中2015届高三模拟试题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我闻琵琶已叹息,。
(白居易《琵琶行》)(4)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6),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华山别记袁宏道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
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
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
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嵾上⑤,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
指余体曰:‚如公决不可登。
‛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
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
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
余至华阴,与朱武选⑥非二约,索犯死一往。
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㠉,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
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
‛余大悟,试之良验。
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
余手有繘⑧,足有衔⑨,何虞.?吾三十年臵而不去怀者,慕其崄⑩耳。
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扪级而登,唯恐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
顷之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
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桐乡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联盟学校高考仿真统一测试文综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联盟学校高考仿真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12.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的出现③商帮的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3.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这一变化表明()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14. 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据此判断,该学者是()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黄宗羲15.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在怛逻斯战役败于阿拉伯军,唐军的一些工匠被俘,他们将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传人阿拉伯。
这项发明应是()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16. 李洵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主要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的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产生发展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17.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秉承《临时约法》“人民有信教之自由”的含义,以“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为由,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
这一举措()A.否定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C.推动学校采用西方教育模式 D.使儒学失去了主流思想地位1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右图中的甲城市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一中2015届高考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第1卷(选择题共144分)第一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台题目要求的。
13.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这表明A.只有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相结合才能还原历史B.新材料的发现颠覆了古史记载中的可信部分C.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D.古史中的记载一定能补充新材料的不足【答案】C【解析】考点:史学新材料的价值、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新学问”指的是“对历史的新认识”,“新发现”指的是“新材料的发现”,而“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则是说明新材料的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然后材料又举出了具体的例子,所以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和材料的主旨相吻合的只有C,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
14. 下表反映了汉至唐前期福建郡县设置分布情况。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B. 郡县制在福建的实施始于西汉C. 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D. 汉至唐前期福建的地方管理管理机构日益增加【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从材料表格可以分析的出,我国福建郡县的数量不断地增多,反映了地方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少,力量越来越弱,从而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故选A。
15. 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
“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考点:宋明理学。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孝”的内涵当然是非常多的,但是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根据材料、从材料出发即可,材料中的“言行不恭敬为不孝”和“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是吻合的,而材料中的“不勇敢作战为不孝”和“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是吻合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16.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
它带着守旧性,然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
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
”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B. 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D. 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答案】B【解析】考点:查查新文化运动。
据材料中“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调和与附会”“守旧性”等信息,可以得出新文化中新旧文化的结合。
故选B。
17. 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这表明孙中山先生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C.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D.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答案】D【解析】考点:孙中山的思想。
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的思想,但是并不能认为孙中山赞同共产主义的理念,而是孙中山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希望中国避免,在探究一条中国式的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D。
18. 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这反映了《论持久战》A.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 B.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C.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 D.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答案】A【解析】考点:从材料中“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说明《论持久战》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论持久战》对国共合作的作用,故C和D错误;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
19.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参加亚非会议D.改善中美关系【答案】C【解析】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材料中指的是中国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即主张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交朋友,而反对西方发达国家,据此可以判断AD错误;B指的是与社会主义国家为伍,也不符合题干要求;只有亚非会议的参加国家与中国都属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故选C。
20.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
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
材料说明古希腊A.直接民主确保人权B.民主制度不够完善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答案】B【解析】考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直接民主确保人权、海外殖民体现霸权在材料中是没有体现的,材料也不是侧重于强调尊崇理性道德作用,而是强调希腊的成功就成功在他的民主制度,希腊失败也失败在他的民主制度,正是由于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不完善,才造成了古代希腊后来的的政局动荡不安,而被其他国家灭掉,也就是造成了古希腊的失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21.14—17世纪,西欧出现的时钟、玻璃、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等一系列代表性技术成果,主要缘起于大众的世俗生活。
可见①世俗生活是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②技术发明彻底冲破了宗教束缚③科学理论是技术进步的前提条件④技术革新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答案】A【解析】考点:人文主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4—17世纪,代表性技术成果”、“大众的世俗生活”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项表述绝对,本身错误,也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②。
③项表述“科学理论”,题干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排除③。
进一步可知,①④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本题正确答案选A。
22.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
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A.19世纪末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美国C.1920年代的苏联 D.1930年代的德国【答案】B【解析】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题考查学生对垄断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同时“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可以判断这是垄断组织。
垄断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故选B。
23. 1962年PUNCH刊物登载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被画成了神话人物,他们使劲给一艘挂着“古巴”旗帜就要失事的小船吹风借力。
此漫画反映了A. 美苏为稳定局势而走向妥协B.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C.古巴内政受到美苏两国的干涉D.美苏冷战导致古巴政局动荡【答案】A【解析】考点:“他们使劲给一艘挂着“古巴”旗帜就要失事的小船吹风借力”可以得出美苏并不希望古巴爆发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美苏在冷战中有缓和。
【答案】C【解析】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表述的结论明显有悖史实,排除AB;D项表述也违背史实,墨西哥没有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表述的结论,说法比较客观和准确,符合史实,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8.(36分)古往今来,金融主导经济发展的变迁与格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当最早称为“质”,《说文解字》意为“以物相赘”,“以物质钱”。
在古代中国,典当业是维持农业、手工业的再生产和解决生活急需的重要工具。
随着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都长安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如柜坊经营收受存款,保管财物,质库经营抵押放款。
宋代城市化水平提高,典当成为正式行业,……明清时代,随着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明实录》记载:“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
”——据《中国古代金融业》等材料二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
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当英镑以势不可当的力量崛起,并在货币争锋中独占鳌头时,英国被改变,世界的格局也被改变。
——摘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材料四(1)指出古代典当行的主要职能。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典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0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以及世界格局是如何“被改变”的?(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银行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商银行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的影响。
(8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
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金融主导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2分)【答案】(1)职能:抵押贷款。
(2分)因素:农耕时代农业、手工业再生产及解决生活急需的社会需求;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及海外贸易的扩大;宋代政府的重视;明清时期商帮的推动。
(8分)(2)英国被改变: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确立霸主地位。
(3分) 世界被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分)(3)社会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
(2分)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推动近代民族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新中国建国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工具。
(6分)(4)依据:《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拥有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