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衔接规划研究
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受到瓶颈制约,客运节点存在通达不方便、换乘不便等问题,影响了城市交通的便捷性。
因此,研究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的衔接问题,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提速、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梳理国内外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分析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客流量、基础设施建设、票务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
3.确定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优化路网设计、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服务管理等方面。
4.对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城市交通发展情况,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现场调查和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四、预期成果
本研究力求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管理实践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与道路公共交通衔接解决方案并进行案例研究,促进城
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撰写相关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等,为城市交通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四科合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3

1002.[单选题]不属于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的是()。
A.地铁B.轻轨C.市郊铁路D.无轨电车答案:D解析: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由轨道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和准公共交通三部分组成。
现代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城市铁路等。
城市中还有一种在城市道路中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有轨电车。
1003.[单选题]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类型有五种,轨道公共交通线路网通常为()。
A.棋盘型B.混合型或环线加放射型C.主辅线型D.中心放射型答案:B解析: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的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又分单中心放射型和多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五种。
轨道公共交通线路网通常为混合型或环线加放射型。
1004.[单选题]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1890年在()开通的。
A.伦敦B.纽约C.巴黎D.东京答案:A解析:现代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城市铁路、有轨电车等。
其中,1863年首先在英国伦敦建造了由蒸汽机驱动的地铁,运营几年后便开始实现电气化,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1890年在伦敦开通的。
时至今日,地铁已遍及世界各大城市。
1969年北京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已有超过300km的地铁线路运营。
1005.[单选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是()。
A.公交换乘枢纽B.城市各级公共中心C.市级公交干线D.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答案:A解析:公交换乘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应结合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城市各级公共中心、市级公交干线的交会点进行布置,解决内外客运交通的衔接和转换,以及市级公交快车线路同组团级公交普通线路间的衔接和转换。
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可以根据需要分级、分规模设置。
1006.[单选题]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主体是()。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概况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日益严峻。
使我国大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诸多交通问题,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如何才能让交通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呢?发展公共交通,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因此就必须使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提高上去。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实施“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起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京建成第一条地铁以后,天津、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相继建设了地铁。
截止到2008年7月,中国内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陆续修建地铁及轻轨线路并已投入运营,建成投入运营试运营的线路共有29条,运营及试运营里程共782.7公里,另外还有一条磁悬浮线路,全程31.17公里。
根据建设2007年统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开始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中,有3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最多。
此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西安、苏州等16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得到批复。
在未来lO余年里,16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达到6200亿元。
据统计,目前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有10多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拟规划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2000多亿元。
我国已建、在建、筹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几十个。
2013-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Code for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planningGB 50925-2013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4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25-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4.1、8.3.1、8.3.2、8.3.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11月29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一~二〇〇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对外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港口、机场。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331号,邮政编码:20004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黄吉铭沈国平金忠民高岳张式煜纪立虎刘建成陶芳勤郭大忠胡永辉陈文辽钱少华谢靖怡汪铁骏张弘主要审查人:王静霞孔令斌蒋作舟龚正明文国玮潘海啸何志工钱林波张晓春蒋宗健蒋1锡佐1 总则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对外交通规划,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建设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制定本规范。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的探讨

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的探讨一、客运交通枢纽相关概念客运交通枢纽是一种多元化客流转乘转折处,多种交通方式在此得以换乘、集结与疏散,它具有通畅便捷,具备对称性和核心性的优势。
对称性即就是城市内部的供职能力与城市对外供职能力经过这个对称部分得以连接,亦可看作区域局部交通供职能力与城市整体的交通供职能力,以此来确保客流换乘的需要;核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空间经济和区域交通中心的结合。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客运交通枢纽如果长久发展存活,就必须满足大量客流需求和客流供给;另一方面客运交通枢纽是交通换乘的中转站,与住宅区和商业设施相比吸引客流量较大和客流针对性较强的特点,成为各种交通形式的聚焦点。
因此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对其周边交叉口、主要路段和周边路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城市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2.1城市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范围确定城市客运枢纽交通影响影响范围指枢纽产生的交通量,对各连接路及附近主要干道所带来的影响。
在确定枢纽评价范围时采用圈层外推法:首先以枢纽为中心其周边是理想的方格状路网,假设客运枢纽位于O点,假设高峰时段所产生的车辆出行数是V,Ai是O点周围的第一圈节点(I=1,2,3,…,8),Bm第二圈节点(m=1,2,3,…,16),Cn是第三圈节点(n=1,2,3,…,24)。
在利用该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时,应结合主观分析法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影响范围。
2.2城市客运枢纽对交通影响分析客运交通枢纽对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要路段、关键交叉口、周边路网、周围停车场以及附近公共交通等方面。
1、对主要路段影响分析:城市重点路段(干道)的交通影响主要是通过路段的服务水平来衡量的,干道服务水平是以考虑路段或整个干道的平均行驶速度来确定的。
城市重点路段服务水平可以分为A、B、C、D、E五个等级。
2、对关键交叉口影响分析:城市路网中最明显最普遍的交通拥堵发生源就是交叉口,所以针对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影响分析时对于交叉口的交通情况分析往往比路段要重要得多。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的换乘分析

城市交通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大型的、综合性的换乘枢纽,不仅包括地铁、城市轨道、城市交通,而且也包含了长途车、出租车等,若在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换乘规划中缺少有效的设计方案,会增加城市交通隐患,无法满足车辆及人们的出行需求。
研究中,对铁路客运站与城市交通换乘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换乘系统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交通网络汇聚的交点,承担着交通方式连接、保证换乘合理的重要任务。
交通换乘中,一般是指交通对象在完成出行目的之后,通过不同交通方式以及不同交通设施的换乘,所获得便利的交通服务。
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及车流存在着方向多、路径多以及交通方式多等特点,所以,在与各个城市交通换乘系统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各个枢纽、组织客流,提高换乘衔接管理的整体效果,推动城市交通的稳步发展[1]。
二、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衔接1.地面公共交通换乘。
在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中,地面交通线路一般包括重点站线路、国境站线路,在各个衔接线路设计中,为了避免城市内交通拥挤问题的出现,不能设计较多的城市公交终点站,而是应该结合城市交通的状况,进行交通组织,并按照铁路客流量,合理安排火车站以及终点站的衔接方案,将铁路客流作为核心,提高铁路客流集中运用的价值,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推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轨道交通的衔接。
通过对城市地铁车站设计特点的分析,在城市铁路车站设计中,应该将地铁轨道以及铁路车站的设计相集合,将轨道交通站厅以及车站入口连接,乘客在换乘中,通过换乘连接可以直接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充分满足车站系统的换乘需求,而且也方便旅客进站、出站。
例如,在北京南站的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连接中,通过京津城际以及地铁四号线的连接,游客通过自动扶梯可以缩短步行的距离,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而且避免了换乘拥挤,展现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换乘衔接的价值。
3.出租车的换乘。
运输枢纽布局规划问题

运输枢纽布局规划问题研究摘要:运输枢纽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运输枢纽。
综合运输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综合运输枢纽基本理念、规划目标、规划思路、实现途径四个方面研究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布局问题。
关键词:运输枢纽综合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中图分类号: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40-011 综合运输枢纽理念综合运输枢纽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要突出“城市”,即综合枢纽依托于城市,又服务于城市[1]。
枢纽发展要适应城市拓展、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应急处置和社会稳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二是要体现“综合”。
综合枢纽建设可以分为综合运输一体化场站和综合性枢纽建立两方面。
其中综合运输一体化场站指新建场站要强化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重点项目是机场和火车站与轨道、公路一体化设施建设,要求形成一体化、集约型、多层次的枢纽场站设施、枢纽网络,提升交通服务品质。
综合性枢纽则需要服务于城市客货运输和中转需要,而且通过交通运输网络,服务于广大辐射地区。
2 综合运输枢纽规划目标2.1 发展枢纽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能力枢纽作为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能够满足运输网络的通过、中转、集散需求,尤其是中转与集散功能。
因此枢纽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枢纽能力与中转集散需求平衡,必须使枢纽能力与通道等运输能力匹配,才能够发挥网络整体能力。
2.2 提高中转效率,降低中转换乘的成本和时间合并中转换乘场站是有效方法,即建设综合性一体化场站枢纽。
例如铁路和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场站等等。
这在以往枢纽发展中虽大力提倡,但推进缓慢,因此依然是规划目标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2.3 提高枢纽整体效率,也是发展枢纽的最终目标提高整体效率,需要在场站、通道与集疏运规划中体现集中与分散的平衡。
提高运输效率,要求以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既要降低中转衔接时间和费用,又要降低集疏运的运输时间和费用。
提高整体效率需要形成场站与通道、集疏运、场站与场站之间的合理配置,共同形成高效率的综合枢纽。
客运交通枢纽布局及与轨道交通合理接驳对策的研究

科技 暇向导布局及与轨道 交通合理接驳对策的研究
史 长青 ( 天津市宏亚工程咨询有限公 司 中国 天津
30 8 ) 0 3 4
【 要 】 市的发展依 赖于协调运行 的交通环境 , 摘 城 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 , 居民的 出 行距 离和出行 的规模在不断增加 , 出 的 目的以及 而 行 去 向又不尽相 同. 越来越 多的 出行将依赖 于多种 交通方式的组合 , 换乘则成为各种交通方式有 效转换 的关键环 节。 因此 , 规划和建设 公共客运 交通枢 纽为各种 交通方式有效转换提 供栽体和平 台是十分 重要 的. 这是近几年来城市居 民出行 变化 的主要特征 , 本文就交通枢纽布局及与轨
4客 运 交通 枢 纽模 式 .
按照不同功能与规模将 客运枢纽分为市 级大型枢纽 、 区级中型枢 纽、 一般客流集散枢纽j个等级。 在 中心城 区沿外环线的入市通道和城 市对外交通枢纽点 、 轨道交 通 的主要 枢纽点 .规划建设 公共交通客运综合 枢纽并将形成 分级体
系. 使换乘模式将 由目前的线路之间的道路换 乘向以枢纽为主的换乘 转变. 线网的服务也将 由分散服务 向分 区服 务的模式转变 : 为城乡一 体化发展进程奠定硬件基础
41 级 大 型 枢 纽 .市
23导 向功 能 .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对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点 .改善城市交 通结构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依托客运交通枢纽. 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在 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合理分工. 目的地引导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 有 客运交通枢纽从功能上包含两种方式 : 一种是服务于中心城 区内 的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 . 如完成地铁 、 公交 、 出租汽车和 自行车交通 之 间的有 机衔 的枢纽 : 另一种 是综合性城市 客运交通枢纽 . 既有服务 于中心城 区内的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功 能 . 还有与城市对外交通如 火车站 、 长途汽车站等换 乘的功 能。 客运交通枢纽布局既体现客运交通一体化 . 又是实现公共交通城 乡一体化 交通 功能转换 的中间环节 . 以客运 枢纽为 中心 . 建城市轨 构 道 系统 、 交通 枢纽 、 面公交 系统 、 对外 地 出租 车协调发展格局 . 实现公 交系统整合发展 . 充分发挥各类交 通工具 的优势 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a i b b i mi i he o a t a f r d t nc he pa s n e s, as we a n r ns t hu y m ni Z ng t t t l F ns e i a e of t s e g r s ll s a 1i k d si n et d o t p b1 c t n i r u es o e ti g hi t p o h b b ed n i S e g m ho f r he u i ra s t o t c nn c n t S y e f u s as o t
收 稿 日 期 : 2 0 .0 3 . 0 7 1 —0 作 者 简 介 : 陈 人 伟 (1 7 一 , 江 塔 盐 城 人 , 汉 族 , 协 十 , 东 南 人 学 交 通 学 院 {: , 丰 要 从 事 交 通 运 输 规 划 与管 理 研 究 。 9 5) 』Ni 1
搽
交 通 运 输 I程 与 信 息 学 报
划 模 型 , 并 根 据 常 规 公 交 的接 运 能 力 提 出 了 常 规 公 交 接 运 线 路 的 衔 接 方 法 。
关 键 词 :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 衔 接 系 统 ; 布 局 ; 运 营 中图 分类 号 :F 1 5l .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l 7 - 7 7( 0 8)0 — 0 - 8 6 24 4 2 0 4 0 21O
— —
大 城 市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与 公 共 交 通 衔 接 规 划 研 究
陈 大 伟 李 旭 宏
东 南 大 学 , 交 通 学 院 ,南 京 2 0 9 106
摘
要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衔 接 规 划 是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规 划 的 重 要 内 容 之 一 。 本 文 首 先 分 析 了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与 轨
20 0 8午
第 4 j l J J
transport capabi1 y t we presented i re
Key words: Outward passengeF trans port termi nai tFansf , er faei1ity, diSLributi on, oper ation
R e e r h o a f rFa iiy s a c n Tr ns e c lt
Pl nni e w e n U r n O ut a d a ng B t e ba w r Pa s nge a po tTe m i la blc Tr nst se rTr ns r r na nd Pu i a i
交 通 运 输 l j 息 学 报 第 6卷 第 4期 2 0 程 信 0 8年 1 2月 Jun l f rnp r t nE gn eiga dIfr t n No4V . e . 0 o ra o T a sot i n ie r n nomai ao n o . o16 D c20 8
C N — HE Da — wei LI Xu— ng — ho
T a s o t t o o l g ,S u h a tU i e s t ,N n i g 2 0 9 ,C i a r n p r a i nC l e e o t e s n v r i y a j n 1 模 式 , 以 换 乘 乘 客 换 乘 总 时 间 最 短 为 目 标 提 出 了轨 道 交 通 运 营 衔 接 模 型 ; 然 后 , 分 析 了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与 常 规 公 交 的 衔 接 模 式 , 以 场 站 换 乘 客 流换 乘 总 距 离 最 短 为 目标 提 出 了常 规 公 交 场 站 衔 接 规
0 引 言
大 城 市 对 外 客 运 枢 纽 与 市 内交 通 的 衔 接 规 划 是
A s a t: O t a d j i a s n e r n p rt t r n 】 n n S o e o he i p rt nt p r S b tr c u w r o nt p s e g r t a s o e mi al p a ni g i n f t m o a 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