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2024版】慢性阻塞性肺病(基层医生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PPT参考课件

【2024版】慢性阻塞性肺病(基层医生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PPT参考课件

30
小结
• 1、COPD特征:气流的持续受限、可防可治、慢性炎症综合征(全 身)
• 2、COPD的诊断: • 临床诊断(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主,危险因素暴露史及家
族史) • 明确诊断(功能指标: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0.70) • 3、AECOPD:抗菌治疗的重 要性,抗菌指标,评估PA分险,选正确
选择抗菌药物。
31
32
29
近期目标
最小化本次 急性加重影响
缓解症状 改善运动耐量 改善健康状况
优化给药AECOPD治疗策略
AECOPD 抗菌治疗
治疗目标
治疗策略
依据指南 推荐
• 优化给药方 案
• 优化给药途
远期目标
预防再次加重
的发生
防止疾病进展、防止
AECOPD抗菌治疗目
治疗急性加重 减少病死率
标与策略
径 • 优化给药疗
小,易操作. (严重程度评价指标)
17
肺功能分级
18
诊断
1、临床诊断(基层医生来讲是最为重要的) 2013年GOLD指南提出临床诊断认为有以下情况: (1)慢性呼吸困难 (2)慢性咳嗽、慢性咳痰 (3)有危险因素暴露史 (4)COPD家族史等 应考虑临床诊断COPD
19
• 2、COPD 明确诊断 • 临床诊断+肺功能(金标) •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0.7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基层医师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
2015年.贵阳
第十六届全国呼吸病年会主题 携手基层医生 推动呼吸疾病防治
2
• 内容题要:
•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概念 •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 •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PPT课件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PPT课件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 检查可作出诊断。其中,肺功能 检查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现状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 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全 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危害程度
COPD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急性加重 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 症,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 病情。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的高危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避免吸 烟、减少有害气体吸入、加强锻炼等。
执行情况回顾
定期对患者的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确保 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处理方法选择和效果评价
急性加重期发病机制探讨
病毒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 重的常见诱因,如流感病毒、鼻 病毒等,可引起气道炎症加重和
呼吸困难。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是COPD急性加重的重 要原因,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等,可导致肺部感染和炎症反 应加剧。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如吸 烟、工业废气等,可加重COPD患 者的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诱 发急性加重。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探讨
心理评估与支持
01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情绪状态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
02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
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家庭与社会支持
03

202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习PPT课件

202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习PPT课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习PPT课件目录CONTEN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生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查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原则与策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与前景展望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发病机制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普遍认为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此外,遗传易感性、肺发育不良、气道高反应性等也可能与COPD的发病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与死亡率COPD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尤其在40岁以上人群中更为常见。

危险因素吸烟是COPD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等。

地域与种族差异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COPD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临床分型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以咳嗽、咳痰为主)和喘息型(以气短、喘息为主)。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诊断标准COPD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COPD需要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与COPD有所不同。

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生理肺部病理改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受炎症的刺激及分泌的黏液增多而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

肺气肿肺泡壁破坏,肺泡腔扩大,导致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则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出现肺气肿。

2024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4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诊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29
目录
Contents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评估指标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原则 • 急性加重期管理与预防措施 •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康复支持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
COPD定义与发病机制
心血管疾病
COPD患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如高 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这些并 发症的发生与COPD引起的全身性炎 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焦虑和抑郁
COPD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 这些心理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
COPD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较高 ,可能与长期缺氧、营养不良、使用 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
心理评估
对于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心 理干预和治疗。
肺癌筛查
对于长期吸烟的COPD患者,应进行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肺癌。
并发症处理原则和策略
心血管疾病处理
对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给予相应的 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和治疗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现状
COPD是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率疾病之一。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 COPD患病率高达13.7%,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危险因素
吸烟是COPD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 室内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等。此外,个体因素如遗传、气道高反
对于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患者,应采取心理干 预和治疗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阻塞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患者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受力下降。

COPD的治疗主要包括吸烟戒断、药物治疗和氧疗等。

在药物治疗上,多索茶碱和头孢呋辛钠是常用的药物。

多索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能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头孢呋辛钠则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在COPD 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一、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1. 多索茶碱多索茶碱是一种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它通过抑制磷酸二酸腺苷(cAMP)水解酶而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

多索茶碱也可以抑制炎症细胞活化和趋化因子释放,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在COPD治疗中,多索茶碱常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窘迫感和改善运动耐受力。

2. 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钠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常见的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一定的敏感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对于COPD患者因感染引起的急性加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多索茶碱和头孢呋辛钠在COPD治疗中常常联合应用。

多索茶碱可以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而头孢呋辛钠可以抑制细菌感染,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对COPD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二、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众所周知,COPD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和气道阻塞,导致通气功能下降,血气指标异常。

血气分析是评估肺功能和气体交换的重要手段,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

COPD

COPD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COPD患者肺气肿以小叶中央型为多见。其 特点是囊状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 小叶的中央区。
肺血管的病理变化
正常人
COPD患者
以血管壁的增 厚为特征
病理生理
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 病变侵入大气道时,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 最大通气量均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 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 则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 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 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 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气量增大; 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使换气功能发生 障碍。
COPD的规范化处理 的规范化处理
何谓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 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 进行性发展。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 慢性支气管炎 连续2年者,并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 嗽。 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 肺气肿 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 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 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 COPD。
病理改变
COPD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 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 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
HE染色 ×40
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 增多
HE染色 ×100
支气管黏液腺肥大,分泌 黏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都有气流受阻的现象,把具有气流受阻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及反复发生感染为特征,常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诊断标准: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就可诊断。

记忆法:3+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慢性炎症蔓延至气道远端的气道狭窄★,累及细支气管管壁及周围组织,造成气体排出受阻,使肺泡过度膨胀、充气和肺泡壁弹性减弱或破坏,融合成肺大泡所致。

外观灰白,血液减少。

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改变不包括A.肺过度膨胀B.外观苍白或灰白C.镜检可见肺大泡D.肺血供增多E.弹力纤维网破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改变有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外观灰白或苍白,血供减少。

思考:慢性支气管炎是如何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一、病因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

2.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加重★)的重要因素。

3.大气污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及臭氧等的慢性刺激,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4.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等。

5.气候冷空气刺激、气候突然变化,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易继发感染。

-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6.遗传因素α17.与年龄有关,老年人多发★。

二、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晨间咳嗽较重,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当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液。

“咳、痰、喘、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慢支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甚至在静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

肺功能检查报告规范主要内容—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全文)

肺功能检查报告规范主要内容—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全文)

肺功能检查报告规范主要内容—肺量计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全文)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常用的检查,包括肺量计检查等各项检查可产生众多涉及不同生理病理意义的方法和指标,我国已先后发布了肺功能检查概述及注意事项[1]、肺量计检查指南[2]、支气管激发试验指南[3]、支气管舒张试验指南[4]等8部肺功能检查指南,以规范这些肺功能检查的方法、指标、质量控制标准及临床应用。

但长期以来,肺功能报告中的内容与格式并未统一,肺功能仪器厂家各自提供不同的报告模板,而众多的肺功能检查室也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喜好制定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各式各样的肺功能报告以及对指标表达的不一致,一方面增加了结果解读的复杂性,容易使解读者产生困惑甚至错误解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不同检查室或不同研究间数据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利于迎接即将到来的肺功能大数据分析时代。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呼吸医师协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肺量计检查以及基于肺量计检查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为标准化报告的蓝本,参考美国胸科学会(ATS)肺功能专委会的标准化肺功能报告的技术声明[5]的推荐与建议,并改进其不足[6],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国内专家讨论的意见,制定此标准化肺功能报告格式。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肺功能报告内容和格式的推荐、对结果解读的建议以及统一的检查质量评估分级系统。

目的在于通过统一标准化肺功能检查报告,加强检查质量控制在报告中的体现,从而提高对肺功能结果的理解与应用,促进我国肺功能检查的规范化进程,并在全国推广及应用。

尽管目前现有条件下并非所有肺功能仪器都能满足下述所有要求,本规范的另一目的在于促进和规范现有肺功能仪器生产厂家重视和调整相关肺功能报告格式和参数展现,并逐步作为以后新上市的肺功能仪器的报告格式标准。

第一部分肺功能报告标准化格式标准化的肺功能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的数据、图形以及报告的意见和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 的同时吸入氟替卡松治疗气道炎 症并可对 抗 B 受体激
动剂抑 制内源性皮质类固醇的作用 。本研 究发现吸入溴化异丙 托品后 患者 F V ,V E ,F C改善 出现得相对迟缓。患者 吸入沙美特
有作 者报道 , 同时 吸入 喘乐宁必可酮治疗慢 性阻塞性肺疾 病, 短期 内可使 患者 峰流速 ( E ) F C明显改善… ; P F 、V 也有 人认
降。吸入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舒利迭) 可在兴奋 p 受体舒张 后第 18和 1 、 5天均显示 F V ,V E ,F C明显且持续改善, 改善率
分别高 于 A组 和 B组。说 明 同时 吸入上述 两种药 物可 以产生
疗后病情 相对稳定无急性呼 吸道感染 ; 2 无 合并心 肝肾和全 () 身性疾病 ;3 F V <6% ,E lF C< 5 ; 4 近 4周未使 () E l 9 F V/ V 7% ( ) 用皮质激素。 2 方法 : . 随机分为 A、 C三组每组各 2 B、 O例 , 其性别年龄 , 病史和基 础肺 功能指标 比较均无差异 , 三组患 者均 在 3周 内每 天 2次定 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 。( ) 1 A组用 0 05 .2 %溴 化异丙 托品 2 l 加生理盐水 2ml 化吸入 3 m 雾 O分钟 。( ) 2 B组吸入沙 美特罗 5 / O 氟替卡松 20 ( 利迭 ) 3 C组同时吸入上 5 g 舒 。( )
后比较采用配对 £ 检验 , 对三组用药前后肺 功能参数 F V ,V E F C
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 比较。用 SS 15软件包进行分析。 P S1. 4 结果 : . 三组 患者用药前后肺通气功能 的改变 见表 1 用药 ; 表 2 三组之间用药后第 1 、 8天和 1 天 第 5天肺功能 比较( s ± )
为B 受体激动剂支气管扩张作用 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而下降 , 单 罗/ 氟替卡松( 舒利迭 ) 显效快 , 日即可显 示 F V 、 V 后 当 E 。F C明 独长期使用 p 受体激动剂可能 引起 B 受体功 能下调 , 会抑 显改善 , 还 但未能显示持续 好转的趋势 , 在用药第 1 5天肺 功能检 制 内源性皮 质类 固醇 的作 用 J从 而 引起 支气 管 舒张 效应 下 查较第 8天有所下降。混合吸入上述 两种药物 的治疗组在用药 ,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王 立新 高新 怀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0 195 (0 7 0 -640 10 -0 7 20 )90 4 -2
[ 中图分类号] 5 3 R 6
[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支气管扩张剂 ; 肺功能 雾化吸入支气 管扩张 剂 已广 泛用于治 疗慢性 阻塞 性肺疾 病( O D) C P 患者 的气 道痉挛 , 且有较 好的 临床疗效 。但 用配伍 吸入皮质激素治疗 的报道较 少 , 研究 应用 溴化异 丙托 品 , 本 沙 后肺功能 比较见表 2 。用药前三组间 F C,E , V F V 均无显著性 差 异( 0 0 ) P> .5 。A组在用药后第 1 天与用药前 比较 F C、E , V F v. 差异无显著性( 0 0 ) 但 第 8天 、 1 P> .5 , 第 5天 与用药前 和治疗 后第 1 比较症状均改善 明显 ( 00 ) 天 P< .5 。用 药第 8天与第 1 5 天 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 P>00 ) .5 。说明溴化异丙托 品起效慢 但作用持久。B组在用药后第 1天与用药前 比较 ,V F C和 F V E, 明显改善 , 异 有非 常 显著 性 ( 0 O ) 第 8天和 第 1 差 P< . 1 , 5天 F C、E 与用药后第 1天 比较差异均 无显著 性 ( V F V。 P<0 0 ) .5 , 提示 B组用 药后起效快但作用不太持久 。C组用药后第 1天与
美特罗/ 氟替卡松分别单独吸入 以及联合 吸入 治疗 6 0例 C P OD
患者的气道痉 挛 , 并观察肺通气功能的改变。
临 床 资 料
1对 象 :02年 1 ~ 0 4年 1 . 20 O月 20 2月我科收治 6 0例 C P OD
患者 , 均符合 C P O D的诊 断标准 … 和以下条 件。( ) 1 入院经治
维普资讯

6 4・ 4
J 压
是 2Q 年 9 - Oe20 .o. .o9 i Ie M dS t br07 V1 4N . Cn nr n ee 2

临床 诊 治 经验 与 教训 ・
应 , 需特殊处理 。 无
表 1 三组 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的改变 ( ± )
述两种 药物 。于第 18 1 , ,5天测 吸药 后 1小 时的肺 功 能参数
F V ,V E .F C结果 。溴化异丙托 品 由德 国 B er grIg hi ohi e l e n n e m公 司生产 ,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 利迭 ) 舒 由葛兰素公 司生产 , 肺功 能仪为 日本美 能牌 A -0 S60型肺功能仪 。 3 统计学处理 : . 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 ±s 表示 。用药前 )
用药前 比较 ,V F V 差异有显著性 ( F C、E 。 P值分 别为 <0 0 .5和
< . 1 , 第 8天及第 1 00 )且 5天进 一步改善 ( 0 0 ) P< . 5 。说 明 C 组用药起效快 且 作 用持 久 。C组 在 第 1天 , 8天, 1 第 第 5天 F C、E 。改善率均 明显 高于 A组和 B组 ( 0 O ) V F V, P< . 1 。所有病 例在用药后气急症状均有改善 , 个别病 例有轻度 口咽部不适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