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油茶的特征特性及开发利用

油茶的特征特性及开发利用

但 细根 密集 在 1~ 5c 的范 围 。 0 3 m 一年 中 有 2个 生 长高 峰 : 2 月中旬 开始 活动 ,— 4月新 梢快 速 生长 之前 , 系生长 出现 3 根
第 1 生长 高峰 : 个 9月花芽分 化 、 实增长 停 止以后 , 系生 果 根 长 出现第 2 高峰 ;2月至翌年 2月生长缓慢 , 未见 停止 。 个 1 但 油 茶根 系生长 具有 强 烈 的趋水趋 肥性 及 较强 的 愈合 力和 再
林 业科 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0 2年 第 8期 Nhomakorabea油 茶 的特 征特 性及 开发 利用
杨 胜辉
( 南 省 信 阳 市林 业 工作 站 , 南 信 阳 4 4 0 ) 河 河 6 0 0
摘 要 油 茶作 为 四大木 本食 用油料 树种 之一 , 具有 巨大 的利 用价值 。 该文 介绍 了油茶 的特征 特性 、 布 、 分 栽培技 术 , 述 油 茶的 经 济用 概 途 . 其发展 前景 进行 分析 , 为油茶 的综 合利 用提供 借鉴 。 就 以 关键词 油 茶 ; 特征 特性 ; 栽培技 术 ; 济用途 ; 经 发展 前景 中图分 类号 ¥ 9 . 文献 标识 码 A 7 44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8 0 2 — 2 0 7 5 3 (0 2 0 — 2 4 0
或腋生, 两性花 , 白色 , 3 5 m, 径 ~ 花瓣 5 7 , e ~ 枚 倒卵形 , 先端
凹入 : 蕊 多数 . 成 2轮 , 丝 基 部 成 束 ; 房 上 位 ,~ 雄 排 花 子 35 室 , 柱 分离 , 头 3 5裂 。 果 , 形 、 形 、 圆形 、 榄 花 柱 ~ 蒴 球 桃 扁 橄 形 等 , 径 2 4c 每 果 有种 子 4 8粒 。 直 - m, ~ 种子 茶褐 色或 黑色 , 有光 泽 , 角状 。 三

油茶概述

油茶概述

油茶概述油茶在我国栽培利用历史愈2000年,现在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树种栽培的也只有中国。

茶籽油是我国的特产,它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

它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橄榄油极为相似,其成分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不含芥酸,山愈酸等难以消化吸收的组分,绝不含黄曲霉毒素(致癌性很强)。

茶籽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对防止血管硬化,治疗高血压大有好处。

由于茶籽油不含亚麻酸,不易氧化变质,油质稳定,具有耐储存和耐高温的良好性能。

茶籽油可以加工成人造奶油,粉末油,色拉油,起酥油及人造蛋黄酱等。

茶籽油还可用于化妆品,毛纺洗涤,机械润滑和防锈以及医药等领域。

一、油茶综合加工的意义及必要性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用植物油约20kg,发达国家为40~50kg,我国为8~9kg,在发展中国家也只是中低水平。

全国油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而大宗油料已趋于饱和,像茶籽油,橄榄油等高档营养油比较紧缺,还未能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大力发展茶籽油加工业.茶籽油价格贵,出口到台湾等地区价格达到每500g十几元,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外贸部门统计,国外对保健茶籽油和可作化工产品原料的茶皂素等需求很大,出口前景广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食用油脂的分类与级别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食用油正由实用型向营养保健型转化,代谢和营养是当今国际油脂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茶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符合人体营养健康的需要,经过深加工,提高油品品质,符合当代油脂消费的主流,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我国耕地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作为解决食用油需要的一个途径,发展木本油料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油茶树多分布在湖南,江西,贵州,广西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丘陵地区,其对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另外,对生产副产品茶枯饼粕中的残油进行复榨浸出,使茶油损失降低,提高茶油产量。

从茶枯饼粕中提取茶皂素,茶黄酮,茶多糖等有益物质,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

高山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

高山红山茶——浙江红花油茶

渣福建林业浙江红花油茶(Hu.)又名浙江红山茶,最早发现于浙江,由胡先骕先生于1957年命名,是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L.)中具有生产价值的油茶物种之一,其分布和栽培面积及年产量仅次于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和越南油茶[1]。

生物学特征常绿小乔木,高可达6m 以上;树皮灰白色、平滑,枝灰白色,嫩枝淡褐色,无毛,每年3月萌发春梢,7-8月萌发夏梢,秋梢生长量小,由部分夏梢发展而来。

叶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2cm ,宽2.5~5.5cm ,先端短尖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叶面光滑、发亮,深绿色,边缘疏生短锯齿,叶柄长1~1.5cm 。

花艳红色,顶生或腋生,直径6~12cm ,无柄;苞片及萼片14~16片,近圆形,外侧有银白色绢毛,覆瓦状排列;花瓣5~7枚,顶端二浅裂,长5~7cm ,宽4~5cm ;花两性,雄蕊长3.5~4cm ,花柱长2~2.5cm ,顶端3~5裂;花期冬春季,通常11月开始有少量花开,但此时开的花不会结果;2月开始又陆续开花,盛花期在3月,末花期在3月下旬,不同地区的花期略有差异。

果实多为球形、桔形或桃形,果径4~7cm ,果实基部有萼片及苞片宿存;果皮木质,光滑,厚度0.4~1.6cm ,颜色以红色、青色、青红色为主。

果实成熟期8-9月,单果重30~120g ,鲜出籽率12%~30%,单果种子3~11粒。

主要分布区及生境浙江红花油茶分布于我国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树种,集中分布在福建东北部、浙江中南部、江西东部3省交界处海拔380~1600m 的山地,福建地区主要分布在寿宁、周宁、柘荣、霞浦、浦城、武夷山、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将乐等地。

浙江红花油茶喜温暖湿润环境,在海拔600m 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生长良好,该海拔山区经常云雾笼罩,空气湿寒,是适合其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浙江红花油茶耐干旱瘠薄,在全日照和半荫蔽生态环境中结果多,在密闭的常绿阔叶林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果实发育不良,尤其在海拔600m以下,结果少或只开花不结果。

浅谈人工促进油茶地蜂繁育及开发利用

浅谈人工促进油茶地蜂繁育及开发利用

浅谈人工促进油茶地蜂繁育及开发利用油茶是中国传统的优质油料作物,油茶花香浓郁,富含丰富的营养,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开发利用。

在油茶地中,蜜蜂是十分重要的传粉媒介,对油茶的繁育和果实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而蜂蜜还是一种优质的滋补品和食用油料的原料,人工促进油茶地蜂繁育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油茶地蜜蜂的作用油茶的开花期一般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而这个时候正是蜜蜂的活跃期。

油茶的花朵虽小,却开花密集,花量大。

需要大量蜜蜂进行跨花传粉,使得花朵受精结实。

蜜蜂在采蜜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油茶传粉,还可以提取油茶花的花粉和蜜来制作蜂蜜,丰富了油茶地的资源价值。

二、人工促进油茶地蜂繁育的意义1、促进油茶繁育:油茶的主要传粉媒介是昆虫,而在所有的传粉昆虫中,蜜蜂的传粉效率是最高的。

通过人工促进蜜蜂繁育,可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2、优化农业生态系统:蜜蜂在采摘蜜源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油茶进行传粉,从而促进了油茶的发育,保证了油茶成熟果实的丰收。

也为油茶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3、增加农民收入:油茶地蜂蜜产业的开发利用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增收途径。

蜜蜂在油茶地中工作,可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蜜源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

1、合理、规范的管理:要充分利用油茶地蜜蜂的繁育生态特性,合理布置蜂箱、攀骇田栽种蜜源植物,并且合理管理和维护蜂群,保障油茶地的蜜蜂数量充足。

2、多样化种植蜜源植物:油茶地可以种植一些对蜜蜂有利的蜜源植物,比如百花、红豆、三角梅等。

这样可以提供丰富的蜜源,促进蜜蜂的繁育。

3、科学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油茶地的花期和花量,增加了蜜蜂的采蜜量,有效地促进了蜂繁育。

1、推广蜜蜂产业:在油茶地推广蜂蜜产业,充分利用油茶地的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蜂蜜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加工深加工蜂产品:利用油茶地的蜜蜂资源,加工深加工各种蜂产品,比如蜂蜜、蜂巢、蜂王浆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油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油料作物,不仅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而且在食用、药用和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油茶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营养健康、食品工业、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综述油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回顾了油茶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分布,包括油茶籽油中的脂肪酸、多酚类化合物、甾醇等,以及油茶籽饼中的蛋白质、茶皂素等。

随后,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总结了油茶活性成分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油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结构修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油茶活性成分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物等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指出了油茶活性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受品种、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较大,油茶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仍需深入研究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优化油茶加工工艺、深入研究油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等建议,以期推动油茶活性成分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油茶活性成分的种类与性质油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油料作物,其活性成分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这些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酚类、黄酮类、皂苷类、脂肪酸等,它们在油茶籽仁、油茶叶和油茶壳等部位中均有分布,但含量和种类会有所差异。

多酚类是油茶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之一,主要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等。

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油茶中的另一大类活性成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黄酮醇。

茶油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_高伟

茶油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_高伟

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 的脂肪,还有热带植物油(如棕 榈 油 、 椰 子油等 ),其主要 作 用 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它可以增 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 肪;但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 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 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 经障碍等疾病。 在常温下一般 呈固态。
可分为单不饱和、 多不饱和, 他们存在于多数植物油中,常温下 多呈液态,其主要生理功能有: (1) 是 合 成 人 体 内 前 列 腺 素 所 必 需。 (2) 降 低 血 液 中 胆 固 醇 和 甘 油 三 酯。 (3)保 证 细 胞 的 正 常 生 理 功 能 。 (4) 降 低 血 液 粘 稠 度 , 改 善 血 液 微 循环。 (5) 提 高 脑 细 胞 的 活 性 , 增 强 记 忆 力和思维能力。
成分 棕榈酸 硬脂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茶油 8.03~11.73 1.05~1.83 75.03~86.91 8.05~10.50 0.51~0.87
橄榄油 7.6~20.0 1.0~3.0 55.8~83.0 3.5~21.0 0.3~1.5
表3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3 茶油的保健作用 3.1 改善血液循环,降脂、降胆固醇
茶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降脂、降胆固醇,以 及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 方面功效显著,可防心血管硬化。
邓平建等研究发现,茶油可明显降低血液中的 TC 和 LDL-C,而 HDL-C 却不变,并且(HDL- C)/(LDL-C) 的比值增大。原理可能是茶油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 可降脂[4],降低各器官及血液中过氧化脂的生成,增加 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升高 HDL-C 在 TC 中的比 值,防止血栓形成。陈梅芳等同样证明山茶油可显著延 缓 AS 的形成[5],证明了上述机理。邓小莲等研究发现, 茶油在对大鼠体重无影响的情况下,能降低总胆固醇 含量,调节血脂[6]。王苹等研究了茶油及其它食用油分 别对兔和大鼠的血脂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7]。结果显示, 茶油组血清 TC、LDL-C 水平明显低于其它油组,而 (HDL-C)/(血清 TC)值则显著高于其它油组。

油茶

油茶

油茶(Camellia olrira)属山茶科山茶属,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栽培范围最广的优质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产品茶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豆冠酸、亚麻酸、天然维生素E和角鲨烯等物质。

茶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阻止血脂升高等诸多医疗和保健作用,完全可以与世界优质食用油—橄榄油相媲美。

福建省现保存的油茶林200万亩左右,绝大部分是早期用实生苗造林,林中油茶株间变异大,优劣混杂,而且树龄都较长,都有几十上百年的树龄,而且在立地条件较差及粗放管理的情况下,林地长期没有垦复和施肥,造成林地土壤板结,肥力明显下降,由于每年没有进行必要的修枝整形,任其自然生长,树冠上移,中下部树冠内部中空,结果枝上移,结果面积减少,造成采果困难,并易受到台风危害,产量下降。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全省现有油茶林每亩年平均产茶油不到3公斤的占绝大多数,大小年明显,小年产量低于2公斤,甚至更少,这严重影响了山区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大量油茶林被毁,近10年全省油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福建省现有选育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和杂交优良品系良种苗营造的良种丰产林亩产茶油均可达30公斤以上,与现有绝大部分实生油茶林相比产量高出了十几倍,利用优良品系营造丰产林增产潜力是很大的。

对现有低产油茶林进行截干矮化复壮更新,并清除部分劣株,套种优良品系嫁接苗,并对部分劣株进行换冠嫁接,经过三年左右的综合改造加强抚育管理,产量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产潜力也是相当大的。

油茶树生长具有百年寿命,管理好的百年油茶树照样结果累累。

在新一轮油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下,为了彻底改变福建省油茶林粗放管理、产量低的现状,除了营造优良品系丰产林外,要想在短期内提高我省油茶产量,对油茶主要产区的低产油茶林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造,建立低产林综合改造丰产示范基地,掀起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新热潮是主要的战略措施。

油茶的深度开发利用

油茶的深度开发利用
国际油脂 界研究 的热 门课 题 。
“ 芳香 疗法 ” ( 要 是 配制 “ 疗 精 油 ” 。但 茶 籽 上 主 芳 )
油 的不饱 和脂 肪酸 含 量 远远 高 于 菜 油 、 生油 和 大 花 豆油 , 而维 生 素 E 的含 量 比橄 榄 油 高一 倍 左 右 ; 茶
籽 油含 有茶 多 酚 、 皂苷 ( 皂 素 ) 茶 等特 定 生理 活 性物
油脂开发
粮 食 科 第1卷 2 0 第3 油 品 技 8 0 年 1 期
油 茶 的 深 度 开 发 利 用
林 翔 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门牡 丹香 化 实业有 限公 司, 建 厦 门 3 10 ) 厦 福 609
摘 要 : 为详 细地介 绍和 分析 目前 国内外油茶 的 开发和 利 用工作 情形 , 较 重点 介绍 角 鲨烯 、 多酚 、 茶 茶 多糖 、 茶皂 素 以及 糖 萜素等 高价值 物 质 的提 取 、 作 和利 用 。提 出一 些前 瞻性 的设 想和 建议 , 制 对 当前种植 和 开展 油茶 的综合利 用有 指 导意 义。 关键 词 : 油茶 ; 油 ; 茶 开发 利 用
油茶 、 油棕 、 油橄榄 和椰 子并 称为世 界 四大木 本
食用 油料植 物 。特别油 茶在 我 国栽培利 用历 史 已有
质, 因此 具有 更高 的营 养价值 和使 用价 值 。
1 油 菜 籽 种 植 现 状
在我 国耕 地极 其 紧 张 的情 况 下 , 展木 本 油 料 发
特别 是茶 油作 为食用 油是 必要 和可行 的。油茶是 一
涵 养水 源 、 节气候 的生态效 益 。 调 我 国 目前 的油 茶种植 面 积大 约为 4 0 5 0万 亩 , 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 ,约2 0 ,集 中分 布于 中 国南部 及西南 部 , 油 茶 籽 油 有 悠 久 的 食 用 和 药 用 历 史 , 《 草 纲 7种 其余 本
散 见 于 中 南 半 岛 、 日 本 、 印 度 等 地 。 油 茶 ( a la li r b 1 C me i o f aA e )是 山茶 科 山茶属 的多年 生 l e e 木 本 油 料作 物 ,是 我 国江 南低 山丘 陵 区最 重 要 的
地 区 。 山茶 属 (a laLn ) 山茶 科 最 原 始 的 一 C me i in是 l
言 ,油 茶 籽 整 籽 含 油 2% ~3%,油 茶 籽 含 仁 为 5 3 6 % ~7 %,仁 含 油 4% ~6%;油分 主要 集 中在 6 2 0 0 油茶 籽仁 中 ,壳 中含 油甚 少 ,通 常在 05 右 。 .%左
he l r t cin. a t p oe to h
Ke y wor ds: Ca li lie a n tin a u , e eo i gu iiain melao ef r , u re tv l e d v lp n tl to z
山 茶 目包 括 山茶科 等 l个 科 ,山茶 科 包 括 山 8 茶 属 等 约 3属 ,主 要 分 布 在 亚洲 的亚 热 带 和 热 带 0
周 杨 徐 俐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贵州贵阳 50 2 50 5)
摘 要 :油茶是 中国南方重要 的木本油料植物 ,其综合利用具有广 阔的前景。本文综述 了油茶各部分 ,包
括油 茶籽 、茶 油 、饼粕 、果 壳 、油茶 叶所 含 的 营养 和活 性 物 质 , 以及 茶 籽 、茶 油 、饼 粕 在 食 品 、化 工 、医 药 、
目》 、 《 草拾 遗 》、 《 本 山海经 》 、 《 农政 全
书 》等 很 多 古 籍 记 载 了这 种 油 ,现代 的 《中 国药
典 》也 收载 了这种 油 。
食 用 油 料 树 种 , 已有 20 多 年 的栽 培 历 史 ,其适 00
应性强 ,生 长快 ,寿命 长 ,优质高产 ,是我国产
Zho uYa X u Li ng ,
(olg f i cec, uzo nvr t Guyn , uzo ,5 0 5 C l eo fS i eG ihuu i s y i g G i u5 0 2 ) e Le n e i, a h
Absr c : mela oef r i n i o tnt i pln n t e s u h r a fCh n . t o r h n ie u iia in t a tCa l l i a sa mp ra l a ti h o t e n p r o i a Isc mp e e sv tl to i e o t z p o p c sbr a r s e ti o d.Th s a tce s i ril umma ie h u re tc mp n ns o v a s o mela ..s e ,ol u l rz s t e n ti n o o e t ff e p r fCa li :i i t e e ds i,h l, deat dc k sa e v s a l a h i tlz to n fo nd sr , h mia n u ty p a ma e t a n u tya d fte a e ndl a e ; swel st eru i ai ni o d i u ty c e c li d sr , h r c u i l d sr n i c i
1 作者简介 : 周杨 (18 一),男 ,贵州人 ,在读硕士,研究方 向:食品科学 。 95
通讯作者 : 徐俐 (16 一 ),女 ,江西人 ,教授 ,研究 方向:农产品贮藏与加‘ 93 r。 基金项 目:贵州省重大专项 ( 黔科合重 大专项字 [0 960 — 20 ]0 4 7)
1 期
保健等行业的应用情 况。
关 键 词 :油 பைடு நூலகம் ;营 养 价 值 ;应 用
中图 分 类 号 :¥ 9 .. 7 44 8 0
文献 标 识 码 : B
Nut ii ev l nd de eo ngutlz to fCa ela oef r rtv auea v lpi iia in o m l lie a i
油 量 最 高 的植 物 之 一 。油 茶树 的种 子 是 多 年 生多
次 收 获 。 油 茶 籽 由油 茶 籽 壳 和 仁 组 成 。一 般 而
1 油茶 的营养成分
1 1 油茶籽 的营 养成分 .
油茶籽 的 含仁率 约 为7%,含 壳率 约为 3%。 0 0
收稿 1期 : 2 1 —0 3 0 1 3—0 7
油 茶 籽 中还 含 有 橄 榄 中所 没 有 的生 物 活性 物 质 如 山 茶 甙 、 山 茶 皂 甙 、茶 多 酚 等 ,有 强 心 、溶 血
第3卷 第 1 9 期
2 1 年 2月 0 1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Guz o oe t ce c n c n lg ih uF r sr S in ea dTeh ooy y
Vo . 9. No 1 1 3 .
F b,2 1 e . 0l
油茶 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周 杨等:油茶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4 l
全 籽 含 油 在 2 % ~4 %,油 分 主 要 集 中 在 茶 籽 仁 5 0 中 。 除水 分 外 ,茶 籽 仁 主要 由油分 、淀 粉 、蛋 白 质 、茶 籽 多糖 、多 酚 类 物质 、黄 酮 类 化合 物 、皂 素 和粗 纤 维 组 成 ,还 有 少 量 的鞣 质 和灰 分 ,此 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