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陨石百科》

合集下载

陨石的价值

陨石的价值

陨石的价值由一颗流星滑落开始…… 月朔云淡之夜,天空中不时有亮光划过,转瞬即逝。

流星,这个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在太阳系中穿行不息的星际尘埃,经过数十亿年的斗转星移,终与蓝色星球相遇,绽放出刹那的璀璨光芒。

永恒与瞬间,化为蓝色夜幕下的一道印记。

发现陨石陨石是进入地球大气圈后未被烧尽的流星的残片,经过数十亿年的长途旅行,最终落到地球表面上。

中国人很早便留下了关于陨石的记录,古书《竹书纪年》上记载,“夏禹八年,夏六月,雨金于夏邑”。

是指在公元前21世纪,河南落下大量铁陨石的一场流星雨。

这是人类历史上针对流星和陨石所做的最早的记录。

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卷二十中,对一颗坠落在江苏常州的陨石记载得十分详细:宋治平元年(1064年),常州傍晚时分,天上突然传来如雷一般巨响,一颗几乎和月亮一样明亮的星星在天空的东南方出现。

一会儿又震动了一声,它却移到西南方面去了。

又震了一声,它坠落在宜兴县姓许的一家花园内。

远近的人都望见光火赫然照天。

等到火焰熄灭后,看到地面上有杯子大小的一个洞,入地深处,往下望时星就在里面,火光荧荧,许久才逐渐暗淡下来。

人们把地洞挖开,在三尺多深的地方得一圆石,它大小和拳头差不多,一头略微尖锐,颜色如铁,重也像铁一般。

常州太守郑伸把它取走了,送到润州(今镇江)的金山寺,用匣子收藏了起来。

陨石来自天外,很多古人都把它看成天赐的“圣物”。

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格里奥加巴拉,曾专门为一颗陨石建造了一所寺院。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穆斯林圣地麦加城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朝拜者,寺院墙壁上便镶嵌着一块黑色的陨石。

西方人长期受古希腊哲学家天体静止学说的支配,自古代到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认为陨石是地球上的物质,因此把陨石叫做“Meteor”,这个词语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大气里的东西”。

18世纪下半叶,欧洲启蒙运动已经相当深入,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也已编撰出版,但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们仍然认为陨石只是地球上的石头,在雷鸣电击的时候,被风暴卷到空中然后坠地。

陨石知识

陨石知识

陨石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

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

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

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

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

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

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

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

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

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一种天然玻璃物质。

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

但两者的成分、结构都不同。

雷雨之后,由于雨水的冲刷,往往使它从埋藏的泥土中暴露出来,中国古代曾叫它为“雷公墨”。

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就有玻璃陨石的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黳石,谓之雷公墨。

和之铮然,光莹可爱。

”雷州在今广东省雷州半岛一带。

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

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

根据目前的考察和研究,玻璃陨石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地区(图2):①亚澳区,同位素年龄约70万年;②象牙海岸区,同位素年龄约110万年;③莫尔达维区,同位素年龄约1450万年;④北美区,同位素年龄约3450万年。

大陆上的玻璃陨石从十多厘米到数毫米,破裂后具贝壳状断口,反射光下看起来发暗,但薄的边缘或薄片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几乎不透明的暗褐色。

拓展素材:吉林陨石雨——天降的“石头雨”

拓展素材:吉林陨石雨——天降的“石头雨”

吉林陨石雨——天降的“石头雨”1976年3月8日15时1分50秒,一颗重约4吨的陨石从地球公转轨道的后方以每秒15千米—18千米的相对速度追上地球。

这个不速之客从天而降,霎时间火光熠熠,响声隆隆。

当它飞临吉林市北郊19千米高空时发生了一场蔚为壮观的陨石雨。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吉林陨石雨。

陨石是指从宇宙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落到地面的天然固态物体,又称陨星。

陨石在大气层中高速下降时受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有的陨石会发生爆裂,陨石碎块散落地面,这种现象称之为陨石雨。

吉林陨石是一颗有着近47亿年年龄、直径约440千米的小行星的一部分。

大约800万年前,在一次剧烈的天体撞击中,吉林陨石从距母体表面约20千米深处被撞击出来,改变了运行轨道,形成了一个新的椭圆形轨道,并与地球轨道有了交叉,使其同地球相撞成为必然。

1976年3月8日,吉林陨石追上地球,在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燃烧,形成了一个耀眼的火球,强烈的冲击波传到地面,产生了巨大的轰鸣声。

受到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吉林陨石不断发生破裂,在19千米的高空发生了一次主爆裂,大大小小的陨石碎块散落下来,形成了“吉林陨石雨”。

吉林陨石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陨石雨,雨区降落的范围非常广,分布在东西长72千米,南北宽8.5千米,总面积近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吉林陨石雨数量多,共收集到138块标本,碎块3000块。

重量大,总重量超过2700千克。

吉林陨石雨中最大的三块陨石,分别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

“吉林一号”陨石落地时在落点附近升起一股黄色的蘑菇状烟云,高约50米。

浓烟散尽,地面出现了一个直径2米、深6.5米的陨石坑。

陨石撞击地面,溅起的碎土块最远达150米,造成的震动相当于1.7级地震。

从一号陨石坑中取出的陨石净重为1770千克,为世界石陨石之最。

吉林陨石属石质陨石,学名橄榄石。

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有关太阳系起源、太阳星云的分馏与凝聚、行星的形成过程、小行星的演化和陨石降落过程的物理化学环境等科学信息,是研究天体演化、生命起源、元素起源、空间技术以及其他多种学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百科知识精选橄榄石石铁陨石

百科知识精选橄榄石石铁陨石

分类和子群依据氧同位素的组成,石铁陨石可以分成3个子群[3]:主群(MG):几乎是全部的石铁陨石。

鹰站群(ES):只有鹰站、冷湾、和Itzawisis的石铁陨石。

内部有丰富的橄榄石和丰富的镍构成的金属基。

辉石群(PX):只有Vermillion和Yamato8451。

它的名称来自高含量的直辉石类(大约5%)。

金属基显示细致的八面体魏德曼花纹。

历史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将它们的名称和2号小行星智神星相连结,但实际上名称源自德国的博物学家彼得·帕拉斯(1741-1811),他于1772年在西伯利亚山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现质量680公斤的陨石[5]。

帕拉斯在1776年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质量的叙述,在1790年代被E.F.F.克拉尼引用做为陨石墬落在地球上的一个例证,而他的论述被当时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是童话。

这块岩石与当地所有的岩石或矿石不同(如此大块的岩石也不可能是在意外中被运送到此地),但是他的一些金属成分和在完全不同的区域中找到的其他几颗相似。

发现橄榄陨铁虽然橄榄陨铁是非常罕见的陨石,但还是有足够多的橄榄陨铁被找到并保存在博物馆中,可供研究之用。

这是因为发现的数量够多,有些的质量还大于一公吨,下列是发现的橄榄陨铁陨石中最大的一些:布伦罕:1980年于美国堪萨斯州发现,最初报告在海薇兰坑的浅坑中,散布著大约20块碎片,总质量约1,000公斤。

稍后,又发现了更多的碎片,包括一颗埋入地下5尺,重达1000磅(454公斤)的陨石,总质量达到3.4公吨。

一块487公斤重的陨石被收藏在芝加哥的自然史博物馆。

2005年和2006年,在阿肯色州的史蒂夫阿诺德和得克萨斯州的菲尔马尼又挖掘出一些大陨石,最重的有650公斤[10][11]。

Huckitta:1937年在澳大利亚北领土发现,质量重1400公斤。

1924年在爱丽丝泉发现,重1公斤的陨石是它的碎片。

阜康:2000年在中国新疆省发现,质量1003公斤。

Imilac:1822年即在智利的亚他加马沙漠中被发现,有些质量达到200公斤,总质量大约920公斤巴亨陨铁:1810年即在白俄罗斯哥麦尔地区被发现,在散布区发现了许多的颗粒,总质量大约是820公斤。

陨石基础知识

陨石基础知识

陨⽯基础知识陨⽯基本知识⼀、流星与陨⽯(陨星)晴朗的夜空⼀⽚漆⿊,举头仰望漫⽆边际的苍穹,繁星满天闪闪烁烁,这⾥是猎户星座,那⾥是仙后星座,在地平线遥远的北⽅,出现了⼤熊星座,在它"⽃⼝"距离的三倍处,就是明亮的北⽃星,它们离我们的地球是那⼳的遥远,它们是太阳系以外的星球。

静静的暸望夜空,时⽽被⼀道道闪亮的弧形光线划破夜空,转瞬间⼜消失在⿊喑之中,那就是流星。

流星是⼀种⾃然现象,在地球附近的宇宙空间中,除了⾏星外,还有许多星际物质,这些星际物质,⼩的似微尘,⼤的象⼀座⼭,它们在空间⾥围绕太阳旋转,按照⾃⼰的速度、轨道和⼀定的公转周期运⾏。

这些星际物质⼜可叫流星体,它们⾃⼰不发光,平时以每秒⼏⼗公⾥速度围绕太阳公转,并构成椭圆形轨道,当它们和地球公转球轨道相交时,就有机率形成流星体。

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达三⼗⼏公⾥,⽽流星体的速度要⽐地球的快⼀些,如果流星体是迎⾯⽽来,则以每秒七、⼋⼗⼏公⾥的⾼速穿过⼤⽓层,如果流星体是后⾯追赶上来,则以每秒⼗⼏公⾥速度进⼊⼤⽓层。

⼩流星、彗星撞击地球经常发⽣,据统计每昼夜有2400万颗流星进⼊地球⼤⽓层。

在1833年11⽉的流星⾬夜晚,有⼏千亿颗流星轰击地球,地球截茯的流星数量与从地球旁擦过⽽去的流星数量之⽐⼜微乎其微了。

在地球周围⾏星星际空间的流星物质密度约为10-23g/cm3―10-21g/cm3之间,据统计落⼊地球的"宇宙尘⾬"重量每年90吨,每天落⼊地⾯的⾼速流星物质重量10吨,低速流星物质重量400吨,以平均每昼夜到达地表的陨⽯达10吨计,那⼳20多亿年前算起(和现在⼀样),则每平⽅公⾥有⼀吨之多,近乎10厘⽶厚的⼀层,俗述"园中之⼟充满陨⽯灰",但由于⼤⽓的屏障作⽤⼤多燃烧殆尽。

流星体与⼤⽓分⼦相摩擦碰撞,使空⽓产⽣电离并加热到⼏百、⼏千甚⾄⼏万度,在⾼温⽓流作⽤下,流星体产⽣燃烧、发光、⽓化,由于流星体远动过程是逐渐燃烧,沿途留下空⽓电离的余迹,⼀部分残留下来,坠落到地表就成为陨⽯。

怎样分辨是不是陨石怎样分辨陨石

怎样分辨是不是陨石怎样分辨陨石

怎样分辨是不是陨石怎样分辨陨石怎样分辨是不是陨石篇1:陨石是什么?教你鉴定你手里的是不是陨石!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转轨迹的国际流星或尘碎块快速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外表的未燃尽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

大多数陨石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陨石大体可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混合陨石。

陨石的均匀密度在3~3.5之间,首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7.5~8.0,首要由铁、镍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

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青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

全国际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首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有各种样式的。

现在中国新疆发现一种熔壳较为完好的黑绿色(俗称黑宝绿)陨石,被认为保藏和研讨价值最高,因为至今不清楚它来自哪个星球,既不是火星也不是月球,极有可能是来自外太空150亿光年以上国际大爆炸期间发作的星球,所以关于研讨国际构成很有帮助。

陨石分类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由铁、镍和硅、酸、盐矿藏构成,铁镍金属含量30至65,这类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1.2,故商业价值最高。

该类陨石含铁70%以上,其次为硅、铝、镍,首要矿藏有锥纹石、镍纹石、合纹石等,非必须矿藏为陨硫铁、铬铁矿、石墨等。

石铁陨石依据起内部的首要成分和构造特色分为:橄榄石石铁陨石(PAL)、中铁陨石(MES)、古铜辉石——鳞石英石铁陨石。

石陨石石陨石上硅酸盐矿藏如橄榄石、辉石和少数斜长石构成,也富含少数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

密度3至3.5。

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

1976年3月8日15时,吉林区域东西12公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降一场国际罕见的陨石雨。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天外来客—陨石》教案及原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天外来客—陨石》教案及原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天外来客—陨石》教案及原文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与陨石、与自然、与宇宙进行了一次对话没用生动有趣富于想象力的语言,在介绍有关陨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对陨石来历、经历的无限遐想。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天外来客—陨石》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天外来客—陨石》课文原文说它是石头也行,说它是星星也行。

它的确是一块石头,也的确是一颗星星。

它曾沿着自己的轨道,在宇宙的海洋里航行。

当它和大气接触的时候,就放射出耀眼的光明。

落在地球的怀抱,像一盏熄灭的灯。

它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

它含有丰富的铁和镍,所以才这般坚硬。

它无声地告诉我们,星星是由物质组成。

它沉默着,那么安静,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宇宙派它来做信使,我们真想知道它过去的行踪。

《天外来客—陨石》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清的写作思路。

3、了解关于陨石的知识,学会围绕问题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组词,会运用,并流利的在课文中朗读。

2、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的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讲的知识,在感悟讨论中,体会我们的愿望,并能用流利的语言表述。

2、在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陨石的资料图片。

电脑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二、质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张陨石的图片,大家观察一下,它与普通的石头有什么不同?2、今天就来学习新课。

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3、看到这些石头,你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到课文中看看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从天而降的陨石故事

从天而降的陨石故事

从天而降的陨石故事作者:尹怀勤来源:《百科知识》2012年第14期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确凿证据,显示1.2万年前地球曾降下陨石雨,并导致美洲史前人类和包括猛犸象在内的一些大型动物灭绝。

这就引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陨石?陨石是从哪里来的?又为什么会形成陨石雨?许多运行在太阳系空间大小不一的碎块,在飞近地球时被地球引力所吸引,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后与气体分子激烈碰撞并发热发光,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流星。

大部分流星体经大气摩擦熔化,就消失不见了,但也有少数流星体未等熔化完就掉到地面上而成为陨星。

由于多数陨星与地球上的岩石相似,故而又将其称作陨石。

陨石在地球大气层中高速降落时,其前端的空气受到强烈压缩,温度能陡升到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

在这种高压高温气流的作用下,有的陨石会发生爆炸,分裂成许多碎块落向地面。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陨石雨。

世界上最大的陨石雨记录是1976年3月8日下午3点多钟陨落在我国吉林市附近的一场陨石雨。

科考人员共收集到100多块陨石标本,总重超过2600多千克,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吉林1号陨石。

关于陨石的历史记载世界文明古国埃及与中国很早就有关于陨石及陨石雨的记载。

公元前2000年埃及的“纸草书”上就记录了从天外落下来的石块和铁块。

我国约有700多次陨石降落的文献记载,是世界上研究古代陨石最系统的珍贵资料。

《春秋》上就记载着公元前645年12月24日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城北的一次陨石雨降落:“陨石于宋五”,即从天上落到宋国那个地方的陨石共有五块。

这是世界上关于陨石雨最早的记录。

《左传》解释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首次提出了陨石即陨星,比欧洲人认识到这一点早了2000多年。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天宫书》中更明确指出:“星坠至地,则石也。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1064年发生于江苏宜兴的一次陨星降落,并发现这颗陨星由铁组成。

陨石着陆时撞击地面形成的坑穴,被称为陨石坑。

多数陨石质量不大,降落时受大气的阻力作用而减速,落地前的速度一般为每秒几十米至300米左右,因此陨石坑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陨石百科
陨石概述
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
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
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陨石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星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极具收藏价值。陨石多半带有
地球上没有或不常见的矿物组合,以及经过大气层高速燃烧的痕迹。至于太空人登上外星球,
如月球,所带回来的则不叫陨石。而会称为月球矿石。据加拿大科学家10年的观测,每年
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由于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
山地等人烟罕至地区,而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7.5~8.0,主要由铁、
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
重1770千克的吉林1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
之冠是新疆清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碎
片,绝大多数来自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少数来自月球(40块)和火星(40块)。
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
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石
陨石中的铁镍金属含量小于等于30%;石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在30%~65%之间;铁陨石的
铁镍金属含量大于等于95%。
古人怎样看待陨石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陨石当作圣物。比如,古罗马人把陨石当作神的使者,他们在陨石
坠落的地方盖起钟楼来供奉。匈牙利人则把陨石抬进教堂,用链子把它锁起来,以防这个“神
的礼物”飞回天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也有一块陨石,被视为“圣石”。在一些文明古国,
还常常用陨石作为皇帝和达官贵人的陪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