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7

合集下载

血管紧张素-(1—7)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1—7)的研究进展

生理 学 作 用 并 不 依 赖 血 管 紧 张 素 Ⅱ1型 和 2型 受 体 ( T 和 A : 有 多 项 研 究 也 提 示 除 A 和 A A , T ), T T 外 仍 存 在 An 17) g( 的特 异 性 受 体 , n 17 A g( )正 是 通 过 结 合 特 异 性 受 体 而 发 挥 生 理 学 作 用 。 卜 平 滑 肌 、 丘 脑 、 肌 、 皮 质 以 及 胰 腺 都 有 其 特 下 心 肾
滑肌 细胞及血 管 内皮 细胞释 放舒血管 P E 和 P I而 G : G: 实现 的 。E H D F通 过 通 过 磷 脂 酶 c 介 导 磷 脂 酶 A :
12 代 谢 : n 1 ) 要 由 血 管 紧 张 素 原 ( n . A g( - 主 7 a
g t s oe , G ) 肾 素 、 管 紧 张 素 转 化 酶 i e i gn A T 经 o nn 血 ( E 组 织肽酶等组织 特异性酶裂解 相应肽键 , AC )、 是血管紧 张素 的 主要 代谢 产 物 之一 。此 外 , 新 最
在 R S中发 现 AC 2也 可 经 A T代 谢 生 成 A g A E G n
( -) 1 7 。
( L 激活发挥作用, PA ) 亦可以激活 P A , L :故推测 A g n一
( ) 17 也可通 过 E H D F发挥舒 血管作 用 , 在对犬冠脉 这 的舒 张作用 得 到证 实 。A g( ) 内皮依 赖 性 扩血 n 17 非 管 的作 用机制 目前 尚未明确 。Ta 【 等对大 鼠主动脉 rn6 环离体 研究 发现其 可能 同 A g( -) 少 A g1 n 1 减 7 n 引起 I 的平 滑肌细胞 内钙 离 子浓 度升 高 。研 究发 现 A g(— n一1 7对 B ) K舒血管作 用有协 同作 用 。该 协 同作用 具有一 定特 异性 , 于 乙酰 胆碱 、G、 普 钠 的扩血 管作 用均 对 P 硝 无影 响 。但 这种放 大作 用 机制 目前还 无定 论 , 能通 可 过 N PI E H O、G 和 D F三种 内皮依 赖性介质 起作用 。 ② 中枢 降压作用 。在 中枢 A g( -) n一1 主要 通过 结 7 合分 布在各 脑区 的特 异性受体 调节心 血管活 动 。采用 微量 注射法 向大 鼠孤束 核 注射 小 剂 量 的 A g( -) n一1 , 7 可引起 血压下 降 , 心率 减慢 , 伴有交 感神经 抑制和副 并 交感 神经激 活 , 其效 应 可 以被 A 9 79所 阻断 。此外 , 研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单核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单核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极化调控中的作用陈玲张虹①郑长伟谢凤杰①(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 157011)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7-1561-05[摘要]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健康和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在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中保护宿主、清除病原体和调节免疫平衡,可通过清除细胞碎片、异物及调节炎症和愈合过程等维持内环境稳定。

根据微环境和细胞激活状态,巨噬细胞可通过改变不同表型影响疾病转归。

近二十年人们对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越来越深入,尤其是该通路中的重要结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其本质为神经免疫系统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且在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产生、细胞存活和极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机制涉及NLRP3炎症小体,可作为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本文综述α7nAChR在炎症和免疫介导的疾病中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调控和极化的作用。

[关键词]胆碱能抗炎通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巨噬细胞;极化;NLRP3炎症小体Role of 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n monocytes/macrophages-mediated inflammation responses and polarization regulationCHEN Ling, ZHANG Hong, ZHENG Changwei, XIE Fengjie.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Mudanjiang 157011,China[Abstract]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which are major components of innate im‐munity, protecting host, clearing pathogens and modulating immune balance in their 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can main‐tain homeostasis by clearing cell debris, foreign materials and regulating inflammatory and healing processes. Depending on microenvi‐ronment and state of cell activation, macrophages can affect outcome of diseases by changing different phenotypes. In past two decades,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CAP)in inflammation have been studied more deeply, especially crucial structure of this pathway-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nAChR), whose essence is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of neuroimmune system, and plays a vital part in regulating monocytes/macrophages phagocytosis, chemokine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cell survival and polarization, whose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NLRP3 inflammasome, and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 variety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is receptor is describ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 variety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role of α7nAChR in regulation and polarization of monocytes/macrophages functions in inflammatory and immune-mediated diseases.[Key words]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α7nAChR;Macrophage;Polarization;NLRP3 inflammasome过去二十年,大量研究者探索了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推动了神经免疫学发展。

骨髓中IL-7、IL-7R及EBF表达与运动性免疫抑制

骨髓中IL-7、IL-7R及EBF表达与运动性免疫抑制

骨髓中IL-7、IL-7R及EBF表达与运动性免疫抑制耿青青;郝选明【摘要】IL-7在早期B细胞的增殖中起到了关健的促进作用,EBF在淋巴系干细胞向B系细胞分化中起着决定性的系谱特异定型作用.IL-7、IL-7R通过维持EBF表达,参与了B细胞增殖转录因子网络的形成,这与早期B细胞分化调控密切相关.运动中GC的升高会加快早期发育中B细胞的凋亡,研究B细胞的发育及其调控机制对寻求更有效的运动免疫调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体育学刊》【年(卷),期】2011(018)001【总页数】6页(P139-144)【关键词】运动免疫学;骨髓;B淋巴细胞;白细月酬嗦7;白细胞介素7受体;早期B 细胞因子;综述【作者】耿青青;郝选明【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基础理论系,山东,济南,2501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7运动员长期从事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会产生非常明显的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运动员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出现Th1/Th2细胞漂移、NK细胞毒性下降、T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功能下降等现象,不仅影响到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而且直接影响到运动寿命和身体健康。

运动免疫学以往研究多着眼于外周血中各免疫指标的变化,但对免疫细胞源头骨髓的探讨较少,而早期B细胞增殖分化与骨髓造血微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骨髓中的重要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转录调控因子的关系,对探索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的机理并寻求更有效的运动免疫调理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细胞表面的标记分子,特别是免疫球蛋白V(D)J重排的不同阶段,将B细胞发育时期分为前祖B细胞(Pre-pro B cell)、原B细胞(Pro-B cell)、前B细胞(Pre-B cell)、未成熟B细胞(irnmature B cell)以及成熟B细胞(mature B cell)[1-2]。

IL-7是由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原B细胞、前B细胞的增殖,成熟B细胞对IL-7刺激不发生增殖反应,也缺乏IL-7受体。

Toll样受体7

Toll样受体7
L 在 免 疫复 合物 性 G N N中是 较为 常 见 的形 式 。C G D 对 L 而 p — NA N

酐 6 0
3 0
言能够导致D NA自身抗体的出现 。专家还同时观察到 了经C G- p
O N 激T R 活 化能造 成MR .a 1r 小 鼠肾脏病情 恶化 口 D 刺 L9 LFs( p ) 】 。 在 结合 狼疮 鼠模 型对 肾组 织 T R 展开 分析得 出 ,存在 肾炎 的狼疮 Ls 鼠 。其 肾组织T R 得到 了明显 的增 长 ,所 出现 的集体 反应 主要集 L9
反应已成为治疗的主要问题。T R L 家族利用感染、或非感染性分
子引出的信号识别系统能够对 肾脏疾病发病机制产生较大的作
用 。根据 当前 的 医学观 察可 知 ,T R E 多 肾脏疾 病 的形 成过 程 L  ̄许
吉 林 医学2 1 ̄2J 2 0 : 第3 卷第6 1 期
l 7 08
生 的影 响 ,这 能够 给 医生 的治疗带 来很 大的帮 助 。
1 资料与方法
1 一 般 资料 :本 次研 究 共选 择 混合 骨 髓 干细 胞 移植 实 验后 的 , 1 MR / r 疮 鼠3 只 ,将 其 肾组织 标 本采 用 免疫 组 化S B 法 处 LI 狼 p 6 A C
理,分为空 白对照组3 只 ( B 代替 )和阴性对照组6 ( O PS 只 昆明
1 6 O8
吉林医学2 l年2 O 1 月第3 卷第嘲 2
T l 受体7 在狼 疮 肾炎发 病机 制 中作 用 的研 究 ol 样 ,9
崔 晓,刘冠贤 ,董光 富 ,石 咏军 ,倪 丽 (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 民医院儿科 ,广东 惠州 5 6 0 ) 10 1

血管紧张素-(1-7)的心血管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1-7)的心血管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的 作 用
化 在VS MC 收缩反 应 中起 重 要作 用 。 s
主 要 与下 列 机 制 有 关 : ( )An 1 g- ( —7 1 )通 过 其 受 体 途 径 促 进 血 管 内皮 细 胞 释放 缓 激 肽 ( BK) ,致 使血管 内皮细胞一氧 化氮 ( NO) 生 成 和 释 放 增 多 ;
_
【 要】 年 管 张 一 —) 心 管 应 关 制 究 综 包 舒 血 、 低 压、 钠利 的乍 抑制 管 滑_ 摘 对近 血 紧 素 ( 7 血 效 相 机 研 进行 述, 括 张 管 降 血 排 尿 1 1 的 用, 血 平
肌 (S s V MC )增殖 , 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等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对
使V MC 的D S s NA合成减少“ ( )An - (—7 ; 3 g 1 )通
过 其 特 殊 受 体 降 低 由An 诱 导 的 心 肌 细 胞 蛋 白质 合 gI I 成 速 率 、蛋 白质 含 量 和细 胞 面 积 等 心 肌肥 大指 标 ,NO
放 大 缓 激 肽 的 效 应 ; ( ) 缓 激肽 加 强An 一 (- ) 】 4 g i 7
(— ) 、【 g ( — )] 别 由血 管 紧张 素 I 血 管 17 An 一 1 7 分 及
紧张 素 Ⅱ转 化 而 来 ,近 年 来 的 研 究发 现 其作 为血 管 紧 张 素 Ⅱ的 拮抗 因子 ,具有 舒 张 血 管 、利 钠 利尿 、抑 制 血 管
平 滑 肌 增 生 等 多 种 效 应 , 对 心 血 管 基 础 研 究 及 临 床 实 践
特 异 性 An - ( —7 受 体 及 一 氧 化 氮 ( g 1 ) NO) 释放 增
多抑 制 去 甲 肾 上 腺 素 ( )及 内皮 素 ( T)释 放 ; NE E

Imiquimod_TLR-7激动剂,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免疫调节剂_99011-02-6_Apexbio

Imiquimod_TLR-7激动剂,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免疫调节剂_99011-02-6_Apexbio
特别声明
产品仅用于研究,
不针对患者销售,望谅解。
每个产品具体的储存和使用信息显示在产品说明书中。ApexBio 产品在推荐的条件下是稳定 的。产品会根据不同的推荐温度进行运输。许多产品短期运输是稳定的,运输温度不同于长 期储存的温度。我们确保我们的产品是在保持试剂质量的条件下运输的。收到产品后,按照 产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储存。
ApexBio Technology
CC(C)CN1C=NC2=C1C3=CC=CC=C3N=C2N
Limited solubility
Store at -20°C
For obtaining a higher solubility , please warm the tube at 37°C and shake it in the ultrasonic bath for a while.Stock solution can be stored below -20°C for several months.
标名 Aldara 和 Zyclara 推向市场,在巴西由 Farmacoquímica Médica(FQM)以商标名 Ixium 推向 市场. 体外试验: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小鼠和人的细胞培养中,imiquimod 能够诱导白细胞介素 12 和 干扰素γ的产生.在小鼠和人的细胞培养系统中,Imiquimod 也被发现可抑制 IL-4 和 IL-5 的生 成.这些数据表明,imiquimod 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疾病和 IL-4 及 IL-5 过表达的疾病中都具 有临床应用价值[2]. 体内试验:动物研究发现,imiquimod 通过减少 GATA-3 mRNA 和蛋白表达以及增加 T-bet\STAT(6) mRNA 和蛋白表达,抑制哮喘动物的气道炎症[3]. 临床试验:Imiquimod 是一种患者使用的膏状物,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包括皮肤癌(基底细胞 癌\Bowen 病\表面鳞状细胞癌\浅表恶性黑色素瘤和光化性角化病),也用于治疗生殖器疣 (尖 锐湿疣).然而,Imiquimod 通常次于手术,因为至少手术可更好地有效治疗某些形式的皮肤 癌.Imiquimod 已被测试用于治疗传染性软疣.然而,通过两个大型的随机对照试验,在治疗患 有传染性软疣的儿童中,没有发现 imiquimod 起效的证据,而且也注意到其有关副反 应.Imiquimod 也对难治的寻常疣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和阴道上皮内瘤变进行了测试.

细胞因子IL-7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IL-7的研究进展
信 号 系 统 。第 一 信 号 是 T 细胞 受 体
( R)C 复 合物 与主要 组织 相容 性复 合物 ( C)I类 TC / D3 MH
和 I类分子 呈递 抗原 。 第二信 号是共刺激分子 , 主要 由B 分 7
属 于红细胞生 成素受体超家族 成员 , 并有 1 I型纤 维粘连 个 蛋 白结构 区。I L一7与 I L一1 5有共 同受体 部分 , 在维持淋 巴
(. 1 佳木 斯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匾 院循 环 内科 ,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4 0 I. 木 斯 市 痰拉 中 心计 免 科 , 龙 江 佳 木 斯 1 4 0 ) 5022佳 黑 50 2
关 键 词 :白介 素 一 7 研 究进 展 I
中文 分 类 号 :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 R3 2 1 A
据。 2 2 I 一 7与 急 性 自血 病 . L
I 7是 造 血 生 长 因 子 家 族 一 员 , 促 进 胸 腺 树 突 细 胞 L一 能
发育, 联合 粒 一巨噬 细胞集 落刺激 因子 ( M —C F 可诱导 G S)
胸 腺 树 突 细 胞 的 表 达 。 细 胞 活 化 是诱 导 和 调 节 细胞 免 疫 的 T
维普资讯
HE LONGJANG EDI NE AND I I M CI PHARM ACY t 2 0 , 13 . OC . 0 7 Vo . 0No 5
・7 ・ 3
细胞 因子 I 7的研 究 进 展 L一
董天崴 杨 , 军 王 敬磊 邱 丽丽 冯小 娜 , , ,
近几年 I L一7在炎症方面发挥很大 的潜在价值 。本文即对细 胞 因子 I 一7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做一综述 。 L
1 I 一 7 一 般 特 征 L 的

白细胞介素7(综述)

白细胞介素7(综述)

⽩细胞介素7(综述)7摘要:⽩细胞介素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形成⽹络,复杂重叠。

每种⽩细胞介素都有⾃已独特的功能,同时还可与其他细胞因⼦共同作⽤。

⽬前对于⽩细胞介素Interleukin 7(IL-7)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细胞⽣长中对于抗凋亡的功能上,如何维持体内T 细胞增殖平衡的信号通路。

最新研究表明IL-7作为⼀个调控⼦在T细胞维持上起着重要的作⽤,但细胞如何产⽣IL-7信号的⽣物应答通路,以及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为何会产⽣差异,对于这两者知道的并不清楚。

除此之外,IL-7对于肿瘤免疫治疗、肺结核免疫治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

关键词:⽩细胞介素7、T细胞、抗肿瘤免疫、肺结核免疫⽩细胞介素是由⽩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的,介导⽩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传递免疫信息的细胞因⼦统称。

由多种细胞产⽣并作⽤于多种细胞。

最初是指由⽩细胞产⽣⼜在⽩细胞间起调节作⽤的细胞因⼦,现在是指⼀类分⼦结构和⽣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统⼀命名的细胞因⼦,它和⾎细胞⽣长因⼦同属细胞因⼦。

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共同完成造⾎和免疫调节功能。

⽩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

⽬前已发现30多种⽩细胞介素,他们功能多样,形成⽹络,复杂重叠。

IL-7是众多⽩细胞介素中的⼀种,是由⾻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糖蛋⽩,其靶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对来⾃⼈或⼩⿏⾻髓的B祖细胞、胸腺细胞及外周成熟的T细胞等均有促⽣长活性。

IL-7能与⼲细胞⽣长因⼦协同能够刺激B前体发⽣有丝分裂,这⼀效应可被TGF所抑制;但对B祖细胞的⽣长没有明显作⽤;促进双阴性胸腺细胞的成熟,提供胚胎胸腺细胞发育过程中TCR基因重组的始动信号;但对成熟T细胞⽆明显作⽤;诱导胸腺细胞或外周⾎淋巴细胞产⽣LAK细胞活性,其效应细胞主要为CD8+亚群;但IL-7诱导的LAK细胞不具有NK 活性,IL-7能刺激髓样前体细胞和巨核细胞产⽣集落形成单位和⾎⼩板,使机体从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中恢复过来;在较⾼浓度时,IL-7还能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酰胆碱受体可以以三种构象存在 乙酰胆碱受体可以以三种构象存在。两分子乙酰胆碱的结合可以使之 三种构象存在。 处于通道开放构象,但即使有乙酰胆碱的结合, 处于通道开放构象,但即使有乙酰胆碱的结合,该受体处于通道开放 构象状态的时限仍十分短暂, 几十毫微秒内又回到关闭状态 内又回到关闭状态。 构象状态的时限仍十分短暂,在几十毫微秒内又回到关闭状态。然后 乙酰胆碱与之解离,受体则恢复到初始状态, 乙酰胆碱与之解离,受体则恢复到初始状态,做好重新接受配体的准 备。
按解剖学定位分类
类固醇受体、甲状腺受体、 核受体 : 类固醇受体、甲状腺受体、 Vitamin D受体等 受体等 膜受体 : Neurotransmitters, most hormones
按受体跨膜信息转导机制分类
Ligand-gate Ion channel Receptors
-N-AChR, Glutamate-R, GABAA-R, Glycine-R, 5-HT-R, P2X-R , etc.
目前已克隆的G蛋白耦联的受体和受体亚型有上百种
Structure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
Structure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
Some G-protein-coupled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s G-protei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鸟核苷酸调节蛋白) 鸟核苷酸调节蛋白)
-mGluR1-7, E-R and NE-R(α1, α2, β1, β2); m-AchR (m1-m5), Dopamine-R(D1-D5), α GABAB-R and the receptors for all neuropeptides
(二)G蛋白偶联型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二 蛋白偶联型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的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receptors) 蛋白耦联的受体( protein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 ①受体大小类似性:大多数受体的分子量在50kDa左右,由350-500氨基酸组成 ②结构域一致性:超家族成员的多肽链都具有7个疏水性的α螺旋区(每一螺旋 区由约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反复7次穿越细胞膜。N端在胞外、C端在胞内 ③氨基酸残基保守性:在多肽链分子中有20多个保守性氨基酸残基、某些保守 性氨基酸残基种类及位置也表现出一致性。如N端都含有潜在的糖基化位 点,在第2第3胞外环区(O2、O3)存在双硫键,在第3胞内坏区(i3)有磷酸化 位点,C端的i4区均富含Ser和Thr. ④序列同源性:受体超家族间享有一定程度的序列同源性
高亲和力(Affinity):一般血液中激素的浓度很低,每升只有1~ 摩尔 摩尔。 高亲和力(Affinity):一般血液中激素的浓度很低,每升只有 ~10摩尔。但 可饱和性(Saturability):受体可以被配体饱和。特别是胞浆受体 数量较 :受体可以被配体饱和。特别是胞浆受体,数量较 可饱和性 可逆性(Reversibility):如激素或递质与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随时 : 可逆性
亚基还具有GTP酶活性。α亚基结合 酶活性。 亚基结合 亚基结合GDP时是无活性状态,而与 时是无活性状态, 状态(无活性) 状态(无活性);α亚基还具有 亚基还具有 酶活性 时是无活性状态 GTP结合时则为有活性状态,GTP的水解又使其返回无活性状态。 结合时则为有活性状态, 的水解又使其返回无活性状态。 结合时则为有活性状态 的水解又使其返回无活性状态
受体的基本特征
具有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 ,或外源性配体(如 具有内源性配体 如神经递质、激素),或外源性配体 如药 毒素) 物、毒素 高选择性或立体特异性(Selectivity or Sterespecificity): 高选择性或立体特异性 :
保证了信号传导的正确性。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是一种分子识别过程,它依靠氢键、 保证了信号传导的正确性。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是一种分子识别过程,它依靠氢键、离 子键与范德华力的作用使两者结合, 子键与范德华力的作用使两者结合,配体和受体分子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是特异性结合 的主要因素。特异性除了可以理解为一种受体仅能与一种配体结合之外, 的主要因素。特异性除了可以理解为一种受体仅能与一种配体结合之外,还可以表现 为在同一细胞或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同一配体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受体; 为在同一细胞或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同一配体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受体;同 一配体与不同类型受体结合会产生不同的细胞反应, 一配体与不同类型受体结合会产生不同的细胞反应,例如肾上腺素作用于皮肤粘膜血 管上的α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等使其舒张。 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管上的 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等使其舒张。 仍足以同其受体结合,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这说明受体对激素的亲和力很强。 仍足以同其受体结合,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这说明受体对激素的亲和力很强。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Receptors
上皮生长因子(EGF)受体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受体, 受体, 受体, -上皮生长因子 受体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受体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受体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受体 成 受体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受体等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等
G蛋白 (GTP binding protein)
G蛋白 Guanine nucleotide regulatory protein), 以前称GTP结合蛋白,鸟 蛋白( 以前称 结合蛋白, 蛋白 结合蛋白 苷酸调节蛋白、 蛋白 蛋白、 蛋白等, 苷酸调节蛋白、N蛋白、G⁄F蛋白等,是细胞信息传递的耦联因子 蛋白等 是细胞信息传递的耦联因子.
离子通道受体的典型代表-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模式。乙酰胆碱受体是由5个同 离子通道受体的典型代表-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模式。乙酰胆碱受体是由 个同 源性很高的亚基构成,包括2个α亚基,1个β亚基,1个γ亚基的和 个δ亚基。每 源性很高的亚基构成, 包括 个 亚基, 个 亚基, 个 亚基的和1个 亚基。 亚基 亚基 亚基的和 亚基 一个亚基都是一个四次跨膜蛋白 分子量约60kd,约由 四次跨膜蛋白,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一个亚基都是一个四次跨膜蛋白,分子量约 ,约由5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推测跨膜部分为四条 螺旋结构,其中一条α螺旋含较多的极性氨基酸 四条α螺旋结构 螺旋含较多的极性氨基酸, 推测跨膜部分为四条 螺旋结构,其中一条 螺旋含较多的极性氨基酸, 就是由 于这个亲水区的存在,使五个亚基共同在膜中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 于这个亲水区的存在,使五个亚基共同在膜中形成一个亲水性的通道。
少量激素就可以达到饱和结合。 少,少量激素就可以达到饱和结合。如在对甾体激素敏感的细胞中胞浆受体的数目最高 少量激素就可以达到饱和结合 每个细胞含量为10万个 雌激素受体,每个细胞中含量只有 万个,雌激素受体 每个细胞含量为 万个 雌激素受体 每个细胞中含量只有 1000~50000个。故在一定 ~ 个 浓度的激素作用下可以被饱和,而非特异性结合则不能被饱和。 浓度的激素作用下可以被饱和,而非特异性结合则不能被饱和。 解离,丧失活性,尔后受体又可以恢复,这就是可逆性。 解离,丧失活性,尔后受体又可以恢复,这就是可逆性。 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的位点 从而阻断了乙酰胆碱的效应 胆碱与 型受体结合的位点,从而阻断了乙酰胆碱的效应,这就是阿托品药理作用的理 型受体结合的位点 从而阻断了乙酰胆碱的效应, 论基础。 论基础。
受体(receptor 受体 receptor)
主讲人: 主讲人:王银
2010.9.19
主要内容
受体的概念及特征 受体的分类 膜受体信号转导的 分子机理 经典神经递质受体
受体 (Receptor)
-----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能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 如 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能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如 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能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 神经递质、激素、药物、毒素等)进行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大分 神经递质 、 激素 、 药物 、 毒素等 进行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大分 蛋白质),能识别和结合配体并对其进行信号转导 子 (蛋白质 能识别和结合配体并对其进行信号转导 以产生生理 蛋白质 能识别和结合配体并对其进行信号转导,以产生生理 效应。 效应。 与脂溶性的化学信号不同,亲水性信号分子 所有的肽类激素、 所有的肽类激素、 与脂溶性的化学信号不同,亲水性信号分子(所有的肽类激素 神经递质和各种细胞因子等)均不能进入细胞 均不能进入细胞。 神经递质和各种细胞因子等 均不能进入细胞 。 它们的受体位于 细胞表面。这些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 细胞表面。这些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可以诱导细胞内发生一 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从而使细胞的功能如生长、 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从而使细胞的功能如生长、分化及细胞内化 学物质的分布等发生改变,以适应微环境的变化和机体整体需要。 学物质的分布等发生改变,以适应微环境的变化和机体整体需要。 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跨膜信号转导 在这一信号转导过程中, 跨膜信号转导。 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跨膜信号转导。在这一信号转导过程中,信 号分子不进入细胞。 号分子不进入细胞。
当物理或化学信号刺激受体时, 受体活化G蛋白使之发生构象改变 蛋白使之发生构象改变。 亚基与 当物理或化学信号刺激受体时 , 受体活化 蛋白使之发生构象改变 。 α亚基与 GDP的亲和力下降,结合的 的亲和力下降, 所取代。 亚基结合了 亚基结合了GTP后即与 后即与βγ 亚 的亲和力下降 结合的GDP为GTP所取代。α亚基结合了 为 所取代 后即与 基发生解离,成为活化状态的α亚基 活化了的α亚基此时可以作用于下游的各 亚基。 基发生解离 , 成为活化状态的 亚基。活化了的 亚基此时可以作用于下游的各 种效应分子。这种活化状态将一直持续到GTP被α亚基自身具有的 亚基自身具有的GTP酶水解为 种效应分子。这种活化状态将一直持续到 被 亚基自身具有的 酶水解为 GDP。一旦发生 的水解, 亚基又再次与 亚基形成复合体, 亚基又再次与βγ亚基形成复合体 。 一旦发生GTP的水解, α亚基又再次与 亚基形成复合体 , 回到静止状 的水解 重新接受新的化学信号。 亚基的主要作用是与α亚基形成复合体并定位 态,重新接受新的化学信号。 βγ亚基的主要作用是与 亚基形成复合体并定位 亚基的主要作用是与 于质膜内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亚基亦可作用于其下游效应分子 亚基亦可作用于其下游效应分子. 于质膜内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βγ亚基亦可作用于其下游效应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