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共10页文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答.(DOC)

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1-1 答: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元件,使其免受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恢复正常运行;监视电力系统各元件,反映其不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规范设备承受能力而动作,发出告警信号,或减负荷、或延时跳闸;继电保护装置与其他自动装置配合,缩短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2 答: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1-3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故障时电气量通常发生较大变化,偏离正常运行范围,利用故障电气量变化的特征可以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例如,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可构成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可构成低电压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等。
除反映各种工频电气量保护原理外,还有反映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超高压输电线的行波保护和反映非电气量的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过热保护等。
1-4 答:主保护是指能满足系统稳定和安全要求,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后备作用的保护。
后备保护又分为近后备和远后备两种:(1)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线路或设备的另一套保护来切除故障以实现的后备保护;(2)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前一级线路或设备的保护来切除故障以实现的后备保护.辅助保护是为弥补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性能的不足,或当主保护及后备保护退出运行时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1-6答:(1)当线路CD中k3点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P6应动作,6QF跳闸,如保护P6和P5不动作或6QF, 5QF拒动,按选择性要求,保护P2和P4应动作,2QF和4QF应跳闸。
(2)如线路AB中k1点发生短路故障,保护P1和P2应动作,1QF和2QF应跳闸,如保护P2不动作或2QF拒动,则保护P4应动作,4QF跳闸。
第二章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2-1答:(1)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2)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3)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4)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永久接地点断开;(5)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
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
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作用包括:1。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
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
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1。
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
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继电庇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1章1-1 什么是故障、不正常运行方式和变乱?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答: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断线时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一相接地短路、两点接地短路〔实际上也属相间短路〕和断线统称为电力系统的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可能会呈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但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故障就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是:过负荷,过电压、系统振荡,频率降低等。
变乱是指系统或此中一局部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电能质量变到不克不及容许的程度,以致造成对用户的遏制供电〔或少送电〕或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前者称为停电变乱,后者称为人身和设备变乱。
不正常工作状态的性质、后果和危害性有别于故障,长时间的不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故障。
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变乱。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不成以防止,而变乱那么可以防止发生。
1-2 什么是主庇护和后备庇护?远后备庇护和近后备庇护有什么区别和特点?答:主庇护:是为满足电力系统不变和设备安然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庇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庇护。
后备庇护:是当主庇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庇护。
它又分为远后备庇护和近后备庇护两种。
远后备庇护:指主庇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元件的庇护来实现的后备庇护。
远后备庇护的性能比较完善,它对相邻元件的庇护装置、断路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引起的拒动,均能起到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
但远后备庇护将使停电的范围扩大,不克不及满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近后备庇护:当主庇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庇护来实现的后备庇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掉灵庇护来实现后备庇护。
由于近后备庇护与主庇护安装在同一元件上,所以近后备庇护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1-1 答: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元件,使其免受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恢复正常运行;监视电力系统各元件,反映其不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规范设备承受能力而动作,发出告警信号,或减负荷、或延时跳闸;继电保护装置与其他自动装置配合,缩短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2 答: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1-3 答: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故障时电气量通常发生较大变化,偏离正常运行范围,利用故障电气量变化的特征可以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例如,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可构成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可构成低电压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等。
除反映各种工频电气量保护原理外,还有反映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超高压输电线的行波保护和反映非电气量的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过热保护等。
1-4 答:主保护是指能满足系统稳定和安全要求,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后备作用的保护。
后备保护又分为近后备和远后备两种:(1)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线路或设备的另一套保护来切除故障以实现的后备保护;(2)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前一级线路或设备的保护来切除故障以实现的后备保护.辅助保护是为弥补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性能的不足,或当主保护及后备保护退出运行时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1-6答:(1)当线路CD中k3点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P6应动作,6QF跳闸,如保护P6和P5不动作或6QF, 5QF拒动,按选择性要求,保护P2和P4应动作,2QF和4QF应跳闸。
(2)如线路AB中k1点发生短路故障,保护P1和P2应动作,1QF和2QF应跳闸,如保护P2不动作或2QF拒动,则保护P4应动作,4QF跳闸。
第二章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2-1答:(1)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2)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3)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4)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永久接地点断开;(5)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答案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1章1-1 什么是故障、不正常运行方式和事故?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答: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元件发生短路、断线时的状态均视为故障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一相接地短路、两点接地短路(实际上也属相间短路)和断线统称为电力系统的故障。
在电力系统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但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故障就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是指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的运行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是:过负荷,过电压、系统振荡,频率降低等。
事故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电能质量变到不能容许的程度,以致造成对用户的停止供电(或少送电)或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前者称为停电事故,后者称为人身和设备事故。
不正常工作状态的性质、后果和危害性有别于故障,长时间的不正常运行有可能造成故障。
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不可以避免,而事故则可以避免发生。
1-2 什么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有什么区别和特点?答:主保护:是为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它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远后备保护: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的性能比较完善,它对相邻元件的保护装置、断路器、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引起的拒动,均能起到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
但远后备保护将使停电的范围扩大,不能满足选择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由于近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安装在同一元件上,所以近后备保护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1-3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此时保护应有一定的延时,以免造成保护的误动作。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是:(1)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依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最根本的要求。
所谓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
所谓依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拒动。
(2)选择性所谓选择性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尽量缩小停电的范围。
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3)速动性所谓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4)灵敏性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1-4 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像一下会出现什么后果?答: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
在现代的电力系统中,如果没有专门的继电保护装置或继电保护装置不完善,要想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故障发生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切除故障,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引起电力系统崩溃,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毁坏,引起事故。
1-5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模拟型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和和执行回路三个环节来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回路的作用:是测量与被保护电气设备或线路工作状态有关的物理量的变化,如电流、电压等的变化,以确定电力系统是否发生了短路故障或出现不正常运行情况。
逻辑回路的作用: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根据测量回路的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并向执行元件发出相应的信号。
执行回路的作用:是执行逻辑回路的判断,发出切除故障的跳闸信号或指示不正常运行情况的信号。
1-6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幅值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仅靠保护的整定值能切除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根据短路时电流的增大,可构成过电流保护;根据短路时电压的降低,可构成低电压保护;根据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可构成功率方向保护;根据电压与电流比值的变化,可构成距离保护;根据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的电流、电压的相序分量,可构成零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和负序功率方向保护。
这些保护仅靠保护的整定值不能切除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
因为保护装置或断路器可能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拒动。
1-7 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答:根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可构成差动保护;高频保护是利用高频通道来传递线路两端电流相位、大小和短路功率方向信号的一种保护。
1-8 结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知识,说明加快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为什么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答:快速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当D点短路时,A厂的电压U下降,转速n上升,而B厂的电压U下降的小(因距离远),转速n上升的也小,则出现转速差△n,若时间长,失去同步。
若时间短,则相位差不大,易拉入同步,使系统恢复正常。
1-9 从继电保护的发展史,谈与其他学科技术发展的关联性。
答:从继电保护的发展史可以知道,继电保护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没有继电器的问世,就不会出现继电保护,没有晶体管的产生,就不会出现静态继电保护形式,没有计算机、微处理器的问世,就不会出现微机继电保护。
其他学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
第2章2-1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哪些运行方式?各有何特点?答:2-2 解释“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过电流保护返回系数过低或过高各有何缺点?答:2-3 答:2-15答:根据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整定,还需要与各线路末端变电所母线上所有出线保护动作时限最长者配合。
保护1所在线路末端B 母线上出线动作时间最长的是s t 5.2max 4=⋅,则保护1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为s t t t 35.05.2max 41=+=∆+=⋅。
2-16答:(1)保护1电流I 段整定计算:①求动作电流。
按躲过最大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即K1点)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即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时流过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②求动作时限。
第I 段为电流速断,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即③灵敏系数校验,即求保护范围。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的保护范围为 则%50%67.66%1001510%100%1max max >=⨯=⨯=L L L ,满足要求。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的保护范围为()A 2.4460652.21===I ⋅I⋅TA OP J OP K I I ()km 0.104652.23/75.364.011min 11max =⎪⎪⎭⎫ ⎝⎛-⨯=⎪⎪⎭⎫ ⎝⎛-=⋅I ⋅S OP S Z I E Z L则%15%13.32%1001582.4%100%1min min >=⨯=⨯=L L L ,满足要求。
(2)保护1电流II 段整定计算①求动作电流。
按与相邻线路保护I 段动作电流相配合的原则来整定,即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时流过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②求动作时限。
应比相邻线路保护I 段动作时限高一个时限级差,即③灵敏系数校验。
利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即K1点)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流过保护的电流来校验灵敏系数,即3.1373.1217.1154.053/75.3623I L Z Z E 23I I K II 1OP 11max S S II 1OP (2)min K1II 1sen >=⨯+•=+•==⋅⋅⋅⋅⋅,满足要求。
(3)保护1电流III 段整定计算①求动作电流。
按躲过本线路可能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即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时流过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②求动作时限。
应比相邻线路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一个时限级差,即③灵敏系数校验。
作近后备保护时,利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即K1点)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电流来校验灵敏系数,即5.1423.31000/059.487154.053/75.3623I L Z Z E 23I I K II 1OP 11max S S III 1OP (2)min K1III 1sen >=⨯+•=+•==⋅⋅⋅⋅⋅,满足要求。
()km 82.45652.23/75.36234.01231max 11min =⎪⎪⎭⎫ ⎝⎛-⋅⨯=⎪⎪⎭⎫ ⎝⎛-⋅=⋅I ⋅S OP S Z I E Z L作远后备保护时,利用最小运行方式下相邻线路末端(即K2点)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电流来校验灵敏系数,即2.1496.11000/059.487)3515(4.053/75.3623I L Z Z E 23I I K II 1OP 11max S S III 1OP (2)min K1III 1sen >=+⨯+•=+•==⋅⋅⋅⋅⋅,满足要求。
2-17答:2-18答:(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为则保护4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为(2)保护4的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不变,当保护1所在元件故障被切除后,通过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为A 1050550500I max L =+=⋅,则返回系数为616.0294.255010503.115.1I I K K K III OP4max L ss III relre =⨯⨯=••=⋅⋅,即返回系数低于此值时会造成保护4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