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封面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封面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封面编制单位:XXX食品安全管理部批准单位:XXX公司领导批准日期:XXXX年XX月XX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作原则第三章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第四章应急预案内容第五章应急处置措施第六章应急物资和器材第七章应急培训和演练第八章应急预案修订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公司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确保在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工作原则1. 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所有员工应按照本预案的规定执行。

2. 本预案执行的原则是:迅速、有效、协调、统一。

3. 正确掌握应急信息,全面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及时制定应急预案。

第三章应急预案组织机构本公司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由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部牵头负责,设立指挥部、应急办公室、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预案工作组织机构。

指挥部主要负责应急处置决策、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对应急工作进行指挥、协调和管理。

应急办公室主要负责应急信息搜集、汇总、发布及应急工作记录和档案管理。

技术支持组主要负责食品安全技术支持、风险评估和技术咨询。

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储备、调配、使用和保障。

第四章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信息收集与发布2. 食品安全事故分析和评估3. 应急响应等级划分4. 应急资源管理5. 应急通讯保障6. 应急人员培训7. 应急演练8. 公众应急宣传第五章应急处置措施1. 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2. 应急决策程序3. 应急分工与协作4. 应急处置方案的制订和执行5. 应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第六章应急物资和器材1.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储备与配备2.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维护与保障3. 应急物资和器材的调配和使用管理第七章应急培训和演练1. 应急教育与培训2.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3. 演练评估与总结第八章应急预案修订1. 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定期修订2. 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编制说明:本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防范,提高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维护员工和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食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篇精选(最新)

食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篇精选(最新)

1总则52611.1 目的为建立和4102完善突发重大食品安1653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反应能力,确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反应迅速、决策正确、措施果断、运转高效、处置得当,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皖政〔2004〕88号)和《合肥市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意见》(合政〔2004〕146号),《安徽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合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合肥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结合本区实际,编制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1.3.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分级原则进行。

1.3.2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⑵2.1.2⑽⑵3.4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对上级部署的应急救援工作,积极配合并认真贯彻落实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5篇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5篇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5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篇1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餐厅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防止细菌对仪器的污染:食品工业和食品商业系统,以及集体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的污染。

须知到专车运输,低温贮藏,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2)控制细菌的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

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

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

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1)有些化学物质与食用的面碱、淀粉、食盐等形状相似,以常发生误用,误食而造成中毒。

因此,对备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单位,要加强毒品的管理,要严格执行保管和领取制度,严禁把有毒化学物质带回家中使用。

(2)加强农药的管理和使用。

农药要专库保管,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防止污染食品。

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

(3)包装或盛放有毒化学物质的容器,不得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

(五)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有毒动植物往往与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人们如不加以识别而误采食用,就会引起中毒,如有毒的蕈类和野果等。

因此,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的识别能力,防止误采误食,对不能识别的有毒动植物,须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才能食用。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共5篇)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共5篇)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共5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共5篇)第1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餐厅食品安全事故主要是指前来餐厅就餐过程中发生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者有科学依据证明将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1.预案目的能有效处置食品安全重特大事故和重大隐患,快速.及时.妥善控制和消除我餐厅突发食品安全重特大事故的危害,减少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餐厅在社会的形象。

2.编制原则以人为本。

本着抢险先救人的原则,在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高效及时救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果断科学排险,消除事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3.处置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卫生小组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领导.部门联动。

餐厅由主要负责人长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进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指导急救人员展开抢救工作,及时向单位法人报告情况,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协助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并做好事件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抢救伤员,减少损失。

具体步骤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潜在危险.危害程度估计及发展趋势的初步评估;3.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善后处理主要任务是做好事故受伤害人员的赔付及家属安抚工作。

5.事故通报与调查报告事故处置过程中,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勘查和取证工作,及时掌握事故的有关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

事故处置完毕后,尽快写出事故的调查报告,及时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并报送相关部门。

土大力常州店年1月第2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瓦房店市东岗辽核希望小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秩序。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篇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篇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齐会显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总不可避开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订立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10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希望伙伴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篇一1、工作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订立本部门的应急预案,依照职能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适用范围餐饮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的适用本预案。

3、预警与报告3.1预警3.1.1加强日常监管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尤其是餐饮消费环节的高风险食品事故涉及人数在30人以下且无死亡病例的,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封存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目的建立健全我镇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防备、适时掌控和削减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隐患监测各村、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坚持日常监管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收集、把握食品安全的有关动态信息。

启动学校应急预案;适时报告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刻向主管部门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立刻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材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紧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一、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小组成员职责组长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安排。

副组长协助现场整体工作安排,收集记录相关情况,形成文字材料。

组员负责现场救治,与卫生、防疫、医疗等部门联系。

组员提供一线的情况,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并向师生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三、应急处理程序1、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⑴停止食用中毒食品;⑵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⑶组织好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⑷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⑸对中毒食物及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⑴保护现场,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⑵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扩散,责令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⑶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

3、对相关用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⑴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⑵对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洗、消毒接触过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储过程中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餐具,用具、抹布最简单的办法是采取煮沸办法,煮沸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物品,可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擦拭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⑶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4、食物中毒紧急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收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说明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以及食物中毒等有关内容。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精选5篇)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精选5篇)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精选5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为切实提高公司食堂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有效的组织救援,保障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根据《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结合食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食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组织机构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责任人的食堂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小组成员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公司对食堂安全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组织协调,具体全面负责和协调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工作。

2、副组长负责现场整体工作安排,配合组长对应急处置的布置安排。

3、组员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1)信息组①负责与附近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医疗机构等部门联系;②负责与病人家属联系;③负责应急事件信息收集、汇总和报送,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

处理组①负责协助医疗部门的救治工作,并及时掌握相关动态;②负责随时了解应急事故状态,伤亡人数;③协助处理好善后的其他各项工作。

(3)后勤组①负责应急物资采购,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②负责车辆的安排。

现场秩序维护组①负责维持应急事件现场秩序;②提供一线的情况,向员工和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三)应急处理程序在食堂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置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如发现食品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或厨师长——食堂主管——食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精选8篇)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精选8篇)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精选8篇)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精选8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篇1一、总则(一)工作目的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配合、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本预案规定,制定本地区工商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各自的职责。

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

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生,有效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流通环节发生的(含可能发生的)危害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本应急预案适用下列情况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中毒人数超过30人以上的。

2、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或者全县性重大活动期间出现死亡或者中毒人数超过20人以上的。

3、事故处理涉及县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

4、事故原因有可能是新的不明生物所引发,或者隐含重大食品风险,需要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的。

5、事故性质恶劣,有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二、应急处理指挥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县局应当处理指挥机构及其职责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及职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县局根据需要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股称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在县局党组的领导下,负责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降低损失,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事件分级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H级)、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山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W级)、较轻食品安全事故(V)五级。

1.3.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件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3)发生跨地区(港澳台)、跨国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理的。

1.3.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H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件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1.3.3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山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 )市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1.3.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W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1)事件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消费者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 )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1.3.5较轻食品安全事故(V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轻食品安全事故:(1)造成伤害人数30人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2)给消费者饮食安全带来较严重危害的。

(3 )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有:a)火灾事故;b)化学危险品泄漏。

c)水、汽异常情况;d)卫生、人员健康异常;e)违反操作规范;f)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包括投毒等)。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

2、应急组织与机构2.1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指挥中心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总指挥,办公室、生产部、品管部、销售部负责人为成员的指挥中心。

2.2各部门职责2.2.1办公室负责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汇总信息,报告、通报情况,与企业外部部门及时汇报,对外宣传。

222生产部根据指挥中心的要求,配合其他部门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动态,搞好预测预防。

2.2.3品管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

2.2.4销售部负责安全事故中不安全食品的召回、处理、报告及其他善后处理工作。

2.2.5指挥中心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审议批准应急处理建议和工作报告等。

3、检测、预警、分析3.1预警3.1.1品管部主动收集企业内部检验发现的、消费者投诉的、国家检验机构检测的及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分析整理后,汇报指挥中心。

3.1.2生产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活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进行调查、识别,初步判定其可能发生的场所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3.2检测3.2.1品管部化验室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进行验证。

3.2.2生产部、品管部组织各部门对厂区内设备、设施的技术状态、防火设施的配备、安全用电、用水等进行定期检查;品管部根据需要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操作规范,车间卫生,人员健康状况,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安全供给等进行不定期检查。

323公司应加强防火管理,厂内禁烟区严禁吸烟。

未经批准外来人员严禁带火种进入生产现场、各类仓库等重点防火区域。

324车间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电、设备水、及员工健康出现异常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3.3分析3.3.1品管部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验证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处置意见。

3.3.2生产部对可能发生影响环境的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的特点进行分析,配备必要的应急准备设备、设施和物质保障。

4、应急处置程序4.1事件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各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汇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到汇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2应急响应4.2.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指挥中心应立即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米取圭寸存等控制措施。

422火灾发生时,发现部门立即通知指挥中心并及时通知119报警,指挥中心安排人员救灾,并联系紧急救护事宜,根据火灾性质,及时切断电源、分工灭火,组织疏散人员和抢运物资。

4.2.3化学危险品泄漏时,发现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泄漏,并报告部门负责人或保管人员,对泄漏的化学危险品进行适宜的处置。

4.2.4当出现水、汽异常时,车间停止生产,对未生产完的产品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可进入下道工序,不符合的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预案启动指挥中心在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后,立即《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4调查、处置4.4.1指挥中心通知各部门保护好现场;停止不安全食品的生产,通知销售部门停止销售不安全食品或有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食品。

通知消费者停止使用不安全食品或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食品。

4.4.2对已经确定的不安全食品进行制定召回计划。

4.4.2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生产部、品管部应会同相关部门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执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4.5不安全食品召回对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执行公司的《产品召回控制程序》4.6责任追究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对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由国家相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追究其责任。

4.7总结分析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各部门应及时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指挥中心,研究制定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

5、应急演练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同时完善应急预案。

6、附则6.1术语6.1.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6.1.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6.1.3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6.1.4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6.1.5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6.1.6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6.1.7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6.1.8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6.1.9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6.1.10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6.1.11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6.1.12食品安全包括三方面内容:(1)无毒无害:正常人正常食用情况下,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无毒无害不是绝对的,允许少量含有,但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2)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包括人体代谢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还包括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和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应发挥的作用。

(3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

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病或潜在性的疾病。

6.2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