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囊肿型痤疮120例
四物汤辨证加味治疗粉刺60例

作者简介 :李承革 ,男 ,1967 年 11 月生 ;中医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心血管疾病和皮肤病临床研究 。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资料 60 例患者其临床表现均有 :局部皮肤出 现毛囊性丘疹 ,多数呈黑头样粉刺 ,四周为色红 ,用 手指挤压有小米或米粒样白色脂栓排出 ,少数呈灰 白色的小丘疹 ,以后色红 ,顶部发生小脓疮 ,破溃后 痊愈 ,遗留暂时色素沉着或有轻度凹陷的疤痕 。少 数患者皮损部位形成脓肿 、疤痕个别病例其至破溃 后形成多个窦道和疤痕 。 2 治疗方法 211 药物 :以四物汤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为基 本方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适当加减 。其加减方法如 下:
200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 Mar. 2003 ,Vol. 25 ,No.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19 ·
四物汤辨证加味治疗粉刺 60 例
李承革
(成都中医药大学 峨眉学院 , 四川 峨眉山 614201)
摘 要 : 目的 探索粉刺治疗的中医药新方法 。方法 将 60 例粉剌患者 , 根据辨证论治原则 , 分 为邪热壅肺型 、肝经湿热型 、脾胃湿热型等 3 种证型 。以四物汤为基本方 , 配合辨证分型加减用药 。结果 痊愈 28 例 , 显效 16 例 , 有效 14 例 , 无效 2 例 。显效以上 44 例 , 占 73133 % , 有效以上 58 例 , 总有效 率 96167 %。结论 四物汤配合辨证分型加减用药 , 对粉剌有较好疗效 。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辨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病程辨证:病程短,发病急骤者多为热证;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者,多夹瘀、夹痰、夹湿,或为虚证。
②性别辨证:男性多热证,女性多阴虚内热证。
③皮损辨证:丘疹色白者多夹湿、或热象不重,色红者多为热证,脓疱疹较多者多为热毒证。
丘疹细碎而小者,分布于面部者,多为肺经郁热;丘疹色红而大,自觉疼痛,遍布颜面、胸、背者,多为胃肠湿热证;丘疹色暗,或为结节、囊肿者,多为痰瘀互结证。
④经络辨证:皮损主要位于鼻部及周围,多为肺经风热证;皮损遍布颜面,多为胃肠湿热证;皮损位于面部两侧,多为肝经郁热证。
一般将痤疮分为以下几型:1. 肺经风热型: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以额头多见,有的伴有痒感,鼻翼两旁皮肤发红、油腻、脱屑,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15g,桑叶30g,荷叶15、黄苓9g,桑白皮12g,侧柏叶12g,连翘12g,芦根30,花粉10,生甘草6g。
加减:如丘疹质硬难消者,加天冬12g,象贝母9g,玄参12g ;如面部痒甚者,加白藓皮12g,白蒺藜12g;心烦急躁者加丹皮12g,栀子12g ;脓疱较多者,加败酱草30g,蒲公英30g;面部出油多者,加苡米30g、白花蛇舌草30g。
2. 胃肠湿热型:颜面、胸背较大的红色丘疹,有的呈结节、脓疱,按之疼痛,伴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苓9g,黄连6g,黄柏12g,山栀9g,土茯苓15g,全瓜蒌18g,白花蛇舌草15g,丹皮15g,生川军(后下)6g,生甘草6g。
加减:如脓疱较多者,加重清热解毒药的剂量,并加用蒲公英15g,金银花15g,野菊花9g;皮损出现红肿者加连翘15g、银花30g;疼痛者加乳香10g、没药10g ;皮疹作痒者,加苦参、白鲜皮、地肤子。
3. 热毒型:以脓疱型多见,分布在颜面、胸背,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局部有疼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著名方剂桃红四物汤,内外妇儿通用妙方,一方治百病

著名方剂桃红四物汤,内外妇儿通用妙方,一方治百病
桃红四物汤是经典方剂之一,记载于《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中的一个方子,也称加味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这一方名始于见《医宗金鉴》。
该方由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而成,功效为养血活血。
桃红四物汤组成
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桃仁9克、红花6克
小方剂,大用途
一说起四物汤,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妇科调经第一方,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妇科用药,为什么可以同时用来治疗其它各类疾病呢?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无论疾病如何,只要符合相同的“证型”,均可同治。
桃红四物汤为养血活血的妙药,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多种疾病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外科:跌打损伤,软组织损伤,手术术后。
只要是处于恢复期的病人,都可以使用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促进伤口恢复,促进局部组织愈合,促进术后恢复。
内科:脑梗塞、偏头痛等疾病。
只要辨证施气滞血瘀导致的,才可以用桃红四物汤长期调理。
皮肤科: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
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功能性失调可以选择中医中药长期调理,其中如果是气滞血瘀导致的经行不畅出现痛经或者月经不调,则可以选择桃红四物汤随证加减。
四物汤加减治痤疮医案

四物汤加减治痤疮医案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本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据学者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瘢痕样损害。
痤疮的病因明确,是由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但它是多因素的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是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促使皮脂分泌活跃、增多。
毛囊皮脂腺开口被阻塞是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在毛囊闭塞的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形成痤疮最基本的损害一炎性丘疹。
在闭塞的毛囊皮脂腺内部,大量皮脂、大量脓细胞把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形成结节、囊肿和粉瘤,最后破坏皮肤甚至形成瘢痕。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脏腑功能失调,素体肾阳不足,肝火过旺,肺胃郁热,血中瘀毒壅盛致血虚、血热、血瘀络阻,外感风、热、虫毒、湿邪与内蕴之湿热相扰,熏蒸不解滞久化热,瘀毒郁于肌肤而发。
血虚血瘀在本病发病中居重要地位四物汤养血活血,随证加减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克服了化学药品所致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优越性。
【临床应用】乔氏2以四物汤合枇杷清肺饮为基础方结合外用疗法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183例患者,其中男77例,女106例;年龄15~40岁,平均22岁,其中30岁以上占28%;病程3个月~5年。
其中丘疹痤疮74例,脓胞性痤疮42例,结节性痤疮36例,囊性痤疮23例,聚合性痤疮8例。
治疗方法:内服药予四物汤合枇杷清肺饮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治疗。
药用: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生地30g,桑白皮15g,黄芩10g,皂刺15g,连翘20g,蒲公英15g,白芷10g,生甘草6g,霜桑叶5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心火旺盛加栀子;冲任失调去黄芩加仙茅10g,淫羊藿、巴戟天各5g;肠胃失调者加白术10g,茯苓20g。
中西医结合治疗囊肿性痤疮临床观察

维普资讯
3 讨
论
是疑难 重症 崩 漏 的 病机 , 外瘀 血 阻滞 , 血 不 得 不 新 归经或 因气血不 能摄 血 , 因血 热 而妄 行 , 因肾 虚 或 或 冲任 失 固而 出血 , 论 何 因, 结果 是使 血液 溢 于 血 不 其 管之外 , 失去 生理 功 能 , 为瘀 血 因此 血瘿 是 引起 成 子宫 出血 之 本 质 , 如《 正 千金 方 》 所说 : 瘀 血 占据 血 “ 室, 而致 血不 归经” 。这 是 产 生崩 漏 的机 理 。笔 者 以 当归 、 益母 草 、 蒲黄 、 灵脂 、 五 丹参 、 壳 , 些具 有 活 枳 这 血 化瘀功 能 的药物 为基本 方 , 根据 患者整体 辨证 而 再 随证加味 , 治疗 功 能性 子 官 出血 可取 得 良好 疗 效 , 值
4 d后如果囊腔内尚有残存脓血 , 再按上法冲洗 1 次 ②西药治疗; 罗红霉素每天 30 a , 2 0 g分 次口服; r 维生
桃红四物汤加减(二)

桃红四物汤加减(二)
桃红四物汤加减(二)
【方名】桃红四物汤加减(二)
【处方】地黄(15g,血热用生地,虚寒用熟地)、川芎(10g)、当归(30g)、芍药(养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桃仁(10g)、红花(10g)、桂枝(6g)、僵蚕(1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4-6个疗
程可获效。
【适用病症】用于黄褐斑、血虚血瘀症。
【按】本病是由于血气不和,致血虚血瘀,血泣络凝,上不能荣于面,下不能充盈血海,临床所见面发褐斑,同时月经不调。
桃红四物汤中地、芍、归具有补精血、调冲任之功;桃仁、红花擅活血化瘀,为祛瘀之润剂;桂枝、川芎辛散温通,活血通络上行于面。
全方补血为本,祛瘀为用,行气活血善化头面之斑,且又可使血海充盈,月经调畅。
临症加减:月经先期去桃仁,加丹皮、黄芩;后期加肉桂、炮姜;先后不定期加柴胡、香附、菟丝子、枸杞子;痛经加元胡、乌药、川楝;闭经或肌瘤者加三棱、莪术、丹参、益母草、昆布、海藻等;带下多者加二术、茯苓、椿皮。
肝郁、肾虚、脾虚可随症加减。
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红四物汤加减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桃红四物汤。
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9克(打碎)、红花10克【功效】养血活血。
①调经止痛、养血疏筋。
四物汤可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可补铁,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通的症状。
②滋润肌肤、防止老化。
四物汤方中多为温补的行血药,有助于气血顺畅,温手脚,并使面色红润、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
组成(15克)(8克)(10克)(15克)或: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
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
血瘕块硬,时发疼痛。
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
可一日服用三次。
早、午、晚空腹时服。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熟地:味甘,性微温,入肝、肾,补血滋阴、填精益髓。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行气活血、镇定安神、祛湿止痛、疏肝散郁。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入肝、脾,可补血柔肝、缓中止痛,肝健脾。
《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时节四物汤最合适服用的季节是夏季,小满、芒种时节左右。
中医药方[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功用]补血活血[主治]营滞证。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加减法]1.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10克2.兼有者,加入18克18克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4克炮姜4片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克 10克阿胶10克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
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痤疮63例体会.doc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瘗疮63例体会【关键词】二陈汤桃红四物汤瘗疮医案瘗疮是青春期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面粉洵'等。
其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
由于木病好发于面部,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而发生心理障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因为病情较重或处理不当形成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瘗疮成为目前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疾病之一。
从2006年至今笔者跟随导师运用中医药治疗了63例患者,其中在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瘗疮之痰湿瘀滞证病例,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患者中,女47例,男15例;年龄17〜41岁,以青春期多见;病程1个月〜5 年。
2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2.1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o①初起在毛襄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样囊肿。
②多发于男女青春期面部及胸背部,伴有皮脂溢出。
③多由饮食不洁,过食肥甘或感外邪等诱发。
④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2.2分级标准符合瘗疮分级Pilsbury四级改良法中的(I 级)⑵。
轻(I级):主要皮损为粉刺,数目不超过30个,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中(II级):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少量斤疹和脓疱,皮损总数在31〜50个;重(III级):斤疹和脓疱较多,皮损总数在51〜100 个,并可见结节单数bl少于三个以上。
3中医方药组成及辨证要点3.1方药组成二陈汤出日《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生姜、乌梅组成。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当归、川萼、白芍、熟地黄、桃仁、红花组成。
若伴有妇女痛经者,加益母草、泽兰。
伴有囊肿成脓者,加贝母、穿山甲、皂刺、野菊花;伴有结节囊肿难消者,加三棱、莪术、皂刺、夏枯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 红 四物 汤 加 减 治 疗 囊肿 型痤 疮 1 2 0例
邝颖华 ’ 郄 美芳 黄 威
关键 词 : 桃 红 四物 汤 ; 囊肿 型 痤 疮 中图 分 类 号 : 1 1 2 7 5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2 2— 0 0 4 3—0 1
2 0 1 3年第 2 2期
[ J ] . 中西 医结合 杂志 , 1 9 9 1 , 1 1 ( 5 ) : 2 5 7 . [ 3 ] 毕颖 斐. 冠 心病 中 医证 因相 关的理 论 与调 查研 究[ D] . 天 津: 天 津 中医药大学研 究生院, 2 0 1 2, 2 9— 3 8 . [ 4 ] T h y g e s e n k , A l p e r t J S . J o i n t E S C / A c c F / A H A / 唧 T a s k F o r c e
西医认为痤疮 的发生主要与雄性激 素增多 、 皮 脂腺分 泌增 加, 痤疮丙酸 杆菌 感染 , 毛囊 皮脂腺 导管 开 口处 的角化 异 常等 有关 。 而囊肿性痤疮 为痤疮 中较 重的 一型 , 由于大 小不 等的 皮脂腺囊肿的形成 , 有 利于脓 液和皮 脂 的潴 留 , 为微生 物感 染 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 且 常继 发化 脓性感染 , 治疗上更加 困难 , 严 重影响了患者 的外 观 和心 理健 康。 _ 3 西 医治疗 多 以抗 生素 为 主, 常用药物有米 诺环 素、 阿奇霉 素、 甲硝唑 等 , 其 对痤 疮棒状 杆 菌 有 良好 的 抑 制 及 杀 灭 作 用 。 中 医认 为 , 痤 疮 发 病 的 原 因 多 由禀赋不耐 , 起居 饮食 失宜 , 肺 胃血热 内盛 , 上蒸头 面 ; 或脾 虚 失运 , 湿热 内生 , 发于肌 肤 ; 或血瘀 不行 , 痰 凝 内生 , 互结 肌肤 ; 或冲任不调 , 肝 肾不足 , 相 火妄动 而成。囊肿 性痤 疮主 要病 机 为热毒内蕴 、 痰凝 阻滞 , 治 以清热解 毒 、 活血 化瘀 、 化痰 散结 为 主。 本方 中桃仁 、 红花 、 川芎活血行气散瘀 , 调整 内分泌功能 , 促进皮肤代谢 ; 且 川芎 能升能 散 、 能通能行 、 外 彻皮 毛 、 旁通经 络、 改善微循环 障碍 ; 当归滋阴补肝 、 养 血调经 , 能 同时补血 、 活 血; 芍药养血 和营 , 以增 补血之 力 , 同时 有散 淤 、 活血 、 止痛、 泻 肝火 ; 配 以生地清热 、 破瘀 、 凉血 、 活血 。全方诸 药配合 , 促进 机 体脏腑功能协调 , 使“ 皮里血瘀 ” 消散而恢 复正常肤色 。辩证施 治, 随证加减 根据笔者 的临床经验 , 运用本 方治疗 5剂 后 , 即 开始出现原有皮疹 均变小 , 亦未 见新疹 出现 , 不仅 能减 轻毛囊 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 还避 免 了服用西 药的副 作用 , 并且 能有效 抑制疤痕的产生 , 综合调理体质 , 调 节内分泌 , 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 1 ] 王万卷 , 楚瑞琦 , 杨润平 , 等. 他扎 罗汀凝胶 治疗囊肿性 痤疮 2 6 例 疗效观察 [ J ] . 中国皮肤 性病 学杂 志, 2 0 0 2 , 1 6 ( 5 ) : 3 0 9 . [ 2 ] 赵辨. 临床 皮肤 病 学 [ M] . 3版 , 南京 : 江苏科 学技 术 出版
痤 疮好 发 于青 年男女 , 是发 生于 毛囊 与皮脂 腺 的慢 性炎 症, 尤其囊肿性痤疮属 于重度痤疮 , 影 响患者 的外貌 , 是 常见 的 难治性 损容性皮肤病 。笔者于 2 0 1 0年 7月一 2 0 1 3 年 2月运用 桃红 四物汤加减治疗囊肿性痤疮 1 2 0例 , 疗效较好 , 报 道如下。
f o r t h e R e d e i f n i t i o n o f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i t o n .U n i v e r s a l d e i f n i i t o n o f
4 3
m y o c a r d i a l i fa n r c t i o n [ J ] . J 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 , 2 O 0 7 , 5 0 : 2 1 7 3— 2 1 9 5 . [ 5 ] 刘红旭. 北京地 区中、 西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 院患者临床 特 征对 比分析 [ J ] . 心血管病论 坛 , 2 0 0 6 , 3 ( 4 ) : 5 4—5 6 . [ 6 ] 王磊. 2 1 8 例 急性 心肌梗 死 围再 灌注期 中医证 候要 素 变化 规律探讨 [ J ] . 中国中西 医结合急救 , 2 0 1 0, ( 1 7 ) 5 : 2 6 7— 2 7 0 .
1 临 床 资 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1 。 3 . 、 3 两组复发情 况 比较 : 治 疗停 药 2个月 后 , 治疗 组 复发 l 0 例, 对照组复 发 1 8例。 3 . 4 不 良反应 : 治疗组出现 胃肠道 不适 2例 , 对照组 6例 ; 两组 均嘱严格饭后半小时服药 , 症状 消失 , 无其他不 良反应 。
4 讨论
1 2 0例均来 自皮肤科 门诊 患者 , 符 合结节 和囊 肿性痤 疮 临 床诊断标 准 , 中医辩证 分型为血 瘀 痰结 型 , 表 现为 红色或 暗红 色结节 和囊肿 、 有 凹凸 不平 的瘢痕 和色 素沉着且 反复 发作 , 伴 口干 、 心烦 、 大便 干 、 舌红暗瘀 、 苔黄 。排 除标 准 : 年 龄 <1 8周岁 者; 妊娠者 、 拟 2年 内妊 娠者 或哺乳 期妇 女 ; 有重 大 内科疾 病 、 精神疾病及 免疫力低 下者 ; 治疗 前 1个月应 用抗 生 素、 皮 质类 固醇 、 维 甲酸类药 物治疗 者 ; 不能耐 受药 物不 良反应 及其 他原 因未 按 规 定 完 成 疗 程 者 。其 中男 8 2例 , 女3 8例 ; 年龄 1 8—3 4 岁, 平 均年龄 2 2 . 3岁 ; 病 程 3~2 1 个月 , 平均 7 . 2个月 。将患者 随机分 为治 疗组 6 4例 , 对照组 5 6例 , 两组年龄 、 性别 、 病程差异 均无统计学 意义( P>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 法 治疗组 予桃 红 四物 汤加减 , 当归 、 川 芎、 赤芍、 生地各 l O g , 桃仁 、 红花各 1 5 g , 桑白皮 3 0 g 、 龙胆草 2 0 g 、 生甘草 1 0 g 。若伴有 妇女痛经者 , 加益母草 3 0 g ; 伴有囊 肿成脓者 , 加皂 刺 1 0 g 、 野菊 花1 2 g ; 伴有结节 、 囊肿难消者 , 加三棱 1 0 g 、 莪术 1 0 g 、 皂刺 1 0 g 、 夏枯草 1 0 g 。水煎 每 日 1剂 , 早 晚各 服 1 次 。对照组 予 阿奇霉 素片 1 次0 . 2 5 g , l 天 2次 ; 维生素 B 6片 1次 0 . 2 g , 1天 3次 。两 组均治疗 2个月 为 1 个疗程 , 观察 疗效。 3 治 疗结果 3 . 1 疗 效标 准 : 痊愈 : 丘疹 、 脓疱、 结节 和囊肿 消除 / >9 0 %; 显 效: 丘疹 、 脓疱 、 结节和囊肿消除 7 5 %一 9 0 %; 好转: 丘疹 、 脓疱 、 结 节和囊肿 消除 5 0 % 一 7 5 %; 无效 : 丘疹脓疱 、 结节和囊肿 消除 < 5 0 % 。复发 : 有效患者停药 2个 月 以后 , 原来 变小 、 变软 的囊 肿 和结节变大 、 变硬 , 炎症加重 , 或有新发的囊肿和结节 …。 表 1 两组疗效 比较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