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11.1构建和谐社会

合集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1课 加强社会建设 第一站《谋社会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1课 加强社会建设 第一站《谋社会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

问题探究1.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
• 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共同总结
• (1)加强社会建设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 证。
• (2)加强社会建设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3)加强社建设有利于释放社会活力。
问题探究2.为什么说加强社会建设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
• 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答案解析
• 【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享的认识。我国取消国
内手机长途漫游费,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 家致力于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的 利益等,A不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的 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C观点错误,我国仍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正确答案选D。
• 例2、(2018年湖北孝感中考)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 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强 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 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
酬20权18益年,至确20保202年02,0年每实年现度基开本展无一拖次欠。工这作不目能D标表。明考(核从)
• A.党和国家重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 B.党和国家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 点
• C.党和国家采取措施保障人民劳有所得
• D.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条件站在人民这边
共同总结
•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 盾凸显期。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发展是 稳定的保障,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稳 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难以实现。 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4.11.1 构建和谐社会 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

4.11.1 构建和谐社会 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特征一:坚持民主法治
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保证。民主法治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 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人民群 众的积极性得到广泛调动。 广东今年2月份开展“三打两建”以来,截至今 年6月8日,全省已查结商业贿赂案件677件,正查 办2046件,涉案金额8.05亿元,涉及厅级干部28人、 处级干部123人。自6月份以来,广东省纪委又先后 公布了至少8名厅级干部正在接受调查的信息。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 的是( ) ①围湖造田、伐林造地发展粮食生产 ②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 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 ④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4、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创造我们身边 的和谐氛围做起
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创建和谐家庭、 和谐校园、和谐村镇、和谐 社会等,进而推进整个社会 的和谐稳定。
1、民生是和谐之本,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主要表 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 要解决上述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体会和谐各部分彼此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均
衡匀称,没有什么使人产生不愉快或讨厌的感觉。
千手观音

九年级政治 第11课第一站构建和谐社会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政治 第11课第一站构建和谐社会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学案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1站构建和谐社会教师寄语:进入新世纪,我们的祖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奋斗。

备课时间:主备人:张晓燕审阅人:李雪英总课时:年级: 姓名: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内容2、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3、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学习重点: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国人民的伟大任务学习难点: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第一课时:一、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很棒的!)1、进入新世纪,我们的祖国开始了和的征程。

2、社会的发展需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的社会条件。

3、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的和谐。

4、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的社会。

5、、人人共享;,人人有责。

我们每个公民,既是和谐社会交响乐的,也是和。

只要我们人人负起责任,从做起,从做起,就能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课堂探究二、自主学习(我自信,我参与)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4、列举我们身边的不和谐现象?5、谈谈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6、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7、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建议(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合作研究:(比一比,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好又快)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某校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几种活动形式。

(3)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你所在的班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召开主题班会,请你为此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政治上册课件第四单元第11课第1站 构建和谐社会 (共23张PPT)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政治上册课件第四单元第11课第1站 构建和谐社会 (共23张PPT)
单项选择题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 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列举措有助于促进人与 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有( D ) ①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 ④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下列材料 反映党和政府致力于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 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 A ) ①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 ②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③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④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的学杂 费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阅读右边漫画,这种做法体现了构建和谐 社会的( C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9.阅读右边漫画,这种做法违背了构建和谐 社会基本特征的( D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充满活力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如果根据下面两幅图表现的共同主题拟定 一篇报道,最恰当的题目是( A )
5.孔子提出“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倡 导“兼相爱”“爱无差等”……这些话语,反 映了人们_______的社会追求。( A ) A.和谐 C.政治 B.经济 D.文化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的是 ( D ) 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十 分复杂 B.我国的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 C.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D.社会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无法办到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分) 答:“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 补’政策”体现了和谐的公平正义; “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 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 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体现了维 护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1课 加强社会建设 第二站《解民生之忧》课件 北师大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1课 加强社会建设 第二站《解民生之忧》课件 北师大

疑难解答
• 民生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 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矢志不渝的关注民生、不 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 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预期,今年“两会”的民生问 题讨论将更热烈、更具体。我们期望两会民生提案在充分 讨论后,及时进入决策部署落实,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出台 一系列新举措、关注百姓切身感受,体现更加深远的民生 考量,也要从长远上给百姓带来更多福祉,这是政府义不 容辞的政治责任
答案解析
• 【答案】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公民受教育权的认识和
理解。国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维护公民的受教育 权。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实现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 教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 河南省义马市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解民生之忧的措施。 • 2、理解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现实意义。 • 3、认识解决教育、就业、医疗方面问题
的意义。
课前预习
• 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______。我们必须解决好人民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______,努力让人民过上 _____的生活。
• 例2、(2018年江苏宿迁中考)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 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
• ①缩小城乡差距
• ②建设美丽中国
• ③确保同步富裕

北师大版思品九年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

北师大版思品九年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1站构建和谐社会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及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培养正确认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看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共同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学习重点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国人民的伟大任务学习难点: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举例导入:不和谐事例)二、自主阅读、合作交流(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勾划在课本上或填写在学案上)1.阅读p125材料想一想:这些话语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社会追求?2. 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是什么?3.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4.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或特征是什么?5.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的特征?6.如何构建和谐社会?7.你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三、小组展示,教师点拨四、知识梳理,内容小结五、巩固练习,落实基础看《学习指导》老师就本节课所学知识具体布置。

六、联系实际,推展延伸(中考链接)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意义)?2.列举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教学改进建议第二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了解我国现阶段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现状及其意义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懂得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学习重点、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材料分析、归类整理教学过程: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很棒的)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水平。

2、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了从到,再由到的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进入了的新阶段。

3、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的小康。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构建和谐社会第1课加强社会建设第二站解民生之忧课件北师大版(2)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构建和谐社会第1课加强社会建设第二站解民生之忧课件北师大版(2)

• 3、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6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改革要从老百姓和企业日常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不能让 A 老百姓为了许多的繁琐证明东奔西跑了,必须下决心全面清 理各类证明事项。”这( )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为民服务 • ②能够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促进社会和谐 • ④有利于简政放权,政府不再开具任何证明 • A.①②③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乡差距这个知识点。题目中中央 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提出我国到205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加强农村建 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共享发展成果,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故①②④说 法正确;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③错误;故选C。
答案解析
• 【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 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 民族的兴衰成败。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是一 个国家、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能够提高各族人民的 科学文化素质,①③④正确;②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 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故选D。
答案解析
• 【答案】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公民受教育权的认识和 理解。国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维护公民的受教育 权。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 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实现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 教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 例3、(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人民日报报道2017 年全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克东县等六个县区榜上有名。国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 展是维护公民的( ) • A.受教育权 • B.自主选择权 • C.建议权 • D.监督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构建和谐社会第1课加强社会建设第一站谋社会发展课件北师大版20190218111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构建和谐社会第1课加强社会建设第一站谋社会发展课件北师大版20190218111

• 5、2018年4月23日,广东省农业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表示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允许将财政资金投入设施农 业、加工、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 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其中特别 强调保障贫困户收益,除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实施主体应 利用自有资产购买贫困户、农户的收益权。 • 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才能实现 社会和谐稳定。请你说说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做法。
共同总结
•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 盾凸显期。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发展是 稳定的保障,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稳 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难以实现。 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知识结构
典例精析
课后训练
• • • • • 1、满足人民的期盼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 B ( ) ①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②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③能早日实现同等富裕 ④有利于释放社会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2018年4月20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保障 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 酬权益,确保2020年实现基本无拖欠工作目标。考核从 D 2018年至2020年,每年度开展一次。这不能表明( ) • A.党和国家重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 B.党和国家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 点 • C.党和国家采取措施保障人民劳有所得 • D.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条件站在人民这边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学习目标
• 1、理解谋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正确认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知道发展是稳定的 保障,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稳定是发 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难以实现。 • 3.认识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明白社会建设 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各抒己见:
列举我国政府为推进社会公平 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①免征农业税,取消农牧税 ②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 ③扶贫工程。 ④建立低保制度。 ⑤建立农村合作医疗。 ⑥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 ⑦廉租房、经适房的建设。 ⑧设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⑨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⑩完善法律,严惩贪污腐败等.......
三、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创造我们身 边的和谐氛围做起。
1.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从公民个 人的角度来说)
答:⑴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⑵努力学习,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身和谐; ⑶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和谐; 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校和谐;
⑸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和谐;
公平正义
• 就是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得到 妥善协调,人民 内部矛盾和其他 社会矛盾得到正 确处理,社会公 平和正义得到切 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
• 就是全社会 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 等友爱、融 洽相处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 就是能够使一切 有利于社会进步 的创造愿望得到 尊重,创造活动 得到支持,创造 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 定
⑹和谐环境,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⑺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城市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和
社会团体的工作……
2、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
答: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
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维护社
会的安定有序;
• 思考: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特征(内容、内涵、具体
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人的和谐
和谐之旅
秸秆发电厂
民主法治
• 就是社会主义民 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 得到广泛调动
和”是“禾”字旁一个“口” 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 “谐”是“言”字旁边一个 “皆”字,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 这两点是和谐最基本的条件。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 想。
各抒己见:
我国社会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
老酸奶、果冻含有工业明胶,通过破旧的皮鞋, 皮革进行明胶的提纯,这种提纯后的工业明胶, 有大量的致癌物,于身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 最高境界: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 人的多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 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的自 由个性充分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沿 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⑷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好国策与发展战略。
小结: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①民主法治 ②公平正义
二.和谐社会 基本特征 (内容)
③诚信友爱 ④充满活力 ⑤安定有序 ⑥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
促进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 和谐。
三.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们身边的 和谐氛围做起。
巩固与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主要属于处理( C )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一般事件 2、开车撞人致死事件中,司机李某为脱离法律制 裁,大声说当官的父亲的名字:“我的爸爸是李 刚!”这主要说明他无视和谐社会的( C )的要 求 A、经济充满活力 B、诚信友爱 C、民主法治 D、安定有序
关于创建和谐班级的倡议
同学们: 创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我们 全体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 ) 。 (3) 。 (4) 。 (5) 。 …… 同学们,创建和谐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 们大家共同努力吧! 中村中学初三( )班
⑸大部分公民遵纪守法;
⑹大部分公民能做到保护 环境。
二、构建和谐社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 任务的时间: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为什么要构 建和谐社会?) ①P125--1段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 需要。 ⑤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第四单元
第11课 第1站
展望祖国未来 构建和谐社会
这些话语,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社会追求?
“和为贵”、“和而不同”—《论语》 “兼相爱”、—《墨子》 “爱无差等”—《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谚语:“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柏拉图:“公正即和谐”
3、和谐社会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符 合和谐社会要求的行为是
• A.观看比赛时,投掷物品 • B.升国旗时,随意走动 • C.购买球票时,随意插队 • D.乘车时,主动让座
D
1、免征农业税,安排扶贫资金 • 2、为老年人、残疾人让座 B • 3、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E • 4、吉林石化依靠科研攻关实现创新式发展 F • 5、长春举办治理伊通河的活动 D C • 6、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A • A、安定有序 B、公平正义 •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充满活力 • E、诚信友爱 F、民主法治
毒胶囊
金属铬超标-毒胶囊,用工业 明胶,制造药用 胶囊,
毒玩具
广东省汕 头市澄海 内 的塑料垃 圾作为原 料生产玩 具。
山 区 落 后 的 教 育
珠江冬季遭遇水浮莲实属罕见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
答:和谐因素包括:
⑴尊老爱幼; ⑵爱护公物; ⑶师生和谐; ⑷邻里团结; 答:不和谐因素包括: ⑴个别公民不爱护环境不 节约资源; ⑵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的行为; ⑸腐败等各种违法行为。
安定有序
• 就是社会组织机 制健全,社会管 理完善,社会秩 序良好,人民群 众安居乐业,社 会保持安定团结
2、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
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 和谐。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内容) 是什么?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