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作业

合集下载

2017-2018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作业2-学习文档

2017-2018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作业2-学习文档

1.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①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②控制国际联盟③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④海军军备竞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争夺和海军军备竞赛上。

而①②主要是在巴黎和会上冲突的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日本还没有资格争夺国联的控制权。

2.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某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十分不满,日本人挖苦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这一条约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九国公约》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解析:选A。

结合材料信息“日本十分不满”“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可知原有的英日同盟被拆散,这正是《四国条约》的作用。

3.《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是()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B.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势力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整体归纳能力。

A项是《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的影响;D项是《九国公约》的影响;C项不符合史实。

归纳三个条约的内容和影响,B项是其共同点。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战后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解析:选B。

解答本题时应联系一战爆发的原因、目的以及大战的性质进行分析。

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

大战的结果是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是一战爆发的原因、目的的延续,帝国主义国家根据战后实力对比的变化重新瓜分世界。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2.3《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2.3《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答案.doc

2.3 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五国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B.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C.日本的实力受到抑制D.海军军备竞赛平息【解析】《五国条约》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答案】 D2.下列条约中涉及中国主权的是()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③《四国条约》④《五国条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解析】由条约内容和意义分析,《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九国公约》把中国置于列强共同主宰之下,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没有涉及中国主权。

【答案】 C3.下列对华盛顿会议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①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有着重要利益②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实力的扩充,对美英构成威胁③美、英、日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④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限制日本扩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都有重要利益,成为这一地区的竞争主角,三国之间彼此都有矛盾、冲突。

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4.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①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②控制国际联盟③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④海军军备竞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争夺和海军军备竞赛上,而①②主要是在巴黎和会上冲突的内容。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没有资格争夺国联的控制权。

【答案】 B5.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某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十分不满,日本人挖苦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这一条约是() 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九国公约》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日本十分不满”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可知原有的英日同盟被拆散,这正是《四国条约》的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8: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8: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第3课华盛顿会议一、选择题1.华盛顿会议中《四国条约》代替了“英日同盟”,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法、美、日联合侵略中国B.美国抑制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扩张C.英国由扶植日本到抑制日本D.美、英、法、日在远东的争夺形成了暂时的妥协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

”华盛顿会议上,把他的这种愿望化为泡影的是()A.《四国条约》的签订B.《五国条约》的签订C.《九国公约》的签订D.《中日协定》的签订3.《五国条约》第十一条规定:“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订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斗舰。

”这一条款()A.明确限制了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B.旨在限制五国以外的国家的海军力量C.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的争夺D.给缔约国发展中小型战斗舰提供了依据4.1922年的《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有()①意在削弱日本在华的既得利益②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③美国发挥了主导作用④中国据此收回了山东主权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5.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以上三个条约的共同点是()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B.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势力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其决定因素是()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

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第2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解析

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第2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3: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3: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第3课华盛顿会议1. 华盛顿会议在凡尔赛体系没有涵盖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华盛顿体系。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召集者,也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下列选项中能对这一观点给予最有力支撑的是A. 由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暂时缓解了列强间的矛盾,使美国赢得威望B. 会议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削弱了英国海军的优势地位、抑制了日本在东亚的势力C. 华盛顿会议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D. 美国获得了靠近日本水域的作战基地,限制了日本的海上扩张2. 下列《九国公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是A.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B. 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C.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D.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3. 世纪初期在召开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斗争,收回了日本在“一战”期间侵占的中国哪一地区的主权A. 台湾B. 山东C. 东北三省D. 辽东半岛4. 1921年,美国向英、中等国发出正式参会邀请,邀请书中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为消除“误会”,该会议签署了A. 《凡尔赛和约》B. 《五国条约》C. 《非战公约》D. 《洛迦诺公约》5.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日本感到蒙受了极大的屈辱,日本代表曾私下讽刺英国代表说:“无论如何,你们给同盟举行盛大的葬礼。

”但日本也以美国等承认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而聊以自慰。

下列条约中与材料内容相关的是A. 《四国条约》B. 《五国条约》C. 《九国公约》D.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6. 1921年8月2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邀请英、法、日、意、中五国参加华盛顿会议。

下列对美国积极筹备召开此次国际会议的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 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B. 处置德国及维护世界和平C. 谋求拆散英日同盟的途径D. 力图削弱英日的海上力量7.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③会议暂时协调了矛盾,又埋下了隐患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主权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②③④8. 1921年,美国向英、中等国发出正式参会邀请,邀请书中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2: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2: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第3课华盛顿会议一、选择题1.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四国公约》,A.提出尊重各国在亚太地区权益B.取代了英日间的同盟条约C.迫使日本归还中国的山东半岛D.要求尊重中国领土和上权完整2. .美国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胜利者,主要表现在 ( )①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②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④继承了日本在中国山东的特权A.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C.②④正确①③不正确D.①②③④均正确3. 有关下表《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制海权②体现了英国国力的衰落③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④埋葬了英日同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4. 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中国等九国参与制定②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③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受到遏制④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 古罗马哲学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6.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7. 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经过斗争( )①收回了山东主权②使列强在名义上尊重中国主权完整③取得了与列强平等的海军制海权④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通过一系列会议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华盛顿会议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201706200121

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华盛顿会议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201706200121

第3课华盛顿会议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A.再次确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B.没有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C.没有废除列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D.否认了中国是一战战胜国的地位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华盛顿会议最后签订了《九国公约》,该条约的实质是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它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九国公约》的认识,美国利用《九国公约》为自己创造一个优势竞争地位,谋求远东地区的掌控权。

2.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联的参加国C.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D.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答案:C解析:分析: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影响到英美在华利益。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正是为了遏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

所以本题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英美与日本侵华问题上的矛盾。

3.扩张之路美国在19世纪末的扩张图片反映的美国在20世纪初取得的扩张成果不包括()A.通过《四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B.通过《五国海军协定》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C.通过《九国公约》保证了门户开放政策,奠定了在亚太地区的霸主地位D.通过《国联盟约》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插手欧洲事务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美国在20世纪初取得的扩张成果”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图片,可知,在20世纪初,美国重视海上扩张,扩张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主要目标是中国,而且已经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赢得了与列强均等的机会,即“利益均沾”。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7: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7:第3课 华盛顿会议练习

第3课华盛顿会议一、选择题1.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最直接的目的是()A.反对日本独霸中国B.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C.为缓和列强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势力范围D.同英国海军实力并驾齐驱2.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激烈竞争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帝国主义国家是()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日本⑤意大利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3.读下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

”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会场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4.《五国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B.条约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C.日本的海军实力得以扩张D.海军军备竞赛得以平息5.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的主要利益有()①分得了大量殖民地②控制了国际联盟③海军力量得以与英国并驾齐驱④抑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摘自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材料二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舰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摘自《五国海军条约》(1)“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角逐中,美、英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①在抵制日本扩张方面有共同利益 ②在中东问题上竞争激烈 ③在控制国联问题上矛盾尖锐 ④在中国政策问题上较为接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角逐中,华盛顿体系是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凡尔赛体系中未能包括的远东、太平洋区域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体系,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它们在东方实力对比的新格局,故排除②,选①③④组合,选C。 2.《五国海军条约》第十一条规定:“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之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斗舰。”这一条款( ) A.明确限制了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吨位 B.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的争夺 C.给缔约国发展中小型战斗舰提供了依据 D.旨在限制五国以外的国家发展海军力量 解析:选C 条约限制的并不是主力舰和航空母舰,而是这两种舰以外的战斗舰。该条款限制的只是这种舰只的大小,而没有限制它的数量,因此给这些国家大量发展巡洋舰、驱逐舰和潜水艇等中小型战斗舰提供了方便。 3.火花是政治宣传的载体。某收藏者藏有两枚20世纪初的日本火花(如图),该火花最有可能是日本( ) A.为美化对中国的侵略而印制 B.为宣传美日友好而印制 C.为纪念占领中国青岛而印制 D.为宣传英日同盟而印制 解析:选D 从图片中日本国旗和英国国旗判断,该火花最有可能为宣传英日同盟而印制。 4.根据下表《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 美 英 日 法 意 主力舰 52.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制海权 ②体现了英国国力的衰落 ③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 ④埋葬了英日同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埋葬英日同盟的是《四国条约》,排除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 5.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 ) ①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 ②控制国际联盟 ③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 ④海军军备竞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争夺和海军军备竞赛上,③④正确。①②主要是在巴黎和会上冲突的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日本还没有资格争夺国联的控制权。故选B。 6.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几种不同的状况,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 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 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 ④被排斥的孤独者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解析:选B ①是美国,先在巴黎和会上失意,后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利;②是英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败给了美国;③是法国,时刻提防德国的崛起复仇;④是苏俄(联),被排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外,并成为列强的共同敌人。 7.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这个“条约”是指( ) A.《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解析:选C 由题目中的信息“华盛顿会议”即可排除属于巴黎和会的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对华‘门户开放’”即可排除属于协调列强在亚太地区势力范围的A项和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竞赛的B项;《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即“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故本题应选C项。 8.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其中《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是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解析:选A 华盛顿会议召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消除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所以,通过的各项条约都是以抑制日本在该地区的势力为目的的,故选A项。 9.下图是1921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会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是错误的,华盛顿会议没有涉及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的问题,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排除③,故选C。 1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①支配世界的力量以国联为主 ②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 ③体系具有由国际组织协商处理争端的可能性 ④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和矛盾不可调和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主导,国联不过是由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排除①,③符合。由于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所以这一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②符合。《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而言,是“强加的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在华盛顿体系中,战胜国分赃不均,美日矛盾激化,因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和矛盾不可调和性,④符合。由此可见,②③④符合,选C。 11.一战前、一战期间、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态势大致是( ) A.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日本独霸——美日争夺 B.英美争夺——美日争夺——日本独霸 C.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日本独霸——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D.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美日共同侵略——美国独霸 解析:选C 一战前,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华盛顿会议美国再次重申“门户开放”政策,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前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解析:选A 国际关系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根本原因是决定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大国的实力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9分,第14题23分,共52分) 13.(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巨大压力,将海军预算提高到国家支出的1/3,开始实施建立“八八舰队”的计划。 材料二:英国的经济实力使它无力和美国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因此被迫对美国妥协。1921年4月,英国正式通知美国政府“准备同美国商谈关于两国拥有相等海军力量的问题”。1922年6月签订的《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依次为5∶5∶3∶1.75∶1.75。 材料三:《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维持现状;美英不得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新的要塞。而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拥有设备优良的基地网,而且刚刚完成了小笠原群岛要塞的工程。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本质。(9分) (2)从材料二中,你认为五国主力舰位次的决定因素是什么?(8分) (3)据材料三指出,在太平洋地区哪国海军更占优势?这说明美英对日本的什么态度?(6分) (4)你认为《五国条约》能消除军备竞赛吗?为什么?(6分) 答案:(1)现象:美、英、日三国都力图发展海军力量,在亚太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本质:三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斗争。 (2)各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对比,主力舰比例反映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3)日本。态度:美英对日本做出了让步。 (4)不能。因为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矛盾激化,必然会出现新的军备竞赛。 14.(23分)阅读《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的部分引文,回答问题。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兵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1)条约中“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4分) (2)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9分) (3)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6分) (4)引用条约中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