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管压强计的改良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实验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而初中物理实验中,压强实验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实验。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对初中物理压强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机制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改进,我们可以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三个方面着手。

一、实验内容的改进当前初中物理压强实验一般是通过压力计或某些简单设备来观测液体的压强变化,这种实验方式比较单一且缺乏趣味性。

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实验内容,引入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项目。

可将压强实验和其他实验内容结合起来,比如把压强实验与流体力学实验相结合,通过改进实验内容,使学生对压强和流体力学等知识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目前的初中物理压强实验往往使用的都是简单的实验装置,比如常见的压力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我们可以引入更加先进和实用的实验装置。

可以引入数字化的压力计、传感器等现代化设备,同时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样不仅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实验方法方面,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实验方法,比如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式实验等。

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设计和完成一个压强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探究分析,从中得出相关规律和结论。

对于初中物理压强实验的创新机制研究,我们可以从教师培训、资源支持和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培训教师是初中物理压强实验教学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需要加强对初中物理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专门的教师培训班或课程来加强教师对压强实验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指导能力。

了解影响U型管压力计测量精度的原因提高其使用效果

了解影响U型管压力计测量精度的原因提高其使用效果

了解影响U型管压力计测量精度的原因提高其使用效果U型管压力计是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用一定高度的液柱所产生的静压力平衡被测压力的方法来测量正压力、差压和负压既真空度的。

由于它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若无外力破坏几乎可永久使用、并且读取方便、数据可靠、无需外接电力既无需消耗任何能源。

并可通过注入不同的工作液而灵活地测量不同介质的正压力、差压和真空度。

在实际上使用过程中,以及与使用者交流和反馈的情况中,有一些影响U型管压力计测量精度的因素是需要了解的,知道这些影响U型管压力计测量精度的原因是提高其使用效果的最佳方法。

下面给出一些影响U型管压力计测量精度的原因,供大家在实际应用中参考并希望获得实际使用者的反馈。

一,安装误差当U型管压力计安装和放置不垂直时将会产生安装误差。

比如U型管压力计倾斜大约5度时,根据一般U型管压力计常用宽度可产生大约0.38%,实际值和读数值的液面高度的偏差。

二,温度误差由于使用U型管压力计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它主要包括标尺的长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因此标尺的材料应尽可能选取温度系数小的材料。

另外工作液的密度也会随温度而变化,比如水的温度从10摄氏度上升到20摄氏度时,其密度从999.8kg/m2减小到998.3kg/m2,相对变化量为0.15%。

三,重力加速度误差由ΔP=hgρ可知重力加速度g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当对压力和差压要求较高时,需要准确的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四,传压介质的误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考虑工作液上方传压介质的影响,即认为它的密度为零.当传压介质是气体时,如果与U型管压力计两管连接的两个引压管的高度相差较大,而气体的密度也较大时是会引起测量误差的,因为传压介质本身对工作液的有压力作用.当传压介质为液体时,除了需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要考虑传压介质与工作液不能产生溶解和化学反应.五,读数误差读数误差主要是U形管内工作液的毛细作用而引起的.由于毛细现象,管内的液柱可产生附加升高或降低,其大小与工作液的种类,工作液的温度和U形管内径等因素有关,因此U型管压力计需根据实际情况取合适的内径.。

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V〇1.50 No.5May.2021+1,糾f教学参考实验研究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叶群花(祁门县凫峰中学安徽黄山245600)文章编号:1002-218X(2021)05-0061-02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摘要: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对“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设计环环相扣,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一器多用,省时高效,更易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没有关系,为后面压强公式推导的学习做了铺垫,调整实验顺序后也降低了实验探究的难度。

关键词:液体压强;自制仪器;实验改进液体压强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知识又为 浮力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沪 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液体的压 强”,采用多组器材逐一向学生演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压强的实验,不仅费时且不能很好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课本实验的基加到专业必修课程中,首先是以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来 要求学生对模拟技术的学习,其次是通过不断的接触 和练习增加他们的思维能力,确保每位物理学专业的 学生进人教师岗位上后都能将模拟技术高效运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

2.合理应用模拟技术利用模拟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在 传授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但 教师在教学时使用模拟技术不恰当,也可能使学生养 成懒惰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 力低下。

一切应以教育内容的需要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依赖于模拟技术的教学,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需 要仔细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若在通常讲 解中无法讲透彻或者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应尽可 能地选择模拟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可见,将模拟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应 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 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往年云南八下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2022整理版)

往年云南八下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2022整理版)

云南八下期中试卷1一、选择题1、【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题2018~2019学年4月陕西西安新城区西安爱知中学初三下学期月考第10题2分2018~2019学年山东淄博高青县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题2018~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1题2分2019~2020学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双菱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3题在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2、【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题2019~2020学年吉林长春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末第5题2分2020年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中考一模第8题2分2018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第5题2分2018~2019学年3月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阿荣旗得力其尔中学初二下学期月考第16题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A. 匀速直线下落B. 匀速直线上升C. 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3、【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题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同时向后退,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4题2018~2019学年福建福州鼓楼区福州励志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题2018~2019学年黑龙江双鸭山宝清县宝清县第四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题2020~2021学年广东中山市石岐区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题3分2020~2021学年河北石家庄裕华区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题3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B.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C. 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D.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5、【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5题2018~2019学年贵州毕节地区织金县织金县第六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题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 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B.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大小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6、【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6题2019~2020学年山东泰安岱岳区初三下学期期末(五四制)第8题3分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 一样大B. A最大C. B最大D. C最大7、【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7题2018~2019学年甘肃兰州城关区兰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末(兰州八中、兰州五十六中、兰州五十三中联考)第12题3分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B.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C.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8、【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8题2018~2019学年四川广安武胜县初二下学期期末第7题2分2019~2020学年5月山东青岛市南区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初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第4题2分2020~2021学年四川成都邛崃市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1题2分2020~2021学年4月四川成都武侯区成都市棕北中学初二下学期月考第13题2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B.坦克的履带非常宽C.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D.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二、填空题9、【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9题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灯绳的拉力和灯绳对灯的拉力是一对.10、【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0题2019~2020学年6月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初二下学期周测D卷第17题2分2018~2019学年江西南昌东湖区南昌十九中学初二下学期期末第9题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严重变形.伞面被(“向下”或“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的空气流速.11、【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1题举世闻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如果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用水银而用水,玻璃管至少应该长m.(ρ水=1.0×103kg/m3,大气压为1.0×105Pa,g取10N/kg)12、【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2题用一30N的力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不动,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13、【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3题一个游泳池水深2m,池底受到水产生的压强是Pa;当向游泳池中继续注水时,随着水面的升高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将.(取g=10N/kg)14、【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4题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液体的质量m甲m乙,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 甲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5题2018~2019学年陕西西安雁塔区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初二下学期期末第30题2分2018~2019学年江西宜春丰城市初二下学期期末第5题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大气压强.(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6、【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6题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做的,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液体是水银,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 m3,则他所测量的大气压的值约Pa(g取9.8N/kg).17、【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7题2018~2019学年江西宜春丰城市初二下学期期末第1题滑板车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小明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小明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当小明蹬一下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向前滑行一段距离.18、【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8题2018~2019学年江西宜春丰城市初二下学期期末第4题2018~2019学年5月甘肃武威凉州区武威市第五中学初二下学期月考第17题2017~2018学年5月江苏苏州吴中区初二下学期月考第16题2分2016年江西中考真题第4题2分如图所示,是在冰面上行走时,套在鞋上的冰爪,爪做得尖而细是通过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从而摩擦,便于行走、防止摔跤.(选填“增大”或“减小”)三、作图、实验探究题19、【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19题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20、【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0题质量为200g的子弹在枪膛中受到火药的推力为500N,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的图示.(g=9.8N/kg)21、【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1题如图所示,画出物块B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22、【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2题2018~2019学年山东济南市中区济南第六十八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2题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2) 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3) 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 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23、【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3题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1) 从图中可知大气压值等于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 往玻璃管中倒入水银时,要倒满是为:.(3) 将玻璃管倾斜放置,管内与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将玻璃管向上提一段高度,管口仍在水银槽内,此时,管内与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将.(4) 将玻璃管顶部敲一个小孔,你认为会出现的现象是:.24、【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4题2018~2019学年黑龙江鸡西密山市密山市实验中学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0题2016~2017学年北京朝阳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33题6分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莲湖区初二下学期期末第28题12分2017~2018学年天津河东区初二下学期期中第三学区片联盟联考第21题6分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 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2)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3)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5) 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四、综合题25、【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5题寒假期间,小红一家来到陕西省茵篓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参观兵马俑.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踏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所示.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有关数据:体重(含踏板)1600N,踏板面积1.6×10−2m2.问:(g取10N/kg)(1) 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2) 这尊兵马俑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6、【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6题一个图钉,钉帽的面积是0.8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往墙上按图钉时,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问:(1) 手指对钉帽的压强是多少?(2) 图钉尖对墙的压强是多少?27、【来源】 2018~2019学年云南曲靖马龙区马龙县通泉镇中学校初二下学期期中第27题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500g,底面积是50cm2,内盛1.5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2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2)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3) 茶壶对桌面的压力.(4)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1 、【答案】 C;【解析】 A选项 :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故A错误;B选项 :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故B错误;C选项 : 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D选项 : 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故D错误;【标注】 ( 力的两种作用效果辨析 )2 、【答案】 D;【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其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则当外力突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小球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标注】 (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答案】 D;【解析】 A选项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方向相反,故A错误;B选项 : 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故B错误;C选项 : 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故C错误;D选项 : 由于乙受到甲力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静止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而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标注】 ( 利用力作用的相互性解释生活现象 ) (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4 、【答案】 D;【解析】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根据惯性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标注】 ( 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 ( 惯性的概念及理解 )5 、【答案】 A;【解析】 A选项 : 气球瘪了,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B选项 : 竹子被拉弯,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选项 : 钢丝弯曲,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选项 : 手压弹簧,弹簧变短,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标注】 ( 力的两种作用效果辨析 )6 、【答案】 D;【解析】方法一 : 由p=ρgℎ可知,此题中ρ相同,C容器中ℎ最大,所以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C最大.故选D.方法二 : 已知三容器底面积相等,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由题图可知:三容器内酒精的深度:ℎA<ℎB<ℎC,根据p=ρgℎ可知,三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A<p B<p C.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标注】 ( 敞口、直柱形、缩口杯压力、压强的比较 )7 、【答案】 B;【解析】图中,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侧水深相同,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错;阀门B关闭,闸室和下游水道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故C、D错.故选B.【标注】8 、【答案】 A;【解析】 A选项 : 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B选项 : 坦克履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错误;C选项 : 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D选项 : 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错误;【标注】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应用 )9 、【答案】重力;相互作用力;【解析】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吊灯受到了重力和灯绳对它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灯对灯绳的拉力和灯绳对灯的拉力,作用在彼此不同的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标注】 ( 平衡力与平衡状态 )10 、【答案】向上;大于;【解析】因为伞的顶面是凸面,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方的气压,所以伞会被向上吸起来.【标注】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认识及应用 )11 、【答案】大气压强;10;【解析】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p0=p水gℎ,∴玻璃管至少长:ℎ=p0ρ水g= 1.0×105Pa1.0×103kg/m3×10N/kg=10m.【标注】 ( 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 ) ( 液体压强的计算 )12 、【答案】20;竖直向上;【解析】G=mg=2kg×10N/kg=20N,物体被30N的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压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支持力大小是30N,物体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是20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20N,方向竖直向上.【标注】 ( 摩擦力的方向 ) (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3 、【答案】2×104;变大;【解析】p=ρgℎ=1.0×103kg/m3×10N/kg×2m=2×104Pa;当ℎ变大时,ρ不变,∵p=ρgℎ,∴水对池底产生的压强将变大.【标注】 ( 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14 、【答案】小于;等于;可知,m甲<m乙;根据液【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可知,ρ甲=ρ乙,V甲<V乙,根据ρ=mV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ℎ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题意知,甲乙两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即密度相同,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标注】 ( 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 ) ( 质量、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15 、【答案】变大;变小;【解析】从山脚到山顶,海拔增高,大气压强降低.由于管内气压不变,所以管柱内的水柱高度上升.故答案为:变大;变小.【标注】 ( 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 )16 、【答案】托里拆利;1.013×105;【解析】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即76cm,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其具体数值是p=ρ水银gℎ=13.6×103kg/ m3×9.8N/kg×0.76m=1.013×105Pa.【标注】17 、【答案】相互的;惯性;【解析】 1. 脚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小明一个向前的力,使小明和滑板车一起前进.2. 滑板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滑行一段距离.【标注】 ( 利用力作用的相互性解释生活现象 ) ( 惯性的概念及理解 )18 、【答案】减小;增大;【解析】套在鞋上的冰爪,爪做得尖而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套在鞋上的冰爪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在冰面上行走.故答案为:减小;摩擦.【标注】 ( 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应用 )19 、【答案】4.6;【解析】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0.2N,分度值为0.2N,指针在4N以下三格处,示数为4.6N.故答案为:4.6N.【标注】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 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 、【答案】;【解析】【标注】 ( 力的图示的画法 ) ( 重力的示意图 )21 、【答案】;【解析】物块B对斜面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标注】 ( 压力的示意图作图 )22 、【答案】 (1) 凹陷;(2)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 乙、丁;(4)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解析】 (1) 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这是转换法的运用.(2) 分析比较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效果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 分析比较图乙、丁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效果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 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标注】23 、【答案】 (1) 760;(2) 排出管里的空气,使管内水银面上方形成真空;(3) 不变;不变;(4) 试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为止;【解析】 (1) 由图可知大气压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即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 往玻璃管里灌满水银是为了排出管里的空气,这样当管倒插入水银槽里时,管内水银面上方才可能形成真空.(3) 1. 将玻璃管倾斜一些,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但玻璃管内水银的长度会变大一些.(3) 2. 将玻璃管竖直上提,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会大于大气压,故水银柱会下降到原来的高度,即高度不变.(4) 当管顶开一个小孔时,管内的水银与外界的大气相通,此时外界大气压对管内水银也有个向下的压强,所以管内的水银不仅不会从小孔喷出,反而会立即下降,此时托里拆利管和水银槽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液面会相平.【标注】24 、【答案】 (1) 相平;(2) 深度;(3) 丙、丁;无关;(5) 各个方向;【解析】 (1) 实验前首先使左右两边的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故答案为:相平.(2) 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方向、容器的形状都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的.故答案为:深度.(3)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方向都相同,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如图当改变容器的形状时,左右两边的液面差相同,液体的压强相同,所以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故答案为:丙、丁;无关.(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保持液体的深度、方向、容器形状相同,选用乙和丙两个图进行对比.故答案为:乙、丙.(5) 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不同方向,这是为了探究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故答案为:各个方向.【标注】25 、【答案】 (1) 160kg;(2) 1×105Pa;【解析】 (1) 兵马桶的质量:m=Gg =1600N10N/kg=160kg.(2) 对地面的压强:p=FS =1600N1.6×10−2m2=1×105Pa.【标注】26 、【答案】 (1) 2.5×105Pa ;;【解析】 (1) 已知:F=20N,S1=0.8cm2=8×10−5m2,S2=5×10−4cm2=5×10−8m2;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FS1=20N8×10−5m2=2.5×105Pa.(2) 因固体能够传递压力,所以,墙壁受到的压力为F=20N,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FS2= 20N5×10−8m2=4×108Pa.【标注】27 、【答案】 (1) 1200Pa;(2) 6N;(3) 20N;(4) 4000Pa;【解析】 (1) 由图可知,茶壶内水的深度:ℎ=12cm=0.12m,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强:p=ρgℎ=1.0×103kg/m3×10N/kg×0.12m=1200Pa.(2) 受力面积:S=50cm2=5×10−3m2,由p=FS可得,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F=pS= 1200Pa×5×10−3m2=6N.(3) 茶壶的重力:G壶=m壶g=500×10−3kg×10N/kg=5N,水的重力:G水=m水g=1.5kg×10N/kg=15N,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水+G壶=5N+15N=20N.(4)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 =20N5×10−3m2=4000Pa.【标注】。

U形管压强计教案

U形管压强计教案

U形管压强计教案
1、U形管压强计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况缺乏感性认识,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况。

学生实验中要用U形管压强计测量液体的内部压强,所以教材中先用图10-11简单说明了它的原理。

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研究清水和盐水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先观察在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再观察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最后观察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的。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①实验原型U型管压强计无底座,不便于演示,或现有独立的底座,但没有体现节约原则
②原型压强计定义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有较大的思维局限性。

③探头的橡皮膜用橡皮筋固定不方便,在固定的过程中橡皮膜易被弄破,橡皮
筋易弄断。

④实验室配用的橡皮膜弹性不够好。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在U型管背面钻两对孔,用铁丝、铁片或细绳固定在杠杆的底座上面。

(2)U型管同时可用来证明气压的存在,解释难以的理解的气压现象。

(3)用成年人用品橡皮膜材料代换实验室橡皮材料。

(4)用无顶盖代替橡皮筋。

4、实验器材
U型管压强计杠杆底座,1000ml烧杯,水。

5、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图
6、实验效果:
简单、直观,现象明显。

7、自我评价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最直接,最简单,最易接受的实验效果,渗透节约环保的良好的情感教育,不局限学生的思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注意章节之间实验器材的关联。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压强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压强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为了研究上海支援西藏建设人员对高原生活的适应情况,科学家请一些援藏人员坐进密闭的实验舱后让他们"慢慢地飞向西藏",然后进行各项测试,这"慢慢地飞向西藏"的实际内容是().A.将实验舱用飞机运往西藏B.将实验舱升入高空C.减少实验舱内的气压D.增大实验舱内的气压2、如图3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 m,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厘米水银柱高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4、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5、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B.用吸管吸饮料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D.马德堡半球实验6、将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A.5Pa B.10Pa C.50Pa D.5000Pa7、据中新社纽约4月27日电,4月27日美国东南部地区遭遇龙卷风和强风暴重创,造成至少72人死亡,40万户居民电力中断。

有资料表明,在刮龙卷风时,大气压可以达到9×104Pa。

在一座面积为200 m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刮过,那么厂房所受大气对房顶的作用力可能是()A.方向向上,大小为2×106NB.方向向下,大小为2×106NC.方向向上,大小为1.8×107ND.方向向下,大小为1.8×107N8、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人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2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9、(2019广州17)(1)通过表1、2推断海拔五千多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__。

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

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

液体压强实验的改进作者:张晓娟郑维民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4年第11期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演示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的好奇与求知欲强的心理,利用实验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物理现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之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对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液体内部压强探究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1 液体内部压强探究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图1所示).1.1 U形管中液面的等高被破坏当我们组装好压强计,调节好U形管,并与压强计连接时,就会产生软管内压强大于管外压强的情形,使得管内液面的等高被破坏.通过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出在金属盒与橡皮管连接的端口处.因金属盒与橡皮管连接的端口有一段凸出,当把橡皮管套在上面时就会挤压管内空气,导致U形管中液面的等高被破坏.1.2 橡皮膜的形变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凸出,学生理解液体内有压强,通过凸出程度来说明不同深度压强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观察到橡皮膜的形变.通过几组的对比实验发现主要原因是金属盒上橡皮膜的绷紧程度不一样.有些绷的适宜,符合要求.有些绷的很松,在做实验时,就会导致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开始变化很大,而后不怎么变化,不能强有力地说明在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且有些压强计没有把橡皮膜系紧,导致在开始做实验时就向金属盒内漏水,根本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在做实验时看到膜向金属盒内凹下去,通过观察几组实验,发现每组的变化都不一样,有些很难观察到向内凹下去,液面差也没什么明显变化,取出发现把膜绷得太紧.有些符合课本制作要求,能看到膜向金属盒内凹进,但看不到凹进的程度变化,而且U形管内液面差的变化也不明显.经分析,软管内压强p=p0+pl-pf,其中p0表示大气压强,pl表示液体压强,pf表示膜向外产生压强的平均值.即U形管内液面差的变化直接由p决定,p的变化大小影响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但我们同时也看到pf对p的影响,这就与膜材料的好坏有关.我们希望膜的弹性越弱越好,因为在U形管内液面差的大小用h表示,当液面高度差稳定时,忽略pf的影响,则U形管内高度差由pl 直接影响,即液体高度差会随压强计的变化很敏感的变化.但在实验中我们看到膜的影响很大,现实中我们找到的膜材料不是很理想,pf是一个平均值,其变化由力学知识知并不是线性变化,而只是一级近似,若形变变化大,误差就更大.这样我们在观察液面高度差的变化随压强计深度的变化时既不精确也不能很好反映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就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线性关系.而且膜容易破,不易保存,使用寿命短.2 实验改进措施鉴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对传统的液体压强实验做以下的改进:用直通管、L形玻璃管、J 形玻璃管代替压强计,把尺子、烧杯换成大量筒,其它实验器具不变.实验装置图如图2所示.2.1 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改进后的实验,不必在乎因管内气压不同而导致的U形管内液面的等高问题.因为管内气体与大气相通,我们只要把U形管调节水平即行.在测量深度时我们直接依据量筒上的示数进行从液面到玻璃管口的读数,而不必用尺子去测量,这样与课本实验比较既方便又规范而且读数要准确容易得多;其次,这些实验用具在中学实验室中很普遍,所以具有普及性.2.2 理论推导如图2所示,设A处压强为pa,B处为pb,D处为pd.A,B之间的距离为h1,B、F之间的距离为h2,C,E之间的距离为h3,A,F之间的距离为h,量筒中溶液的密度为ρ1,U形管中溶液密度为ρ2,则在管口A处由压强关系得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可以用大拇指封住直通管的一端,插入量筒中,我们看到液体并没有进入玻璃管内,当慢慢放松大拇指时,可以看到液体缓缓地流入玻璃管中,直到与管外溶液液面保持等高后停止.在实验中,当管外液体流入管内时,管内的气体被压缩.设未插入时整个连通管内的体积为V0,液体进入管内被压缩后的体积为V1,则由热学知识得由(6)、(7)式我们直接可以看出液体内压强与U形管内液面差的线性关系,深度与管内液面差的线性关系.3 总结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所示实验相比有很大优点.材料好找且组装方便.而最突出的优点是数据之间有很强的科学联系和鲜明的实验现象,凭借这两方面的特点,我们很容易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实验改进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实验改进

学法指导液体压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液体压强的重要实验之一。

学生实验器材的好坏和质量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兴趣都有极大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液体压强,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顺利完成液体压强的探究,本人对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创新和改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成绩。

一、现有实验器材不足之处(一)现有学生实验器材组装的问题在完成液体压强实验中,我们要完成图1的实验仪器的组装,首先,向U 形管内加入液体困难,需要借助注射器等辅助器材,因为U 形管本身设计问题使得管子比较细小,导致学生在向U 形管内加入液体的过程时间长,里面容易混入气体,气体柱的消除也很困难,这些都影响实验效果。

其次,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材组装困难,橡皮筋松紧很难控制,松了不起作用,紧了容易断。

(二)现有实验器材本身的问题缺陷首先,液体内部实验压强器橡皮筋易老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下次再使用的过程中易断掉,需要更换新的橡皮筋。

其次,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材无刻度,探头下潜深度不能量化,在实验的过程有时候我们需要探头有具体的下潜深度或者下潜的深度不变。

如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很难保证两次实验深度是不变的,容易影响学生对实验规律的得出或对实验结论产生疑惑。

然后,液体内部压强器手动旋钮由于摩擦力不够导致没有足够的力使探头转动而影响探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

最后,U 形管不能固定在易观察的位置导致读数不方便,并且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这个实验,需要同学帮助才能完成实验。

(三)现有实验器材的误差较大现有器材导致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U 形管液体实验前不等高,导致不等高有可能是混入了空气,还有可能在连接橡胶管时造成的。

第二,液体内部压强器浸入水中深度不能量化造成的误差。

第三,在组装探头时气密性差造成的。

(四)实验数据烦琐,学生实验结论的得出较为困难目前学生实验我们是通过判断U 形管两边高度差的大小来确定压强大小的,每次实验需要记录实验的数据,记录U 形管左边和右边的液体柱刻度,然后计算出高度差,最后是通过比较差值的大小来确定液体压强大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刻 度开 始 读 出 数 据 简 单 方便


u 型

管 压强 计 的 改 进

并 且 能 直 观 地 从 实 验 过 程 中 观 察 到 深 度 越 深 压 强 越


±m

型管 改 为 勺 型 管 把 它 固 定 在 展
JE

大 的 规 律 K板上 刻 改 良 后 探 头 可 以 固 定 在烧 杯 上











霸 头 理 教 学 探 讨


2
0 0 8

4



5 8
5 9


[ 2 ]
张 家森 初 中 物 理 小 实验 教 学 探 讨

[J]

物理 教师

1 9
9 7
1 )

2 0

2
1


3


[ 3]
汪 银 盛
周刊


巧 用 身 边 之 物 加 强 物 理 小 实 验 的 探 索 [J



7

^ | ‘ : 果 和 教 学 效 率




效率 弥 补 了 传 统 实 验 器 材 上 的 不 足 提 高 了 实 验 效


参考 文献
3
?S



1 ]
徐 省 基 于 新课程 背 景 下 的 个 性 化 实 验教 学 探 究


[J ]


要 为












U 型 管 压强
计 的 缺 点 线 可 以 通 过 调 节 夹 子 使 液 面 处 于



0
刻 度线

演 示 实 验 是 液 体 压 强 中 实 验 时 把 探 头 放 入 液 体 中 时 向 下 移 动 横 杆 的 重 点 而 在 实 验 的 过 程 中 发 现 U 型 管 压 强 计 在 设 然 后 把 固 定 夹 固 定 在 烧杯 杯 口 通 过 观 察 探 头 上 的 刻 计方 面 上 有 很 多 不 尽 如 人 意 的 地 方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度 尺 就 能 准 确 读 出 探 头 在 液 体 中 的 深 度 接 着 在 U 探 究 液体 压 强 的 特 点



2








下 几 个 方 面 ① 使 用 前 有 时 U 型 管 左 右 管 存 在 液 面型 管 的 刻 度 板 面 上 直 接 读 出 液 面 高 度 就 可 以 轻 松 记
: ,
高 度 差 要 拔 掉 胶 管 或 者 橡 皮 膜 进 行 调 节 比 较 麻 烦 录 实 验 数 据 如 图 ②读 取 u 型 管 左 右 液 面 高 度 差 时 左 侧 液 面 高 度 低

6 3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U 型 管 进行切割

解决 液体压 强计 中 U 型 管 液面 难 以调 平 以 及探 头 深度 刻 度 不精 确 的 问 题 对该 装置 进 行 了 改 进 将 改 进后 的 装 置 能 准 并 固 定 在 有 刻 度 的 展 示板上 同 时将探 头 固 定 在 可 以 沿 着 有 刻 度 的 金属 杆 移 动 确 地 读取 数据 提 高 了 实 验 效 果和 教学 效 率 关 键 词 液体 压 强 U 型 管 压 强 计 教 具 改 进
4
. ,
夹子

在探 头 上 安 装 刻 度 尺 和 可 以 固 定 在烧 杯 上 的
操作方便 读 雜 确 并 且可 以 通 过 探 头 上 的 刻 度 尺 直 接 读 出 液
, , ,
本 实 验 装 置 针 对学 生 学 习 上 的 困 难 进 行 改 进 操 #方 便 直 观 弱 化 实 验 过 程 中 的 难 点 提 高 课 堂 实 验

5







砹 教学参考

实 验 改 进
m一 _ ,

型管 压 强计 的 改 良
蔡凯彬
广东 东 莞
5 2 3 4

东莞 市寮 步 镇香 市 中 学
0 0

文 章编 号



1
0 0 2
2
1
8



2 0 1
5

0 5
0 0 9 5

0
1
中 图 分 类 号

7



考 试

1


改 进 后 的 使 用 效 果

2 0 0
3 6


1
0 9

实验前如 果发现 勺 型 管 左液 面 高 于
0
刻 度



曲 辑 瑾 ?



ii
E ma
- i



XWL 5

5
1

1
6
3

co m
, ,


4





0
刻度线 而 右 边 液 面 高 度 高 于




0
刻度线 记录

u 型
管液 面 高 度 誠 難 不 力 便 则
’ ,
1

③鮮s

程 中 探 头在 液 体 中 无 法 固 定 操 作 不 方便 并 且 没 有
刻 度 尺 无法 记 录 探 头 在液 体 中 的 深 度 如 图


2






ia



s s t p? 1 p WU 将 之 前 需 要 读 出 U 型 管 左 右 液 面 高 度 差 改 为

“ 度
1


7


Mi

4
“ ”
m M
||

3

直接 在 刻 度 板上 从
?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