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仪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玻璃容器,用于溶液混合、反应、蒸馏、加热和冷却等操作。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仪器的正常使用寿命,本文将介绍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前检查:在使用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之前,应仔细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特别要检查玻璃瓶身是否有裂痕、划伤或其他损坏,若有损坏应立即更换。

2.灵敏操控:在使用过程中,应轻手轻脚地操作,避免猛烈碰撞或摔落,以免导致烧瓶破裂。

3.温度控制:在加热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时,避免直接加热烧瓶底部。

应使用温度控制装置,如电炉或加热板,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以避免烧瓶爆裂。

4.防护手套:在操作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时,应佩戴耐酸碱的防护手套,以保护双手免受化学物质的侵蚀。

5.防护眼镜:除了佩戴防护手套外,还应佩戴防护眼镜,以防止试剂喷溅或玻璃破裂物伤及眼睛。

6.避免突然温度变化: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

例如,不应将烧瓶从高温直接放入冷水中,以免引发玻璃破裂。

7.禁止超负荷操作:烧瓶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超负荷使用。

在操作之前,应确定所需容量,并选择合适的烧瓶进行操作。

8.防止腐蚀性物质接触:对于腐蚀性物质的操作,应选用耐腐蚀的玻璃材料制成的烧瓶,并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9.合理使用密封件:在使用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时,应定期检查密封件的完整性,并适时更换。

10.注意通风:在进行有害气体反应时,应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累积。

二、保养规程1.清洁方法:使用完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后,应立即清洗。

可使用中性洗涤剂和软毛刷进行清洗。

禁止使用尖锐物体或金属刷清洗,以免划伤玻璃。

2.避免残留物:清洗后,应仔细检查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是否有残留物,如有残留物应再次清洗。

3.存放位置:清洗后的玻璃仪器斜口三口烧瓶应垂直存放,以避免瓶口磨损或变形。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 4、管、棒类:因管棒类种类多又可分为玻璃棒、冷凝管 、比色管、连接管、离心管等;
二、分类—按用途与结构特征分类
• 5、气体操纵使用仪器:用于气体的发生、收集、贮存、 处理、分析和丈量等的玻璃仪器,例如气体发生器、洗气 瓶、气体收集或储存装置等;
• 6、加液器或过滤器类:主要指各类玻璃漏斗及与其配套 使用的过滤用具,如漏斗、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漏瓶 等;
• 7、皿类:主要是指表面皿、培养皿、蒸发皿; • 8、其它类:除以上七大类以外的一些玻璃仪器,例如酒
精灯、研钵、干燥器等;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宜—移液管
1、移液管简介
• 定义:用来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EX) 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
• 分类:无分度吸量管(单刻线移液管、大肚移液管):分度吸量管(刻线 移液管)。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宜—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酸碱两用滴定管
注:棕色滴定管用于见光易分解的溶液,如 AgNO3 K2 MnO4溶液等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宜—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可以 用来滴定强氧化性, 酸性溶液。但是不 能滴定碱性溶液。 碱性溶液可腐蚀旋 塞。
碱式滴定管:刻度 与酸式滴定管一样, 但不能装强氧化性 (高锰酸钾、双氧 水等)和酸性溶液 (硫酸、盐酸等), 这些溶液可腐蚀橡 胶管。
• 规格
流出式:1mL、2mL、5mL、10mL、20mL、25mL、50mL、100mL
吹出式:0.1mL、0.2mL、0.25mL、1mL、2mL、5mL、10mL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宜—移液管
2、移液管使用前注意事项
A、根据实验所需,选择合适的移液管
B、检查移液管是否有破损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1.引言玻璃仪器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避免实验物质之间的相互干扰,必须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和正确的操作。

本实验将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

2.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2.1洗涤溶液的配制首先,将洗涤溶液配制好。

通常使用的洗涤溶液是10%的盐酸溶液,可以通过将10mL的盐酸与90mL的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如果仪器表面沾有固体残余物,可以使用2%的NaOH溶液进行清洗。

2.2洗涤方法2.2.1对于较大的玻璃仪器,如烧杯、漏斗等,可将其浸泡在10%的盐酸溶液中,静置片刻后用刷子轻轻刷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2对于较小的玻璃仪器,如试管、容量瓶等,可以将其放入漏斗中,用洗涤溶液冲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3在洗涤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洗刷,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仪器破损。

3.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3.1烧杯烧杯用于容纳和加热液体,操作时要保持烧杯干燥和清洁。

在使用烧杯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当加热液体时,要避免将火焰直接接触到烧杯的底部,以免烧坏烧杯。

试管用于容纳小量的液体或进行试验操作。

使用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避免试管内存在杂质。

在进行试管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倾斜,避免液体沸腾引起试管爆破。

3.3容量瓶容量瓶用于配制和稀释溶液。

在使用容量瓶前,需要冲洗干净,尤其是颈部。

在倒液体时,要将容量瓶倾斜,然后用滴定管加入液体,直到液面接触容量瓶颈部,再用滴定管滴入所需体积的液体。

3.4漏斗漏斗用于过滤液体。

在使用漏斗前,需要冲洗干净并擦干。

将漏斗放在支架上,用滤纸或滤膜覆盖漏斗,并将液体缓慢倒入漏斗中。

倒液体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溢出。

4.注意事项4.1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破损。

4.2加热玻璃仪器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焰或高温的表面,以免导致破裂。

4.3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干燥玻璃仪器,以便下次使用。

玻璃器皿的清洗

玻璃器皿的清洗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和保管第一节玻璃仪器的洗涤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个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影响。

不同分析工作(如工业分析、一般化学分析和微量分析等)有不同的仪器洗涤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基础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1、用水刷洗:使用用于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如试管刷、瓶刷、滴定管刷等。

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

2、用合成洗涤水刷洗:市售的餐具洗涤灵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1—2%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仪器,它们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洗涤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应不挂小水珠。

至此再用少许纯水冲仪器三次,洗去自来水带来的杂质,即可使用。

二、各种洗涤液的使用针对仪器沾污物的性质,采用不同洗涤液能有效地洗净仪器。

各种洗涤液见表1。

要注意在使用各种性质不同的洗液时,一定要把上一种洗涤液除去后再用另一种,以免相互作用生成的产物更难洗净。

铬酸洗液因毒性较大尽可能不用,近年来多以合成洗涤剂和有机溶剂来除去油污,但有时仍要用到铬酸洗液,故也列入表内。

三、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1、新的滤器使用前应以热的盐酸或铬酸洗液边抽滤边清洗,再用蒸馏水洗净。

2、针对不同的沉淀物采用适当的洗涤剂先溶解沉淀,或反复用水抽洗沉淀物,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110℃烘箱中烘干,然后保存在无尘的柜内或有盖的容器内。

若不然积存的灰尘和沉淀堵塞滤孔很难洗净。

表2 列出一些洗涤砂芯滤板的洗涤液可供选用。

表1 几种常用的洗涤液洗涤液及其配方使用方法①铬酸洗液研细的重铬酸钾20g溶于40mL水中,慢慢加入360mL浓硫酸。

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用少量洗液刷洗或浸泡一夜,洗液可重复使用。

②工业盐酸(浓或1:1)用于洗去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

玻璃仪器的使用规定

玻璃仪器的使用规定

玻璃仪器的使用规定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玻璃仪器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

以下是常规的玻璃仪器使用规定。

1. 质量检查在使用之前,检查仪器的完整性和质量。

注意检查是否有裂纹、破损、污垢以及其他可见缺陷。

2. 储存将玻璃器皿保持干燥和清洁,放置在防护塑料套内,以防止损坏和污染。

不要将未清洁和未干燥的器皿放入存储架中。

存放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3. 操作规程当使用玻璃仪器时,注意以下操作规程:3.1 带手套在使用分液漏斗、瓶口管和滴定管等器皿时,要戴上手套,以防止割伤手部皮肤。

3.2 防止震动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将玻璃器皿震动、碰撞,以避免发生破裂现象。

3.3 清洗在每次使用前和使用结束后及时清洗仪器,以保证实验精确度和仪器的耐久性。

使用专用玻璃清洗剂或温水和肥皂清洗,切勿使用金属刷子或金属碗清洗玻璃仪器。

3.4 热力学处理在使用高温器皿时,应先放入冷水中进行预热,避免在高温状态下放置或迅速降温以减少热应力。

3.5 避免接触强腐蚀性溶剂不要将玻璃器皿暴露于强酸、强碱、强腐蚀性溶剂或其他化学物质中,以免发生腐蚀。

如果需要使用,要用专用的腐蚀玻璃器皿。

3.6 提醒注意安全在使用玻璃仪器时,应特别注意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以免留下不可挽回的后果。

4. 损坏和报废当玻璃器皿发生破损、裂纹、大面积划痕、表面附着物等情况时,应将其报废,不能再次使用。

以上是常规的玻璃仪器使用规定,使用时应注意以上规定以保证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玻璃仪器洗涤作业指导书

玻璃仪器洗涤作业指导书

玻璃仪器洗涤作业指导书版本状态:A/0 编号:简洁规范实用下载即用
编制:审核: 批准:执行日期:年月日1
玻璃仪器洗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建立玻璃仪器洗涤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玻璃仪器的洗涤。

3.职责
QC化验员对本规定的实施负责。

4.工作程序
4.1 清洁实施条件及频次:首次使用前、实验完毕后、贮存时间为7天超过规定的。

4.2 清洁剂及其配制:
4.2.1 铬酸洗液:10gK2Cr2O7+30ml热水→溶解冷却+170ml浓H2SO4→边搅拌边慢慢加入,冷却装瓶备用(变成黑绿色失效,重配)。

4.2.2 洗洁精水溶液:洗洁精:水=1:200→溶解即得(每1-2天倒掉、重配)。

4.3 清洁用设备及设施:毛刷及塑料盆。

4.4 洗涤方法:
4.4.1 一般的玻璃仪器(如烧杯、锥形瓶等)先用洗洁精水溶液浸泡一小时,用适宜毛刷反复刷洗数次,再用饮用水清洗,最后用适量的纯静水冲洗三次,如仍未洗干净,则加铬酸洗液浸泡4-6小时或过夜。

倒出洗液,饮用水冲洗数次,再用纯净水荡洗3遍,最后放在玻璃仪器柜内凉干或放在专用干燥箱内烘干,备。

金属元素分析玻璃器皿及消解罐清洗操作规程

金属元素分析玻璃器皿及消解罐清洗操作规程

金属元素分析玻璃器皿及消解罐清洗操作规程
1.目的:为了规范检测员的清洗的操作,将用于金属元素分析的玻璃器皿及消解罐进行清洗,即达到检测标准中的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元素分析玻璃器皿、消解罐的清洗。

3.玻璃器皿清洗方法
3.1 新购置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含游离碱较多,一般用2%盐酸或洗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晾干。

3.2 常用玻璃器皿清洗方法
3.3 玻璃器皿洁净标准
实验员要对清洗后的玻璃器皿进行自检,器皿内部能被水均匀地润湿且无条状水纹,无水珠挂壁。

3.4常用干燥方法
3.4.1 晾干:将玻璃器皿洗净后,沥尽水分,倒置无尘的干燥处,让其自然晾干。

3.4.2 烘干:一般玻璃器皿洗净并沥尽水分后,可置于烘箱中,温度控制在105-110度,烘1h左右,但带有刻度的量器不宜高温烘干,应在60度以下烘干,如带有盖或塞的玻璃器皿,如容量瓶、称量瓶等,应去掉盖或塞。

4.清洗液配制
4.1 2%盐酸:在980mL蒸馏水中慢慢加入20mL盐酸,边加边搅拌,搅拌均匀即可。

4.2 1+5硝酸:在1000mL蒸馏水中慢慢加入200mL硝酸,边加边搅拌,搅拌均匀即可。

以上操作均在通风橱内完成。

5.注意事项
5.1清洗过程中应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避免化妆品带来的污染、使用洁净的专用手套。

5.2 清洗人员需熟悉相关试剂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

仪器的清洁操作规程(3篇)

仪器的清洁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检测精度,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生产现场及科研单位中各类仪器的清洁操作。

三、职责1. 仪器操作人员负责仪器的日常清洁和维护;2.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的定期检查和保养;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仪器清洁操作规程的监督和执行。

四、清洁操作流程1. 清洁准备(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2)准备好清洁剂、消毒剂、擦拭布、清洁工具等;(3)关闭仪器电源,确保仪器处于安全状态。

2. 清洁步骤(1)外观清洁① 使用干净的软布或棉签蘸取适量的清洁剂,轻轻擦拭仪器表面,去除污渍;② 清洁过程中,注意避免清洁剂进入仪器内部;③ 清洁剂使用完毕后,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干净,防止残留。

(2)内部清洁① 根据仪器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清洁工具;② 打开仪器盖板,用蘸有清洁剂的软布擦拭内部污渍;③ 对于难以清洁的部位,可用吸尘器或压缩空气进行清洁;④ 清洁完毕后,将盖板恢复原位。

(3)消毒① 使用消毒剂对仪器表面和内部进行消毒;② 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配制适当浓度的消毒液;③将蘸有消毒液的软布或棉签擦拭仪器表面和内部;④ 消毒完毕后,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干净,防止残留。

(4)干燥① 清洁和消毒完毕后,将仪器放置在通风、干燥处;② 确保仪器表面无水分残留,避免生锈或腐蚀。

3. 清洁后检查(1)检查仪器表面是否干净、无污渍;(2)检查仪器内部是否清洁、无残留物;(3)检查仪器功能是否正常。

五、注意事项1. 清洁过程中,注意避免清洁剂进入仪器内部,造成损害;2. 使用消毒剂时,注意遵守使用说明,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3. 清洁工具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4. 清洁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结构,避免损坏仪器;5. 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六、清洁周期1. 仪器外观清洁:每日进行;2. 仪器内部清洁:每周进行;3. 仪器消毒:每月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仪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 的:建立玻璃仪器的清洁规程,保证达到试验要求的清洁效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玻璃仪器的清洁、洗涤。
三、责 任 者:检验人员。
四、正 文:
1 所有的玻璃仪器在首次使用前、实验完毕后、贮存时间过长时(一周以上)均要
进行清洁。
2 清洁用水:饮用水,纯化水
3 清洁液的配制:取重铬酸钾(K2Cr2O7)500g,加水 1500ml,加热使溶解,冷却后
沿壁缓缓加入浓硫酸(H2SO4)8500ml,边加边搅拌,冷却后分装于干燥器中密塞备用(变
成绿色后失效,应重配)。
4 清洁方法:
4.1 体积小的玻璃仪器用饮用水冲洗数次,放于待洗区内沥水数分钟,放入清洁液中
浸泡过夜,取出后用饮用水将洗液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化水冲洗 3-5 遍。
4.2 体积大的玻璃仪器先用水冲洗数次,然后倒入清洁液浸泡数小时(必要时过夜),
倒出洗液按4.1 项洗净。
5 干燥与存放:
5.1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洗净后应倒置自然晾干,然后摆放于专用玻
璃仪器柜中保存。
5.2 其它玻璃仪器可倒置于试管架上用干燥箱烤干,然后摆放在专用消毒柜中备
用。
6 清洁效果评价:清洗后的玻璃仪器倒置观察,水流出后器壁应不挂水珠,否则重
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