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pdf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地方园艺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制定。
根据河南周边地区园艺的支柱产业为花卉、蔬菜和食用菌产业, 生产模式已由传统的粗放零散型逐步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
园艺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一大批掌握园艺植物良种繁育、高档盆花和鲜切花生产, 蔬菜设施栽培、无土栽培和无公害生产, 食用菌无菌生产和高效栽培等技术, 具有现代园艺生产管理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本方案根据地方园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对应园艺生产管理岗位及岗位群, 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进而提出人才规格要求, 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结合园艺植物生产管理所具有的特点——生产对象与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生产教学一体化的”任务驱动、产教合一”教学模式, 体现出”教学内容融合工作任务、技能训练紧贴生产实际、培养过程立足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
( 见图一)图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示意图一、培养目标( 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园艺基本知识, 掌握园艺植物( 花卉、蔬菜、食用菌、果树) 生产管理和良种繁育等岗位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科学的创新精神, 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园艺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园艺产品生产、经营等相关企事业单位, 从事花卉、蔬菜、果树、食用菌生产、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等工作, 或在花卉生产、食用菌生产、花卉租赁、花艺设计与制作等领域自主创业。
(二) 人才规格要求根据培养目标, 对应园艺植物生产管理和良种繁育等岗位, 在分析其主要工作任务及所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 见表一) 的基础上, 提出人才规格要求。
表一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人才规格要求包括:( 1) 职业基本素质①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②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具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③具有能胜任本专业岗位工作的良好的身体体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沟通、团队协作, 具有在竞争中遭遇挫折的足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李成忠张衡锋韦庆翠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从过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转变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研”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和研究过程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校企合作不融合等问题。
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开发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园林技术专业发展的“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
传统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弊端现国内各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大多沿用农林类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的现行课程体系,即五大专业课(观赏植物学、园林生态学、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和园规划设计)为核心,加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理化基础、植物学基础和艺术设计基础)构成。
这种课程体系未能摆脱学科模式,课程的设置仍以学科为中心。
这种课程结构只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课程的设置没有能够体现行业的发展,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化,偏重理论知识的评价,忽视实践技术技能的评价;校企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思路在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种植业核心技术标准,分析园林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型课程标准。
园艺学专业主要课程说明

园艺学专业主要课程说明中央电大开放课程1、邓小平理论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其中电视课2 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电大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深刻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增强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立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代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在现阶段的大政方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与对外开放战略、社会主义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体制改革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国两制”构想与国家统一战略、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在于党。
2.植物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 2,其中电视课4 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形态解剖部分:植物的细胞、组织、植物种子、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的花、果、实。
植物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等。
被子植物分类:双手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分科特征。
植物生态: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后续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遗传育种学等。
3.农科基础化学.‘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 08,其中电视课2 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与农科各专业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园林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

【】 3 朱璨 ,以工作过程 为主线 的机械设 计与制造 专业 系统化课 程 体 系构建研究 【】 2 l # 第3 期. J . O 0 - 6 中国职业技 术教 育 [】 4 陈丽萍等 ,基 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 的工业分析 与检 验 专业课 程 体 系构建 [ 20年 u月第2卷第6 岳 阳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J 】. 09 4 期.
5构 建基 于工作 过程 系统 化的课程体系 按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 的形成过程及 园林技 术专业 “ 目 项 导 向、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专业基础学 习领域 、专业 核 心学 习领域 、专业拓 展学习领域 以及顶 岗实习共 同构成 的园林技术 专 业课程体系 。
( 接 12 ) 上 1页 ( 阳极 反应 ) 0+2 2+4 一4 H 2 H0 e O 一 ( 阴极 反应 ) 微振 腐蚀 过程造 成的 晶界滑移 使得氧 不断补 充修 复 已破 损 的部 位 ,未修 复新鲜 的金属 晶界或缺 陷处或含有杂质元 素入s n 、M 部位成 为阳极,修复部位为 阴极 ,氧 的存在对 行程 小阳极大阴极 电化学腐蚀 起到有协同作用 。 4防腐措施及建议 4 1降低壳程 的使用温度 ,减少汽液相的共生共存 ; . 4 2 增加涂料保护,涂 料保护 具有一定的弹性 ,对 周期性 的振动 . 起到 阻尼作用 ,吸 收由于振动带来的周期性应力 ,可有效 降低微振腐 蚀和腐蚀疲劳 。所采取 的涂层 防腐,应 考虑耐冲击 、抗冲刷 、耐水腐 蚀且有一 定柔韧性并 耐温 1 0 5 ℃以上的防腐涂 层做防腐处 理,或采取 渗锌加涂层联合 防腐 的方 法,可大大延长管束的使用寿命 ,提 高设备 抗腐蚀风险的概率 ; 4 3 增加换热器加工精度 ,减少折流板与管束之间的空隙,也可 . 以采取折流 板热浸 镀铝或固体包埋渗铝的方法减少折流板 与管束之间 的缝 隙 ; 4 4 壳程 折 流 板 之 间 增 加 A n I — i 牲 阳 极 块 ,牺 牲 阳 极 间 . 卜Z - n S 牺 歇放 出的氢气和微 电子流可以减少金属管束发生应力腐蚀 开裂 ,增加 抵御应力腐蚀开裂 的使用风险和概率。 牺牲阳极安装采用焊接方式 ,将牺牲 阳极铁 芯与管 束折流 板接触 部位 均匀 焊满,严禁产生假焊现象 ,并将焊渣清 除干净 ,严禁牺牲阳 极表面污染油污等 ; F 一2 — F e e e
国家开放大学园艺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国家开 放 大 学 园艺 专业 课 程体 系 与
教学 内容改革
付 晋峰
( 国家 开放 大学 农 林 医药教 学部 ,北 京 1 0 0 0 3 9 )
【 摘 要】 为进一 步提 高国家开放 大学 园艺专业教 学质 量 , 通过 对现有 园艺专业现 状进 行深入 分析 , 提 出 了国
家 开放 大 学 园艺 专 业课 程 体 系与 教 学 内容 改 革原 则 , 构 建 了 多入 口、 多通 道 、 多 出 口、 纵 向衔接 、 横 向沟 通 的 园 艺 专
2 0 1 5第 3期
成 人 教 育
AD UL T ED UCA T I ON
No . 3 201 5
( 总第 3 3 8期 )
T o t a l No . 3 3 8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7 9 4 . 2 0 1 5 . 0 3 . 0 1 9
在教 学过 程 中 , 没 有 把 理 论 教学 与 具 体 的 生产 实 际
联系起 来 , 以使 理论 知识 通俗 易懂 。此外 , 现 代 园艺
产业 发展 日新 月 异 , 课 程 教 学 内容 改 革 没 能很 好 地 与时俱 进 , 不 能跟踪 现代 园艺 产 业的发 展 。
养方案设计之初未能实现专 、 本科一体化设计 , 使得 学 习者在 课程 学 习时会 出现部 分知 识重 复学 习的现 象 。而且 园艺 专 、 本 科 课程 体系 相对 独立 , 也 影 响 了 学 习者灵 活毕 业 的需求 。 2 .课程 体 系与 教 学 内容 不 能 满 足 农 业 区域 性
原有园艺专 、 本科专业大部分课程都是沿袭普 通 高校 的课程 教 学 内容 , 虽 然 在理 论 知 识 部 分有 所 删减 , 但还是缺乏在系统分析学 习者特征的基础上 构建 应用性 强 、 理论 联 系实 际的教 学 内容 。例 如 , 生 物化 学课程 理 论深 而且 比较微 观 , 学 习者 很 难理 解 。
基于工作过程的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直观体验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 学习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 习者 到工作者 的角 色转换。我 院采用逆
向倒 推 法 , 照 明确 从 业 岗位 群 —— 确 立 典 型 工 作 任务 一 ~ 归 纳 按
位性, 造成课程设置缺乏以就业为 目标的 目标指向性 , 所设置的课
内蒙 古 农 业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vil fne M gl o a o Inr onoi aA cl r ; i ( a ∞∞ l hO uua t l t l y 强t
2 1 年第 6 第 1 卷 总第 5 期) 00 期( 2 4
Nn 6 2 1 ( o. 2 S m . 4 0 0 V 1 1 u No 5 )
的 生存 与 发 展 。
第四,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 , 不能实现与园艺产品生产周期同步 的全方位技能训练, 与所从业所需 的综合技能有一定的距离, 尤其 是在教学计划的执行中, 实践教学 因依附、 验证理论教学而比较分 散。山于园艺生产具有很 强的季节性和周期 性, 而每 门课程的实 训只安排 1 周 , ~2 只能对 生产中的某个 环节进行 实训 , 无法完成 对园艺植物完整生长周期各 阶段 的实训, 利于学生 了解 和掌握 不 园艺生产的全过程 , 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程 与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之问不够协调。
第二 , 在课程 设置上 , 学科本位思想的烙印尚存 。在一定程度 上仍存在着本科压缩型的“ 三段式” 课程模式 , 只是在课程设髓 和
岗位能力一 一 设计学习领域 ( 课程 ) 等步骤, 探索和构建 了基于工 作过程的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以市 场调 研 为基 础 。 . 明确 专业 职业 岗位 群
《设施园艺》课程标准

《设施园艺》课程标准本大纲根据《园艺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编写。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人员所必需的设施园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培养园艺技术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而设定,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教学内容改革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实践教学,重视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人员所必需的设施园艺的基础知识、环境调控的原理和技术措施,能够掌握主要的园艺设施的类型和结构,不同园艺设施的特点,环境调控的技术措施。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园艺植物设施栽培技术的掌握。
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理论教学目标本课程理论教学目标是建立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始终以技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用,管用”为准,突出核心能力。
1.园艺设施类型的基础知识;2.园艺设施建造及常用的覆盖材料的特性;3.园艺植物环境控制的原理和技术措施;4.园艺植物主要设施栽培技术。
(二)实践教学目标本课程实践教学坚持为行业服务的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具体工作过程。
根据花卉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花卉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突出实践训练,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采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顶岗实习等,引导学生重视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正确识别应用基本园艺设施的类型;2.正确识别应用园艺设施常用的覆盖材料;3.不同设施内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等环境因子的调控;4.掌握园艺植物设施栽培的基本方法。
园艺专业综合课及技能考试大纲

7.常见的钙、镁、硫肥料
8.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与合理施用
9.复(混)合肥料的概念、类型与优点
10.常见复(混)合肥料的性质与施用
十、有机肥料
1.有机肥料的概念
2.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特点的比较
3.粪尿肥、厩肥、堆沤肥性质与施用
4.泥炭与腐殖酸肥料的概念
5.绿肥的作用与常见种类
园艺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园艺植物识别
1.通过枝条、果实等器官识别常见果树,如葡萄、苹果、梨、桃、李、杏、山楂、草莓等
2.一般了解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3.掌握农业界限温度的概念
4.重点掌握积温的概念、计算,了解积温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三章水分
第一节空气湿度
1.掌握各种表示空气湿度方法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掌握空气湿度的变化
第二节蒸发与蒸腾
1.掌握蒸发、蒸腾和蒸散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重点掌握可能蒸散的概念
第三节水汽凝结
1.重点掌握水汽凝结条件
3.掌握辐射的基本定律
第三节太阳辐射及其穿过大气层时的减弱
1.掌握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
2.重点掌握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
第四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掌握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及太阳总辐射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了解太阳辐射总量
3.掌握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第五节地面、大气的辐射和地面净辐射
1.掌握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
第四章气压与空气运动
第一节气压(大气压强)
1.一般了解气压及其单位、掌握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2.了解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3.掌握气压的水平分布的类型
4.了解气压系统随高度变化与温度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学期 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增强择业意识,提高 第 2, 6 学期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 第 2 学期
学生全面发展。
所属 课程群 大学英语
思想政 治理论
—5—
果树学 蔬菜学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菜 模 块 设施蔬菜栽培学
32
第 6 学期
蔬菜栽培学Ⅱ
32
第 6 学期蔬菜育种学 Nhomakorabea32
第 6 学期
蔬菜良种繁育与种子检 16
验
蔬菜发育与调控技术
24
第 7 学期 第 7 学期
蔬菜学实验
40(40) 第 7 学期
32
第 2 学期
软件的应用奠定基础。
大学物理Ⅱ/大学物理Ⅱ 48(16) 第 3 学期
实验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掌握物理 学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能对实际问题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并能对其进行数 学分析。
物理学
初步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学会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一些初步的化学
—4—
园艺学 园艺学 园艺学
园艺学
园艺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学院
园艺综合实验 果树栽培学Ⅰ
设施果树栽培学
专 果树栽培学Ⅱ
业 果
拓 树
展 模 果树育种学
课 块
程
(选 修)
果树生理
果树发育与调控技术
果树学实验 蔬 蔬菜栽培学Ⅰ
56(56) 第 6 学期
48
第 5 学期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 48(24) 第 1 学期
实验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 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Internet 软件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科学
培养学生掌握微积分与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常用运算方法。培
高等数学Ⅰ
64
第 1 学期 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
—2—
体育部 理学与信息 科学学院 理信学院
理信学院 理信学院 理信学院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学实验Ⅱ
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64(24) 第 2 学期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实 80(32) 第 4 学期
验学技术
基础生物化学/基础生物 72(24) 第 3 学期
化学实验
普通遗传学/普通遗传学 64(16) 第 4 学期
—3—
生物科学
植物营养 气象学 应用数学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生科学院 资环学院
农学院 农学院
园艺植物栽培原理/园艺 80(24) 第 4 学期
植物栽培原理实验
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 64(24) 第 5 学期
物病理学实验
专业 课程 (必修)
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 物昆虫学实验
园艺设施设计
实验 普通微生物学/普通微生
48(16) 第 3 学期 物学实验 土壤肥料学/土壤肥料学
72(24) 第 4 学期 实验Ⅰ 农业气象学Ⅰ/农业气象
32(8) 第 4 学期 学Ⅰ实验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
48(16) 第 5 学期 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验
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掌握溶液配制、标定方法和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并能对 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处理。后续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掌握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掌握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 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后续课程:《园艺植物育种学》和 《园艺植物栽培学》等相关课程。 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体的 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 质。后续课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园艺植物育种 学》和《园艺植物栽培学》。 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在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 力以及实验技能方面获得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 和解决育种及农业生产实践中有关遗传学的一般问题。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与环境和其它生物协同进化的规律,了解微生物的一般实 验方法,具备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染色、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基本 操作技能。 掌握土壤和肥料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能够进行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属 性的观测与分析,具有从事农田土壤的质量评价、肥料鉴别与质量评价的基本 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面向区域、农田、土壤的天气要素的观测和分析能力,具有利用 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掌握园艺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试验设计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能够熟 练应用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DPS、SAS 或 SPSS),具备应用软件解决农 业试验的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 2 学期 的坚定信念。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培养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 第 3 学期
普通化学Ⅰ
48
第 1 学期 问题,并逐步掌握化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贮
藏运销学和无土栽培等专业课及科学研究打好基础。
分析化学Ⅲ
培养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原理及实验技术,
24
第 2 学期
为《基础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基础化学
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先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树立坚定的政治立 第 6 学期
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 第 3 学期
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 2 学期 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
24
第 6 学期
32
第 6 学期
24
第 6 学期
32
第 7 学期
24
第 7 学期
40(40) 第 7 学期
48
第 5 学期
艺植物转基因等技术,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园艺植物种质创新的能 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了解园艺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生物技 术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核心实验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掌握苹果、梨、葡萄和桃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苗木繁育、栽 培技术的基本理论、关键栽培技术要点和技术集成,为将来从事果树的优质高 效生产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果树设施栽培的意义、主要设施的构造和调控技术。掌握桃、樱 桃、杏、李、葡萄、草莓等果树的设施栽培技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利 用设施全面提高果树栽培的社会、经济效益。 掌握杏、李、樱桃、柿、板栗、核桃、山楂和草莓的栽培历史与现状、种质资 源、生物学特性、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的基本理论、关键栽培技术要点和操作 方法,为将来从事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果树育种的主要特征与常用方法,并了解主要果树的育种资 源、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和新品种选育状况,为将来从事有关的科研、教学 或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掌握果树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过程及逆境条件下果树的生长发育及其对逆境的 适应,果树各生理过程的机理及其研究最新动态。加深学生对果树栽培应用技 术的理解,提高对果树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掌握果树生长发育规律,明确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优质栽培中的 应用。通过化学调控、物理调控等技术实现果树的优质高效生产,为建立高产、 优质和可持续的果树生产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掌握果树学的相关实验技能,把握现代果树产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果树的优 质高产技术集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掌握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豆类和薯芋类蔬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季节、
课程 类别
通识 课程
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Ⅰ-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大学语文 军事理论教育 创业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时 数 192 32 48
32
48 16 32 16 16 16 24
果树栽培学Ⅲ 任 选 模 块 蔬菜栽培学Ⅲ
无土栽培技术 园艺植物研究法
—6—
40(8) 第 5 学期
40(8) 第 5 学期 32(4) 第 5 学期 24(6) 第 5 学期
大学语文 军事理论 就业创业 心理学
开课学院 外语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宣传部 人文学院 学工部 招生就业处 招生就业处 学工部
—1—
学科 基础 课程
体育
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及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64 第 1, 2 学期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体育
64(24) 第 6 学期
32
第 5 学期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24
第 7 学期
园艺植物育种原理
32
第 5 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