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课前自学案★【考纲呈现】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结合时事掌握能源安全的意义,能源危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主预习】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①__________、潮汐能、②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③______、石油、④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课本40-41页)二、能源基地建设(自主记忆)1.能源基地建设措施(课本42-43页)2.能源的综合利用原因、模式、好处、结果(课本44-45页)3.建设成就三、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课本46-47页、自主学习课程165页)(一)山西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二)山西环境综合整治措施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三)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自主学习课程167页)【自主检测】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2015·潍坊模拟)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3~4题。

3.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4、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研学(2015·北京东城一模)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高二地理第三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案

高二地理第三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案

版本: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第一课时〕地理教研组杨其孝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通过以山西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开展的关系,这也是课标要求。

教材首先说明了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接着又说明我国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三项措施,指出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从而引入能源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的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也显得很重要。

本节内容很好地表达了地理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以某区域作为案例表达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区域认知,分析其开发条件表达了地理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区域与可持续开展的关系表达了地理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

2、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根本知识:学生在必修二的学习中掌握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某区域开展的影响,在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中,学会比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开展的影响,并能初步归纳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具备分析本节案例的知识根底。

学生已有的根本技能:通过近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有了根本的读图能力,并能够从相关材料和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还比拟欠缺;对知识的归纳能力与逻辑推导力还不够。

3、教学目标〔1〕能结合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并能掌握分析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方法和规律。

〔2〕能通过合作探究及阅读相关图表与资料,分析我国是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3〕能通过认识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能源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开展的理念。

4、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课堂总结PPT投影知识总结框架反应训练见PPT投影课后练习板书设计一、能源的分类二、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5、课后反思本课时内容主要是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并引导学生能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能源的分类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②有限的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高中地理必修3 教案 能源资源的开发1

高中地理必修3 教案  能源资源的开发1

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了解山西省的地理位置特征2.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一、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①__________、潮汐能、②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③______、石油、④________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资源优势:储量⑤______、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⑥______、开采条件好。

(2)开采条件:多中厚煤层,埋藏⑦____,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⑧________开采,富含煤层气(甲烷)。

(3)市场条件:我国以⑨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供不应求,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4)区位条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主要⑩__________市场。

(5)交通条件:有京包、石太、太焦、⑪______、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二、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______运输为主、___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⑭_____________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⑮__________,向外输出焦炭。

四:先学过程: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1.比一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议一议: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是目前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的两种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转换方式?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能源资源的开发 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能源资源的开发 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共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共5页)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能从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三方面记忆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⑵能理解我国为何要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山西省能源大省的地位。

二、教学重点:.理解山西煤炭资源的优越性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四、学法指导:读图综合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能源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一、资源开发条件主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及其市场和交通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多亿吨,按2021年生产规模(6.3亿吨)计算,可开采430年。

其煤炭资源的优势:2.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21年的消费量接近26.5倔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23.7亿吨标准煤。

(读图3.2,比较分析)○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之不同有哪些?有何优缺点。

○2你如何看待我国今后能源战略的发展呢?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4.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山西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面对如此挑战,你作何思考?思考山西省如何发展呢知识点二、能源基地建设1. 扩大煤炭开采量(在”山西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中标出山西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在结合地图册和课本图3.4找出晋煤外运的主要铁路线)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我们来讨论一下:对于山西省来说,究竟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参考课本每43页活动部分及后面的附资料)六、课堂小结小结:二、能源基地建设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1、扩大煤炭开采量一、资源开发条件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开发背景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开发措施七、板书设计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2、非可再生能源二、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姓名:陈妙洁单位:潮安区庵埠中学。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 (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 (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模式介绍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把真实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三个步骤:整理案例——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回顾和总结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通过大量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山西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开发利用必然造成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由山西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及到鲁尔区等其他传统工业,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能源、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课标分析以山西省为例,分析山西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在能源开发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就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山西省可推及到中南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和德国鲁尔区的煤炭开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总之,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能源、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山西省煤炭的开发仅是一个典型案例而已。

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的条件。

要明确一个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要从区域的资源状况(资源数量、质量、开采条件),市场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进行资源分析评价。

教材分析本节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的主干知识之一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既要注意从晋煤开采的优势条件——开采条件、市场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也要要学生明确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

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3.1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章规划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

学习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之后,理应关注区域的发展。

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

因为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章就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展开探讨。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通常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就其自然属性而言)等。

陆地自然资源中有一部分为人类提供能源,我们称之为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的采掘加工是能源工业的主要任务。

能源工业的产品包括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的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等;还有对一次能源进行加工和转换的二次能源,如电力、煤气等。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工业的发展不断提出更新、更强、更高的要求。

我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结构,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资源条件密切相关。

首先从能源的产销分布看,我国的能源资源丰富。

但是分布不均。

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与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能源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性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还将长期存在。

它不仅加重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从能源分布的类型来看,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煤炭开采比较方便,多年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为此我们必须对煤炭生产、销售、运输情况有所了解。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我国煤炭总储量、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及主要的煤炭基地分布,本章教材从另一角度使学生了解能源资源(以煤炭资源为例)基地开发建设的地理背景,为更好地建设我国能源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江河不仅给人类提供水源,便利航运,而且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领域中颇具潜力,且我国理论蕴藏量与实际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相差悬殊,为此须大力发展水能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中地理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复习
教案
案例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
(1)开发条件
①;
丰富
广
煤种
②;煤种
开采条件好
③。

(2)存在的问题
①煤炭外运能力;②产业结构;
③水资源;④产生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地表被破坏)、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3)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形成了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网体
系。

);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
④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哪三条)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⑤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⑥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⑦调整产业结构(如何调整);⑧“三废”的治理
【相关案例】分析鲁尔区煤炭资源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