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拉伸试验研究
复合材料拉伸试样

复合材料拉伸试样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力学性能的常见试验方法。
它通过施加拉伸载荷来测定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参数。
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拉伸试样的基本原理、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一、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电子等领域。
了解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
拉伸试验是评估材料拉伸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试验原理复合材料拉伸试样通常采用标准矩形截面形状,长度为L,宽度为W,厚度为H。
试样两端固定在拉伸机上,施加拉伸载荷使试样产生拉伸变形。
根据试样的几何尺寸和加载情况,可以计算出试样的拉伸应力σ和应变ε。
三、试验过程1. 试样制备:根据标准要求,制备符合尺寸要求的试样。
确保试样表面光滑、无明显缺陷。
2. 试样安装:将试样两端固定在拉伸机上,确保试样的纵轴与拉伸机的加载方向一致。
3. 参数设置:根据试验要求,设置加载速率、试验温度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4. 施加载荷:开始拉伸试验,根据设定的加载速率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试样断裂。
5. 数据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试样的拉伸力和伸长量,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6.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样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参数。
四、结果分析1. 拉伸强度: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表示材料的抗拉强度。
2. 弹性模量:试样在弹性阶段的斜率,反映材料的刚度。
3. 屈服强度:试样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表示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4. 延伸率:试样断裂前的伸长量与初始长度的比值,表示材料的延展性能。
五、注意事项1. 试样制备要精细,确保尺寸准确,避免制备过程中引入缺陷。
2.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加载速率,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结果误差。
3. 注意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4. 在试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一、试样制备在进行复合材料拉伸试验之前,需要制备试样。
试样的制备应遵循标准规定,确保试样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符合要求。
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引入缺陷,如裂纹、气泡等。
试样制备完成后,应进行标记并妥善保管,以便后续试验使用。
二、试验设备拉伸试验需要使用专门的试验设备,如拉伸试验机。
试验机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测量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同时,试验机应配备相应的传感器和测量系统,以便准确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力和变形数据。
在使用试验机之前,应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试验环境试验环境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应确保试验环境满足标准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避免环境因素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
同时,应注意环境的安全问题,如防火、防爆等,确保试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拉伸速率拉伸速率是影响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拉伸试验中,应选择合适的拉伸速率,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一般来说,应根据标准规定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来确定拉伸速率。
在确定拉伸速率时,还应考虑试验机的最大载荷和试样的性质等因素。
五、测量与记录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应对力和变形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和记录。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确保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六、结果分析对拉伸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是获取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应注意排除异常数据,并根据标准规定或材料的技术要求对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估。
同时,应注意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误差分析,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七、误差控制误差控制是保证拉伸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试验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小误差的产生。
复合材料强度检测常用方法

复合材料强度检测常用方法一、引言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其性能与质量的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中,强度检测是复合材料性能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强度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弯曲试验、扭曲试验、压缩试验等。
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复合材料强度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试验方法之一。
该试验方法通过施加拉伸荷载,使试样发生拉伸变形,从而获得试样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参数。
1. 试样制备拉伸试验的试样形状为矩形条形,标准尺寸为25mm×250mm,以纤维方向为长度方向。
试样应当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以保证试样的一致性。
2. 试验设备拉伸试验需要用到拉伸试验机,该设备能够施加稳定的拉伸荷载,同时具备高精度的位移测量系统,以便实时监测试样的变形情况。
3. 试验步骤(1)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并调整试验机的夹持装置,使试样处于合适的位置。
(2)设置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和荷载范围。
(3)启动试验机,逐渐施加拉伸荷载,同时记录试样的变形情况和荷载变化情况。
(4)直至试样断裂,停止试验。
4. 试验结果分析拉伸试验得到的结果包括试样的最大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和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
三、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复合材料强度检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该试验方法通过施加剪切荷载,使试样发生剪切变形,从而获得试样的剪切强度、剪切模量等参数。
1. 试样制备剪切试验的试样形状为矩形条形,标准尺寸为25mm×250mm,以纤维方向为长度方向。
试样应当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以保证试样的一致性。
2. 试验设备剪切试验需要用到剪切试验机,该设备能够施加稳定的剪切荷载,同时具备高精度的位移测量系统,以便实时监测试样的变形情况。
3. 试验步骤(1)将试样安装在剪切试验机上,并调整试验机的夹持装置,使试样处于合适的位置。
拉伸试验

Stress
Strain
1、材料的局部破坏为主要原因;
2、设备的不完善;
Y
X Z
关于泊松比
问题与难点:
-在拉伸条件下,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泊松比并非不变值,而是随着载荷的增 加而减小,有时会出现负的泊松比。 -分析其主要原因:泊松比的符号取决于增强纤维的铺设方向和顺序,反映在边 缘效应上。因此,对增强纤维的横向相对应变进行测量时困难;
解决办法:
-取厚与宽相同的承均质叠层的试样上测定泊松比,且由单向材料的试样测量, 并加载水平给予说明。
根据试验的目的不同 选择不同形状、尺寸的 试件。 要测定弹性常数该选 哪一种呢?
强度呢?
板样试件的加载
各向异性杆的变形特征 -对于各向异性材料,受轴向拉伸的杆不仅沿加载方向延伸,沿横向收 缩,而且在所有平行于坐标平面的面上受剪。与各向同性材料相反。
-在约束变形条件下,出 拉伸应力外,还产生弯曲 力和剪切力,从而导致变 形不均匀。 -此时,弯曲和剪切的影 响不仅取决于被测试材料 的弹性常数,而且取决于 试样的长宽比。
lL : 试样在基长lT 上的纵向变形;
i i 式中: lL / lL L和-lT / lT T 可直接用电阻应变片测量;
破坏模式
-纤维聚合物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由于增强叠层形式、各组分的材料的力学 性能及组分间的作用,工艺缺陷(空隙、纤维波纹度等)、以及试样尺寸 所决定。
几种破坏模式:
然而,当 时,试件破坏的层间剪应力 可能超过材料 的极限值。由于弯曲的结果,内层受载,而外层载荷不足。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标准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标准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
目前,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体育器材等。
为了保证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拉伸试验。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复合材料拉伸试验的相关标准。
1.试验标准名称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2.试验目的确定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包括极限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
3.试验方法3.1 试样的准备建议使用标准试样,试样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试样应在室温下进行制备,使用切割机、rcok-roc、钢丝锯等工具进行切割。
试样应存放在干燥环境下,避免受潮或暴露在阳光下。
3.2 试验设备拉伸试验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相应的夹具。
建议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试验机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3 试验步骤在进行试验前,应将试验机进行校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试样应夹于试验夹具上,外力应沿着试样的中心线方向施加。
拉伸速度应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调节。
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试样的拉伸力和伸长量。
在达到极限拉伸强度后,应停止试验。
试验结束后,应记录试验时间和运动速度。
3.4 解析数据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
使用适当的软件或计算公式计算试样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
4.试验结果的验证与报告试验结果应根据标准进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评价等内容。
以上就是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标准的简单介绍。
在进行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注意事项在进行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5.1 试样选取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应避免对试样进行切割等处理,以免影响试样的拉伸性能。
5.2 环境控制试验环境应控制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
温度变化会影响试样的拉伸性能,而湿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试样的质量和稳定性。
复合材料拉伸曲线

复合材料拉伸曲线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材料,通常具有比单一材料更优异的性能。
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中,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拉伸试验是评估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拉伸曲线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复合材料拉伸曲线的基本概念复合材料拉伸曲线是指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记录下复合材料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该曲线可以反映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力学性能参数。
一般来说,复合材料拉伸曲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线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复合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
这个阶段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或弹性极限。
2. 屈服阶段:当复合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一定比例极限时,其应力-应变关系不再呈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
这个阶段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3. 强化阶段:在屈服阶段之后,复合材料的应力逐渐增加,而应变逐渐减小。
这个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但仍然符合胡克定律。
4. 破坏阶段:当复合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其断裂强度时,其结构发生破坏,无法继续承受载荷。
这个阶段的应力称为断裂强度。
二、复合材料拉伸曲线的分析方法1. 弹性模量计算: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的物理量。
在复合材料拉伸曲线中,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直线段的斜率来计算。
一般来说,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高。
2. 屈服强度计算:屈服强度是衡量材料在受到一定应力时是否会发生塑性变形的物理量。
在复合材料拉伸曲线中,屈服强度可以通过屈服点对应的应力值来计算。
一般来说,屈服强度越高,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越强。
3. 断裂强度计算:断裂强度是衡量材料在受到最大应力时是否会发生破坏的物理量。
在复合材料拉伸曲线中,断裂强度可以通过断裂点对应的应力值来计算。
一般来说,断裂强度越高,材料的抗破坏能力越强。
4. 断裂韧性计算:断裂韧性是衡量材料在受到一定应力时是否会发生脆性破坏的物理量。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标准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标准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新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是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拉伸试验则是复合材料性能测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拉伸试验是用来测试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性能表现,通过对材料施加拉伸载荷,来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
而对于复合材料来说,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成分,因此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首先,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一般来说,复合材料试样的形状可以选择为直条形或者圆柱形,尺寸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标准要求来确定。
试样的准备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拉伸试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条件。
包括试验温度、湿度、加载速率等参数的选择,这些参数将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进行试验前,需要对试验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规划,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拉伸试验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试验设备,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以便后续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最后,在进行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同时,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和结论。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是保证复合材料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遵循相关的试验标准和规范则是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我们在进行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时,需要充分考虑试样的选择、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设备的使用以及试验过程的规范性,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希望本文对复合材料拉伸试验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
在各个领域中,高分子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其力学性能是评价其质量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并介绍相关的实验方法和结果。
1. 引言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高分子基体和增强剂组成的材料。
通过将增强剂引入高分子基体中,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因此,对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测试。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
这些实验可以通过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进行。
3. 拉伸性能研究拉伸试验是评估材料抗拉性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拉伸试验机上施加力,我们可以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数据。
研究表明,增加增强剂的含量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4. 压缩性能研究压缩试验是评估材料抗压性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施加压力,我们可以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获得材料的压缩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数据。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增强剂的含量可以提高材料的抗压性能。
5. 弯曲性能研究弯曲试验是评估材料弯曲性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弯曲试验机上施加载荷,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获得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等数据。
研究表明,引入合适的增强剂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弯曲性能。
6. 冲击性能研究冲击试验是评估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冲击试验机上施加冲击荷载,我们可以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获得材料的冲击韧性等数据。
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增强剂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
7. 结论通过对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评估和改进材料的质量和可行性。
拉伸性能、压缩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是评价高分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拉伸试验研究
关键字:复合材料破坏模式应力—应变曲线铺层方向
摘要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材料的研究以及对材料的选用非常关键,本试验旨在测定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材料弹性常数。
针对不同的试件进行实验,得出破坏模式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经过实验以及理论知识的推导可知铺层的方向、加载速度以及固定试件时的拧矩对拉伸强度及材料弹性常数都有影响。
目录
1、引言
2、仿真和实验
2.1、实验材料
2.2、实验仪器
2.3、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和讨论
3.1、破坏模式
3.2、应力—应变曲线
4、结论
1、引言
由两种或两钟以上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原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形成的多相固体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通常将复合材料中比较连续的一相称为基体;其他被基体所包容的相,称为增强相(或增强材料)。
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交接面称为界面。
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同于其组分材料,它往往保持了原材料的某些特点,而通过形成复合材料又可获得强度、刚度、韧性、硬度、耐磨、重量、寿命、耐高温或抗腐蚀等经过改善的性能。
通过控制和调节原材料的种类、形态、含量、配置以及复合工艺等因素,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因此,复合材料是一类可以根据使用条件的要求对性能进行设计的新颖材料。
本文设计了复合材料的单向拉伸实验,用来研究其单向拉伸性能。
2、仿真和实验
2.1、实验材料
本试样按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相关国家标准GB1446-83,
GB/T3354-1999制备。
实验试样不少于三个,图1、表1示出了拉伸性能试样及试样尺寸。
图1 拉伸性能试样
试样1 2 3宽(mm)
44.12
44.12
49.20
厚(mm)
4.48
4.68
5.12
截面面积(2)
206.48
206.48
251.90
铝板到孔距离(mm)
92.10
92.10
85.70
表1 试样尺寸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共20铺层:其中C1-1、C1-2试件0°铺层占50% ,90°铺层占10% ,±45°铺层占40% 。
C3-1试件0°铺层占60% ,90°铺层占10% ,±45°铺层占30% 。
2.2、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为WDW3100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如图2,实验中选取加载速度
5mm/min;电子游标卡尺,如图3,精确到0.02mm;电阻应变仪。
图2 WDW3100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
图3 电子游标卡尺
2.3、实验步骤
(a )检查式样外观,如有孔边缘劈丝和分层,应予作废。
(b )将试样编号,测量试样孔径、宽度和厚度。
测量精度为0.02mm 。
(c )夹持试样,使试样的纵轴与试验机的加载轴保持平行并队中。
(d )以3mm / min 的加载速度连续加载至试样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和试样破坏的最大位移。
3、实验结果和讨论
3.1、破坏模式
图4 拉伸结果
试件拉伸结果如图4所示。
试件由三种复合材料铺层,即0º,90º,±45º三种单层复合材料铺层组成,共20层,但各个试件三种复合材料组成百分比不同。
试件C-1、C-2组成百分比为0º:50%;90º:10%;±45º:40%。
试件C3-1组成百分比为0º:60%;90º:10%;±45º:30%。
三种试件的破坏均为纯挤压破坏,是一种偏安全的破坏形式,这是因为有45º铺层,抑制了剪切破坏。
3.2、应力—应变曲线
(a )拉伸强度按下式计算:
h
b P
⨯=b σ
式中:σ——拉伸强度,Mpa ; b P ——最大荷载,N ; b ——试样宽度,mm ; h ——试样厚度,mm 。
(b) 拉伸弹性模量按下式计算:
310-⨯∆⨯∆=
l
h b Pl
E 式中:E ——弹性模量,GPa ;
P ∆——荷载-变形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荷载增量,N ; l ——引伸计标距长度,mm ;
l ∆——与P ∆对应的标距l 内的变形增量,mm 。
图5 试件C1-1负荷-位移曲线
图6 试件C1-2负荷-位移曲线
图7 试件C3-1负荷-位移曲线
实验试样各力学参量计算结果见下表表2。
表2 试样序号最大力(N)最大位移(mm)抗拉强度(MPa)弹性模量(GPa) 1120609.2358.4 1.48
29746 6.3147.2 1.82
3147368.5458.5 1.43试样序号上屈服力(N)上屈服强度(MPa)下屈服力(N)下屈服强度(MPa) 110718.3351.919819.1747.56
28866.6742.94828540.12
310950.8343.4710922.543.36注:试样1、3拧矩为4,试样2拧矩为6。
4、结论
复合材料破坏模式主要是由于增强叠层形式、各组成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组分间的作用,工艺缺陷、以及试样尺寸所决定。
本实验中的试件只由0°和90°铺层组成时,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挤压剪切破坏,由于剪切以及平行于铺层方向的拉力使得铺层的滑移剥落,而导致材料开始破坏;当试件中除了0°和90°铺层外,还存在±45°的铺层时,试件的破坏模式为纯挤压破坏,是一种偏安全的破坏形式,这是因为有45º铺层,抑制了剪切破坏。
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取决于铺层方式,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在破坏前是线性的;3个方向的铺层都存在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是由两条或多条斜率不同的直线组成。
实际测量时,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无线性段,只能测定正切或正割时的弹性模量。
当计算材料的剪切模量时,要考虑泊松比的影响,而在拉伸条件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泊松比并非不变值,而是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减小的,有时还会出现负的波松比。
波松比的符号取决于增强纤维的铺设方向和顺序,计算时找到实验仪器上对应的横向与纵向变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