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性访谈及其在女性健康行为中的应用_杨文方

合集下载

动机性访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动机性访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动机性访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作者:李苏燕杨秀飞来源:《决策探索》2019年第22期【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动机性访谈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国内关于动机性访谈及其应用的介绍尚不够系统,目前仅有的应用方面的介绍文献也基本限于医疗相关领域。

本文从核心要素、基本过程等方面对动机性访谈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动机性访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的潜在用途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心理健康教育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最早是1983年由美国人Miller提出,并由Miller和Rollnic在治疗酒精依赖患者的经验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咨询技术。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动机性访谈被卫生专业人员用来促进个人健康行为的变化,并帮助个人提高他们的改变动机或对转变的“准备”。

作为一种便捷、实用的访谈工具,目前,动机性访谈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国内关于动机性访谈及其应用的介绍尚不够系统,目前仅有的应用方面的介绍文献也仅限于医疗领域。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关键性问题。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对动机性访谈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实际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个值得社会和相关机构探讨的方向。

一、动机性访谈概述Miller和Rollnic将动机性访谈定义为:“动机式访谈法是一种协作的、目标导向风格的沟通方式,它特别注意改变的语言,被设计用来强化个人对一个具体目标的动机和承诺,通过在一种接纳和至诚为人的氛围下引出和探索这个人自己关于改变的原因。

”动机性访谈法采用了多种理论与治疗模式,如当事人中心疗法、认知治疗、系统理论、自我规范等。

咨询师主要是协助求助者认识到目前潜在的问题,消除他们改变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并非担任权威型角色,而是以同理心了解他们的处境,肯定他们自身的改变意向,营造一个对改变有正面效果的氛围。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摘要: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管理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和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介入方式,发现该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为未来提供实施该教育的建议。

研究认为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为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老年、晚期肺癌、治疗依从性、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影响、建议、重要性、提高、实践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肺癌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患病时的合并症较多,治疗难度也较大。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更是治疗难度最大的一类患者群体。

治疗依从性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合并症等因素,往往存在治疗依从性不足的情况。

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困难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

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提高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和身体功能下降,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往往较低。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并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1.3 研究目的在研究目的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探究动机性访谈在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探究动机性访谈在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探究动机性访谈在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作者:董慧慧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09期摘要:特诊科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探究运用动机性访谈法在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作用。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的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共60例,分成观察组(动机访谈健康教育法)、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法)各30例,开展为期半年的干预。

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空腹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空腹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动机访谈;特诊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终身代谢疾病,当前并无根治方法,需终身与之抗争。

对于糖尿病控制除药物的治疗提升对疾病认知,让患者能提升自觉性,对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动机访谈是以患者为根本,为更好改善患者不良习惯,提升自我效能并控制好血糖,我院将动机访谈运用至特诊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的特诊科糖尿病患者,共60例,分成观察组(动机访谈健康教育法)、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法)各30例,开展为期半年的干预。

两组患者的一般线性资料,如病程、性别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数据两两对比。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为患者拟定教育标准,如糖尿病基础知识,药物控制、血糖自测等等,采用集体授课方式,2周一次,时间约45分钟,持续三个月,之后则进行电话随访,一个月两次。

1.2.2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动机访谈法,具体如下:访谈方案:选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3名,为患者建立档案、培训,1名护士负责10位患者。

访谈方式不局限于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指导,也可以采用电话、微信方式开展。

每一个月每周访谈一次,一次时间约45-60分钟,之后两周一次开展电话及微信的访谈,持续至结束。

访谈内容、方法:访谈包括饮食指导、基础知识、运动方法、药物控制、心理调节、血糖监测。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的概念、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问题和影响因素,以及实施方法与技巧,评估实施效果,最终总结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意愿,促进患者积极参与并遵守医嘱。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肺癌患者对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及效果,为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老年、晚期肺癌、治疗依从性、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方法与技巧、效果评估、总结、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晚期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危害巨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肿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晚期肺癌的治疗也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

1.2 研究目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存在治疗依从性不足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进行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他们对治疗的认识和信心,从而增强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促进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因素及实施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效果,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社会工作概论动机式访谈

社会工作概论动机式访谈

社会工作概论动机式访谈什么是动机式访谈?动机式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简称为MI)由William·Miller和Stephen·Rollnick于1990年代创立并逐渐完善,最早应用于治疗酗酒及其他的物质使用障碍,尝试解决来访者无治疗动机或抗拒治疗等问题。

概括来说,动机式访谈(MI)是一种「以来访者为中心」又「兼具方向性」的助人模式,注重合作与引导,着力培养个体的内部动机与改变决心:当助人者/咨询师熟练运用MI时,会通过探索及解决个案的矛盾心态,并从整体的改变历程出发,依据来访者所处的不同改变阶段,提供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行为,有效提升改变的动机,化解矛盾心态与阻抗,促进健康的行为改变(Miller, W. R., & Rollnick, S.,2012.)。

MI历经三代,也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实证研究,已被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助人模式。

特别是近些年来,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咨询/干预效果的研究,发现共同因素(common factors)对于效果的贡献更大,而共同因素实操化的集大成者,目前就是动机式访谈(Wampold, B. E., & Imel, Z. E.,2015.)。

MI历经三代,通过三十余年的实证研究,已被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助人模式。

MI的应用范畴现已涵盖:心理咨询与治疗、医疗护理、校园教育、社工实务、司法矫治、运动员培养、营养健身以及组织管理等领域。

作为咨询师或者其他领域的助人者,也许我们对以下经历和体会并不陌生:1、“我们明明制定了目标,但是来访者总是变来变去,推进不下去啊....”2、“心理教育好像不难,但水过地皮湿.....来访者吸收的并不好......我该怎么办?”3、“我在使用询证的方法与概念化,为什么却进展不下去呢?我该怎么办?”4、“他/她在上次会谈中谈到,完成家庭作业蛮有把握的,怎么再回来却没做呢?之前的态度好像也变了......”5、“我在引导来访者,但很难让他/她相信其他的可能.....我该怎么办?”6、“我的来访者很健谈,但每次都讲个没完,我该怎么办?打断他/她,发起新的话题?这样做,对方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哎......不这样做,效率好像又不高.....而且,他/她也明确拒绝设定会谈的议题了......我该怎么办?”7、“我的来访者话很少,都是我在找话题.......艰难而尴尬......”8、“我怎么处理来访者的阻抗?”……诸如以上,我们作为助人者/咨询师,无论新人还是老手,无论是自身亲历,还是来自同行们的分享,似乎都不是太过陌生的话题——“这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也许,通过一起探索和学习动机式访谈,我们可以拓展一些思路,储备一些技巧,当融会贯通之后,我们自己就可以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了,同时在实务工作中,也收获了一些应对之法。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在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在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13.034·护理研究·基于CICARE 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在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尹文静 朱蓓 张曙 张浩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编号:YB2015184)作者单位: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尹文静、张曙),门诊部(朱蓓),急诊科(张浩)通讯作者:朱蓓 E⁃mail:zhuyinwj@ 【摘要】 目的 探讨CICARE 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对中青年炎症性肠病(IBD )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的住院治疗的中青年IBD 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观察组采用基于CICARE 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进行服药依从性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2组患者均于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本研究共完成调查118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60例。

干预后观察组服药完全依从率(91.4%)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 <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采用基于CICARE 沟通的动机性访谈有利于提高中青年IBD 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其临床预后。

【关键词】 CICARE 沟通;动机性访谈;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护理【中图分类号】 R 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13-2060-05Application of CICARE communication mode⁃based motivational interview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YIN Wenjing ∗,ZHU Bei ,ZHANG Shu ∗,et al.∗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Zhenjiang 212001,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ICARE (Connect ,Introduce ,Communicate ,Ask ,Response ,Exit )communication mode⁃base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s ).Methods A total of 118young and middle⁃aged IBD patients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llocat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58)and control group (n =60).CICARE communication mode⁃base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was performed to guid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After three months of intervent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omplet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1.4%vs 76.7%,χ2=4.73,P <0.05).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CICARE communication mode⁃base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IBD patients.【Key words 】 CICARE (connect ,introduce ,communicate ,ask ,response ,exit )communication mode ;motivational interview ;young and middle⁃ag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edication compliance ;mental state ;nursing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活动期和缓解期为特征的胃肠道慢性炎症疾病[1]。

动机性访谈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应用

动机性访谈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应用

动机性访谈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应用东梅【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to exercise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60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guidance on exercise therapy.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rovide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body mass index (BMI),exercise compliance and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intervention.Results:FPG,2hPG,HbA1 c,BMI and exercise compliance were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 < 0.05) ;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is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mentality,the scores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total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P < 0.01).Conclusion: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ercis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improve their condi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进行运动疗法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MI.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及运动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PG、2 hPG、HbA1c、BMI及运动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MI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3(019)015【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动机性访谈;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作者】东梅【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3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动机性访谈(MI)是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并克服自身矛盾心理,从而引发患者行为改变的一种指导性、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1]。

动机性访谈在医学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动机性访谈在医学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 浙 江 杭州 3 1 0 0 3 6 )
【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医学卫生;心理学技术 【 中图分类号】 R 4 7 ; R 3 9 5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9 9 6 9 ( 2 0 1 4 ) 0 5 — 0 0 2 8 — 0 3
制, 用 以评 估访谈 人 员是 否 具备访 谈 能力 。
与 自身 的治 疗和 提 高 自我 效 能 。随后 , R o l l n i c k对 动机性访谈 的方法 和技 巧做 出了详细 的阐述[ 5 - 6 t 。目前 , 常用 的访谈技 巧包括 O A R S ( O - o p e n - e n d e d q u e s t i o n s 、
A —a f ir f ma t i o n s、 R- r e le f c t i v e l i s t e ni ng、 S-s u mma r i e s,
1 . 3 访谈 对 象
随着 动机 性访 谈在 医学 卫生领 域 研
究 的不断 深入 , 访 谈对 象从 最初 的酗 酒 、 吸烟 等不 健 康 行 为人 群 , 拓宽 到慢 性病 患 者【 ” ~ 6 1 、 住 院患 者【 ” 9 ] 以 及疾 病高 危[ 娴 ] 人 群 等 。在 国外 , 研究 通 过伦 理委 员 会 的审查 合格 后 , 访谈 人员 方 能根 据研 究需 求 , 从 社 区、 学校 、 医 院 中招 募访 谈对 象 。 在国内, 由于 研究 多
访谈 对 象 、实施 效 果与 评价 指标 等方 面 阐述 动 机性 访 谈 的研 究进 展 。 为今 后深 入研 究提 供参 考 。
1 国 内 外 研 究 现 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综合研究】动机性访谈及其在女性健康行为中的应用杨文方,岳婕(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动机性访谈是从现有的心理疗法模式和行为转变理论中提炼出的一种原理和方法,是建立在人们之间平等的基础上,应用特殊的技巧和策略,以咨客为中心的咨询服务模式,其是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

目前在卫生保健领域,该技术在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的应用受到关注。

该文回顾了动机性访谈的概念和技术,及其在女性健康行为中的应用,期望为医疗保健工作者提供促进女性患者行为转变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行为转变;女性;卫生保健[中图分类号]R 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293(2008)04-0374-02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m o t i v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i e w i n g i n f e m a l e h e a l t h b e h a v i o r sY A N GWe n -f a n g ,Y U EJ i e(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X i 'a n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a n x i X i 'a n 71006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M o t i v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i e w i n g (M I )i s a n a m a l g a m o f 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t e c h n i q u e s d r a w nf r o m e x i s t i n g m o d e l s o f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a n db e h a v i o rc h a n g e t h e o r y .M I i s r e g a rde d a s a n e g a l i t a r i a n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o r i e n t a t i o n ,a c l i e n t c e n t e r e dc o u n s e l i n g s t y l e t h a t m a n if e s t s t h r o ugh s p e ci f i c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 s t r a t e g i e s .I t i s a b e h a v i o r c h a n g e s k i l l t h a t u s e s w i d e l y i nt h e 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A t p r e s e n t ,i nt h e h e a l t hc a r e f i e l d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M I i n h e a l t hb e h a v i o r a n d h e a l t hs t a t u s i s c o n c e r n e d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o v e r v i e wo f M I ,i n c l u d i n g i t s c o n c e p t ,s t r a t e g i e s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f e m a l e h e a l t hb e h a v i o r s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t e c h n i q u e r e f e r e n c e s i np r o m o t i n g b e h a v i o r c h a n g e o f f e m a l e p a t i e n t s f o r h e a l t hc a r e w o r k e r s .[K e yw o r d s ]m o t i v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i e w i n g (M I );b e h a v i o r c h a n g e ;f e m a l e ;h e a l t hc a r e[收稿日期]2008-04-23[作者简介]杨文方(1971-),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女保健和生殖健康的研究。

动机性访谈(m o t i v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i e w i n g ,M I )是在1983年由M i l l e r 首次提出的,并于1991年由M i l l e r 和R o l l n i c k 对其进行了更充分的论述。

如今M I 在发达国家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成为行为转变的主要技术之一[1],特别是应用于成瘾者治疗领域。

然而,这项技术目前在另一方面的应用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即将公共卫生学、健康心理学和专业医学的部分知识与M I 相结合应用于其它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并将动机性访谈从心理疗法纳入到了卫生保健的范畴[2]。

现回顾M I 的概念和技术及其在女性健康行为中的应用,以期为保健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促进患者行为转变的技术参考。

1动机性访谈的概念与技术1.1动机性访谈的概念在发达国家,早期疾病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对健康有威胁的行为,其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咨询协助患者进行行为转变是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动机性访谈是从现有的心理疗法模式和行为转变理论中提炼出的一种原理和方法。

一般认为M I 是建立在人们之间平等的基础上,应用特殊的技巧和策略,以咨客为中心的咨询服务模式。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咨客找出其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矛盾情感,这对处在行为转变初期的个体显得非常有效。

在医疗保健领域,M I 强调以患者(咨客)为中心,认为参与访谈双方的人际关系对访谈效果有重要影响。

患者是访谈的主体,医生及咨询师要尊重其思想和情感,运用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方法,营造友好的、支持性的氛围和干预环境,唤起患者行为转变的愿望、制定行为转变方案并付诸努力,最终达到转变之目的。

劝说患者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并非易事,改变咨询的方式才能够改善这种医患体验[3]。

仅仅是告知人们的某些行为对健康有危害时,并不足以转变其行为。

在以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健康教育者常常告诉患者继续某种行为的危险性,或者听从劝告而改变行为的益处。

然而这种以提供建议为主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在行为转变方面收效甚微。

而在动机性访谈中,这种建议以一种更加中立的方法提出,并且要求患者自己思考并解释这个方法。

患者如果从自己内心开始相信医生及咨询师所说的不仅有价值而且可以做到时才会做出转变[4]。

维持变化并非易事,而且成功的转变往往需要多次的努力。

转变的抉择会微妙的与其它行为保持平衡和关联。

医生及咨询师能够协助患者权衡转变的价值,并且设立现实的目标,但最终必须是患者本人自己决定是否要转变以及如何做出改变。

由于患者往往对转变感到矛盾,因此,对于善意地努力劝告其这样做或者那样做的方式很敏感。

抵触和拒绝是常见的反应,但是如果医生引用来自患者转变的实例而不是强迫患者去做出转变,这些问题就能够被克服,其效果也会得到改善。

M I 的医师主要依靠反应性倾听和正面的鼓励,运用中立而好奇的语气,让患者毫无防备和顾忌地叙述自己在观念、信仰或行为上的矛盾心态。

只有当患者自己先说374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Wo m a n a n dC h i l d H e a l t hR e s e a r c hV o l .19N o .42008 出其对自己情况的理解或者克服障碍进行转变的提议时,医师才能为其提供信息和建议。

从事M I的医师不应该预先为患者提供解决方法,而应让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评价自身的风险和利益,最后说服自己进行转变。

当然,更理想的方式是由患者自身而不是医师来论证是否需要进行转变以及描述转变行动的计划和过程。

1.2动机性访谈的技术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患者经常处在一种改变与不改变的矛盾情感中,这也是行为转变意向阶段的主要心理特点。

因此,采取相应的访谈策略,避免访谈过程陷入说教而产生抵触情绪是整个M I咨询的关键。

M I的主要核心技术包括询问、告知和倾听。

询问包括问题的应用。

询问时注意小心选择用词、合适的时机及语调,而且常可引出对方反应的那些模棱两可和矛盾的话语,使患者更积极地参与到谈话中来。

告知包括提供信息、忠告、反馈,或是给出实例。

重点注意清晰明了、有理有据、目的明确,符合患者的需求可能成功地有效利用时间以及减少抵触的可能性。

倾听包括听到患者的叙述以及确保理解其含意。

医生及咨询师适度作出反应,有时通过入神或沉思地倾听表达对患者的理解,而使患者能建设性地参与进来。

2动机性访谈在妇女保健领域的应用2.1孕期吸烟及酗酒行为转变M I在吸烟和酗酒[5-6]行为的改变试验中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特别是M I在阻止孕期吸烟[7]及预防产后复吸的试验[8-9]中产生了显著性效果。

接受M I方式干预的孕妇戒烟的信心增加明显,而吸烟的诱惑感和抑郁的程度均有所降低,且与吸烟行为的转变阶段无关。

特别在低收入的孕期吸烟妇女中应用时,成效比更为明显[10]。

2.2女性性传播疾病高危行为的控制C a r e y等(1997年)将具有艾滋病毒(H I V)感染风险的102名妇女随机分配到以M I为基础的治疗组及对照组。

参与M I治疗的妇女8~13人为1组,接受4次、每次90分钟的干预治疗。

由两位接受过训练的临床医学专家实施的干预治疗包括:诱导其陈述自身动机、概括H I V感染的风险以及行为反馈。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对H I V和其危险度以及采取安全性行为目的的了解更加深入,且进行无保护性行为的人数减少。

C a r e y等(2000年)以102名低收入妇女为研究对象重复了第1次的研究。

M I干预组的人群对于H I V更加了解,且其减少具有感染风险行为的意图更加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