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与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短波电台的天线接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

短波电台的天线接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

短波电台的天线接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短波电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和军事领域的无线电设备。

在建设和运维短波电台时,天线接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短波电台的天线接地和电磁兼容性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探讨短波电台的天线接地问题。

天线接地是指将天线系统的地面部分与实际地面有效连接的操作。

它的目的是确保天线的稳定工作和电磁辐射的有效传导。

在进行天线接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选择地点:选择一个离电台主体足够远的地方来进行天线接地,以减少电磁辐射对电台设备的干扰。

同时,选取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土壤,并远离高压电缆和其他干扰源。

2. 构建合适的接地系统:接地系统包括平面接地、垂直接地和套筒接地等。

平面接地可以采用金属网格或金属片来增加接地面积;垂直接地适用于较低频率的天线系统,通过将导体垂直埋入土壤中实现接地;套筒接地则是将导体埋入深地,增加接地电阻。

3. 规范接地导线布线:接地导线的布线应短而直,并尽量远离其他电缆和设备。

这样可以减少电磁干扰和传导损耗,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其次,我们来讨论短波电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电磁兼容性是指不同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相互协调工作,而不产生干扰或受到干扰。

要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资源分配合理:合理规划和分配电台所使用的频率和功率,避免与其他系统的干扰。

这可以通过频谱规划和频率协调来实现。

2. 信号调理技术:利用信号调理技术来降低电台的杂散辐射和接收干扰。

通过使用滤波器和放大器等设备,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调制和解调,提高信号质量和干扰抑制能力。

3. 地线和屏蔽:使用良好的接地系统和屏蔽技术来减少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适当加强设备的屏蔽和接地,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的产生。

4. 设备布局优化:合理布置设备,减少互相之间的电磁辐射和敏感度。

将敏感设备与可能产生干扰的设备相隔一定距离,并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

探究中短波天线电磁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

探究中短波天线电磁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探究中短波天线电磁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作者:罗士伟刘依卓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2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进行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实现了更加快捷的效果。

而广播电视所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中短波传输的发展与应用时间较长,相比长波传输,中短波传输更加稳定,并且传输成本较低,其灵活性较强。

但中短波传输天线会对其周围的电磁环境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带来一些危害。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中短波天线的电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对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中短波天线; 电磁环境; 影响与应对措施电波的传输在传统的无线电报的应用中所使用的多为长波传输,其在传输距离上所能够实现的通信频谱资源方面有着较高的局限性,但长波传输必须要具备较为精良的设备并且成本极高,设备较为昂贵,同时长波传输的波束定向在远距离的传输过程中受一些自然因素影响而导致功率损失的情况较为严重。

所以通过实际的研究与应用,中短波逐渐的取代了长波传输。

中短波传输具有设备组合灵活、成本较低、传输稳定、使用方便和传输距离上的优势和特点,由此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1]。

但中短波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以及对电子设备的干扰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中短波天线电磁辐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一般来讲,中短波天线电磁辐射环境的对不同生物的效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较大强度的电磁辐射会使生物效应产生致热性,而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则只是致使生物的局部表面产生一些场强感应。

依据当前关于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上的影响与损害的研究数据显示,具有高强度的微波在长时间的辐射过程中会使生物的眼部玻璃体出现水肿的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病变,产生白内障。

而且电磁波辐射还会使生物血液当中所含有的白血球总数产生波动,淋巴细胞当中的血小板含量也会明显降低,并且还会使生物体的抑制抗体以及免疫球蛋白形成量严重下降,同时其心血管系统也体现出心率的不正常变化。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发表时间:2018-11-13T18:48:06.0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胡畅[导读] 摘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技术的发展使中短波广播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新机遇。

(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六四五台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技术的发展使中短波广播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新机遇。

在中短波广播发射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的现象非常的明显,也正是由于这一现象,严重地阻碍了中短波广播发射的发展进步。

因此加强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的研究和分析,是探索抗干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当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最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干扰发射;研究;进步发展引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进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当前的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融合,导致了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地激烈。

在现阶段,中短波广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加强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问题的不断研究,分析原因,探索出抗干扰的有效措施。

1对中短波广播及电磁干扰的认识1.1中短波广播的发展现状中波和短波广播具有覆盖范围广,低成本的优点。

一般来说,发射台、站的覆盖范围广,其发射成本和接收成本普遍较低,收听方便,吸引了大量听众,特别是在重大灾害性的时候,中短波广播发挥着非常具大的作用。

但中短波广播的缺点相对其它广播来说也很明显。

用于中波和短波的广播,采用调幅方式。

在传输过程中,它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影响其传输的品质。

中短波频率的边带相对较窄,频率资源的过度占用使得中短波广播中相同频率和相邻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较为严重。

影响终端的收听效果,也严重影响了中短波广播的下一步发展。

此外,大多数中短波发射台站都配备了自动监控系统,但广播发射台站的电磁干扰比较严重。

这对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与防护

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与防护

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与防护唐章宏;王群;冀志江;施楣梧【摘要】随着城镇密集度越来越高,大功率电磁辐射设备如大功率中短波天线不可避免的与建筑越来越近,因而对室内的电磁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通常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健康效应)和干扰其他电磁设备而造成严重后果(电磁干扰)。

针对大功率中短波天线造成的电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一套远场条件下电磁辐射的预测方法并成功预测了一个典型大功率中短波天线群附近的拟建项目区域的电磁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针对拟建项目的电磁防护方案。

%A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becomes higher in cities and town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quip-ment with high-power, such as high-power medium-short wave antenna are more close to buildings which results in intensified pollution to the indoo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The harm caus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ually includes harm to human health (health effect) and interfering to other electromagnetic devices and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t of far fiel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ediction method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caused by the high-power medium-short wave antenna and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a typical superpower shortwave antenna group which is close to a planned building. Based on this,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program is proposed for planned buildings.【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4(000)0z1【总页数】6页(P79-84)【关键词】中短波天线;方向图;电磁环境;等标污染指数;电磁防护【作者】唐章宏;王群;冀志江;施楣梧【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 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7为估算辐射体对环境的影响,HJ/T 10.2 -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给出了典型的中波和短波发射台站发射天线对环境辐射的电场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1],运用该公式计算天线远场的电磁辐射时,需要有发射天线高度因子、发射天线垂直面方向性函数等准确参数。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探讨中短波广播是一种重要的国际信息传播方式,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发射台的高功率发射和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也会给无线电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电磁干扰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首先,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干扰无线电通信: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工作在较高频率上,当距离较近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如无线电对讲机、对空通信设备等)处于同一频段时,发射台的高功率发射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干扰,影响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2.干扰其他电子设备: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当距离较近的电子设备(如电视机、无线路由器等)处于同一区域时,其正常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表现为图像花屏、声音失真等问题。

3.对无线电监测和导航系统: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高功率发射可以对无线电监测系统和导航系统产生干扰,影响其对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进而降低监测和导航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1.频率规划和协调:在规划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频率资源时,应考虑到其他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频率使用需求,避免频率冲突和互相干扰。

同时,协调发射台与周围无线电设备的频率使用,确保频率资源的合理利用。

2.发射功率控制:可以通过降低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发射功率,减小其对附近无线电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

发射功率控制的实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进行调整。

3.技术改进和优化:发射台可以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减小发射信号中的带外功率,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抗干扰能力,提高发射台对周围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

4.设备防护和屏蔽:可以通过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进行合理的物理屏蔽和防护设计,减小其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例如,在发射台周围设置适当的屏蔽墙或屏蔽罩,有效地限制电磁波的辐射范围。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中短波广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

而中短波广播受电磁干扰的现象较为明显,严重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积极分析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现象,探求抗干扰的有效措施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抗干扰;措施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计算机技术逐渐趋向融合,各种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中短波广播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因此,为进一步发展中短波广播,我们就必须分析其受干扰的原因及方式,并不断探索加强其抗干扰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对中短波广播及电磁干扰的认识(一)中短波广播的发展现状中短波广播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廉的优势。

一般而言,一个发射台可以覆盖的范围就已经较为广泛,其发射成本和接收成本都普遍较低,且收听较为方便,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听众,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但相对的,中短波广播的缺点也较为明显。

主要是中短波广播多采用调幅方式,在传输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进而影响其传输质量;频率资源的过度占用使得中短波广播中同频、邻频间的相互干扰较为严重,在影响收听效果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短波广播的下一步发展。

此外目前大部分中短波发射台都配置了自动化、自台监测等系统,但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比较严重,这也对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的影响较大,很容易造成取样信号异常、出现误告警误动作等情况,还形成了新的干扰源。

(二)电磁干扰的基本内容电磁干扰可分为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两类。

辐射干扰即指干扰源通过空间造成其信号对另一个电磁网络的干扰;传导干扰即指一个电磁网络上的信号通过导电介质而干扰到另一个电磁网络。

一般情况下电磁干扰以辐射干扰的形式发生的情况较多。

产生辐射干扰时的电磁干扰源又可以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两类。

其中,自然干扰源主要是指大气层、地球外层空间等存在的自然噪声;人为干扰源则是指各类电磁能量装置所产生的电磁能量干扰。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THE TRANSMISSION 传 输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张俊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中波转播台)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冲击着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地发展,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作为传统传媒行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面临的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磁干扰是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受到的主要干扰类型,也是影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进一 步发展的重要问题,急需针对电磁干扰问题进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此,本文对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其产生的电磁干扰
问题原因较为复杂,自然因素、人为因 素的作用,均有可能引发电磁干扰,造 成中短波发射台信号发射稳定性降低, 影响实际使用效果。宇宙射线、太阳射 线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造成电磁干扰,影 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正常运行。而人 为因素导致的电磁干扰则主要是指在中 短波广播发射台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 人为发出的电磁波干扰导致的一些杂波 出现,影响了中短波广播发射台运行的 稳定性。另外,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型传播技术在为中短波广播发射技术 升级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外,也会在技术 应用过程中对中短波信号传输过程产生 一定影响,这些都是中短波广播发射台 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电磁干扰问题 产生的根本原因。 3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类型的 相关分析
236
控机、编程控制器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 信号不稳定,进而对中短波发射机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 一定情况下,编程控制器错误发出指令, 会导致中波发射台的运行状态无法得到 调控,使整个电路中出现感应电流,进 而引发电磁干扰问题。
3.3 线间耦合干扰 线间耦合干扰也是中短波广播发射 台电磁干扰的一种常见干扰类型,具体 的线间耦合干扰又有以下三种具体表现 形式:一是电感性耦合干扰,二是电容 性耦合干扰,三是电磁型耦合干扰。这 三种线间耦合干扰方式在具体表现上存 在一定的差异,但其产生原因均相同, 都是由耦合干扰引发,尽管耦合干扰的 诱发因素不同,但是耦合干扰下,电路 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造成中短波发射 台无法正常运行,信号传输稳定性大大 降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3.4 地面干扰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地面干扰主要有 杂波干扰和谐波干扰两种电磁干扰表现方 式。如果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在运行过程中 出现了地面干扰问题,其输出的信号清晰 度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地面干扰还会引 起强度较高的中短波信号杂音,会对中短 波广播发射台的信号质量产生影响,进而 引发变频器或者其他功效较高的广播发射 设备出现异常运转,或者是信号传输失误 问题。地面干扰引发杂音会一直伴随着中 短波信号传输到用户端,对用户接收广播 信号内容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4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的有效应 对措施和方法 4.1 应对共模干扰的方法和措施 共模干扰是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 干扰的主要类型之一,通常情况下会采 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应对共模干扰。一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应对方式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及应对方式
THE TRANSMISSION
传输
摘 要:现代广播电台电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发射信号过程中的电磁干扰 问题就不可忽视。本文着重介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产生电磁干扰的一些具体内容,如信号产生的干扰、线路与线路之间的耦合作 用产生的干扰、自动控制系统里一些元器件以及编写程序时产生的问题等。然后,根据干扰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主要 对抵抗共模产生的干扰、抵抗线间耦合效应造成的干扰、常态干扰的应对方法做出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应对方式
工作效果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 是对于某些信号产生以及传输设备来讲, 噪声的强弱会使信号产生波动,也会随 掺杂进到有用的信号里,但由于噪声是 不可以完全避免的,所以要对噪声信号 进行屏蔽处理,20 世纪末期发明的电子 降噪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在之后的研究中本文也会对噪声干扰 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于中 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这个问题困扰 了人类许久,所以已经有很多专家研究人 员对它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查阅文献,我们了解到造成电磁干扰 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雷电、太阳 射线等自然原因;另一类是其他信号、编 写的程序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电磁感 应或者一台设备中不同部件间的电磁感应 等人为原因。由于人为干扰对电磁波的影 响较为严重且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干扰具 有随机性,人为可控性不是很强,所以接 下来主要探讨的是第二类产生电磁干扰的 原因。根据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 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电磁干扰是不可能完 全避免的,它始终存在,但可以通过一些 手段对电磁干扰问题加以限制和改善,以 提高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发射信号的质量。 2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的类别 2.1 控制系统中的编程干扰 随着现代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中 短波广播发射系统也运用了自动控制系 统进行控制,该系统可对信号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与防护措施
作者:胡金斌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5期
摘要:观察社会发展趋势不难发现,高科技运程已经成为了全民发展的定向目标。

同时以需求因素为带动力,国内建筑行业也正处高速上升趋势中。

综合状态下,一旦建筑物达到一定密集状态,便有可能会加重电磁辐射污染状况。

故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科学原则,笔者特此以大功率为基底条件,对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和相对防护内容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当技术人员将调整目光放置到天线的电磁辐射中后,为了确认辐射影响因素及作用区,需要技术者明确天线高度及指向的详细信息。

但现实中获取天线参数并非易事,且参数误差会影响辐射范围及作用程度的判定,故需要在技术基础上加以预测方法,以获取阶层磁场强度和具体值。

而后将完成计算的值加以调节后即可设定相对措施,因此本着有效防护的原则,细化参数计算开展预测具备必要性价值。

一、预测所需数据的分析和计算(电场强度、电流幅值)
在开展对电磁环境的综合预测过程中,电场强度是必须确认的实际量内容。

在大功率中波广播中发射装置配套形式较多的是单塔天线,且高度基本都在0.3λ与0.5λ之间。

从常规配置特征中观察可知,单塔天线与平面层的相对位置基本都处于垂直状态中且不难分析其设置目的,垂直状态下波动能量可集中释放于地层中,减少空间流向基数,故采集计算信息可从地层电场强度入手。

而短波天线反射过程的主作用区集中于电离层,作用形式也基本为天波发射远离地场和实际空间。

因此在确认短波天线归置点时,形式要确认为偶极天线,发射装置要尽可能冲向天空,与地面相对角度保持仰角尺度。

该形式的确立要求判断过程必须使用负镜像天线作为手段,将地面设立为主区描述地层辐射变动影响。

同时,因短波天线装置内部置有反射器,在反射器和天线的作用能度在同一层面上,且方向一致力度可互相制衡的情况下直接区分计算即可。

而当两者处在反向状态下则不存在制衡状态,故无需区分直接计算短波的强度值皆可。

确认强度推算形式后,可针对电流幅值走向细化包含的参数项目。

以大功率中短波广播为例,常规测量内容包括辐射功率、变换器尺寸和引入率,此为基础推算参数可完善计算过程。

但天线辐射的主作用区在空间范围中,且远场状态下电场强度会干预辐射,因此远场条件下需在参数中加入电场强度信息。

二、预测内容和对应防护措施的分析
(一)预测内容
为了保证预测理论的真实性和可用性,笔者特查阅了真实天线发射台数据加以整理。

查阅内容包含四项天线内容(短波2、中波2),短波方向的基本参数位置以①常规运程频率、②阶段发射物理量和③变换器作用物理量为标准顺序。

短波1排列量①3~6兆赫②120千瓦③60米;短波2排列量则为①81~12兆赫②120千瓦③30米。

中波方向的排列模式同上,中波1测量参数为①0.6~0.8兆赫②50千瓦③150米,中波2为①0.6~0.8兆赫②200千瓦③180米。

经数据集合分析可知,常规状态下排放的天线,其空间污染指数最多可达1,但越靠近发射区污染指数就越高,且该趋势与发射方向的变动呈叠加递增状态,故为了减少生存区受辐射影响程度,必须抑制辐射传播现状。

(二)以递进现状为主配装防护措施
1.控制电磁辐射源
就当前的广播天线技术能度而言,要实现不影响发射工作仍可规避内辐射风险明显不太可能。

整体移除无法做到但少量规避已被应用,现今市面上许多的天线配置都设置了滤波装置,从效用中看其屏蔽功能有明显作用,具备控制电磁辐射源的能力。

2.切断其传播的路径
滤波装置作用程度有限,但可在其基础上加以路径阻拦以达到双重效果,具体可利用电话接线等固定信号接收装置,调整整体布局后明确传播路线,减少路径交叉叠加影响力。

对于光缆等大型线路,在无法移动布局的情况下可置于土层中,利用物理介质切断辐射影响。

3.保护受辐射对象
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层出不穷,而社会也依靠着这些高科技设备提升发展效率,就如同广播天线等信号发送装置早已无法脱离社会,而且电磁辐射无实物形态且肉眼无法观测,因此在生活工作中无法及时对辐射现状作出反应。

但无法预测不代表不能预防,因此对于在辐射作用区工作的人们可选择配置基本防护装置,例如穿戴防护服,于工作区安放电波隔离设备等,由此将人群活动区内的辐射危害降到最小。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尽量控制发散装置的辐射能度,用根源抵抗的形式减小排放量。

地区部门要加紧对工厂和居民区的防辐射意识培养,在创建意识的情况下利用群众的主动因素减小辐射影响力。

三、结语
广播天线是支撑广播通讯的必要桥梁,是社会进程中无法替代的设备存在。

但即使人类社会必须要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也不能忽视设备反作用对人群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此笔者认为,在保证广播天线的数量基础上,对电磁辐射进行预测和针对防护可有效改善这种矛盾局面。

参考文献:
[1]唐章宏,王群,冀志江,等.大功率中短波广播天线电磁辐射的预测与防护[C].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2013.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0二二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