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

陈鹤琴的教育故事摘要:一、陈鹤琴简介二、陈鹤琴的教育理念1.活教育2.儿童本位3.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三、陈鹤琴的教育实践1.创办幼儿园2.推行家庭教育3.开展乡村教育运动四、陈鹤琴教育故事案例1.关注儿童个体差异2.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3.激发儿童创造力五、陈鹤琴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1.注重素质教育2.提倡亲子互动3.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正文:陈鹤琴,我国著名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故事,不仅展现了其人格魅力,更体现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简介陈鹤琴,189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家。

他曾留学日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陈鹤琴主张“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

他提倡“儿童本位”,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尊重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陈鹤琴的教育实践陈鹤琴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其教育理念。

他创办了幼儿园,推行家庭教育,开展乡村教育运动,旨在让更多儿童接受优质教育。

陈鹤琴教育故事案例在陈鹤琴的教育实践中,他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

他曾讲述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在课堂上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陈鹤琴通过观察发现,这位小朋友对昆虫非常感兴趣,于是他利用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投入到学习中,最终这位小朋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陈鹤琴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陈鹤琴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其次,提倡亲子互动,有助于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最后,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陈鹤琴的教育故事充满了智慧和热情,他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陈鹤琴的教育实践活(2篇)

陈鹤琴的教育实践活(2篇)

第1篇一、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 全方位教育观陈鹤琴认为,教育应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他主张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劳动技能。

2. 生活教育观陈鹤琴强调,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关注幼儿的生活体验,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

他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现代教育观陈鹤琴主张,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注重幼儿的自主发展。

他提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陈鹤琴的教育实践1. 幼儿园创办与实践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在幼儿园的创办过程中,他亲自担任园长,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模式。

2.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陈鹤琴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主张将游戏、劳动、生活、自然等元素融入幼儿教育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成长。

3. 教育研究与实践陈鹤琴重视教育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幼儿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教育培训与推广陈鹤琴致力于幼儿教育人才的培养,举办了许多培训班,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他还积极推广幼儿教育理念,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幼儿教育。

三、陈鹤琴的成就1. 丰富幼儿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教育实践为我国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模式陈鹤琴在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实践,为我国幼儿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他的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 培养大量幼儿教育人才陈鹤琴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教材等方式,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4. 提高幼儿教育地位陈鹤琴致力于提高幼儿教育地位,使幼儿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教育启示陈鹤琴心得体会

教育启示陈鹤琴心得体会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本位,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是独立的生命体,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

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儿童。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2.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情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

3. 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认知需求,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认知能力。

二、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陈鹤琴先生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以下是我对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1.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2. 父母要关注儿童的成长需求。

父母要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3. 父母要积极参与儿童的教育活动。

父母要积极参与儿童的教育活动,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三、注重实践,提高教育质量陈鹤琴先生主张教育要注重实践,认为实践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我对实践教育的一些思考:1. 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实践,了解儿童的实际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儿童,才能制定出符合儿童实际需求的教育方案。

2. 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陈鹤琴名著读书笔记摘抄(3篇)

陈鹤琴名著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陈鹤琴(1892-1982),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活动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对陈鹤琴的名著进行摘抄,以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二、陈鹤琴名著摘抄1.《活教育》《活教育》是陈鹤琴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分为三篇,分别阐述了活教育的理论、实践和评价。

(1)活教育的理论陈鹤琴认为,活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其核心是尊重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活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儿童中心论:陈鹤琴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儿童展开。

②生活教育论:陈鹤琴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应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③自然教育论:陈鹤琴认为,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

④游戏教育论: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应充分利用游戏,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2)活教育的实践陈鹤琴在《活教育》中详细介绍了活教育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程设置:陈鹤琴主张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和兴趣设置课程,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②教学方法:陈鹤琴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

③教育评价:陈鹤琴主张以儿童的发展为评价标准,关注儿童的综合素质。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陈鹤琴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为三篇,分别探讨了家庭教育的理论、实践和意义。

(1)家庭教育的理论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

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亲子关系论:陈鹤琴强调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②情感教育论: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爱心、同情心等情感素质。

③道德教育论:陈鹤琴主张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
康 与 心 理 健康 的 统一 。 家 长要 承 担起 培 育 “ 家栋 粱” 重 任 , 重 培 养 孩 子 的人 文 素 质 、 国精 神 , 其 成 为 全 面发展 的人 。 国 的 注 爱 使
关 键 词 :陈鹤 琴 ; 家庭 教 育 ; 文教 育 ;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教 育 ; 面发 展 人 社 全
c n u ’ c al n e n e t fq ai d c to n d c to n s caitve b uth n ro ig a e I s ’ e t r S h l g s a d t sso u ly e u ain a d e u ai n o o i l iw a o o o rds r c . fi int y e t s t r if r e n m p o e r al e no c d a d i r v d ge ty,i l ly b h n he r q ie n ft e tme n a o c o ls e h a y twi a e i d t e u r me to i s a d c n n ta c mp ih t e v l h h d t fe u ai g p o l fn to a e as a c . Che — i ’ e r n fmiy e u ai n i u o nt ’ au be u o d c tn e p e o ai n lr n is n e y n He q nS t o o a l d c to so rc u r Sv l a l h y y we l .Th s p p ri to u e ta d p it u m p ra te lg e me t ot e c re trf r o a i d c to at h i a e n r d c s i n on s o ti o tn n ihtn ns t h u r n eo m ffm l e u ain. y Fa l d c to ho l e e h sz d a al g . T e s e i c,e h sss o d b ad o h n t fe u a miy e u ai n s u d b mp a ie te ry a e o b p cf i mp a i h ul eli n t e u i o d c — y t e p e a d f se n h ae t , a d t e i tg ai n o h sc lh at n n a e lh. Pa e t ho l n i p o l n o tr g t e t ln s n n e r t fp y i a e lh a d me tlh at ng i h o rn s ud u — s d ra e te m iso fc liai g t a e t ft e c u t , utv t h h l e S h ma i uai e tk s i n o u t tn he tln so h o n r c li ae te c i h v y drn’ u n t q lt y y,p t oim n a r ts a d i ltt e b c me a lr u d d v lp u tp ro s e m e o l—o n e eo n a e s n , h K e r : Ch n He q n;f mi d c to y wo ds e ・i a l e u ai n;hu ns d c t n; e u ain o o i l tve b u o o r ds y ma ite u ai o d c to n s cai i w a o th n ro i— s g a e;a lr u d d v lp n rc l o n e eo me t ・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心得

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心得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以及儿童教育专家。

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志向,他将培养民族幼苗视为己任,深信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因此,他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和“一切为儿童”的口号。

陈先生一直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对待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孩子,应该采用优秀的教育方法,从小培养他们的体德智三育。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他把“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的基本原则,即“做人,做某人,做现代某人”,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著作《怎样做小学教师》,深受启发。

陈老的教育思想并非高不可及的大理论,而是源自于他一生的工作经验和思考的精髓。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陈老所提出的每一条箴言都是从微小处入手的。

从排队到礼貌的训练,从教室布局到桌椅摆放,陈先生都极其细致地要求每一个细节。

例如,他对教室展板的高度要求既美观又便利,对教室门的吱吱呀呀的响动也给予了重视。

他的“爱生”理念融入了他的教育思想之中。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许多细节:从教室讲台边和橱柜角的护边,到教室门上的防护包边,再到我们积极倡导的六项儿童礼,这些都是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具体践行。

小中见大,见微知著。

无论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担任教师,都不能忽略细节,忽略最微小的根本。

从微小处入手,切实做好每一个点滴,这也是一种功德无量。

第2篇:体育组陈老师读书心得读书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某某。

在学生眼中,教师能够与他们平等交流,使他们的心理获得一种平衡感。

这样的教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

学生们愿意与我建立亲近关系,常常向我倾诉内心烦恼和困难,我因此与学生保持着频繁的交流,这无疑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途,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异议。

然而,爱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令人愉快的旅程。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文学家,她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以及个性化教育。

陈鹤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她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陈鹤琴看来,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美德。

陈鹤琴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她主张通过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她看来,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陈鹤琴提倡在学前教育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陈鹤琴强调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她认为,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陈鹤琴主张进行个性化教育。

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陈鹤琴看来,个性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发扬陈鹤琴的优秀教育传统,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为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

陈鹤琴《家庭教育》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

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辈子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陈鹤琴先生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更重要的贡献。

他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了他从事的幼教事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

陈教授为了配合幼儿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需要,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玩具与教具。

陈教授为了丰富儿童的知识,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如:《中国历史故事丛书》、《小学自然故事丛书》等。

他所编辑的儿童读物。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活泼,图文并茂。

他还为幼教、小教界主编了多种辅导性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与《新儿童教育》等。

陈教授为了推广与普及关于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创办与领导了中国幼稚教育社、中华儿童教育社,通过学术团体的活动,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进行了辅导。

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家庭教育》一书用语通俗易懂,所举事例丰富、真实,所提教育原则可操作性强,称得上是一本家庭教育实用手册。

陶行知于是说:“在这书里面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

”叙言本书正文共13 章,另含5 篇叙言及7 篇附录。

第一章论述“儿童的心理”,强调家庭教育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第二章,讲述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原则。

第三章至第十二章提出了教导孩子的一百零一条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陈鹤琴(1892-1982),中国现代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
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东南大学教务长,1923年创立南京市
鼓楼幼稚园兼任园长,1927年任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第二院院长
等。 家庭教育是陈鹤琴进行儿童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
域,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是根据对自己的儿子几年的观察研
究,同时吸取别人教育子女的经验教训而写成的。其中提出了101条
原则,涉及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下择要点作一初步介绍。

一、 家庭教育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作用
他认为,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奠
基的作用。人在七岁前,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打
下了基础,基础打得不好,健全人格就难以建立。

二、 家庭教育的内容
他认为,家庭虽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父母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
作者,但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却是很多的。在儿童的身体健康方
面,家长需要培养训练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穿衣、刷牙、洗脸、
饭前洗手、午间睡觉、吃饭定量、便溺有定所等等。还要让孩子参加
游戏锻炼身体,创造条件让他们画图、剪图、穿珠、浇花、玩沙等,
不要随意地恐吓他,或随便打骂。
在品德教育方面,他主张要教以下9条:
1、 教孩子心中有他人
2、 教孩子有同情心
3、 使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习惯
4、 教育孩子对人有礼貌
5、 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
6、 教育孩子要诚实
7、 教育孩子不可强横霸道
8、 教育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9、 教育孩子爱父母、爱别人
在智育方面,陈鹤琴不主张让孩子过早的读书写字,而要求从孩
子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让孩子增长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丰富
生活常识,开阔眼界,激发求知欲望等。具体要求是:

1、丰富孩子的生活常识,增进生活经验。
2、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支持孩子的探索。
3、鼓励孩子的好问精神,激发求知欲望。
4、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和环境,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家庭教育的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要对孩子多鼓励,多赞许,少责骂或殴打。
2、以身作则。小孩子好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就要合乎规范。
3、及早施教。幼儿的可塑性很大,及早给予良好的教育,可使
孩子受益终身,反之则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

4、严格要求。父母可以爱孩子,但不能溺爱,迁就放任,这样
会害了孩子。

5、教养态度一致。家庭中的成人教育态度要一致,不能有偏爱,
或一个提出这种要求,一个提出另一种要求。有的要求严格,有的放
任自流,这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

6、宽严适度。过于严格和过于宽容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
应把握适中的尺度。

7、责罚要慎重。孩子有过失,家长可以用责罚的手段,但必须
弄清情况和原因,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罚孩子,不在早上或晚间责罚
孩子,不要迁怒于孩子。

总之,不要滥用责罚,最好不要打骂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