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1824年英国《加利尼亚尼信使报》报道了旨在为伦敦人供应新鲜空气的联合股份公司成立的消息,并称新鲜空气来自英国及欧洲大陆。

这说明当时A. 政府注重培育新型的商品市场B. 媒体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督C. 工业化严重破坏伦敦人居环境D. 工业革命推动私企迅速发展【答案】C2.179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称:“商业、工业和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地位,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的良好作用。

”由材料可知,他主张A. 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 重视经济活动方面的立法【答案】A3.恩格斯认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一“历史前提”是指A.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B.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C.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 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答案】A4.“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 工厂制组织形式B. 工业城市生活方式C. 机器大工业生产D.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答案】D5.19世纪后期,各国相继通过《公司法》,该法的价值在于“允许人们自由地组建一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粉墨登场:它由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由特权变为平等的权利竞争,由封闭到开放的市场的形成。

与此相适应的是A. 自由主义思潮兴盛B. 重商主义的再兴C.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D.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答案】A6.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题今年的高考即将到来,在剩下的备考时间里提高历史科目的答题能力十分重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欢迎各位同学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选择题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____思想D.输出机器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向下”是指挖煤,因为蒸汽机的改进提高了煤的用量;“向外”指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和财富。

答案 A2.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解析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使英国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在下两个世纪里”指18、19世纪,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得以“傲视全球”。

答案 C3.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

”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解析材料强调了煤矿的天然储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行,强调的内容并不是工业革命怎样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开采。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4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4第一次工业革命含解析.doc

考点精炼(34)第一次工业革命1.18世纪以来,奢侈消费经济在英国兴起。

有人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 )A.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B.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C.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D.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2.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3.有人说“强盗一—殖民经济”引发了工业革命。

这样说是强调了工业革命产生的重要条件是( )A.充足的资金和广阔的海外市场B.巨额的财富和生产技术的提高C.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D.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4.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顶峰,这一年有272个关于铁路公司的议案在英国国会被讨论。

当时,英国大规模修建铁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拥有发明铁路的专利B.工业革命后市场的需要C.为资本输出提供便利条件D.便于运输军队进行海外殖民5.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历程,也即是人解放的历程:先是摆脱神权枷锁,再是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进而解除王权的压迫,并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实现了“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6.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

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7.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33)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140 175 360镑)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1755 1797 1835指数42.74 42.48 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考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民总收入的增长迅速,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较慢,甚至出现下降,这说明英国社会财富得到迅速积累,而工人的工资增长有限,这说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

结合表中数据明显可知,A项错误,排除;英国工人不等同于廉价劳动力,B项错误。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活整体上有明显改善,C项错误。

【答案】D2016年题组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

历史专题练习 工业革命专题 - 答案版

历史专题练习 工业革命专题 - 答案版

历史专题练习工业革命专题第一次工业革命1.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很多地方成为英国市场。

1850—1870年英国对外贸易总额由145亿马克迅速增长到374亿金马克。

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案】工业革命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答案】D4.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与科技)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答案】(3)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

(任答一项)时代: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

2021年高考历史备考:高考第一高频考点且有大题高频考点:工业革命

2021年高考历史备考:高考第一高频考点且有大题高频考点:工业革命

高考第一高频考点且有大题高频考点:工业革命(一工为主+二工注意)1.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

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波旁王朝的苛政 B.资产阶级的贪婪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教会统治的腐朽2.读表1,对此解读正确的有表1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

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

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4.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

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继续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

”这位作家的抱怨A.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B.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C.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D.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5.1713年,英国报纸发行总额达250万份,到1780年达到1400万份;各种专业化的政经杂志和休闲娱乐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图书阅读成为中等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反映出()A.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主流 B.文化繁荣积聚社会转型力量C.工业革命带动文化消费D.劳动阶层的识字率大幅提高6.英国技术专利制度起源于12世纪。

纺织业作为英国经济的排头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集中领域,出现了很多发明专利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纺织设备。

1700年到1800年期间,英国纺织业的发明数量如图1所示。

由此可知 1700~1800年纺织业发明数量(图1)A.自然科学理论促进了纺织业的发明和革新B.18世纪英国是唯一确立了专利制度的国家C.专利制度保障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D.专利制度建立是英国国力强盛的根本原因7.19世纪后期欧洲出现金融革命,跨国金融机构使得资金的流动不再受到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现代支付方式和手段,如信用证和旅行支票都已出现,证券业和旅游业繁荣起来。

2021届全国高考历史精品复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1届全国高考历史精品复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

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材料五 工业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 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 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都趋于标准化。
1、积极:
(1)生产领域: 经济工业化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所取代。 ③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代替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④城市化进程开始; ⑤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技术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 (直接原因)

原料
工业革命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被转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
劳动力 城市化及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规律探寻:
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所需的共同背景
一.政治保障
二.资本的积累
三.生产技术的积累,科学理论的突破 四.市场的需求 五.劳动力的增长 六.原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发展的? ①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②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材料六: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 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的已经 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它们 所出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 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七: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 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 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 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 的1╱2以上。

〖2021年整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归纳

〖2021年整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归纳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归纳知识点归纳(一)进程1.珍妮机的发明(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国家)的(行业)中展开。

(2)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业的一系列革命。

后来,其他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历史上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

2.瓦特改进蒸汽机瓦特制成了,使得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1785年,英国建成了第一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纱厂,此后,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也很快采用。

这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步伐,从此,人类进入了。

3.火车机车的发明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

英国工程师__________利用蒸汽机发明了“旅行者号”并试车成功。

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影响1.实质: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生产的飞跃。

2.影响:创造了,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于西方)。

答案:(一)1.英国,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

2.改良蒸汽机,工业化,蒸汽时代。

3.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二)1.大机器工厂。

2.巨大生产力,封建主义。

【重难点讲解】1.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政治前提:(1)直接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急剧扩大导致商品供不应求。

(2)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第一次工业工业革命的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2)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3)许多技术发明尚未真正结合。

3.如何正确评价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优越。

同时,资产阶级用手中的政治权力,使社会上大多数人变成无产阶级,成为他们剥削的对象,以榨取剩余价值,造成两个阶级严重对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33)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140 175 360镑)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1755 1797 1835指数42.74 42.48 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考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民总收入的增长迅速,工人实际工资增长较慢,甚至出现下降,这说明英国社会财富得到迅速积累,而工人的工资增长有限,这说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

结合表中数据明显可知,A项错误,排除;英国工人不等同于廉价劳动力,B项错误。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活整体上有明显改善,C项错误。

【答案】D2016年题组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

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6·浙江文综·20)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最高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据所学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慢慢发展到动力和交通等重工业的革命,从材料所反映的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来看,纺织业等轻工业工种数量相对较少,收入最低,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工种数较多,收入最高,可以得出结论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的结构变动,故①正确;材料中最高收入的都是机器制造或生产的相关工种,有制造工、安装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可以得出结论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故②正确;材料中的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均是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而推动而革命或产生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故③正确;材料所反映的是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反映不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没有涉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问题,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

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

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6·上海单科·14)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

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B.信息化C.城市化D.电气化【考点】英国工业革命——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解析】材料中英国农业文明下悠闲生活方式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需要人们养成守时的观念,因此“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故A项正确;信息化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不是直接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电气化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是直接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5.(2016·海南单科·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时间1760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故C项正确;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农业商品化也相应地完成,与“迅速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015年题组1.(2015·四川文综·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的说法与题干所要表达的思想毫无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卡莱尔所发出的感叹并不是要描述社会财富激增的社会现象,而是想表达社会财富急增之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故B项错误;题干并不能表现出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对立现象,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卡莱尔所提到的“整个国家……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这句话可知其想表达出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却逐渐缺失的观点,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5·上海单科·35)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右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考点】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环境问题)【解析】这篇论文的提纲1反映出能源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没有完整体现论文的主题,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总体看这篇论文的提纲,一方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最为全面,故B项是最佳选项;“征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只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一部分,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只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之一,故D 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答案】B项3分,A、D项1分,C项0分2014年题组1.(2014·上海单科·2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A.开元盛世B.戊戌变法 C.康乾盛世D.清末新政【考点】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解析】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开元盛世属于唐朝,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1898年,故B项错误;康乾盛世时间段为1681年至1796年,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清末新政为1901年至1905年,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4·广东文综·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C.蒸汽机D.计算机【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解析】牛顿经典力学是科学知识,与题干“直接推动”的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思想,此时题干中动力来源的转变已经实现,且进化论与动力来源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变为蒸汽动力,而蒸汽机以煤为燃料,故C项正确;1946年计算机出现,而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从题干中“纺车”与“手织机”多半闲置和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故B项错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手工业不存在,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4·浙江文综·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