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训练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制使用新动力的车辆。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A. 珍妮机B. 蒸汽机C. 内燃机D. 电动机2.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

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

”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造成的B. 英国自然气候造成的C.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D. 希特勒的空袭造成的3.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 就业机会的变化B. 外来人口的增加C. 工业革命的影响D. 大规模资本输出4.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A. 电力的广泛应用B. 纺织机器的发明C.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D. 耐用电灯泡的发明5.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

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6.从1801年到1851年,英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140万人增加到320万人。

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英国()A. 文艺复兴B. 资产阶级革命C. 工业革命D. 宪章运动7.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A.莱特兄弟B.卡尔·本茨C.史蒂芬孙D.瓦特8.“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初三上册(人教部编版)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同步练习卷:

初三上册(人教部编版)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同步练习卷:

初三上册(人教部编版)第七单元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A.临近铁路的地点B.临近煤矿的地点C.临近油田的地点D.临近河流的地点2、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A.凯伊发明飞梭B.珍妮纺纱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3、壶盖振动的现象给了瓦特一把钥匙,由此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

那个地点的“新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4、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运算单位者是“W”,这是为了纪念()A.牛顿B.史蒂芬孙C.瓦特D.爱迪生5、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如此的描述:那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专门适应……有时候看起来看起来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

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轮船B.飞机C.汽车D.火车6、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

一方面,是工厂主舒服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失望的生存挣扎。

这一时期英国闻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

材料要紧说明()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B.英国的工业化是失败的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D.英国的经济政策不再适应经济进展7、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安静的然而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A.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C.英国第一开始的工业革命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峻9、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A.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B.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C.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D. 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5、世界近代史上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飞梭10、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觉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形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无答案)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14.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 A.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拉大了贫富差C. 改变了生活习惯D. 改善了生活质量15. 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手工工场的普及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历史作用很特殊,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年表(部分)1688年发动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该年表反映了英国哪两大历史事件?简述这两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英语被称为当代社会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毫无疑问部分地反映了美国的实力。

但是,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国造成的。

——《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2)为什么说“美国作为一个英语国家当然是大英帝国造成的”?保障美国实力迅速增长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三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中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而国成未振,宜亟图振兴”之议……跨出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

——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整理(3)列举英国对中国侵略的两例史实,并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侵略的双重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机器大量使用,碳排放迅速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开始于()A.电灯的使用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内燃机的使用D.计算机的使用【答案】B2.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项发明出现的背景?()A、珍妮机B、内燃机C、蒸汽机D、发电机【答案】C3.《大国崛起》在谈到英国时,一再提到英国崛起中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核心竞争力”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英国成为海上强国D.英国对欧洲大陆实行均势外交政策【答案】B4.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就业机会的变化B.外来人口的增加C.工业革命的影响D.大规模资本输出【答案】C5.李晓玲同学在课堂上记录了以下学习笔记,由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背景:英国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结果: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评价: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6.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轮【答案】B7.下列人物曾经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的是()A.阿克莱特B.凯伊C.哈格里夫斯D.瓦特【答案】D8.“英国棉纺织完成从‘珍妮’纺纱机到‘缪尔’纺纱机,再发展到瓦特蒸汽机的‘三级跳’以使工业革命由此展开。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卷一)(含答案)101041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卷一)(含答案)101041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卷一)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到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

比1800年增长了136%。

这充分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A.机械化B.科学化C.民主化D.城市化2. 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3. 近代以来,定期举办的世界博览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展示最先进科学技术的场所。

如图是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陈列馆的一角,你认为这里的展品主要是()A.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掠夺来的物品B.英国重要的历史文物C.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精美的手工艺术品D.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发明4. 如图所示,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

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5. 下表反映的是1838年英国某镇各行业工种的收人概况。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收人工种类典型工种列举概况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A.工业革命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B.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新的分化C.当时英国失业人数很多D.工业革命促使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动6. 狄更斯曾这样评价19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训练(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训练(无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达标训练1. 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开始了一场和平的变革。

揭开这场变革序幕的事件是( )A.凯伊发明了飞梭B.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C.瓦特发明了蒸汽机D. 史蒂芬孙设计蒸汽机车2.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是( )A.棉纺织部门B. 铁路运输部门C.印刷业D.电力部门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A.更广的销售市场B.更多的工业原料C.更好的机器动力D.更大的生产场地4.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

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A.农业B.交通运输业C.棉纺织业D.面粉加工业5.善于观察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察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现象,促成工业革命一项伟大发明的科学家是()A.瓦特B.史蒂芬孙C.牛顿D.爱因斯坦6.“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

”材料中,瓦特“转动了世界”是指他()A.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提出了相对论C.改良了蒸汽机D.发明了内燃机7.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8.壶盖振动的现象给了瓦特一把钥匙,由此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

这里的“新时代”是指()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时代D.信息时代9.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这次革命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第三次工业革命C.十月革命D.工业革命10.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人教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pdf

人教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pdf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0课㊀㊀第一次工业革命旧知链接在英国的租地农场中,雇佣工人从哪儿来?农场主和工人是什么关系?新知速递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意义?它传播到了哪些国家?1.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表明(㊀㊀)㊂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获得解放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2.恩格斯说: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㊂ 这段话(㊀㊀)㊂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㊀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㊀C.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㊀D.谴责了英㊁法两国对外进行殖民战争3.14 16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在欧洲出现了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㊂(1)14 16世纪,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两大因素是什么?(2)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欧美先进国家在政治领域爆发了什么革命?这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欧美国家有哪几个?(3)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欧美先进国家又在生产领域率先完成了什么革命?人类历史由此进入了什么时代?基础训练1.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㊂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㊀㊀)㊂A.农业B.交通运输业C.棉纺织业D.面粉加工业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的是(㊀㊀)㊂A.珍妮机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D.富尔顿发明的轮船13. 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㊂ 追溯历史,1825年,名为 旅行者号 的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㊂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㊀㊀)㊂A.史蒂芬孙B.瓦特C.哈格里夫斯D.卡尔㊃本茨4.现代工厂与手工作坊㊁手工工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㊀㊀)㊂A.机械化生产B.雇佣劳动C.有规章制度D.有劳动分工5.下列现象与英国工业革命无关的是(㊀㊀)㊂A.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B.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C.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使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拓展提高6.马克思说: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㊂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㊂ 这主要表明(㊀㊀)㊂A.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B.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C.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D.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7.查找资料,说说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㊂发散思维8.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中国会发生工业革命吗?为什么?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无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无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 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 (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C.制瓷业 D.冶铁业2.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美国人发明了轮船B.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C. 瓦特改良蒸汽机D. 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3. 近代以来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能源利用方面的革命。

当今世界,煤炭、石油、电力和核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重要能源。

其中,煤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应该归功于 ()A.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 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C.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D.瓦特改进蒸汽机4. 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A. 临近铁路的地方B. 临近煤矿的地方C. 临近油田的地方D. 临近河流的地方5. 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C.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查理打电话问候好朋友6. 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A.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 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D.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7. 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

人类由此步入()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8.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 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9.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训练题
1. “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

”请问这一巨变开始的标志是
A. 飞梭的发明
B. 珍妮机的发明
C. 蒸汽机的改良
D. 火车的发明
2. 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使用机器的工业部门是
A. 采矿业
B. 棉纺织业
C. 冶金业
D. 交通运输业
3.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煤的存储量丰富
B. 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 采掘技术提高
D. 煤的出口量激增
4.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A.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拉大了贫富差距
C. 改变了生活习惯
D. 改善了生活质量
5. 有学者这样描述人口迁移:“人们起先是季节性地从本地的村庄向工厂迁移,接着以地区规模由乡村向城镇迁移,19世纪50年代后则是世界范围内洲际性地向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城市迁移。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欧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欧美推行殖民扩张的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变
6.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的辉煌成果。

”“欧洲生产的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 使得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D. 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7. 1850 年马克思在《新莱茵观察》上写道:“世界上最古老稳定的帝国,在英国资产阶级棉织品的攻势下,其社会已处于崩溃前夜……我们欧洲的入侵者在向亚洲进军中,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到达长城的大门时,等待他们的,谁敢说大门上不是写着‘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对此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英国的经济入侵导致大清帝国经济崩溃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③欧洲启蒙思想随着列强入侵而传入中国④欧洲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这反映了在工业化进程中
A. 工人们日益贫穷
B. 贫富分化加剧
C. 资本家日益富裕
D. 劳动环境恶劣
9. 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 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B. 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C. 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D. 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10. 15.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英国首都伦敦的标签。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

”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造成的
B. 英国气候雾多造成的
C. 乱砍树木造成的
D. 汽车尾气引起的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和技术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重要的因素,每一次资本主义的重大进步都是围绕着这五个因素的开拓与调整。

(1)15世纪开始,欧洲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资金?
材料二“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2)为什么说英国的变革威力并不减弱?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思想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3)据材料请回答: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请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各举一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