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行路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背景、注释、译文、赏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

。
2、本诗使用典故说明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
不见得没有的闲句来子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பைடு நூலகம்边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巨 ,诗中具体
体现“行路难”并且照应题目 的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巨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 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 能实现的豪迈气势。
行路难!行路难!
qí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译文
❖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的菜 肴珍贵值万钱。
❖ 心中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 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 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 像姜尚垂钓碧溪上,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 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赏析:这两句暗用宗悫的典故表示:尽管前路 阻碍重重,但作者坚信自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 彼岸,充满了浪漫、乐观和自信之情。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 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六、课堂练习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
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将登太行雪满山。
苦闷茫然?
闲 忽复来乘垂舟钓梦碧日溪边上,。姜周伊不川比仕文太是”喻途尹,,受“王公梦这说到雪后溪见里明阻满边一自用自塞山展垂己冰己,”宏钓乘塞的济作图遇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精品课件

—— 《如果没有李白》
师: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师: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生: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师: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地位 作用
《行路难》是李白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长安,政治追求遭遇挫折后所作。“行 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中作者的 情感波澜起伏,要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学生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诗人 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领略诗人坚持理想、乐观自信的品格,帮助 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
苦恼
艰难 坚信理想 希望 积极乐观
追求
板书设计
清酒,珍馐 (欢乐场面,以乐景写哀情)
长闷、抑 郁、悲愤 )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希望)
冰塞川 雪满山
多歧路 今安在
(痛苦、失望)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难点
感悟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 “轩昂”境界。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理念
一节优秀的诗歌教学课,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重视创作背景:关 于李白肆意长安,最终被赐金放还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切实地理解和体 会到本诗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强化诗 词诵读。朱绍禹先生曾说: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诵读。朱自 清先生又说了:一篇好的文章,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读起来都是好听的。 古诗词讲求平仄和谐,它的意境美能够在反复诵读中被感知呈现;三是要 重视个性化的解读。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词语的夸张 “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
诗句的夸张 意境的夸张
“拔剑四顾心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用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人生追求的不同 寻常,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追求可能不切实际。
写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 点,熟读并背诵诗歌。
学
习 目
贰 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把握每首诗词内容,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标
叁
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难点)
行 路 难李
(白
其 一 )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 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乐府诗”,形式上以五言为 主,间或也有一些三言、四言、七 言和杂言体,节奏鲜明。
被尊称为“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
温故知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闻笛》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行路难(其一)
zūn
dǒu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zhù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 川,将登/太h行án/g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qí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c沧ān海g 。
诵读技巧:朗读时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变 化。全诗由七字句和三字句组成,七字句朗读 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三”,如“金樽/清酒/斗 十千”;三字句可划分为“二一”“一二”, 即“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译文【部编版九上】

九年级上13、诗词三首译文行路难(其一)译文:金樽中的清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面对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烦闷得)吃不下饭,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漫然无所适从。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却铺满了山岭。
闲时我学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自己像伊尹一样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
主旨:《行路难》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诗人借“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译文: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二十三年遭受贬谪,被抛弃在这荒蛮之地。
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柯久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一样,恍如隔世。
沉舟之畔,正有千帆驶过,病树前头,却是万树争春。
今日听你赠的这首诗,暂且凭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主旨:本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水调歌头译文:宋神宗熙宁九年的八月十五,(我)欢畅饮酒直至天亮,醉醺醺的,写下这首词,同时(借此)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思念。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担心不能承受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透进雕花窗户,照着不眠之人。
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时圆时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主旨:《水调歌头》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精品课件

,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丰盛的筵席,精美的食器,珍奇的食物。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 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 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 一首“祝酒歌”。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背 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 艺术魅力。(难点)
3.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积极面 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素养)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又 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 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闲来垂钓碧溪上,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 忽复乘舟梦日边。 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行路难! 行路难啊,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 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诗歌主旨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 抒发情志,诗歌主要抒发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 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七八两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 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 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 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 全诗感情跌荡起伏,感人至深。
随堂练习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外积累李白的诗歌。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行路难(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白。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其一)》,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1)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诗的诵读节奏。
最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13诗词三首《行路难》课件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行路难(其一)
李白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盛酒的器具
金樽
珍贵的菜
清 酒斗十千, 玉盘珍
同“值”,价值
直 万钱。
ー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金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玉盘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以夸张的笔法领起,“斗十千”“直万钱”极写宴会的丰盛, 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氛围。
品析用典故:借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期待能像姜尚、 伊尹一样早受君命,一朝平步青云,实现“济苍生”的宏愿。
岔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
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今 安在?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如今身处何方?
品析:反复:当诗人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感到很 迷惘,不知今后的路在何方,反复咏叹“行路难”,发 出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
想渡过黄河,可坚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山,但大雪盖满了山。
品析:“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坎
坷,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济世安民的远 大理想的悲愤和感慨。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 复乘舟梦 日边
闲时坐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想象在梦中乘船从日边经过。
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谓水的磻溪垂钓,后轴佐周式王灭商。 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行路难》(其一) 1.用典精当。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 到明君赏识从而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其远大志向。 2.虚实结合,想象雄奇。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 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 想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 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从上古写到未来, 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违的痛苦、 失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欲渡黄河”、 “将登太行”
比喻/象征
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比兴
“冰塞川”、 “雪满山”
仕途的艰难、人生道路上的 比喻/象征 艰难险阻
赏析:整句话运用比兴的修辞,说明自己的仕途道 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1.出身刑商,科举无路 2.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3.遍干权贵,伯乐难逢 4.终南捷径,此路不通 5.入赘宰辅,徒留笑资 6.孤高不羁,良机无缘 7.生逢盛世,报国无门 8.文采出众,倡优翰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含有无限的悲慨。
忽闲 复来 乘垂 舟钓 梦碧 日溪
} 边 上
。,
抱己到从 有重安古 希回慰人 望朝,那 。廷对里
还自得
多行 歧路 路难 ,, 今行 安路 在难
} ? !
不忧 安虑 、、 迷焦 惘灼
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语气和感情上强调行 路难,并且抒发了气愤之情。 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 ,强调不 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我李白可以走的路。 3、短句的运用,富有气势。
1、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本诗中 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劝勉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
得没有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路艰,难诗中具体体 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玉盘珍羞直万钱。 景,以乐景写哀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化用鲍照《拟行路难》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 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拔停 剑杯 四投 顾箸 心不 茫能 然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其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知事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 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 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 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 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 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直长 挂风 云破 帆浪 济会 沧有 海时
} 。 ,
的倔乐 执强观 著、、 追对自 求理信 。想、
直长
挂 风 A、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
云破 帆浪 济会
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B、“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 大精神力量。
沧 有 C、体现了是人的倔强、自信、乐观和
知人
李白(701-762), 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
人称 诗仙 ,与杜甫并
称 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
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
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
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最后病死于当涂。是中国
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
的 浪漫主义 诗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9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自学指导一:朗读,注意断句及作者情感变化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猜猜我是谁?
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你心中的李白应该是这样的
现 实 确 是 一 地 鸡 毛 , 凄 惨 寂 寞
行路难
(唐)李 白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 伏的情感及失意中仍乐观自信、 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知事
此诗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
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
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
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
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
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
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
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自学指导二:
赏析古诗
1、自由读诗 赏图,体会作 者情感是如何 变化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 。 , 郁苦 、闷 悲、 愤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将欲 登渡 太黄 行河 雪冰 满塞 山川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海时 。,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五、小结:
清酒,珍馐 (欢乐场面,以乐景写哀情)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自信、执 着、乐观)
停、投、拔、顾 (苦闷、抑 郁、悲愤)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 (希望)
冰塞川 雪满山
多歧路 今安在
(痛苦、失望) (忧虑、焦灼不安、迷惘)
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情,失意中仍满怀信心。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 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 遭遇艰难时,产生 的不可抑制 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 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 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抱负, 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 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 的情调。
六、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行路难》(共25张PPT)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什么?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写菜肴之珍奇
写器皿贵重 极言酒、菜之珍贵, 宴饮的丰富、奢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共25 张PPT)
} 金樽清酒斗十千,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