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4套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4套含答案

A. 2.2 104
B. 22 103
C. 2.2 103
8.对于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4.609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0.22 105
A.它精确到千分位
B.它精确到0.01
C.它精确到万位
D.它精确到十位
9. 1 3 5 2 013 2 015 2 4 6 2 014 2 016 = ( )
么位置时,他们两家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处在什么位置时,他们两家相距最近,最近是多少?
23.(6分)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得到净化.1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大 约吞食30个细菌,那么1个草履虫每天(以24小时计算)大约能吞食多少个细菌?100个草履虫呢?(用科 学记数法表示)
【解析】1 3 5 2013 2015 2 4 6 2014 2016 1 2 3 4 2015 2016
1 1 1 1008 .故选D.
10.【答案】B
二、
11.【答案】 7 或 9 12.【答案】713.【答案】 2 , 4 2 , 0.83 3.7 , 2
(2)计算:①
1 1 2
2
1
3
1 3
4
2
019
1
2
020

② 1 1 1
1

13 35 5 7
2 017 2 019
期末专项复习—有理数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8℃ 表示下降 8℃ .故选C.
2.【答案】A【解析】 1 的相反数是 1 .故选A.
2020
2020
(3)若巡逻车每一百千米耗油12升,求该晚巡逻车共耗油多少升.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12的倒数是( ) A .2 B .﹣2 C .12 D .﹣12 2.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224336x x x +=B .33a a -=C .32x x x -= D .2xy xy xy -=- 3.将14117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100.14117810⨯B .91.4117810⨯C .814.117810⨯D .7141.17810⨯4.若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则其中不能说明点P 是线段AB 中点的是( ). A .AP BP AB += B .2AB AP = C .AP BP = D .12BP AB = 5.下列两个生活、生产中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①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直线;①从A 地到B 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直线架设;①把弯曲的公路修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现象为(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 6.某超市出售一商品,有如下四种在原标价基础上调价的方案,其中调价后售价最低的是 A .先打九五折,再打九五折 B .先提价50%,再打六折C .先提价30%,再降价30%D .先提价25%,再降价25%7.如图,O 是直线AD 上一点,射线,OC OE 分别平分,AOB BOD ∠∠,则COE ∠的大小为A .120°B .60°C .90°D .150°8.七年级某班共有学生x 人,其中男生占48%,那么女生人数是( )A .48%xB .(1﹣48%)xC .248x x D .145x x - 9.已知点O ,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O 为原点,BC =2,OA =OB ,若点C 所表示的数为m ,则点A 所表示的数为( )A .m ﹣2B .﹣m ﹣2C .﹣m+2D .m+210.如图,宽为50 cm 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A .400 cm 2B .500 cm 2C .600 cm 2D .4000 cm 2二、填空题11.合并同类项:2235a b a b -=______.12.如图是一个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的数是﹣3时,输出的数是 _____.13.如果60AOB ∠=︒,=20AOC ∠︒,那么BOC ∠的度数是_______.14.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mx ﹣n =3的解,则2﹣4m+2n 的值是_____. 15.某运动品牌店把一件T 恤衫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恤衫的进价为46元,则标价为_____元.16.如图,小明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cm 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cm 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原来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cm 2.三、解答题17.计算:43116(2)31-+÷-⨯--.18.先化简,再求值221523243x xy xy x ⎡⎤⎛⎫--++ ⎪⎢⎥⎝⎭⎣⎦,其中2x =-,12y =19.解下列方程(组): (1)5147169x x ---=(2)33814x y x y -=⎧⎨-=⎩20.如图,线段AB =20,BC =15,点M 是AC 的中点.(1)求线段AM 的长度;(2)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 :NB =2:3.求MN 的长.21.已知:A =3x 2y ﹣xy 2,B =﹣xy 2+3x 2y .(1)求2A ﹣B (结果要求化为最简);(2)若 |2﹣x|+(y+1)2=0,2A ﹣B 的值是多少?2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且①AOC :①AOD=1:2,OE 平分①BOD(1)求图中①BOD 的补角度数;(2)若90EOF ∠=︒,求①COF 的度数.23.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甲、乙两班准备给合唱同学购买演出服装(一人一套),两班共92人,其中甲班超过46人,但不到90人,下面是供货商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如果两班单独给每位同学购买一套服装,那么一共应付5020元.(1)甲、乙两班联合起来给每位同学购买一套服装,比单独购买可以节省多少钱?(2)甲、乙两班各有多少名同学?24.为了解某市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程度.某数学学习兴趣小组对市民进行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A.非常了解”“B.了解”“C.基本了解”,“D.不太了解”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图1,图2).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的市民人数为______人,图2中,n ______;(2)补全图1中的条形统计图,并求在图2中“A.非常了解”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据统计,2020年该市约有市民900万人,那么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估计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D.不太了解”的市民约有多少万人?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程度的办法.25.某镇水库的可用水量为12000万m3,假设年降水量不变,能维持该镇16万人20年的用水量.为实施城镇化建设,新迁入了4万人后,水库只能够维持居民15年的用水量.(1)问:年降水量为多少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多少m3?(2)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将水库的使用年限提高到25年.则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多少m3水才能实现目标?26.如图,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①BOC=70°,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①DOE=90°)(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①COE=°;(2)如图①,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在①BOC的内部,且①BOD=50°,求①COE的度数;(3)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在①BOC的外部,且①BOD=80°,请在备用图中画出三角板DOE的位置,并求出①COE的度数.参考答案1.A2.D3.B4.A5.D6.B8.B9.B10.A11.22a b -12.﹣8113.80︒或40︒14.-415.6916.40017.-918. x 2-xy+6, 11【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 与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原式=5x 2-(2xy -xy -6+4x 2)=5x 2-xy+6-4x 2=x 2-xy+6 当12,2x y =-=时,原式=()212(2)62---⨯+=4+1+6=11【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1)x=1(2)21x y =⎧⎨=-⎩【分析】(1)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即可;(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即可.(1)解:去分母,得()()35118247x x --=-,去括号,得15x -3-18=8x -14,移项,得15x -8x=-14+3+18,合并同类项,得7x=7,两边同时除以7,得x=1;解:33814x yx y-=⎧⎨-=⎩①②,解:①×3-①得:5y=-5解得y=-1,把y=-1代入①得x=2,所以21xy=⎧⎨=-⎩.【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二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1)52;(2)172【分析】(1)根据图示知AM=12AC,AC=AB﹣BC;(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CN=6,然后根据图示知MN=MC+NC.【详解】解:(1)线段AB=20,BC=15,①AC=AB﹣BC=20﹣15=5.又①点M是AC的中点.①AM=12AC=12×5=52,即线段AM的长度是52.(2)①BC=15,CN:NB=2:3,①CN=25BC=25×15=6.又①点M是AC的中点,AC=5,①MC=12AC=52,①MN=MC+NC=172,即MN的长度是172.【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定义,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1)2A﹣B=3x2y﹣xy2;(2)2A﹣B=﹣14.【分析】(1)把A与B代入2A﹣B中,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2)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结论.【详解】(1)①A=3x2y﹣xy2,B=﹣xy2+3x2y,①2A﹣B=2(3x2y﹣xy2)﹣(﹣xy2+3x2y)=6x2y﹣2xy2+xy2﹣3x2y=3x2y﹣xy2;(2)①|2﹣x|+(y+1)2=0,①x=2,y=﹣1,则2A ﹣B=2232(1)2(1)⨯⨯--⨯-=﹣12﹣2=﹣1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①BOD 的补角是120°(2)120COF ∠=︒【分析】(1)根据:1:2AOC AOD =∠∠,180AOC AOD ∠+∠=︒可计算①AOC 、①AOD 的值,又因为180BOD AOD ∠+∠=︒,所以①AOD 即为①BOD 的补角,即①BOD 的补角是120°; (2)先根据180BOD AOD ∠=︒-∠计算①BOD 的度数,再借助OE 平分①BOD 求①DOE 的度数,然后按照DOF EOF DOE =-∠∠∠、180COF DOF =︒-∠∠逐一求解即可. (1)解:因为:1:2AOC AOD =∠∠,且180AOC AOD ∠+∠=︒, 所以1180603AOC ∠=⨯︒=︒,21801203AOD ∠=⨯︒=︒, 因为180BOD AOD ∠+∠=︒,所以①BOD 的补角是120°;(2)因为180********BOD AOD ∠=︒-∠=︒-︒=︒ ,又因为OE 平分①BOD ,所以11603022DOE BOD ∠=∠=⨯︒=︒, 因为90EOF ∠=︒,所以903060DOF EOF DOE =-=︒-︒=︒∠∠∠,所以180********COF DO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与角有关的概念及计算.23.(1)甲、乙两班联合起来给每位同学购买一套服装,比单独购买可以节省1340元(2)甲班有50名同学,乙班有42名同学【分析】(1)若甲、乙两班联合起来购买服装,则每套是40元,计算出总价,即可求得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2)设甲班有x 名学生准备参加演出,根据题意,显然各自购买时,甲班每套服装是50元,乙班每套服装是60元,根据等量关系:①两班共92人;①两班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20元,列方程即可求解.(1)解:5020-92×40=5020-3680=1340(元).所以甲、乙两班联合起来给每位同学购买一套服装,比单独购买可以节省1340元;(2)解:设甲班有x 名学生,根据题意可知,甲班人数超过46,低于90,所以甲班每套50元,乙班低于45人,所以乙班每套60元,根据题意得()5060925020x x +-=,解得x=50,90-x=92-50=42.答:甲班有50名同学,乙班有42名同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4.(1)1000,35;(2)图见解析,100.8°;(3)约有153万人;建议:市民通过网络等渠道增加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析】(1)从两个统计图中可以得到“C 组”有20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可求出调查人数;计算出“A 组”所占的百分比,进而可求“B 组”所占的百分比,确定n 的值; (2)计算出“B 组”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A .非常了解”所占整体的28%,其所对应的圆心角就占360°的20%,求出360°×28%即可;(3)样本中“D 不太了解”的占17%,估计全市900万人中,也有17%的人“D 不太了解”,建议合理就可以.【详解】(1)这次调查的市民人数=20020%1000÷=(人),“A 组”所占的百分比=280100028%÷=,“B 组”所占的百分比=128%20%17%35%---=,故答案为:1000,35;(2)100035%35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6028%100.8︒⨯=︒,则“A .非常了解”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00.8°;(3)90017%153⨯=万人,则知晓程度为“D.不太了解”的市民约有153万人;建议:市民通过网络等渠道增加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理清两个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常用的方法.25.(1)年降水量为200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50m3;(2)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16 m3水才能实现目标.【分析】(1)设年降水量为x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ym3,根据题意等量关系可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2)设该镇居民人均每年用水量为z m3水才能实现目标,由等量关系得出方程,解出即可.【详解】解:(1)设年降水量为x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ym3,由题意得,1200020x1620y{1200015x2015y+=⋅+=⋅,解得:x200{y50==.答:年降水量为200万m3,每人年平均用水量为50m3.(2)设该镇居民人均每年用水量为z m3水才能实现目标,由题意得,12000+25×200=20×25z,解得:z=34.50﹣34=16m3.答:该镇居民人均每年需节约16 m3水才能实现目标.26.(1)20°;(2)①COE的度数为70°;(3)画图见解析,①COE的度数为100°或60°.【分析】(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①COE=20°;(2)如图①,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在①BOC的内部,且①BOD=50°,可知①COD=20进而可求①COE的度数;(3)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在①BOC的外部,且①BOD=80°,在备用图中画出三角板DOE的两个位置,即可求出①COE的度数.【详解】(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①COE=①DOE﹣①BOC=90°﹣70°=20°.故答案为:20°;(2)如图①,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在①BOC的内部.①①BOD=50°,①①COD=①BOC﹣①BOD=70°﹣50°=20°,①①COE=①DOE﹣①COD=90°﹣20°=70°,答:①COE的度数为70°;(3)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在①BOC的外部,且①BOD=80°,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图3中,①①BOD=80°,①BOC=70°,①①DOC=①BOD﹣①BOC=10°,①①COE=①COD+①DOE=10°+90°=100°.①图4中,①①BOE=①DOE﹣①BOD=90°﹣80°=10°,①①COE=①BOC﹣①BOE=70°﹣10°=60°.综上所述:①COE的度数为100°或60°.答:①COE的度数为100°或60°.11。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在0,-1,2,-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3B .2C .-1D .02.计算2a a -的结果是()A .1B .2C .aD .2a3.将39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60.3910⨯B .53.910⨯C .43910⨯D .53.94.如果2x =是关于x 的方程46x a -=的解,那么a 的值是()A .1B .2C .1-D .2-5.将三角尺与直尺按如图所示摆放,下列关于∠α与∠β之间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α=∠βB .∠α=12∠βC .∠α+∠β=90°D .∠α+∠β=180°6.下列选项中的量不能用“0.9a ”表示的是()A .边长为a ,且这条边上的高为0.9的三角形的面积B .原价为a 元/千克的商品打九折后的售价C .以0.9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a 小时所经过的路程D .一本书共a 页,看了整本书的110后剩下的页数7.如图,点C ,D ,E 是线段AB 上的三个点,下列能表示线段CE 的式子为()A .CE CD BD =+B .CE BC CD=-C .CE AD BD AC =+-D .CE AE BC AB=+-8.若x y =,那么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式()A .11x y -=-B .3344x y =-C .1132x y =D .1122x y -=+9.有A ,B 两种卡片各4张,A 卡片正、反两面分别写着1和0,B 卡片正、反两面分别写着2和0,甲、乙两人从中各拿走4张卡片并摆放在桌上,发现各自的4张卡片向上一面的数字和相等:两人各自将所有卡片另一面朝上,则甲的4张卡片数字和减小了1,乙的4张卡片数字和增加了1,则甲拿取A 卡片的数量为()A .1张B .2张C .3张D .4张10.如图所示,该正方体的展开图为()A .B .C .D .二、填空题11.若2x y 与13m x y -是同类项,则m 的值为______.12.某检修小组从A 地出发,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若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五次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7+,9-,8+,6-,5-.则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 地______边______km .13.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线段AC 与线段AB 满足数量关系______.14.若32m n +=,则621m n +-=______.15.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24a x m +﹣=的解为x =1,则a+m 的值为_____.16.某眼镜厂车间有28名工人,每人每天可生产镜架40个或者镜片60片,已知一个镜架配两片镜片,为使每天生产的镜架和镜片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镜架和镜片的工人各多少名?若安排x 名工人生产镜片,则可列方程:______.17.对于有理数a ,b ,n ,若1a n b n -+-=,则称b 是a 关于n 的“相关数”,例如,22321-+-=,则3是2关于2的“相关数”.若1x 是x 关于1的“相关数”,2x 是1x 关于2的“相关数”,…,4x 是3x 关于4的“相关数”.则123x x x ++=______.(用含x 的式子表示)18.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着EF 折叠,点C 、D 分别落在M 、N 的位置,且∠AEF =23∠DEF ,则∠NEA =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1)()24--;(2)()2122÷-.20.解方程:(1)318x -=;(2)12123x x +--=.21.先化简,再求值:()()222124x x x -+--,其中3x =.2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一条直线l 和三点A ,B ,C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画线段AC ;(2)画射线AB 交直线l 于点D ;(3)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B PC +最短.(保留作图痕迹)23.已知图中有A、B、C、D四个点,现已画出A、B、C三个点,已知D点位于A的北偏东30°方向,位于B的北偏西45°方向上.(1)试在图中确定点D的位置;(2)连接AB,并在AB上求作一点O,使点O到C、D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3)第(2)小题画图的依据是.24.一家游泳馆出售会员证,每张会员证150元,只限本人使用.凭证购入场券每张10元,不凭证购入场券每张20元.请依据以上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根据提出问题的层次,给不同的得分.)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解决过程如下:___________25.观察下面三行数:-,64,…;①2-,4,8-,16,32-,66,…;②0,6,6-,18,30-,32,…;③1-,2,4-,8,16(1)第①行第8个数为______;第②行第8个数为______;第③行第8个数为______.(2)是否存在这样一列数,使三个数的和为322?若存在,请写出这3个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小王和小李每天从A地到B地上班,小王坐公交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小李开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他们同时从A地出发,15分钟后,两人相距______km;(2)假设途中设有9个站点1P,2P,…,9P公交车在每个站点都停靠0.5分钟.①若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则汽车比公交车早10.5分钟到达.求A,B两地的距离.②若每相邻两个站点间(包含起点站和终点站)的距离相等,小王4:30坐公交车从A地前往B 地,8分钟后小李开汽车也从A 地前往B 地,求小李追上小王的时刻.27.如图,已知ABP ∠与CBP ∠互余,32CBD ︒∠=,BP 平分ABD ∠.求ABP ∠的度数.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即可得.【详解】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则3102-<-<<,即在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解题关键.2.C【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即可求解.【详解】解:2a a a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减法运算,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解:将39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3.9×10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B【分析】把x=2代入方程4x-a=6得出8-a=6,再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把x=2代入方程4x-a=6得:8-a=6,解得:a=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5.C【分析】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由题意可知∠α与∠β互余,即∠α+∠β=90°.【详解】解:∠α+∠β=180°﹣90°=9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6.A【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即可求解.【详解】解:A、边长为a,且这条边上的高为0.9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90.452a a⨯=,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原价为a元/千克的商品打九折后的售价为0.9a元,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以0.9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a小时所经过的路程为0.9a千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一本书共a页,看了整本书的110后剩下的页数为110.910a a⎛⎫-=⎪⎝⎭页,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明确题意,准确得到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线段和差的计算方法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CE CD DE =+,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CE BC BE =-,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CE AD BD AC BE =+--,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AE BC AB AE BE CE AB AB CE AB CE +-=++-=+-=,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线段的和差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若x y =,则x y -=-,所以11x y -=-,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 、若x y =,则3344x y =,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若x y =,则1133x y =,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若x y =,则1122x y -=-,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设开始时甲向上一面的数字之和为a ,根据题意有4a=12,即a=3,再根据数字确定满足条件的甲朝上的数字的可能情况,即可作答.【详解】解:设开始时甲向上一面的数字之和为a ,∵甲、乙正面朝上的数字之和相等,∴此时乙向上一面的数字之和也为a ,∵翻面之后,朝上一面的数字之和甲减小1,乙增加1,∴此时甲向上一面的数字之和为a-1,乙向上一面的数字之和为a+1,则总的面上数之和为:a+a+a-1+a+1=4a ,根据A 、B 两种卡片可知8中卡片的两面数字之和为:1+1+1+1+2+2+2+2=12,即4a=12,即a=3,∴甲一面朝上的数字之和为3,∴甲朝上的可能是1,1,1,0或者2,1,0,0,则甲朝下的可能是0,0,0,2或者0,0,1,1,综上可知,甲拿取A卡片的数量为3张.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通过将12进行拆分来进行分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D【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相对的面”的判断方法可知,选项B中面“v”与“=”是对面,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再根据上面“v”符号开口,可以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1.3【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解决此题.【详解】解:由题意得,2=m−1.∴m=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类项,如果两个单项式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熟练掌握同类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西5【分析】将五次行驶的记录数据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798655-+--=-,∴在A地西边5千米处.故答案为:西;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能够将实际问题和有理数的加减相结合,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出结果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12 AC AB=【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12AC AB=.故答案为:12AC 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定义,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的点是解题的关键.14.3【分析】根据32m n +=,可得624m n +=,再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32m n +=,∴()23624m n m n +=+=,∴621413m n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15.5.【分析】先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a ﹣2=1,求出a ,再把x =1代入方程2x+m =4得出2+m =4,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方程224a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a ﹣2=1,解得:a =3,把x =1代入一元一次方程2x+m =4得:2+m =4,解得:m =2,∴a+m =3+2=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求出a 、m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16.60x=2×40(28-x )【分析】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镜片,则(28-x )人生产镜架,根据2个镜片和1个镜架恰好配一套,列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镜片,则安排(28-x )名工人生产镜架,根据题意得:由题意得,60x=2×40(28-x ).故答案为:60x=2×40(28-x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17.9﹣3|x﹣1|【分析】先读懂“相关数”的定义,列出对应等式,再根据等式分析各个数的取值范围,去绝对值,进而求出结果.【详解】解:依题意有:|x1﹣1|+|x﹣1|=1,①|x2﹣2|+|x1﹣2|=1,②|x3﹣3|+|x2﹣3|=1,③|x4﹣4|+|x3﹣4|=1,④由①可知0≤x,x1≤2,若否,则①不成立,由②可知1≤x1,x2≤3,若否,则②不成立,同理可知2≤x2,x3≤4,3≤x3,x4≤5,∴x1﹣1+|x﹣1|=1,⑤x2﹣2+2﹣x1=1,⑥x3﹣3+3﹣x2=1,⑦3×⑤+2×⑥+⑦,得x1+x2+x3﹣3+3|x﹣1|=6,∴x1+x2+x3=9﹣3|x﹣1|.故答案为:9﹣3|x﹣1|.【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和新定义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列出等式,根据等式判断出五个数的取值范围,进而去绝对值符号,最后得出结果.注意可以取特殊值,如x=1或x=2,来验证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18.36°.【分析】由于∠AEF=23∠DEF,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DEF,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N=∠DEF,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EF=23∠DEF,∠AEF+∠DEF=180°,∴∠DEF=108°,由折叠可得∠FEN=∠DEF=108°,∴∠NEA=108°+108°﹣180°=36°.故答案为:36°.【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难度一般.19.(1)6(2)3【分析】(1)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再计算;(2)先算乘方,再算有理数的除法.(1)解:()24246--=+=;(2)解:()2122124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与除法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1)x=3(2)x=-1【分析】(1)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即可;(2)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即可.(1)解:由原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9,解得x=3,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3;(2)解:去分母,得3(x+1)-6=2(x-2),去括号,得3x+3-6=2x-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1.2x 2;18【分析】先把整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把x =3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x 2﹣2x+1)﹣(2﹣4x )=2x 2﹣4x+2﹣2+4x=2x2,当x=3时,2x2=2×32=18.【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的定义,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即可求解;(2)根据射线的定义,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即可求解;(3)连接BC交直线于P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P点满足条件.(1)解∶如图,线段AC即为所求;(2)解∶如图,射线AB,点D即为所求;(3)解∶连接BC交直线l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如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线段的性质,熟练掌握直线是两端都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测量长度的线;射线是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不可测量长度的线;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1)根据方向角的定义解决问题即可.(2)连接CD交AB于点O,点O即为所求.(3)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点D即为所求.(2)如图,点O即为所求.(3)第(2)小题画图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方向角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4.见解析;【分析】可提出问题:游泳多少次,购会员证与不购证付一样的钱?根据提出的问题解答即可.【详解】解:提出的问题是:游泳多少次,购会员证与不购证付一样的钱?(答案不唯一),解决过程如下:设游泳x次,购会员证与不购证付一样的钱,根据题意得:150+10x=20x,解得:x=15.答:游泳15次,购会员证与不购证付一样的钱.【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25.(1)256,258,128;(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分析】(1)①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②的数的规律是在①每个对应数加2,③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由此可求解;(2)通过观察可得规律:①的第n个数是(−2)n,②的第n个数是(−2)n+2,③的第n 个数是(−1)n2n−1,再由(−2)n+(−2)n+2+(−1)n×2n−1=322,求n即可.(1)解:(1)−2,4,−8,16,−32,64,…,第n个数为(-2)n,当n=8时,(-2)8=256,∴第8个数是256,②的数的规律是在①每个对应数加2∴②的第8个数是256+2=258,③的第n个数为(−1)n2n−1,当n=8时,(−1)8×27=27=128,∴③的第8个数是128,故答案为:256,258,128;(2)不存在一列数,使三个数的和为322,理由如下:①的第n个数是(−2)n,②的第n个数是(−2)n+2,③的第n个数是(−1)n2n−1,由题意得,(−2)n+(−2)n+2+(−1)n×2n−1=322,设n为偶数,∴4×2n−1+2n−1=5×2n−1=320,∴2n−1=64,∴n=7,与n为偶数互相矛盾,设n为奇数,∴-4×2n−1-2n−1=-5×2n−1=320,此方程无解,∴不存在一列数,使三个数的和为322.【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所给的式子,找到式子中各数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6.(1)2.5km(2)①20km;②小李追上小王的时刻为4:48.【分析】(1)先求出小王和小李在15分钟内的路程,然后求得两个间的距离;(2)①先设A、B两地相距x千米,然后分别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两人从A地到B地的时间,再结合“汽车比公交车早10.5分钟到达”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到A、B两地间的距离;②先由①得到每两个站点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得到公交车在每两个站点间的时间,进而初步判断8分钟后公交车的位置,然后设时间为m分钟,再分段进行讨论即可.(1)解:15分钟=0.25小时,∴小王的路程为40×0.25=10(km),小李的路程为50×0.25=12.5(km ),∴两人间的距离为12.5﹣10=2.5(km ),故答案为:2.5.(2)解:①设两地距离为x 千米,则小李的从A 地到B 地的时间为x 50小时,小王的时间为0.594060x ⎛⎫+⨯ ⎪⎝⎭小时,∵汽车比公交车早10.5分钟到达,∴0.510.5940605060x x ⎛⎫+⨯-= ⎪⎝⎭,解得:x =20,∴A 、B 两地相距20千米.②由①得,A 、B 两地相距20千米,∵每两个站点间的距离相等,∴每两个站点间的距离为20÷10=2(千米),∴小王经过两个站点间的时间为2÷40=0.05小时=3分钟,∵3+0.5+3+0.5=7<8,∴8分钟时,公交车在P 2与P 3之间,设小李经过m 分钟追上小王,当小李在P 2与P 3之间追上小王,即m≤2时,8150406060mm +-⨯=⨯,解得:m =28(舍);当小李在P 3与P 4之间追上小王,即2.5<m≤5.5时,8 1.550406060mm +-⨯=⨯,解得:m =26(舍);当小李在P 4与P 5之间追上小王,即6<m≤9时,8250406060m m +-⨯=⨯,解得:m =24(舍);当小李在P 5与P 6之间追上小王,即9.5<m≤12.5时,8 2.550406060m m +-⨯=⨯,解得:m =22(舍);当小李在P 6与P 7之间追上小王,即13<m≤16时,8350406060m m +-⨯=⨯,解得:m =20(舍);当小李在P 7与P 8之间追上小王,即16.5<m≤19.5时,8 3.550406060m m +-⨯=⨯,解得:m =18;∴经过18分钟,小李追上小王,此时的时刻为4:48.【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会利用“路程=速度×时间”进行相关时间和路程的表示和会将时间单位进行转化.27.61︒【分析】设ABP x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ABP x∠=因为ABP ∠与CBP ∠互余,所以90CBP x∠=︒-因为BP 平分ABD ∠,且32CBD ︒∠=,所以CBD CBP ABP∠+∠=∠即:3290x x︒+︒-=解得:61x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三 :一元一次方程(有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三 :一元一次方程(有答案)

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三一元一次方程一、选择题1. 在①2x+1;②1+7=15-8+1;③1- x=x-1;④x+2y=3中,方程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2.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0B.2x=1C.x+2y=5D.-1=2x3.某制衣店现购买蓝色、黑色两种布料共138m,共花费540元.其中蓝色布料每米3元,黑色布料每米5元,两种布料各买多少米?设买蓝色布料x米,则依题意可列方程()A.3x+5(138-x)=540B.5x+3(138-x)=540C.3x+5(138+x)=540D.5x+3(138+x)=5404. 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m(x+4)-3m-x=5的解为x=3,则m的值是()A.-2B.2C.D.-5. 如果与互为倒数,那么x的值为()A.x=B.x=10C.x=-6D.x=6.若方程3x+6=12的解也是方程6x+3a=24的解,则a的值为()A. B.4 C.12 D.27. 方程|2x+1|=7的解是()A.x=3B.x=3或x=-3C.x=3或x=-4D.x=-48. 下列解方程过程正确的是()A.2x=1系数化为1,得x=2B.x-2=0解得x=2C.3x-2=2x-3移项得3x-2x=-3-2D.x-(3-2x)=2(x+1)去括号得x-3-2x=2x+19.解一元一次方程-2= - ,去分母正确的是()A.5(3x+1)-2=(3x-2)-2(2x+3)B.5(3x+1)-20=(3x-2)-2(2x+3)C.5(3x+1)-20=(3x-2)-(2x+3)D.5(3x+1)-20=3x-2-4x+610.某组织去乡村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一些图书,每人分8本图书,还少5本,每人分7本图书,还多6本,则该村留守儿童有()A.10名B.11名C.12名D.13名11.一艘轮船在A、B两港口之间匀速行驶,顺水航行需要6h,逆水航行需要8h,水流速度为5km/h,则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A.200kmB.240kmC.300kmD.320km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12天完成.若先由甲做若干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成共用14天,则这项工作由甲先做()天.A. B.5 C.4 D.613. 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价8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km,付8元车费),超过3km,每增加1km收1.6元(不足1km按1km计),小梅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为xkm,出租车车费为24元,那么x的值可能是()A.10B.13C.16D.18二、填空题14. 已知5+3=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15.x的3倍与4的和等于x的5倍与2的差,方程可列为_____.16. 某件商品,以原价的出售,现售价是300元,则原价是_____元.17. 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若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567,则这三个数中第一个数是_____.18. 由3x=2x-1得3x-2x=-1,在此变形中,方程两边同时_____.19. 当x=_____时,代数式2x+1与5x-6的值互为相反数.20.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x-1的解和方程2x+4=x+1的解相同,则a=_____.21.若x=2是方程3x-4=-a的解,则+的值是_____.22.已知方程|2x-1|=2-x,那么方程的解是_____.23.某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12天,乙单独完成要18天,甲先做了7天后乙来支援,由甲乙合作完成剩下的工程,则甲共做了_____天.24.小张有三种邮票共18枚,它们的数量之比为1:2:3,则最多的一种邮票有_____枚.三、解答题25. 解方程:(1)2x+3=11-6x;(2)(3x-6)=x-3.26. 已知代数式M=3(a-2b)-(b+2a).(1)化简M;(2)如果(a+1)+4-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27.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商场第一季度销售甲、乙两种冰箱若干台,其中乙种冰箱的数量比甲种冰箱多销售40台,第二季度甲种冰箱的销量比第一季度增加10%,乙种冰箱的销量比第一季度增加20%,且两种冰箱的总销量达到554台.求:(1)该商场第一季度销售甲种冰箱多少台?(2)若每台甲种冰箱的利润为200元,每台乙种冰箱的利润为300元,则该商场第二季度销售冰箱的总利润是多少元?28. 列方程解应用题:为参加学校运动会,七年级一班和七年级二班准备购买运动服.下面是某服装厂给出的运动服价格表:购买服装数量(套)1~3536~6061及61以上每套服装价格(元)605040已知两班共有学生67人(每班学生人数都不超过60人),如果两班单独购买服装,每人只买一套,那么一共应付3650元.问七年级一班和七年级二班各有学生多少人?29. (2分)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4+|b-11|=0,G为线段AB上一点,M,N两点分别从G,B点沿BA方向同时运动,设M点的运动速度为1cm/s,N点的运动速度为2cm/s,运动时间为ts.(1)A点对应的数为_____,B点对应的数为_____;(2)若AB=2AG,试求t为多少s时,M,N两点的距离为2.5cm;(3)若AB=mAG,点H为数轴上任意一点,且AH-BH=GH,请直接写出的值.期末复习三答案1、B2、B3、A4、B5、B6、B7、C8、 B9、B10、B11、B12、B13、B14、-115、3x+4=5x-216、37517、设这三个数中的第⼀个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3x,9x,依题意,得:x-3x+9x=-567,解得:x=-8118、减2X519、720、2x+4=x+1, 2x-x=1-4, x=-3,把x=-3代入解得:a=1021、-222、解:由|2x-1|=2-x,可得:2-x=±(2x-1),当2-x=2x-1,解得:x=1,当2-x=-2x+1,解得:x=-1,所以方程的解为x=±123、1024、解:设数量最少的邮票有x枚,则另两种分别有2x枚和3x枚,依题意,得:x+2x+3x=18,解得:x=3,∴3x=9故答案为:925、(1)2x+3=11-6x,移项,得2x+6x=11-3,合并同类项,得8x=8,系数化1,得x=127、(1)设第⼀季度甲种冰箱销量为x台,根据题意得:(1+10%)x+(1+20%)(x+40)=554解之得:x=220答:第⼀季度甲种冰箱的销量为220台.(2)第⼀季度甲种冰箱的利润为:220×(1+10%)×200=48400(元)第⼀季度⼀种冰箱的利润为:(220+40)×(1+20%)×300=93600(元)所以第⼀季度的总利润为48400+93600=142000(元)28、解:∵67×60=4020(元),4020>3650,∴⼀定有⼀个班的人数大于35人.设大于35人的班有学生x人,则另⼀班有学生(67-x)⼀,依题意,得:50x+60(67-x)=3650,解得:x=37,∴67-x=3029、解:(1)∵(a+4)2+|b-11|=0,∴a+4=0,b-11=0,∴a=-4,b=11,故答案为:-4;11;∴M点对应的数为:3.5-t,N点对应的数为11-2t,∴MN=|(3.5-t)-(11-2t)|=|t-7.5|=2.5,∴t=5或10,答:t为5或10s时,M,N两点的距离为2.5cm(3)①当H在A与B之间时,若H点不在G点左边,如图,∵AH-BH=GH,∴AG+GH-BG+GH=GH,∴AG-BG+GH=0,∴AG-AB+AG+GH=0,∵AB=mAG,∴GH=(m-2)AG若H点在G点左边,如图,∵AH-BH=GH,∴AG-GH-BG-GH=GH,∴AG-BG-3GH=0,∴AG-AB+AG-3GH=0,∵AB=mAG,②当H与B重合时,则BH=0,∵AH-BH=GH,∴AH=GH,即A与G重合,∵AB=mAG=0,与已知AB=15相⼀盾,不合题意,应舍去;③当H在AB的延长线上时,∵AH-BH=GH,∴AB=GH,此时G与B重合一天,毕达哥拉斯应邀到朋友家做客。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题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题期末是总结我们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七年级数学,需要的来多多阅读哦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

1. 的倒数是( )A. 2019B.2019C.D.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和是同类项B. 不是单项式C. 比大D.2是方程的解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5a+2b=7abB.5a3﹣3a2=2aC.4a2b﹣3ba2=a2bD.4. 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 B. C.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BC,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B.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C.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D.同角的补角一定相等6.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如果∠EOB=55°,那么∠BOD的度数是( )A.35°B.55°C.70°D.110°7. 如果在数轴上表示、两个实数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的结果为( )A. B. C.0 D.8. 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等于( )A.11cmB.5cmC.11cm或5cmD.8cm或11cm9. 当时,代数式的值为,则的值为( )A. B. C.1 D.310.某车间原计划13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10件,用了12小时不但完成任务,而且还多生产60件,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个零件,则所列方程为( )A.13x=12(x+10)+60B.12(x+10)=13x+60C. D.11. 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图1中面积为1 的正方形有9个,图2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14个,…,按此规律,图9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A.49B.45C.44D.4012.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正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的积是( )A.12B.36C.D.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③有最小的负数,没有最大的正数;④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⑤a -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532a a a =+ B .22a a -=- C .33)(a a =- D .22)(a a --3、b a 、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3所示,将b a b a --、、、用“<”连接,其中正确的是( ) A .a <a -<b <b - B .b -<a <a -<b C .a -<b <b -<a D .b -<a <b <a -4、我市有305600人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精确到千位) ( )A .430.5610⨯元 B .53.05610⨯元 C .53.0610⨯元 D .53.110⨯元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732xy 的系数是3,次数是2 B .单项式m 的次数是1,没有系数C .单项式z xy 2-的系数是1-,次数是4 D .多项式322++xy x 是三次三项式6、在解方程133221=+--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134)1(3=+--x x B .63413=+--x x C .13413=+--x x D .6)32(2)1(3=+--x x7、某品牌手机的进价为1200元,按原价的八折出售可获利14%,则该手机的原售价为( )A .1800元B .1700元C .1710元D .1750元8、中国古代问题:有甲、乙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

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一只,我们羊数就一样了”。

若设甲有x 只羊,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21-=+x xB .)1(23-=+x xC .)3(21-=+x xD .1211++=-x x图39、某中学学生军训,沿着与笔直的铁路并列的公路匀速前进,每小时走4500米。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这个数是()。

A。

1.B。

-2.C。

2.D。

-11/22.如果四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那么其中负因数有()个。

A。

3.B。

1.C。

2.D。

1或33.火星和地球的距离约为34,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4,000,000的结果是()。

A。

0.34 × 10^8.B。

3.4 × 10^6.C。

34 × 10^6.D。

3.4 × 10^74.关于x的方程3x + 2m + 1 = x - 3m - 2的解为x = 0,则m的值为()。

A。

-31/12.B。

-5/12.C。

5/12.D。

31/125.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9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

设这种商品的标价为每件x元,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

190 - 0.9x = 190 × 0.152.B。

0.9x = 190 × 0.152C。

0.9x - 190 = 190 × 0.152.D。

0.152x = 190 × 0.96.足球比赛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今年XXX经过26轮激战,以42分获“中超”联赛第五名,其中负6场,那么胜场数为()。

A。

9.B。

10.C。

11.D。

127.下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8.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A。

83.5° = 83°50′。

B。

37°12′36″ = 37.48°C。

24°24′24″ = 24.44°。

D。

41.25° = 41°15′9.某校为了解360名七年级学生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60名学生进行检测。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参考关于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各数:、、0.101001…(中间0依次递增)、﹣π、是无理数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判断即可.解答:解:无理数有,0.101001…(中间0依次递增),﹣π,共3个,2.(3分)(2001 北京)已知:如图AB∥CD,CE平分∠ACD,∠A=110°,则∠ECD等于( )A. 110°B. 70°C. 55°D. 3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进行做题.解答:解:∵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ACD=180°﹣∠A=70°.3.(3分)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了解我市的空气污染情况B. 了解电视节目《焦点访谈》的收视率C. 了解七(6)班每个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D. 考查某工厂生产的一批手表的防水性能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A、不能全面调查,只能抽查;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因为普查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C、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全面调查;4.(3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0,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2,5.(3分)二元一次方程2x+y=8的正整数解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将x=1,2,3,…,代入方程求出y的值为正整数即可.解答:解:当x=1时,得2+y=8,即y=6;当x=2时,得4+y=8,即y=4;当x=3时,得6+y=8,即y=2;6.(3分)若点P(x,y)满足xy<0,x<0,则P点在( )A. 第二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四象限D. 第二、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实数的性质得到y>0,然后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解答:解:∵xy<0,x<0,7.(3分)如图,AB∥CD,∠A=125°,∠C=145°,则∠E的度数是( )A. 10°B. 20°C. 35°D. 5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EF和∠CEF的度数,根据∠E=∠AEF﹣∠CEF即可求得∠E的度数.解答:解:过E作EF∥AB,∵∠A=125°,∠C=145°,∴∠AEF=180°﹣∠A=180°﹣125°=55°,∠CEF=180°﹣∠C=180°﹣145°=35°,8.(3分)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A. 2x﹣y=1B. 5x+2y=﹣4C. 3x+2y=5D. 以上都不是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将x=2,y=1代入方程组中,求出a与b的值,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将方程组得:a=2,b=3,将x=2,y=3代入2x﹣y=1的左边得:4﹣3=1,右边为1,故左边=右边,9.(3分)下列各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a为任何数时,等式都成立,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a为任何数时,等式都成立,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中隐含条件a≥0,等式成立,正确,故本选项错误;10.(3分)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三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5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解不等式组得:2∵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3个,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3分)(2009 恩施州)9的算术平方根是 3 .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根据此定义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32=9,12.(3分)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写出“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命题题设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得出即可.解答:解:“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3.(3分)将方程2x+y=25写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则y= 25﹣2x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分析:把方程2x+y=25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其它的项移到另一边即可.此题直接移项即可.14.(3分)不等式x+4>0的最小整数解是﹣3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首先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再从不等式的解集中找出适合条件的正整数即可.解答:解:x+4>0,x>﹣4,则不等式的解集是x>﹣4,15.(3分)某校在“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中,共征集到论文60篇,并对其进行了评比、整理,分成组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论文有(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 27 篇.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和总篇数,分别求出各个方格的篇数,再根据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共征集到论文60篇,∴第一个方格的篇数是:×60=3(篇);第二个方格的篇数是:×60=9(篇);第三个方格的篇数是:×60=21(篇);第四个方格的篇数是:×60=18(篇);第五个方格的篇数是:×60=9(篇);∴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论文有:9+18=27(篇);16.(3分)我市A、B两煤矿去年计划产煤600万吨,结果A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15%,B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20%,两煤矿共产煤710万吨,求去年A、B两煤矿原计划分别产煤多少万吨设A、B两煤矿原计划分别产煤x万吨,y万吨;请列出方程组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利用“A、B两煤矿去年计划产煤600万吨,结果A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15%,B煤矿完成去年计划的120%,两煤矿共产煤710万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设A矿原计划产煤x万吨,B矿原计划产煤y万吨,根据题意得:1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x轴,端点A的坐标是(﹣1,4)且AB=4,则端点B的坐标是 (﹣5,4)或(3,4)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线段AB∥x轴,则A,B两点纵坐标相等,再利用点B可能在A点右侧或左侧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线段AB∥x轴,端点A的坐标是(﹣1,4)且AB=4,∴点B可能在A点右侧或左侧,18.(3分)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如:和谐点(2,2)满足2+2=2×2.请另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 (3, ) .考点:点的坐标.专题:新定义.分析:令x=3,利用x+y=xy可计算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得到一个“和谐点”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点(3, )满足3+ =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19.(6分)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先根据加减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根据代入消元法求出x 的值即可.解答:解:,①×5+②得,2y=6,解得y=3,20.(6分)解不等式:,并判断是否为此不等式的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首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系数化成1即可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去分母,得:4(2x+1)>12﹣3(x﹣1)去括号,得:8x+4>12﹣3x+3,移项,得,8x+3x>12+3﹣4,合并同类项,得:11x>11,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21.(6分)学着说点理,填空:如图,AD⊥BC于D,EG⊥BC于G,∠E=∠1,可得AD平分∠BAC.理由如下:∵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EGC=90°,( 垂直定义 )∴AD∥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 ∠2 = ∠3 (等量代换)∴AD平分∠BAC( 角平分线定义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即可证明本题.解答:解:∵AD⊥BC于D,EG⊥BC于G,(已知)∴∠ADC=∠EGC=90°,(垂直定义)∴AD∥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1(已知)22.(8分)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4,5),(﹣1,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请把△ABC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得到△A′B′C′,在图中画出△A′B′C′;(3)求△ABC的面积.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 (1)根据A点坐标,将坐标轴在A点平移到原点即可;(2)利用点的坐标平移性质得出A,′B′,C′坐标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得出即可.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4,5),∴在A点y轴向右平移4个单位,x轴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即可;(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3)△ABC的面积为:3×4﹣×3×2﹣×1×2﹣×2×4=4.23.(10分)我市中考体育测试中,1分钟跳绳为自选项目.某中学九年级共有若干名女同学选考1分钟跳绳,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她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成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注:5~10的意义为大于等于5分且小于10分,其余类似)和扇形统计图(如图).等级分值跳绳(次/1分钟) 频数A 12.5~15 135~160 mB 10~12.5 110~135 30C 5~10 60~110 nD 0~5 0~60 1(1)m的值是 14 ,n的值是 30 ;(2)C等级人数的百分比是 10% ;(3)在抽取的这个样本中,请说明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4)请你帮助老师计算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率(10分以上含10分为及格).考点:扇形统计图;频数(率)分布表.分析: (1)首先根据B等级的人数除以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乘以28%即可求得m的值,总人数减去其他三个小组的频数即可求得n的值;(2)用n值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得其所占的百分比;(3)从统计表的数据就可以直接求出结论;(4)先计算10分以上的人数,再除以50乘以100%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知B等级的有30人,占60%,∴总人数为:30÷60%=50人,∴m=50×28%=14人,n=50﹣14﹣30﹣1=5;(2)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0%;(3)B等级的人数最多;(4)及格率为:×100%=88%.24.(10分)(2016 益阳)为响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召,某小区计划购进A、B两种树苗共17棵,已知A种树苗每棵80元,B种树苗每棵60元.(1)若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1220元,问购进A、B两种树苗各多少棵(2)若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假设购进A种树苗x棵,则购进B种树苗(17﹣x)棵,利用购进A、B两种树苗刚好用去1220元,结合单价,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2)结合(1)的解和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少于A种树苗的数量,可找出方案.解答:解:(1)设购进A种树苗x棵,则购进B种树苗(17﹣x)棵,根据题意得:80x+60(17﹣x )=1220,解得:x=10,∴17﹣x=7,答:购进A种树苗10棵,B种树苗7棵;(2)设购进A种树苗x棵,则购进B种树苗(17﹣x)棵,根据题意得:17﹣x解得:x>,购进A、B两种树苗所需费用为80x+60(17﹣x)=20x+1020,则费用最省需x取最小整数9,此时17﹣x=8,这时所需费用为20×9+1020=1200(元).答:费用最省方案为:购进A种树苗9棵,B种树苗8棵.这时所需费用为1200元.【关于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Ob
2012-2013七年级上学期
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7的相反数是
A.7 B.71 C.-71 D.-7
2.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5.1亿km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51×106 km2 B.5.1×107 km2 C.5.10×109 km2 D.5.1×108 km2
3.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a<-b B.b-a>0
C.|a|<|b| D.a+b>0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2x+5)=-2x+5 B.-21(4x-2)=-2x+2
C.-a+b=-(a-b) D.2-3x=-(3x+2)
5.下列方程①x=4;②x-y=0;③2(y2-y)=2y2+4;④x1-2=0中,是一元一次

方程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小明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这三个数的和是78,则这三个
数的排列方式一定不可能...是
×
A.××× B.× C.×× D.×
× × ××

7.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

8.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
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
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
主视图 俯视图
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1 号袋 B.2 号袋 C.3 号袋 D.4 号袋
9.如图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
主视图和俯视图,则能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
个数最.多.是
A.11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10.下列说法中:
①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必须相同;
②已知线段AB=6cm,PA+PB=8cm,则点P在直线AB外;
③若AB=BC,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⑤若互余的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45°
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23的倒数是________.

12.单项式-41x2y的次数是___________.
13.已知x=2是方程kx-1=3的解,则k=_________.
14.如图,∠AOC=150°,则射线OA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15.绝对值大于23且不大于3的所有负整数的和为_________.
16.如图,已知:∠AOB=70°,∠BOC=30°,OM平分∠AOC,则∠BOM=________.
17.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的最大值是
________.
18.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标价,然后打9折出售,此时仍可获利16元,
则商品的成本价为_______元.
19.当代数式1-(m-5)2取最大值时,方程5m-4=3x+2的解是_________.
20.已知f(x)=1+x1,其中f(a)表示当x=a时代数式的值,如f(1)=1+11,f(2)=1+21,

f(a)=1+a1,则f(1)·f(2)·f(3)…·f(50)=__________.
三、解答题

第14题 第16题 第17题
21.(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计算:
(1)-1231-[1031+(-831)-332] (2)(-2)3-22-|-41|×(-10)2

22.(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解方程:
(1) 2(2x+1)=1-5(x-2) (2) 21x-1=332x

23.(本题6分)已知:x+y=3,xy=-2,求(3x-4y+2xy)-(2x-5y+5xy)的值.
24.(本题5分) 如图,已知AD=21DB,E是BC的中点,BE=51AC=2cm,
求线段DE的长.

25.(本题4分)如图是由10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请你分别画
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26.(本题8分)根据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
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AB
(1)过点O画直线MN⊥CD;
(2)若点F是(1)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
且∠AOC=34°,求∠EOF的度数.

27.(本题8分)学校组织春游,需租用汽车若干辆,如果每辆汽车坐40人,则
有20人没有上车;如果每辆汽车坐45人,则可空出一辆汽车,并且有一辆车
还可坐10人。问有多少辆汽车?共有多少名学生?

28.(本题9分)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
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
的速度比为1∶3(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
(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
(2)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时的位置;
(3)若表示数0的点记为O,A、B两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
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 OB=2OA.
初一数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B B A B C A

二、填空题(30分)

11.-32 12.3 13.2 14.北偏东30°
15.-5 16.50° 17.8 18.200
19.319 20.51
三、解答题
21.(1) -1032 (2) -37

22.(1)x=1 (2)x=-37
23.9
24.6cm
25.略
26.(1)作图略;(2)34°或146°
27.共有620人,15辆车.
28.(1)A、B的速度分别为2个单位长度/秒、6个单位长度/秒;
(2)图略
(3)52s或1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