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合集下载

2.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2.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 作用 设,有利于社会发展 (3)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新线索 5 民族交融塑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返回目录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新线索 6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行径是逆历史潮流而行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返回目录
主要因素
史实
影响
国家完成 统一和巩 固统一的
局面
为实现和维护国家 统一而进行战争
世界格局的演变
秦、西晋、隋、 元、明等的统一 ;美国南北战争
联邦德国和民主 德国的合并
(1)统一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民族交融、各地区经济文 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等 (2)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分裂行径是逆历史潮流而行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线索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线索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线索反侵略斗争维护领土与主权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是巩固统一的重要保障发展演变新线索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作用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3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塑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新线索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专题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主要因素史实影响国家分裂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如北魏的分裂1长期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影响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国2在分裂时期共同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和民族心理等使分裂中孕育和发展出统一因边疆少数民族势力崛起中原政权势微东晋十六国的更替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11真题带解析)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11真题带解析)

201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含11真题带解析)专题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0·娄底学业考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史实与其不符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罢黜百家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2.(2011·泰州模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D.明朝以《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的的主要内容3.(2010·呼和浩特中考)(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4.某班要出版一期西藏历史知识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唐与吐蕃”的小专栏,请你帮他们推荐一下可以选用的素材( )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②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③唐蕃会盟④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⑤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5.(2010·宜昌学业考试)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6.(2011·菏泽学业考试)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7.(2010·河北中考)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 )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11·苏州中考)2011年5月23日,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堂笔记)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堂笔记)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体例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部分的专题内容。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中国现代史中的专题内容,主要讲述了两个关系国家团结安定的重要问题——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重点介绍了两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港澳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海峡两岸人员往来日益密切,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不断扩大的事实表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他们已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有了基本的认识。

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读图、识图能力,养成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对知识进行迁移。

但是,他们分析材料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概括能力还不强,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绘制时空坐标轴,梳理民族大团结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等史实,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图片、研读史料,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研读史料,归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识记“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原因、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题二:巩固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大发展

专题二:巩固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大发展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族团结教育?(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3)、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主关系2、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建立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2)、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主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走向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有利于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3)、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

(4)、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互助。

4、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障。

(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篇 专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二篇  专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
民族区域自治 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的建议。
五 2.实施:全国已建立_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 州、自治县。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__________、民族团 民族平等
官制 (2)政治:采取汉族的______、律令。 以孝治国 (3)文化: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________,提倡尊 老、养老的风气。 民族融合 2.作用:促进了________。 二、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关系 1.新疆地区 张骞 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______两次出使西域 汉朝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标志着新疆地区 西域都护 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唐朝 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 伊犁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立________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 清朝 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行省 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_______
(5)两岸“三通”,两岸不再对立,加强了交流和联系。
5.目前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因素。 (1)某些外国反华势力。 (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1.(2012 年江苏连云港)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 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 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C A. 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 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 )
(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步辇图》中接见松 赞干布求婚使者的皇帝是谁?文成公主的和亲对汉藏两族的关 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
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清朝前期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

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专题二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1.西汉时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1)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解与交往。

(2)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

2.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乾隆帝)(2)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容分裂1.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交往,双方“和同为一家”。

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2)1727年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新中国成立后:(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2)“一五”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1959年,西藏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民主改革后,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和政府在西藏等地实行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台湾问题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

(2)隋唐时台湾称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今台湾)。

(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共进共赢,将为 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 动国际社会朝着和平、发展、合作的 方向前进。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将更加 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共 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意识,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一起。
提升民族自豪感
国家统一可以提升各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各民族更加热爱自 己的祖国。
04
维护民族团结与促进祖国统一
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支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和民族优惠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 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古代统一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统一时期,如秦朝、汉朝、唐朝等,这些统一时期促进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分裂与割据
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出现了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如三国时 期、南北朝时期等,这些时期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当前统一的形势与挑战
一国两制
国际反华势力
当前,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即 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让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资源共享
国家资源应由各民族共享,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 共服务。
社会和谐与稳定
和谐氛围
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消除民族隔阂与矛盾,增 强民族团结意识。
稳定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 和祖国统一的行为。
03
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社会参与与民间交流
社会参与
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专题二:坚持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专题二:坚持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材料三 中新网2011年8月4日电:全国反 恐怖工作会议今日在乌鲁木齐召开。近期, 新疆和田、喀什连续发生暴力恐怖犯罪案 件,造成无辜群众重大伤亡,严重影响了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孟建柱指 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 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稳定, 事关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事关全国改革 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统一和安全。
(2)在盈江遭受3· 10地震后,国际泼 水狂欢节的举行有何重要意义?

(2)①表达了德宏人民对党和全国各族同胞 大力支援的感恩之情。②有利于在遭受 3· 10地震后重建家园、振奋民族精神,鼓 舞灾区人民勇敢战胜困难的勇气。③有利 于树立德宏的良好形象,提高德宏的知名 度,扩大德宏的国际影响力。④有利于进 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加快 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的建设。⑤展示德宏 人民面对地震灾害时体现出的坚强不屈的 精神风貌。⑥充分展现德宏傣族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8.青少年应怎样履行维护民族 团结的义务?

答:①按照“三个尊重”的要求去做,尊重各民 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 民族的语言文字。②要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 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 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③在学 校生活中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与他 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④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接受民族知识教育,为 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作出应有的贡献。
典例剖析



例1 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文化建设富有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 保护加快实施,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取得显著成就,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西 藏呈现在世人面前。究其原因,主要有( ) ①党和民族政策是西藏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 ② 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的发展是西藏取得辉煌成就的重 要基础 ③完全依靠国家的帮助和支持 ④勤劳、勇敢的 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一、国家统一:
1)、古代中国封建大一统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有:秦、汉(西汉和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3、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
4、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2)古代中国反抗侵略巩固边疆相关史实
1、古代:郑成功收复台湾
2、近代: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朝设立新疆行省;③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3)新中国国家统一
1、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2、台湾问题
(1)、古代、近代相关史实(七下P108)
(2)、三次分离两次回归:(八下P74)
(3)、当今问题形成原因:①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②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统一。

(4)、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①、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扰;②、台独势力的阻扰。

(5)、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史实:达成“九二共识”;发表“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等。

(6)、我们对当今台湾问题的看法:
祖国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独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我们将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

同时,我们绝不允许“台独”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7)、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②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差距;③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4)、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二、民族关系
1、发展过程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汉朝时期
(5)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七上P115)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隋唐时期
(7)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宋元时期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清时期
2、相关史实
⑴、西域都护的设置⑵、秦始皇修长城⑶、北魏孝文帝改革⑷、文成公主入藏⑸、岳飞抗金⑹、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⑺、清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3、新中国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发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人民生活获得极大改善
三、重要认识:
1、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领土是国内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2、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政策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国家的发展关系重大;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人心所向。

5、民族团结才能使国家发展,人民幸福。

民族分裂不得人心,必将失败;中华民族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不容破坏与挑战。

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6、民族冲突甚至战争也是古代中国民族间交往的方式之一。

国家分裂、民族冲突是中国历史发展暂时现象,是支流。

7、军事、法律手段是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有效方式;我们要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8、对民族关系史的认识:
①良好的民族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②加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