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7课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题单元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团结与兴盛、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及海峡两岸的交往等内容,通过学习认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决策;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海峡两岸的交往证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的重点内容,是本册中的重点部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内容。

专题一:民族团结。

专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专题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中国在民族团结及祖国统一上的历程,体会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辩论稿、论文等形成文本文件。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复习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被英国割占或租借的过程
通过1898年的 《展拓香港界址 专条》强行租借 新界,租期99年
1841强占香港岛。 1842年通过《南 京条约》割占香 港岛
通过1860年的 《北京条约》割 占九龙司地方一 区
澳 门 被 葡 萄 牙 强 占 的 过 程
1553年,葡萄牙人借 口曝晒水浸货物,强 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 贿赂明朝官员,取得 在澳门的定居权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 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 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 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 精神。区徽呈圆形,中间图案与区旗同,外圈有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字 样。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4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5
•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 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就不会实现个民族的共同繁荣。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 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 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由澳门 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 然环境;绿色象征着生机的祖国。区徽呈圆形,中间图 案与区旗相同,外圈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 行政区”和葡萄牙文“澳门”字样。

专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专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专题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问题1.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中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

中国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割据,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奠定了中华大国的基础,使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他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使商品贸易便利进行。

奠定了我们56个民族一个家的基业。

3.元朝统一全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的时期。

4.新疆问题(1)两汉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2)唐朝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3)清代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4)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疆的建设。

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

(5)不和谐音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势力为实现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新疆成为当前我国反恐的主战场,我国政府正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以维护我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5.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隋唐时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及唐蕃会盟。

(2)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元设宣政院管宗教事务、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行政区。

(3)明清时期;①顺治、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确立册封制度。

②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③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制。

(4)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历史史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左宗棠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的原因有哪些? 的原因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稳定的局 势;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和 辛勤劳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辛勤劳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的深化等。 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的深化等。
1553年葡萄牙殖 年葡萄牙殖 民者借口侵占澳 门
1987年4月中葡两 年 月中葡两 国鉴署《 国鉴署《中葡联 合声明》 合声明》
交接仪 式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 澳门问题? 澳门问题?
前提条件——国力强大 国力强大 前提条件 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群众基础 渴望回归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科学构 一国两制”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 想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 年 月 日 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 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 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讨论: 讨论: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 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 样的地方? 样的地方?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 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 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 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历史史实
• 中国史: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 中国史:左宗棠收复新疆; 解放;民族区域自治; 解放;民族区域自治;港、澳、台问 题。 • 世界史: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 世界史:美国独立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争;日本明治维新。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2.作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3.五大自治区:全国已成立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二、“一国两制”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内涵:“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回归进程(1)香港: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

(2)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

2.意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不仅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1.1978年后,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和人为隔绝的局面,缓和两岸关系,促进了两岸人员交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文教交流更加广泛,人员往来频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情感,加深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1对应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协商政治制度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①保障了少数民族政治权利②维护了国家统一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3. 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4.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①三大战役的胜利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③香港、澳门的回归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6.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历史条件包括①1949年中国成立独立的主权国家②邓小平提出切实灵活的“一国两制”构想③改革开放使中国得到极大的发展④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7.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A.相同的心理素质B.共同的文化传统C.相同的经济基础D.共同的生活习俗9.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同学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的理解不正确,正确的应该是①都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政策②民族自治区与实行“一国两制”的地区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③都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④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外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共进共赢,将为 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 动国际社会朝着和平、发展、合作的 方向前进。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将更加 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共 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意识,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一起。
提升民族自豪感
国家统一可以提升各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各民族更加热爱自 己的祖国。
04
维护民族团结与促进祖国统一
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支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和民族优惠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 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古代统一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统一时期,如秦朝、汉朝、唐朝等,这些统一时期促进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分裂与割据
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出现了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如三国时 期、南北朝时期等,这些时期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当前统一的形势与挑战
一国两制
国际反华势力
当前,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即 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让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资源共享
国家资源应由各民族共享,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 共服务。
社会和谐与稳定
和谐氛围
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消除民族隔阂与矛盾,增 强民族团结意识。
稳定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 和祖国统一的行为。
03
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社会参与与民间交流
社会参与
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单元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课 标 解 读
单 元 解 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重点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
2. 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3. 海峡两岸的交往史实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地位
①历史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 一多民族国家 ②现实情况:各民族和谐相处,形 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中考真题演练
5.(2022·辽宁营口)2022年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庆
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歌曲呈现出香港政治稳定、经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展的繁荣局面。使香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 )
起,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下列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下解决的 ②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④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4.(2022·贵州贵阳)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
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 地位 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二)港澳回归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时间 意义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 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 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 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2023-10-26
contents
目录
•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 祖国统一的理论依据 • 祖国统一的实践进程 • 祖国统一的挑战与机遇 • 祖国统一的未来展望
0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1 2
华夏文明
古代中国以华夏族为主导,与周边民族如匈奴 、鲜卑、突厥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全球化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 交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02
祖国统一的理论依据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动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祖国统一是这个趋势的必然结果。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了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推进祖 国统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经济合作
随着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深入发展,未来两岸经济合作将更加紧密 。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两岸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03
文化交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通过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和合作,可以增进两岸同
胞的相互了解和认同,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
基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国家统一
*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问题的历史
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近代,由于列强入侵和中国的内忧外患 ,被割让给了外国。二战后,根据国际法,回归中国。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政治原因,与大陆长期
处于分裂状态。
现状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 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 地理位置吗?
1
2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5
宁夏回族自 内蒙古自治区 治区
4
3
广西壮族自 治区
一 国 两 制
一国
一个统一的中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大陆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台湾、 香港澳门实行资本 主义制度
实现祖国的统一的 前提和基础
两制
有利于港澳台地 区的稳定、繁荣 和发展
1898年 租借新界
1860年《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
1842年《南京 条约》割占香 港岛
1553年,葡萄牙人 借口曝晒水浸货物, 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 过贿赂明朝官员,取 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 代,葡萄牙人先 后侵占了氹仔岛 和路环岛。
பைடு நூலகம்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PPT制作人:贺桐 讲解:方宇,王善科 民族团
中国民族分布图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猜 一 猜
傣族 高山族 哈萨 克族
水族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意义: 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我 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爱 我 中 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啦......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 嘿罗嘿罗嘿罗嘿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
3.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 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 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 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请 将下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香港特首董建华
1997年7月1日
澳门特首何厚铧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港澳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

港澳回归的意义:
洗雪了百年国耻,振奋了民族
精神; 是实现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里 程碑;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香港回归祖国在( ) A. 1996年7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8年7月1日 D.1999年7月1日
朝代
相关史实
元 _____ 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 朝 湾)的管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郑成功 1662年,______(人物)率军从荷兰 殖民者手中舒服台湾;1683年(清康 熙时期),清军进入台湾,次年设台 福建 湾府,隶属_______省。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2.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 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 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 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 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2005年 2010年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主席 进行历史性会晤 2008年 两岸实现三通 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三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 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 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往来以及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 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对台基本方针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的
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2年 “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3年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
史性的一步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一部分。 2、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血 脉相连,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破坏了祖国 统一大业,损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 益,必将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4、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为早 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清朝
甲午中日 ⑵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因_________战争 中清军战败而被日本割占。中国政府1945 年能够成功收回台湾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 什么? 抗日战争的胜利 5.阅读下图,你认为台湾问题的前景如何?
2010年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前景:中国必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理由: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 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和民 族感情,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 一大业
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 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 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 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 B①伟大转折 C①开天辟地 D①开天辟地
结论:
“一国两制” 是推进祖国 和平统一大 业的基本方 针
台湾问题历史回顾 台
湾 问 题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 退守台湾,台湾再次与祖国 大陆分离。
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