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成本计算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习题及答案-成本计算Word文档

基础会计习题及答案-成本计算Word文档

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有()A.材料的买价B.外地运杂费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D.采购机构经费2.就所有会计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累计发生额而言()A.费用等于成本B.费用小于成本C.费用大于成本D.费用与成本没有关系3.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中不包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生产费用4.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制造费用B.直接工资费C.折旧费用D.直接材料费5.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的划分()A.生产经营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C.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D.不同产品费用的界限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有()A.材料的买价B.采购费用C.增值税进项税额D.采购机构经费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2.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A.材料的买价B.材料的重量C.材料的种类D.材料的体积E.以上各项均可以3.影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因素有( )A.月初在产品成本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D.月末在产品成本E.月末在产品数量4.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A.直接费用B.直接材料费C.直接工资费D.其他直接支出E.制造费用5.成本计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A.确定成本计算期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确定成本项目D.归集和分配有关费用E.设置并登记有关账簿六、判断题1.产品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

()2.工业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不一定都是生产费用。

()3.企业购入的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4.费用和成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费用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而成本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

()5.成本是计量经营耗费和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工具。

()六、练习题练习一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友谊工厂2001年6月份发生下列材料采购业务:(1)购入下列材料:甲材料 100千克单价13元乙材料 500千克单价6元丙材料 1000千克单价4元款项通过银行支付(2)用现金1600元支付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基础会计》(简明版)(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007第七章 成本计算应用练习题

《基础会计》(简明版)(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007第七章  成本计算应用练习题

第七章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练习题一、判断题答题要求:根据各题给出的说法判断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你认为错误的打“×”。

1. 成本计算是计算确定各计算对象总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 )2.成本计算对象是指具体负担相应费用的材料和产品等。

( )3. 与材料采购有关的费用都要计入材料采购的成本。

( )4. 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有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两种。

( )5. 企业只能以月份为单位作为成本计算的周期。

( )6. 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共同性费用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 )7. 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 )8.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是会计上的重要原始凭证。

( )9. 当月末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以后,“生产成本”账户不应再有余额。

( )10.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 )二、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选定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在题尾的括号中写出该备选答案的英文字母编号。

1. 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关于成本计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确定相关计算对象总成本的专门方法B.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双重平衡登记的方法C.确定相关计算对象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D.会计的一种专门方法2. 在下列各项要求中,不属于企业成本计算原理内容的是( )。

A.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B.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理C.重要性原理D.借贷必相等的平衡原理3.将发生的与某受益对象直接有关的费用直接计入其成本当中,体现的是( )。

A.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B.借贷必相等的平衡原理C.重要性原理D. 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理4. 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将由所受益的若干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承担的有关费用分配计入各收益对象,体现的是( )。

A.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B.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理C. 借贷必相等的平衡原理D.重要性原理5. 对个别与成本有关的费用不计入受益对象成本而是确认为期间费用,体现的是( )。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核算和控制。

对于学习成本会计的同学来说,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为10,000元,销售成本为8,000元,期末库存为2,000元,计算该期间的期初库存。

答案: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 生产成本 - 销售成本= 2,000 + 10,000 - 8,000= 4,000元2.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为15,000元,销售成本为12,000元,期初库存为3,000元,计算该期间的期末库存。

答案: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 生产成本 - 销售成本= 3,000 + 15,000 - 12,000= 6,000元3.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直接材料成本为6,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4,000元,制造费用为2,000元,计算该期间的制造成本。

答案:制造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6,000 + 4,000 + 2,000= 12,000元4.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制造成本为10,000元,期初库存为2,000元,期末库存为3,000元,计算该期间的销售成本。

答案:销售成本 = 制造成本 + 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10,000 + 2,000 - 3,000= 9,000元5.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销售成本为8,000元,期初库存为2,000元,期末库存为4,000元,计算该期间的制造成本。

答案:制造成本 = 销售成本 + 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8,000 + 4,000 - 2,000= 10,000元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本会计课后习题,通过计算,可以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云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成本计算

云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成本计算

第五章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

A.成本的组成部分B.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

C.利润的组成部分D.费用的组成部分2.就所有会计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累计发生额而言,()。

A.费用等于成本B.费用小于成本C.费用大于成本D.费用与成本没有关系将这种费用称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A.生产费用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D.期间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A.材料的买价B.采购费用C.增值税进项税额D.采购机构经费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2.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A.材料的买价B.材料的重量C.材料的种类D.材料的体积E.以上各项均可以3.影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因素有()。

A.月初在产品成本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D.月末在产品成本E.月末在产品数量4.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

A.直接费用B.直接材料费C.直接人工费D.管理费用E.制造费用5.成本计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A.确定成本计算期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确定成本项目D.归集和分配有关费用1.目的:练习材料采购成本业务的处理、材料采购成本表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购料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增值税率为17%。

200×年8月公司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1)购入下列材料:甲材料100千克单价26元乙材料500千克单价12元丙材料1000千克单价8元款项全部通过银行支付。

(2)用现金3200元支付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3)购入丙材料4000千克,单价9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入库。

另用银行存款4000元支付丙材料外地运杂费。

(4)赊购下列材料:甲材料500千克单价28元乙材料900千克单价12元(5)用银行存款1400元支付上述甲、乙材料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6)用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400千克,单价28元,运杂费400元,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云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成本计算

云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成本计算

第五章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 ;A.成本的组成部分 B.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C.利润的组成部分 D.费用的组成部分2.就所有会计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累计发生额而言, ;A.费用等于成本 B.费用小于成本C.费用大于成本 D.费用与成本没有关系3.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制造费用 B.直接人工费C.折旧费用 D.直接材料费4.下列内容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的是 ;A.材料的买价 B.外地运杂费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采购机构经费5.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中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 D.生产费用6.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地划分 ;A.生产经营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C.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D.不同产品费用的界限7.决定商品价格,同时也影响商品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的外观 B.商品的数量C.商品的成本 D.商品的生产周期8.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我们称这种费用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9.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是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生产工人的工资C.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10.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了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将这种费用称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A.材料的买价 B.采购费用C.增值税进项税额 D.采购机构经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2.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A.材料的买价 B.材料的重量C.材料的种类 D.材料的体积 E.以上各项均可以3.影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因素有 ;A.月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成本E.月末在产品数量4.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 ;A.直接费用 B.直接材料费C.直接人工费 D.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5.成本计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A.确定成本计算期 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确定成本项目 D.归集和分配有关费用E.设置并登记有关账簿6.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下列内容应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的有 ;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B.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薪酬C.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D.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E.生产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费三、判断题1.产品生产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2.制造业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不一定都是生产费用;3.企业购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4.费用和成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费用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而成本则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5.成本是计量经营耗费和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工具;6.成本计算期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要求7.产品销售成本=生产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8.费用对象化就是该对象的成本;四、简答题1.简述成本计算的意义2.简述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有何区别3.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4.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5.如何确定成本计算期6.如何确定成本项目7.如何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8.如何正确进行产品成本计算五、业务题1.目的:练习材料采购成本业务的处理、材料采购成本表的编制;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购料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增值税率为17%;200×年8月公司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1购入下列材料:甲材料 100千克单价26元乙材料 500千克单价12元丙材料 1000千克单价 8元款项全部通过银行支付;2用现金3 200元支付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3购入丙材料4 000千克,单价9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入库;另用银行存款4 000元支付丙材料外地运杂费;4赊购下列材料:甲材料 500千克单价28元乙材料 900千克单价12元5用银行存款1 400元支付上述甲、乙材料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6用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400千克,单价28元,运杂费400元,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2编制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2.目的:练习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某公司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0×年10月公司有关材料采购业务如下:1公司赊购甲材料3 000千克,总价款9 600元,增值税16 32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0元;材料入库,结转成本及差异额;2公司签发并承兑一张商业汇票,购买乙、丙材料,其中乙材料总价款35000元,丙材料总价款150 000元,增值税率17%;3用银行存款40 000元支付上述乙、丙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按买价分配;乙、丙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及差异额;其中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70 000元,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 000元;4用银行存款购入丁材料5 000千克,发票注明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元;该批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千克,经查属于定额内损耗;丁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8元,结转丁材料的采购成本及差异额;六、案例题案例资料:利得股份公司的张红,在出纳、材料会计等岗位上经过几年的磨练之后,又接了会计稽核工作;在近半年的稽核工作实践中,张红由自视颇高到虚心学习,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张红在对利得公司2002年12月份的有关凭单审核中,发现如下的一些记录:1利得公司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款新研制的产品,该产品将在三个月以后投产,在会上收到了两项客户订单及客户预交的订货款500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银行存款 500 000应收账款 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2财务外新购进两台电脑,总价168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管理费用 16 800贷:银行存款 16 8003公司新安装一台设备,发生工人工资费用25 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生产成本 2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5 0004利得公司新购进生产设备一套,购进价格为350 000元,增值税为59 500元,安装费工人工资为12 000元,有关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在建工程 36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贷:银行存款 409500应付职工薪酬 12000借:固定资产 362000贷:在建工程 362000张红认为,上述记录的执行人员在损益确认的观念上存在问题,在会计主管人员的支持下,张红和相关业务处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相关人员对上述财务处理的理由陈述如下:对于业务1,相关人员认为,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二,一是这500000元终究是由于销售产品而引起的,作为销售收入来处理并无太大的不当之处;二是这样处理有利于国家税收;对于业务2,相关人员认为,电脑使用率很高,同时也是高淘汰率产品,他自己在三年前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由于信处电压问题,买回的第二天即被击毁;无奈之下,双重新购买了一台,但当时价格不菲的配置,今天已成原始武器,电脑的贬值非常之大,因此作为当期费用处理是可以的;对于业务3,相关人员认为,由于是本企业的生产工人进行的设备安装,将这些工人的工资按惯例计入生产成本无可厚非;对于业务4相关人员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确实支付了增值税,这同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应当抵扣是一样的;张红在听了相关人员对上述财务处理的陈述后,根据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全面的阐述,相关人员在听了张红的论述后,心悦诚服,感到收获很大,认为张红不愧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愉快地接受了张红的意见,并做了相应的错账纠正;案例要求:你知道张红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吗假如你是张红,请你指出同事们财务处理的错误之处及改正方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D 6.C 7.C 8.B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D 3.ABD 4.BCE 5.ABCDE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10.×四、简答题1.简述成本计算的意义一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实际成本资料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实际成本资料,并据以确定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的差异,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二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改善经营管理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揭露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三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预测和规划参考数据进行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进行下一期成本指标的预测和规划,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总之,正确地运用成本计算方法,对于不断地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争取以尽可能少的资金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具有重要意义;2.简述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有何区别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有关前两部分的资金耗费称之为费用;费用按一定计算对象归集,即构成该对象的成本;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供应过程中支付的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按各种材料分别归集,即构成各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包括材料采购成本,按各种产品进行归集,即构成各该种产品的生活成本亦称制造成本;在销售过程中,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按各种已售产品进行归集,即构成各种产品的销售成本;3.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成本开支范围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的不同性质,依据成本的内容和加强成本核算的要求,由国家统一制定;所谓成本开支范围,是指哪些费用允许列入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成本的规定;成本开支范围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都应当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就工业企业来说,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构成企业成本、费用的范围;其中,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亦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费用开支标准是指对某些费用支出的数额、比例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如业务招待费列支的比例等;企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既能保证成本的真实性、内容的一致性;具有分析对比的可能,又能正确地计算企业的利润,以便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二划清支出、费用和成本的界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支出,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都应计入成本、费用;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计入成本、费用,如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等;1.分清费用与成本的界限;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而成本是指某一特定计算对象的耗费总额;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并非都计入成本,有一部分是作为期间费用,列作当期损益,成本则是计入成本的那部分费用归集、分配到一定对象的结果;因此,成本计算时应正确划分费用与成本的界限;这样才能保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2.分清本期成本费用与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凡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都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则不能计入本期产品成本;3.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界限;计入成本的费用,属于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就应计入哪种产品成本,不得相互混淆;4.分清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对于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就需要采用适当方法,将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清哪些是完工产品费用,哪些是在产品费用;三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进行成本计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计算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指费用的处理问题,即应正确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成本计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出,如果受益期包括了几个会计期,就应按受益期分摊,不能全部列入本期;对于虽未支付的费用,但确应由本期负担,则应先行预提,计入本期成本、费用中,待支付时就不再列入成本费用;不得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人为地调整成本,该摊的不摊,该提的不提,或者反之;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要计算成本、各项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基础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定额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度;建立和健全各种原始记录,以及收集整理制度;制定厂内内部结算价格等;五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应结合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一般就不应经常变动;计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考虑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两个方面;4.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的归属对象,是按一定的标志归集费用和计算成本的依据;为了计算成本,就需要根据整个企业的部门确定成本核算环节或成本核算中心,它只有在职责能够明确划分和鉴别的部门或车间,控制和管理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各个企业单位的成本核算环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不同的;一个成本核算环节,可以包括若干不同产品或若干不同的经济活动,也可用以反映一个产品的成本或一项经济活动,即需要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单位;它是劳动耗费所取得的成果,是归集与分配费用的承担者,;作为一个成本环节,需要考虑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其基本要求是所计算的成本必须有用,主要产品从细,一般产品从粗;必须指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不一定就是一个单独的产品或项目;它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项目或一组相似的产品,或者是一个单一的产品或项目;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不只是最终产品,它也可以是加工阶段上的半成品,以便反映最终产品构成部分的成本;由于企业单位生产性质和规模不同,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成本核算环节和成本计算对象,以便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这是正确计算成本和管理控制成本的重要方面;5.如何确定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就是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以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为例,产品生产完工之时,才是产品生产成本完全形成之日;为了使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比较准确,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期的确定最好同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但是,能否一致,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只有当企业按单件、小批量组织产品生产时,才可能按产品的生产周期确定成本计算期;如果企业经常反复不断地大量生产同一种或几种产品,为了及时取得成本指标,加强成本计划管理,一般采用按月计算产品成本;6.如何确定成本项目产品成本的计算,就是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计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按经济内容分,称之为费用要素;如反映活劳动耗费的费用,工资等;反映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等;反映劳动资料耗费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其他用货币资金支付的费用,如差旅费、邮电费、利息支出等;费用要素表明了企业为进行生产支出了一些什么费用,数额多少,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生产费用的支出水平;但是,这种分类不能与成本计算对象联系起来说明生产费用的用途;为此,还需要将生产费用按其用途分类,称之为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等;借助于成本项目,可以清楚地了解费用的经济用途和成本的经济构成,提供成本的各项具体指标;通过对一定对象成本项目的分析,可以初步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7.如何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必须遵守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凡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支出,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不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支出,都不应计入产品成本;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是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的前提,是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的一项重要的财经制度;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必须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限;对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还应划分为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和应由其他各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这对于如实反映各期生产费用水平,正确计算各期产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必须按成本分配受益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对象;从费用的发生同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依存关系看,有些费用和特定的成本计算对象相联系,费用的发生是由特定的成本对象受益或直接由该成本计算对象引起的,这一部分直接费用应当直接记入同它有关的那个特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有些费用是和许多成本计算对象联系着的,费用的发生同几个成本计算对象发生受益或引起关系,它不能直接归集到成本计算对象中去,必须将这一部分间接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间接计入各有关成本计算对象;8.如何正确进行产品成本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应以产品的品种或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其制造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产品成本计算期,通常是定期按月进行;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单件生产的产品和按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成本计算期,通常是不定期的,应在产品完工之时计算成本;产品成本计算的成本项目,由以下四项构成:1 直接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2 直接工资;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3 其他直接支出;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4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等;其中1、2、3项应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4项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应在设置的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按产品的品种或类别设置,分配归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成本资料,应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产品制造成本;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的类型生产组织和工艺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等;五、业务题1.编制会计分录:①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 600—乙材料 6 000—丙材料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822贷:银行存款19 422②分配运杂费:暂时不考虑增值税按重量标准运费分配率=3200÷100 +500 +1000=2元/千克甲材料负担=2 ×100=200元乙材料负担=2×500 =1 000元丙材料负担=2×l 000 =2 000元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0—乙材料 1 000—丙材料 2 000贷:银行存款 3 200借:原材料—甲材料 2 800—乙材料 7 000—丙材料 10 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2 800—乙材料 7 000—丙材料 10 000③借:原材料—丙材料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应付账款 42 800银行存款 4 000④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4 000—乙材料 10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216贷:应付账款 29 016⑤分配运杂费:暂时不考虑增值税按重量标准运费分配率=1400÷500 +900=1元/千克甲材料负担=1×500 =500元乙材料负担=1×900=900元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00—乙材料 900贷:银行存款 1 400借:原材料—甲材料 14 500—乙材料 11 7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4 500—乙材料 11 700⑥借:原材料—甲材料 11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9 04贷:银行存款 13 5042编制的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1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9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 320贷:应付账款 112 320借:原材料—甲材料 90 000贷:材料采购 90 000借:材料成本差异 6 000贷:材料采购 6 0002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350 000—丙材料 1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000贷:应付票据 85 000 3按买价标准采购费用分配率=40 000÷350 000 +150 000=0. 08暂时不考虑增值税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0. 08×350 000=28 000元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0. 08×150 000 =12 000元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28 000—丙材料 12 000贷:银行存款 40 000借:原材料—乙材料 370 000—丙材料 160 000贷:材料采购 530 000借:材料成本差异 10 000贷:材料采购 10 0004借:材料采购—丁材料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贷:银行存款 234000借:原材料—丁材料 186200贷:材料采购—丁材料 186200借:材料成本差异 13800贷:材料采购 13800六.案例题1按照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到的客户预交订货款还不能认为是收入;2购入的计算机应该将其列入固定资产,即应该将其作资本化处理,而不是费用化处理;3安装设备中发生的支出应该列入设备的安装成本,最终形成设备的原始价值;。

《成本会计》第四版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四版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1。

A 2. D 3。

B 4. C 5。

A二、多项选择1。

ABD 2。

CE 3。

BCD 4. ACE 5.CDE三、判断题1√2√3√4√5×第二章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单项选择1D 2B 3B 4D 5C 6C 7B 8A 9 A 10 D二、多项选择1AD 2ADE 3BCDE 4ABCE 5ACDE 6AE 7AB 8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第三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单选题:1 D2 B3 B4 C5 A二、多选题:1 ACD 2 BC 3 ADE 4 AC 5 AB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第四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选:1.A 2。

A 3.B 4。

A 5。

D二、多选:1.BD 2.AE 3。

ABC 4。

ABE 5。

ADE三、判断:×××√√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单选题:1 A2 D3 D4 A5 C6 A7 D 8B 9D二、多选题:1CDE 2CE 3ABCDE 4ABD 5ABD 6AB 7ACDE三、判断题:1√ 2× 3× 4 V 5√ 6√ 7√ 8×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单选题:1 D2 C3 C4 D5 C6 B7 B8 C9 B二、多选题:1 ABD2 ABCDE3 ACDE4 ADE5 ABCD6 AD7 BCDE8 CDE三、判断题:1√ 2√ 3√ 4× 5√ 6×7√8√9× 10√11√12×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单选题:1 B2 C3 D4 C二、多选题:1 AB2 ABCDE 3ACDE 4 CDE 5BCD三、判断题:1√ 2√ 3√ 4√ 5×第八章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一、单选题:1.B 2。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标准答案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标准答案
=8.25(元/工时)
—B产品
制造费用
(400000-80000) =0.2375(元/千瓦时)基本生产
一甲产品
动力车间单位成本=76000/
贷: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机修33000
—动力76000
(2 )交互分配法
交互前:修理车间成本分配率=33000/5000=6.6(元/工时)
动力车间成本分配率=76000/400000=0.19(元/千瓦时)
(动力)0.215X
基本生产车间240000=51600
(劲脩琨)01Q冷映戦00
辅助生产车间一修理 (动力)0.215 X
辅助生产车间一动力80000=17200管理部门(动力)&傷理兴1°X1000=10000
销售部门20000=4300
(翊驱宛應4300
修理车间的实际成本=33000+17200=50200动力车间的实际成本=76000=10000=86000按计划分配率修理车间转出的金额=25000+10000+10000+5000=50000
借: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76728
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17208
—动力10041.6
18645.6 4302 9322.8
制造费用管理费
用销售费用
贷: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50208
—动力86040
借:管理费用1.6
贷: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动力1.6
(4)计划分配法:
基本生产一甲产品(修理)10X2500=25000
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一甲产品(修理)10.4X 2500=26000
(动力)0.2106X240000=50544

基础会计习题册答案.docx

基础会计习题册答案.docx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1. A2. B3.B4.C5. A6.B7. A8. C9. A 10. D11. A 12. D 13. A 14. D lo.B 16. A 17. D l&C 19. C 2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BC5. ABCD6. AD7. ABD8. ABC9.ABCDE10. ABCDE 11. AD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DE三.判断题I.Y 2. Y 3.N 4.N □. N 6. N 7. Y 8. Y 9. N 10. YII.Y 12. N 13. N 14. N 15. N第二章成本控制与标准正本控制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 D2. A3.D4.D5.B6.C7. A8. A9. D 10. Bll.A 12. A 13. B 14. B 15. A 16. B 17. B l&D 19. B 20. C二.多项选择题1. ACD2. ACD3. ABCD4. AB5. AC6. AC7. ABCD8.ABCD9. AB 10. BC 11. ABCD 12. ACD 13. ABC 14. AD 15. ABC三.判断题l.N 2.N 3.N 4.N 5.Y 6.N 7. Y 8.Y 9.N 10. N11. N 12. Y 13. N 14. N 15. N四•计算题1.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4000/40000=0. 6元/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二30000/40000二0. 75元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90000/40 000=2. 25元/小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200x0. 5+180x (0.6+0.75+2.25)二748元/件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150x1. 5+160X (0.6+0.75+2.25) =801元/件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二80x2. 2+200X(0.6+0.75+2.25)二896元/件2.(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二10500-9000=1500 (元)(不利差异)(2)育接人工成本差异=9600-8550=1050 (元)(不利差异)3.(1)固泄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19200/4800=4 (元/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1500-19200=-7700 (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二(4800-500X10) X4=-800 (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木差异二11500-500 X10X4=-8500 (元)(有利差异)(2)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500-19200=-7700 (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二(5200-500X 10) X4=800 (元)(不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羌异二(4800-5200) X4=-1600 (元)(有利差异)5.(1)直接人工实际成木二5200X3. 8=19760 (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二500 X4X10=20000 (元)育接人工成木差异二19760-20000=-240 (元)(有利差异)(2)变动费用成木差异二4472-500 X0.8=472 (元)(不利差异)6.肓接材料实际成本二4150X 10. 10=41915 (元)直接材料标准成木=500X8X 10=40000 (元)宜接材料成木差异=41915-40000=1915 (元)(不利差异)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 A2.B3.B4. A5.B6.C7.D8.D9. A 10. D11. A 12. D 13. C 14. A 15. A 16. B 17. B 18. B 19. B 20.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C3.ABCD 4. ABCD 5. ABCD 6. ABC 7. ABCD 8.ABCD9. BCD 10. AC 11.ABC 12. ABD 13. ABC 14. CD 15. BD三.判断题l.N 2. Y 3. N 4.N 5. Y 6. Y 7.N 8.N 9.N 10. Y11. Y 12. Y 13. Y 14. N 15. N四•计算题1.(1)质量检验作业成本分配率=6000/ (5+15) =300 (元/次)订单处理作业成木分配率=24000/ (10 + 30) =600 (元/份)机器运行作业成木分配率=40000/ (200+800) =40 (元/小时)设备调整作业成木分配率= 10000/(6+4) =1000 (元/次)(2)甲产品分配的本月发生作业成木:300 X 5 + 600 X 30 + 40 X 200 +1000 X 6 = 33500 (元)乙产品分配的木月发生作业成木:300X 15 + 600X 10+40X800 +1000X4 = 46500 (元)或=80000-33500 = 46500 (元)(3)甲产品单位作业成本:(33500 + 10340) / (1000 + 240X40%) =40 (元/件)甲产品单位成木:120 + 60 + 40=220 (元/件)乙产品单位作业成本:(46500+18300) / (1200+160X60%) =50 (元/件)乙产品单位成木:180+30 + 50=260 (元/件)2.(1)直接人丁小时合计二25000+75000=100000 (小时)间接成本分配率=20000000/100000=200 (元/小时)分配给豪华型的间接成木=200X25000 =5000000 (元)单位豪华型的间接成本=5000000/5000=1000 (元/台)分配给普通型的间接成本二200X 75000=15000000 (元)单位普通型的间接成本=15000000/15000(2)每一作业成木动因的成木动因率豪华型(5000台)普通型(15000台)盈利分析3.(1)确认成木动因,计算费用分配率(2)分配制造费用4. (1)采川传统成木计算法,计算每批产品的生产总成本和单位成木产品成木计算表其屮:J0B511产品分摊制造费用=115X25 =2875 (元)J0B512产品分摊制造费用=115X375 =43125 (元)(2)采用作业成木计算法,计算每批产品的生产总成木和单位成木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成木计算表第四章成本性态分析一.单项选择l.B 2.C 3. A 4. D 5. D 6. D 7. D 8.B 9. D 10. B11. A 12. C 13. C 14. B 15. D 16. C 17. B 18. C 19. A 20.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4. ABC5. ACD6. ABD7. ABC8. CD9. AB 10. ACD 11. AB 12. BC 13. ABC 14. ACD 15. ABC三.判断题1. Y2.N3. Y4. Y5.N6.N7.N &N 9.N 10.11. N 12. Y 13. N 14. N 15. Y四.计算题1.(1)最高点为(14, 400),最低点为(6, 200)b=(400-200)/(14-6) =25 (元)“二400-14X25=50 (元)y二50+25x(2)b=nExv-ExEy/nEx2- (Ex) 2=12 X 35950-119X3490/12 X 1249-1192=19. 46a=E y~bZ x/n=97. 86y二97. 86+19. 46x(3)y 二50+25X120=30502.单位边际贡献(PCM) =p-b=5-3=2 (元)边际贡献总额(CM) = (p-b) X x=2X 10000=20000 (元)3.(1)高低点法:最高点为(14, 400),最低点为(6, 200)故b= (400-200) / (14-6) =25 (元)Y=50+25x(2) b=nExy-ExLy/nLx2- (Ex) 2=6X17640-57X1730/6X589-3249=105840-98610/3534-3249=7230/285=25. 37a= E y-b 刀x/n= 1730-25. 37X57/6=47. 32Y二47. 32+25. 37x(3)y 二50+25X18=5004.变动成本总额=120000+80000+20000+20000+2000=242000 (元)固泄成木总额=40000+30000+18000=88000 (元)单位边际贡献(PCM) =p-b=1000-242000/400=395 (元)边际贡献总额(CM)二px-bx=1000X400-605X400=158000 (元)边际贡献率(CMR) =PCM/pX100%=395/1000X100%=39. 50%变动成本率(VCR) =b/pX 100%=605/1000X100%=60. 50%5.固定资产折I口属固定成木,生产产品用材料属变动成木,设产品总成木为y,产量为x, 固定成本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属于价值的范畴,是新增( )。

A.成本的组成部分 B.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

C.利润的组成部分 D.费用的组成部分2.就所有会计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累计发生额而言,( )。

A.费用等于成本 B.费用小于成本C.费用大于成本 D.费用与成本没有关系3.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

A.制造费用 B.直接人工费C.折旧费用 D.直接材料费4.下列内容不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的是 ( )。

A.材料的买价 B.外地运杂费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采购机构经费5.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中不包括 (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 D.生产费用6.进行预提费用的核算,是为了正确地划分 ( )。

A.生产经营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B.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C.各个月份费用的界限D.不同产品费用的界限7.决定商品价格,同时也影响商品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是 ( )。

A.商品的外观 B.商品的数量C.商品的成本 D.商品的生产周期8.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我们称这种费用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 )。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9.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是()。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B.生产工人的工资C.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10.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当可以直接确定某种费用是为了某项经营活动产生时,将这种费用称为该成本计算对象的()。

A.生产费用 B.直接费用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内容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 )。

A.材料的买价 B.采购费用C.增值税进项税额 D.采购机构经费 E.采购人员的差旅费2.可以用来作为分配材料采购费用标准的有 ( )。

A.材料的买价 B.材料的重量C.材料的种类 D.材料的体积 E.以上各项均可以3.影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因素有 ( )。

A.月初在产品成本 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C.本月已销产品成本 D.月末在产品成本E.月末在产品数量4.产品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包括 ( )。

A.直接费用 B.直接材料费C.直接人工费 D.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5.成本计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

A.确定成本计算期 B.确定成本计算对象C.确定成本项目 D.归集和分配有关费用E.设置并登记有关账簿6.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下列内容应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的有()。

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B.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薪酬C.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D.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E.生产车间一般性消耗的材料费三、判断题1.产品生产成本也就是产品的制造成本。

( )2.制造业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不一定都是生产费用。

( )3.企业购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

( )4.费用和成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费用与特定的计算对象相联系,而成本则与特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

( )5.成本是计量经营耗费和确定补偿尺度的重要工具。

( )6.成本计算期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7.产品销售成本=生产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

()8.费用对象化就是该对象的成本。

()四、简答题1.简述成本计算的意义?2.简述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有何区别?3.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4.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5.如何确定成本计算期?6.如何确定成本项目?7.如何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8.如何正确进行产品成本计算?五、业务题1.目的:练习材料采购成本业务的处理、材料采购成本表的编制。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购料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增值税率为17%。

200×年8月公司发生下列材料物资采购业务:(1)购入下列材料:甲材料100千克单价26元乙材料500千克单价12元丙材料1000千克单价8元款项全部通过银行支付。

(2)用现金3 200元支付上述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3)购入丙材料4 000千克,单价9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入库。

另用银行存款4 000元支付丙材料外地运杂费。

(4)赊购下列材料:甲材料500千克单价28元乙材料900千克单价12元(5)用银行存款1 400元支付上述甲、乙材料外地运杂费,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6)用银行存款购入甲材料400千克,单价28元,运杂费400元,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成本。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2)编制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

2.目的:练习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资料:利和股份公司所属某公司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0×年10月公司有关材料采购业务如下:(1)公司赊购甲材料3 000千克,总价款9 600元,增值税16 320元。

该批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0元。

材料入库,结转成本及差异额。

(2)公司签发并承兑一张商业汇票,购买乙、丙材料,其中乙材料总价款35000元,丙材料总价款150 000元,增值税率17%。

(3)用银行存款40 000元支付上述乙、丙材料的外地运杂费,按买价分配。

乙、丙材料验收入库,结转其成本及差异额。

其中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70 000元,丙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 000元。

(4)用银行存款购入丁材料5 000千克,发票注明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元。

该批材料在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100千克,经查属于定额内损耗。

丁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8元,结转丁材料的采购成本及差异额。

六、案例题案例资料:利得股份公司的张红,在出纳、材料会计等岗位上经过几年的磨练之后,又接了会计稽核工作。

在近半年的稽核工作实践中,张红由自视颇高到虚心学习,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张红在对利得公司2002年12月份的有关凭单审核中,发现如下的一些记录:(1)利得公司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一款新研制的产品,该产品将在三个月以后投产,在会上收到了两项客户订单及客户预交的订货款500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银行存款500 000应收账款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2)财务外新购进两台电脑,总价168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管理费用16 800贷:银行存款16 800(3)公司新安装一台设备,发生工人工资费用25 000元,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生产成本25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25 000(4)利得公司新购进生产设备一套,购进价格为350 000元,增值税为59 500元,安装费(工人工资)为12 000元,有关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为:借:在建工程36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贷:银行存款409500应付职工薪酬12000借:固定资产362000贷:在建工程362000张红认为,上述记录的执行人员在损益确认的观念上存在问题,在会计主管人员的支持下,张红和相关业务处理人员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相关人员对上述财务处理的理由陈述如下:对于业务(1),相关人员认为,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二,一是这500000元终究是由于销售产品而引起的,作为销售收入来处理并无太大的不当之处;二是这样处理有利于国家税收。

对于业务(2),相关人员认为,电脑使用率很高,同时也是高淘汰率产品,他自己在三年前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由于信处电压问题,买回的第二天即被击毁。

无奈之下,双重新购买了一台,但当时价格不菲的配置,今天已成原始武器,电脑的贬值非常之大,因此作为当期费用处理是可以的。

对于业务(3),相关人员认为,由于是本企业的生产工人进行的设备安装,将这些工人的工资按惯例计入生产成本无可厚非。

对于业务(4)相关人员认为,固定资产购入时确实支付了增值税,这同购入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应当抵扣是一样的。

张红在听了相关人员对上述财务处理的陈述后,根据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全面的阐述,相关人员在听了张红的论述后,心悦诚服,感到收获很大,认为张红不愧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愉快地接受了张红的意见,并做了相应的错账纠正。

案例要求:你知道张红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吗?假如你是张红,请你指出同事们财务处理的错误之处及改正方法。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D 6.C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D 3.ABD 4.BCE 5.ABCDE三、判断题1.√2.√ 3.× 4.×5.√ 6.×7.×8.√9.×10.×四、简答题1.简述成本计算的意义?(一)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实际成本资料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取得企业实际成本资料,并据以确定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的差异,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二)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改善经营管理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反映和监督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揭露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三)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预测和规划参考数据进行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进行下一期成本指标的预测和规划,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总之,正确地运用成本计算方法,对于不断地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争取以尽可能少的资金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2.简述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有何区别?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有关前两部分的资金耗费称之为费用。

费用按一定计算对象归集,即构成该对象的成本。

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主要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供应过程中支付的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按各种材料分别归集,即构成各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包括材料采购成本),按各种产品进行归集,即构成各该种产品的生活成本(亦称制造成本)。

在销售过程中,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按各种已售产品进行归集,即构成各种产品的销售成本。

3.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成本开支范围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的不同性质,依据成本的内容和加强成本核算的要求,由国家统一制定。

所谓成本开支范围,是指哪些费用允许列入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成本的规定。

成本开支范围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支出,都应当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

就工业企业来说,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构成企业成本、费用的范围。

其中,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亦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