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方案总结优化

合集下载

2020年中医方案总结优化

2020年中医方案总结优化

2020年中医方案总结优化内一科1、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3个,xx病例数359例;其中消渴病213例、胸痹心痛56例、肺胀90例。

现对我科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2、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1)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病种实施辩证施护情况实施人次百分比满意度消渴病213100%92%胸痹心痛56100%90%肺胀90100%87%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病种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消渴病艾灸、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穴位按摩胸痹心痛穴位贴敷、艾灸、耳穴贴压、中药封包肺胀艾灸、拔罐、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护理服务项目依从性(%)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艾灸95%5%90%10%拔罐100%100%耳穴贴压92、4%7、6%85%15%穴位贴敷87%13%88%12%中药封包100%100%穴位按摩93%7%98%2%中药熏洗100%100%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3、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1、评价方法对我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天数及次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将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3、护理效果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

病种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例数(人)护理效果(%)好较好一般差消渴病21358%38%4%胸痹心痛5667%30%3%肺胀9063%29%8% (四)我科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1)治疗时间不定,医生支持较差,每项操作不能保证按疗程完成,从而不能保证疗效。

2015-2017中医科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2015-2017中医科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中医康复科2015年工作计划2015年我科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

2.参加院质控科组织的会议,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各项要求。

接受质控科的检査并认真改进。

向质控科反应本科室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质控科的指导帮助下逐渐完善各项工作。

3.严把医疗质量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讨论制度。

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

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

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按《病历书写规范》和评分标准执行,处方书写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评价执行。

4.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

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易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5.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

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两大方面。

加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使全科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

6.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

“抓三基”、“促促三严”、落实“三级医师”査房制度。

通过开展以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达到综合目标责任制预期日的,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无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少,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

诊疗方案及优化总结.

青冈县中医医院2011年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价分析总结及优化方案慢性肾衰及肾风为我科优势病种,慢性肾衰根据常见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一般认为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本病的描述,散见于水肿、呕吐、癃闭、虚劳关格等病症之中,本病多食水肿、淋证、消渴、血尿等病迁延日久的结果。

诸症消退后,长期呈虚劳的表现,其后期呕吐常与癃闭并见,再结合本病的严重预后,故应属于中医“关格”范畴。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科以慢性肾衰竭作为我科的优势病种之一。

针对慢性肾衰及肾风的患者,发挥中医中药特色,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应。

一、慢性肾衰中医临床疗效评价2011年我科出院病人共计366人,其中有慢性肾衰竭患者195例,。

其中男性100例,女性95例,年龄49~79(59.39士4.35)岁,病程—天(11.12士1.72)天,其中脾肾气虚证型患者52 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26.6%,脾肾阳虚证型患者30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5.3%,气阴两虚证型患者26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3.3%,肝肾阴虚证型患者30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5.3%,阴阳两虚证型患者33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16.9%,湿浊证患者5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25%,湿热证型患者8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4%,水气证型患者4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2%,血瘀及虫毒证型患者4例,占慢性肾衰竭患者的0.02%,中医特色疗法有穴位敷贴,按摩刮痧等特色疗法,其中中医特色疗法参与病例185人次,占慢性肾衰竭总数的95 %,中药汤剂病例160人次,占195人次中的82.1%。

治疗方法:2011年我科制定的诊疗方案。

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工作方案(一)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工作方案(一)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工作方案(一)方案标题: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工作方案1. 项目简介•该项目旨在对2015年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提高指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中医临床诊疗质量的提升。

•本方案将围绕着指南修订的范围、目标、时间表、工作流程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和组织。

2. 项目目标•修订和更新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以适应当前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改进指南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使之更加清晰、科学和易于理解。

•优化指南的实用性,提供有效的临床决策支持,促进中医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项目工作流程• 3.1 调研阶段–召开专家座谈会,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明确修订的重点和方向。

–调研最新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汇总相关文献和资料。

• 3.2 编写阶段–设立编写小组,负责按照指南修订范围和目标,进行具体的章节编写和修订。

–进行多轮审定和修改,确保指南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一致性。

• 3.3 审定阶段–邀请专家进行指南的审定和评估,收集意见和反馈。

–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确保指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 3.4 发布阶段–制作并出版修订后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提供电子和纸质版本。

–制作相关宣传材料,进行指南的推广和宣传。

4. 项目时间表•调研阶段:3个月•编写阶段:6个月•审定阶段:2个月•发布阶段:1个月5. 项目组织架构•项目负责人:XXX•专家组成员:XXX、XXX、XXX•编写小组:XXX、XXX、XXX•审定专家:XXX、XXX、XXX6. 项目风险管理•风险1:缺乏最新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风险应对措施:组织专家座谈会,积极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保修订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风险2:工作延误导致项目进度超期–风险应对措施: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和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中医诊疗方案优化和总结

中医诊疗方案优化和总结

中医诊疗方案优化和总结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
诊疗方案。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人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
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因此,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和总结显得
尤为重要。

一、了解自身症状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诊疗方案需要我们对自身的症状有足
够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注意自身状态,记录每天的
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并结合常见疾病的症状进行分析,找
到与自己症状相似的中医方案。

二、咨询医生
其次,我们可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让他们根据我们的症状、体
质以及病史等方面的信息,为我们提供更为准确的诊疗建议。

同时,
还可以咨询多个中医师,以便获得更全面的建议和意见。

三、注意中药搭配
在选择中医诊疗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中药的搭配。

不同
的药物之间可能会有相互作用,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经过专业配伍的中药,并遵照中医师的建议用药,避免自己随意搭配。

四、持之以恒
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中医诊疗方案之后,我们还需要坚持治疗。


治疗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疗效不显著、反复发作等状况,但我们仍
然需要坚持下去,并及时向中医师反馈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总之,优化和总结中医诊疗方案需要我们关注自身症状、咨询专
业的中医师、注意中药搭配,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治疗。

在选择和应
用中医诊疗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中医学的原理与方法,坚持
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2015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实施情况总结分析

针推科二0一四年工作总结一、基本建设1.在2014年,门诊和住院部病床达到了50张,添置了局部熏蒸治疗仪2台。

2.治未病室,制定了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流程,规范了治未病工作制度。

3. 存在的不足是专科设备短缺:如消炎止痛设备,微波治疗仪。

二、人才结构与培养1.今年新进一名针灸推拿专业人员一名,重点是发展小儿推拿方向。

继续发展中医针推和现代康复,组织科室三基学习和百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

2.存在的不足是小针刀、水针刀治疗等微创治疗方法仍未开展。

三、特色优势建设1.收治的“腰痛病”、“项痹病”和“面瘫”病人500余人中,有90%的走临床路径或者诊疗规范。

2.7月份开始了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500余人次。

3. 开展治未病服务,服务了498人次;蒿蛇酒、三伏敷药贴和骨痹散应用了1125人次。

4. 存在的不足是专病专治诊疗规范少,病种少。

专科设备的短缺和微创治疗方法的空白,制约了中医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四、医疗质量管理:中医治疗参与率始终仍在90%以上。

五、业务成效:全年,收住院病人达到703人次;门诊12015人次,年业务总收入260.1万元。

特色专科疗法临床使用率在88%以上。

我们特色专科的治愈率达到了70%,有效率达到了96.6%。

其中治疗:面神经炎(单纯性)127例子痊愈98例(77.2%),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5例(4.0%);颈椎病123例痊愈85例(69.1%),好转35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3例(2.4%),肩周炎42例痊愈28例(66.7%),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1例(2.4%);中风后遗症(恢复期)87例痊愈26例(29.9%),好转59例,总有效率为(97.6%),无效2例(2.4%)。

我们着正在着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成果,为乡镇医院培养进修人员2名。

六、科研方面:围绕特色专科项目,书写了科研论文1篇。

2015年1月10日针推科二0一五年工作计划一、基本建设方面1.2015年使专科病床达到70张,添置消炎止痛仪,微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各2台。

消渴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1]

消渴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1]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5年优化)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一、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订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做为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等为主要依据或中年以后发病,嗜食膏梁厚味,形体肥胖,伴有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血糖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分型1、痰(湿)热互结证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

全瓜萎、半夏、黄连、枳实、马齿苋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石膏、知母;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焦槟榔。

偏湿热困脾者,治以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2、热盛伤津证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糖宁1号方加减天花粉、石膏、黄连、地黄、太子参、葛根、麦冬、乌梅、大黄、鬼箭羽、马齿苋、玄参、知母3、气阴两虚证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糖宁2号方加减天花粉、葛根、麦冬、茯苓、乌梅、黄芪、西洋参、黄精、鬼箭羽、白术加减:倦怠乏力甚重用黄芪;口干咽燥甚重加麦冬、石斛。

(二)兼夹证1、兼痰浊症状:形体肥胖,嗜食肥甘,脘腹满闷,肢体沉重,呕恶眩晕,恶心口黏,头重嗜睡,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病区2015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总结一、基本情况本年度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668人,消渴病572人,消渴痹症96人。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消渴病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72例:消渴气阴两虚证275例,脾虚胃热证234例,痰瘀阻络证37例,阴阳两虚证26例。

消渴痹症96人中,气虚血瘀证33例,阴虚血瘀证26例,痰瘀阻络证18例,肝肾亏虚证19例。

2.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辨证施善指导、饮水指导、饮食指导、观察饮水量、观察尿量频次、记录身高体重腰臀比、运动指导、皮肤护理等。

3.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贴敷、艾灸、中药泡洗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贴压和穴位按摩,其次是中药外敷、中药泡洗。

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塌渍、穴位按摩。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塌渍和穴位按摩。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消渴病患者腰膝酸软、视物不清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拔罐、中药泡洗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三)护理效果分析1.消渴2.消渴痹症(四)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8人(72%);②实用性较强2人(18%);③实用性一般:1人(10%);不适用: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内一科
一、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我科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3个,2015病例数359例;其中消渴病213例、胸痹心痛56例、肺胀90例。

现对我科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实施辩证施护情况
病种
实施人次百分比满意度消渴病213 100% 92%
胸痹心痛56 100% 90% 肺胀90 100% 87% 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病种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消渴病 艾灸、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穴位按摩 胸痹心痛 穴位贴敷、艾灸、耳穴贴压、中药封包 肺胀
艾灸、拔罐、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封包
(二) 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1、评价方法
对我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天数及次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3、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症状改善及相关
护理服务项目 依从性(%) 满意度(%)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艾灸 95% 5% 90% 10% 拔罐 100% 100% 耳穴贴压 92.4% 7.6% 85% 15% 穴位贴敷 87% 13% 88% 12% 中药封包 100% 100% 穴位按摩 93% 7% 98% 2% 中药熏洗
100%
100%
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

(四)我科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
(1)治疗时间不定,医生支持较差,每项操作不能保证按疗程完成,从而不能保证疗效。

(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单一。

(3)护患沟通欠缺,护士对方案未完全掌握。

(4)患者对护士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2、 整改措施:
(1)科室应根据科室情况统一安排上午为患者行中医治疗,以免患者不在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不满。

加强医护沟通,尽量按疗程为患者实施中医治疗。

(2)科室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加强护士方案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3)科室根据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多沟通,结合其他中医护理技术联合治疗。

(4)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宣教理解能力不同;个别科室护
病种
开展中医护理方案
病例数(人)
护理效果(%)
好 较好 一般 差 消渴病 213 58% 38% 4% 胸痹心痛 56 67% 30% 3% 肺胀
90
63%
29%
8%
理人员忙于护理操作,未能充分进行健康指导;在今后护理操作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情况的总结,我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太少,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单一,护患沟通欠缺等。

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创新中医护理技术,规范中医护理行为,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